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品】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 溶液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推荐】.doc

【精品】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 溶液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推荐】.doc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九单元 溶液 检测题 (45分钟内完成)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Ca 40 S 32 Cl 35.5 Fe 56 Zn 65

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6分) ..

1.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

A.糖 B.食盐 C.氢氧化钠 D.花生油 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D.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3、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

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

A、生石灰 B、烧碱 C、食盐 D、硝酸铵 4、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溶解性无关的是( )

A.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 B.盛石灰水的瓶口有一层白膜 C.烧开水时,沸腾前有大量气泡 D.咸菜长期放置在空气中,表面有一层“白霜” ( )

A.仍为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变小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 )

A.将10%的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10% B.热糖水降低温度后有固体析出,则原热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C.可以用冷却海水的方式得到氯化钠固体 D.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7、.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

( )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8、20℃时,向一盛有40 g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 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

5、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6、通过对溶液知识的学习,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 g 固体和澄清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36 g B.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 g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36% D.加水后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9.医院里常用溶质分数为5%的双氧水(H2O2)溶液清洗受伤病人的伤口,若要配制5%的双氧水溶液600g,需要30%的高浓度双氧水的质量为 ( )

A.30g

B.100g

C.200g

D.400g

10.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KNO3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 1 -

11、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

a B.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 ×100% C.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溶解度\\g A a B 12

D.将t2℃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变稀了

12、化学中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 A.20℃,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B.20℃,1 g镁与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 C.20℃,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D.20℃,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 选择题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题号 1 2 0 t t 温度/℃

答案 淡化膜 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共31分)

13、(4分)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6-2所示,对淡化膜右侧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填入下列空格。 溶质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不变”,下 同);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

图6-2

14、(5分)将20ml水倒人装有20mL95%的酒精的烧杯中,混合均匀后体积为VmL。再将一块手帕浸入该溶液中,用镊子夹起手帕,点燃手帕上的酒精,当手帕上的火焰即将熄灭时,将手帕晃动几下,火熄灭,手帕完好无损。

(1)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2)混合后的体积VmL 40ml(填“>”或“<”或“=”),原因是 15、(4分)小强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右图所示),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1)下面是小强对这种现象解释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把其余

的解释内容续写完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 (2)若实验前后温度不变,则实验后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6. (6分)下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饱和硝酸 钾溶液 浓硫酸

淡水 海水 - 2 -

溶解度gABPC0t1t2温度oC镁条稀盐酸X的饱和溶液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3)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 。

17..(6分)将一块塑料板放入500C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塑料板漂浮于液面上(如图)。若将溶液降温到200C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若要看到塑料板上浮,应采用的方法是 。 18.(6分)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它是一种片状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甲乙

某同学为了提纯某一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泥沙等难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样品约1g放入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溶解,原因是 。

(2)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将样品充分溶解后,在加入少量蒸馏水,然后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

(3)将所得滤液 ,使苯甲酸以晶体形式析出,然后过滤得到较纯净的苯甲酸晶体。

三、实验题(本大题2小题,共16分)

19、(7分)小红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

(1)从你能想到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① ,你的预测 ; 因素② ,你的预测 ; (2)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 20.(9分)下图是小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

(1) 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________、_________、量筒。

- 3 -

(2) 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并分析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②、图③表示的操作步骤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配制时需称量氯化钠____________g,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的杂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量取水最好选择_______的量筒(填序号①10mL②50mL③100mL)。(水的密度为1g/cm3)

四、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7分)

21、(6分)实验室有一瓶未开封的浓盐酸,部分标签如右图所示。这瓶浓盐酸中溶液的质量为 g.若用这瓶浓盐酸来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量取浓

盐酸的体积是 mL,水的体积是 mL。 22.(11分)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试计算: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4 -

第九单元 溶液 检测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6分) ..

1、D 2、A 3、D 4、B 5、C 6、A 7、A 8、C 9、A 10、C 11、B 12、C

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共31分)

13、(4分)不变; 变小; 变小; 变大。 (每空1分) 14、(5分) (1)酒精,水 (每空1分)

(2) “<” (1分); 分子之间有间隔 (2分)

15、(4分)⑴吸收了饱和硝酸钾溶液挥发出的水分从而使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2分)

⑵等于 (2分) 16、(6分)(1)A,(1分) 在t1℃时,B、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分)

(2) 降低温度、加入B或蒸发溶剂 (1分)

(3)C (2分)

17、(6分)塑料板下沉,有晶体析出,加入其他可溶性溶质 (每空2分) 18、(6分)(1)常温下苯甲酸溶解度很小(2)减小过滤时苯甲酸的损失

(3)缓慢冷却至室温 (每空2分)

三、实验题(本大题2小题,共16分)

19、(7分)(1) ①温度 ; 温度越高,食盐溶解越快; (每空1分)

②是否搅拌;搅拌使食盐溶解更快 (每空1分) (2)温度。取两烧杯体积一样但温度不同的水,分别加入质量相同、颗粒大小一样的少量食盐,

分别记录食盐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 (3分)

20、(9分)(1)烧杯、玻璃棒 (2分)

(2)氯化钠和砝码位置放反,造成称量不准(或量筒中的水没有沿烧杯内壁倒入,造成液滴飞溅) (2分)

(3)称量、溶解 (2分) (4)12 偏小 ③ (每空1分)

四、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7分)

21、(6分)590; 45.8; 145.9 (每空2分) 22. (11分)解:设锌质量为x,H2SO4质量为y,ZnSO4质量为z

Zn + H2SO4══ ZnSO4 + H2↑ (2分) 65 98 161 2

x y z 0.1g

65:2=X:0.1g x=3.25g (1分) 65:98=y:0.1g y=4.9g (1分) 65:161=z:0.1g z=8.05g (1分) (1)即黄铜中Cu的质量分数为

10g3.25g×100%=66.7% (2分)

10g(2) 4.9g / 9.8% =50g (2分) (3)

8.05g×100%=15.1% (2分)

3.25g50g0.1答:略。

- 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