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阴虚体质客观化诊断标准专家问卷分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阴虚体质客观化诊断标准专家问卷分析

作者:沈翠珍 周建平 杨玉瑛 王小平 程志清

【摘要】 :目的 探讨阴虚体质客观化诊断标准的内容,为进一步的阴虚体质客观化诊断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医文献资料,编制阴虚体质客观化诊断标准的专家问卷,并对临床51名中医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诊断标准46个条目在诊断中重要性大小的均分为2.02~2.78分,均分居前16位的依次为口干、大便干结、咽干、手足心热、脉细、便秘、消瘦、尿黄、舌质偏红、脉数、头晕、喜冷饮、急躁、唇干、饮不解渴和少苔,众数为1~4分;诊断中的权重系数为0.018~0.024,变异系数为0.540~1.572。结论 该46个条目可作为阴虚体质诊断标准的内容。

【关键词】 阴虚体质 诊断标准 问卷调查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riterion of constitution with Yin-deficiency and provide the eviden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stablishing the criterion. Method According to reference documents on TCM, a questionnaire on the criterion of constitution with Yin-deficiency was developed and distributed to 51 experts of TCM in Zhejiang province. Results The mean scores of forty-six items ranged from 2.02 to 2.78 and

top sixteen symptoms were dry mouth, dry stools, dry throat, feverish palms and soles, thready pulse, constipation, emaciation, yellowish urine, red tongue, rapid pulse, vertigo, thirst with preference for cold drinks, vexation, dry lips, little coating, thirst with frequent drinking. Modes of 46 items ranged from 1 to 4. Coefficients of weight for diagnosis ranged from 0.018 to 0.024 and variance of coefficients were from 0.540 to 1.572. Conclusion Forty-six items could become the content of the criterion of constitution.

Key words:constitution with Yin-deficiency;criterion of diagnosis;questionnaire

阴虚体质是由于人体受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持续影响,在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致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而出现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不良体质状态。这种状态往往决定了它的生理反应的特殊性,对某些致病刺激的易感性及其所发生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体质学家认为,人体的体质类型与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有密切的关系[1-5]。因此,正确判断人体的体质类型至关重要。但目前对于体质类型的诊断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等主观判断,不同的医家有不同的要求,缺乏客观、统一的诊断标准。

本研究通过对中医文献资料的整理,编制了阴虚体质的客观化诊断标准问卷,并对临床中医专家进行了调查,为进一步建立阴虚体质客观化诊断标准奠定了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6年7-8月在浙江省5所市级以上中医院(其中2所市级医院,3所省级医院)随机抽取副主任或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具有10年以上中医临床工作经验的内科中医师51名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1份,收回有效问卷51份,收回率100%。

1.2 调查问卷设计

通过查阅大量古今关于阴虚体质的文献资料,列出所有中医专家对阴虚体质诊断标准的叙述内容,结合现代中医体质学的研究成果,从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三方面设计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体形、面色、头面部、口咽部、肢体、舌象、脉象、饮食情况、大小便、常见症状和心理特征共11个方面46个条目。每一条目根据其在阴虚体质诊断时重要性的大小分为“非常重要”、“重要”、“一般”和“不太重要”4个等级,得分分别为4、3、2、1分。该问卷请3位经验丰

富的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及教授审阅、修改,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问卷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Cronbach

’s Alpha 0.919:2周后重复调查10份,其重测信度Pearson’r 0.903。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输入SPSS12.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男性26人,女性25人;年龄最小33岁,最大64岁,平均(48.67±7.79)岁;学历中专1人,大专4人,本科37人,硕士7人,博士2人;职称副主任医师或副教授32人,主任医师或教授19人。

2.2 阴虚体质客观化诊断标准各条目得分情况

(见表1)表1 阴虚体质客观化诊断标准46个条目得分情况(略)

2.3 各条目在阴虚体质诊断中重要性大小

(见表2)表2 46个条目在诊断中重要性大小(略)

3 讨论

3.1 制定阴虚体质客观化诊断标准的必要性

体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在中医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辨证论治,以体质为本;体质是产生证的物质基础,也是中医异病同证、同病异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物质基础[2-5]。历代医家均十分重视体质在诊断、治疗中的作用,《素问·调经论》就有“阴虚则内热”的描述;《素问·经脉别论》说:“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医门棒喝》曰:“此阳旺阴虚之质也,每病多火,须用滋阴清火。”现代医家更重视对体质的研究,提出“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思想,视辨体质为中医诊断学的首要大法,并致力于体质客观化诊断标准的研究[2,6-8]。但还不是很成熟,离临床应用还相距很远。

阴虚体质这一常见的体质类型,是高血压、脑卒中、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疾病的易患体质[9]。若在这些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明辨体质,按质论治,必能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制订一份可供临床医生参考的客观化的阴虚体质诊断标准迫在眉睫。

3.2 专家问卷确定诊断标准的可行性

查阅古今中医文献,尽管不同医家有不同的体质分型方法,但阴虚体质是一致公认的体质类型。结合古今医家对阴虚体质诊断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制成问卷,再对临床中医专家进行问卷调查,是对中医阴虚体质诊断的继承、发扬和创新。通过专家问卷调查,依靠多个专家或专家集体,充分发挥专家的集体效应,可以消除个别专家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是一种简捷、实用、高效、科学的综合评价方法[10]。

3.3 各条目在阴虚体质诊断中的重要性

从上述2个表中可知,46个条目在阴虚体质诊断中重要性的大小均分为2.04~2.76,均分居前16位的条目依次为:口干、大便干结、咽干、手足心热、脉细、便秘、消瘦、尿黄、舌质偏红、脉数、头晕、喜冷饮、急躁、唇干、饮不解渴和少苔。变异系数为0.54~1.572;46个条目在诊断中的权重系数为0.018~0.024,众数为1~4分。由于各条目的均分和权重系数比较接近,采用众数作为每一条目的赋值是可行的。因此,该46个条目可以作为阴虚体质的诊断,可为临床阴虚体质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确立客观化的阴虚体质诊断标准提供客观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 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2] 王 琦.论辨体论治的科学意义及其应用(一)[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30(2):130-133.

[3] 王 琦.论辨体论治的科学意义及其应用(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30(3):220-224.

[4] 匡调元.论辨证与辨体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2):1-5.

[5]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98-214.

[6] 何裕民,王 莉,石凤亭,等.体质的聚类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5):7-9.

[7] 王 琦,叶加农,朱燕波,等.中医痰湿体质的判定标准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2):73-75.

[8] 王 琦,朱燕波,薛禾生,等.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2-14.

[9] 姚晓天,程志清.社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分析[J].浙江中医杂志,2004,8:352-353.

[10] 陈泽奇,胡随瑜,张海男,等.抑郁症肝郁脾虚证证候标准专家问卷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20):10-12.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