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片段材料——同一主题 特点:材料读起来很简单,做题很难 题型创新
填写小标题、问卷调查、备询要点等 当年次热点
主题不容易跑偏,但分论点难 归纳概括——本质:采点给分 1仔细审题 “三一致”原则: 审题干得答题思路
题型、作答范围、作答对象、字数、问数等 审要求得评分标准 全面:尽量多找点、
准确:在材料中准确找出要点、
简明:突出答题关键词——在合理的字数范围内 条理清晰:要点的顺序要合理 例:2014年地市 F市心理健康大事记15分 要求:分类合理 未分类0-2分 分类不合理3-5分
分类合理——按工作内容分类,采点给分 审材料得答题要点——95%+ 作答逻辑是根据材料要点梳理而出的 梳理材料,找点——梳理要点,得出思路 如:综合分析题,理解/看法 2选择要点
关键词——核心句——段落层次——篇章材料 常见错误示范:
概括危害——不好的影响
问题(坏现象)——成绩(好现象) 原因、影响——要点之间的关系 A问题—导致—B问题
3加工要点——合并要点;调整顺序 4规范书写 文面要好;
转换说法——表述要与提问相同
2014副省。给定资料3谈到了年轻人存在的若干“心理缺失”,请谈谈有哪些“缺失”。 心理缺失——心理问题
现在年轻人普遍心理压力较大,缺乏心理舒缓的渠道和方式。
“轻松感”的缺失,压力大,缺乏心理舒缓的渠道和方式。
“给定资料2”反映了当代青年人在转型期所承受的“特色压力”,请指出这些压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并概括产生这些压力的原因。(350)
压力具体体现在:1工作压力,知识密集型行业工作流动性大,加班成风。2社会环境压力,许多年轻人存在“万事趁早”的焦虑。3人际关系压力,年轻人城市交际圈狭窄,交际圈需重构,存在不适应与压力感;4住房压力,有房无房都不敢消费;5远大理想与现实局限相冲突的压力。
产生以上压力的原因:1转型期社会结构的体制变迁与青年发展的个人轨迹交织在一起;2信息时代,中西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3、社会舆论塑造的参照系多有偏颇;4、城镇化让农村人进入城市陌生人社会关系;5、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综合分析 本质:归纳概括+一点逻辑(排序) 1仔细审题
全面、准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观点明确:开头的综合或最后的结论说明——难点
启示型分析:“我们”应采取的做法+具体做法 启示型分析与提出对策的区别
启示:别人成功经验——学习、借鉴;别人失败教训——反其道行之
材料里面给出的是别人的做法——我们怎么做 提出对策:解决问题,是针对问题的 理解型分析——点明本质,做出解释 谈谈你的理解/指出含义
评论型分析——表明态度(支持/反对)
给定资料6中A说道:“。。。。”,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A的观点的看法。 A的观点较为片面。
条理清晰:层次之间逻辑顺序正确 表明观点——给出理由——得出结论/做法 启示型:总分——启示+具体做法 理解型/评论型:总分总
有理有据:分析是重点,占要点的大多数 材料里有什么答什么
有理有据——支持“我”的观点
“给定资料3”划线部分提到,“在归于平静后,我们或许更应该思考,在‘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一夜爆红的浪潮中,我们到底该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存在。”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 答题思路:
审题找出关键词——回到作答材料,找出与关键词相关的信息——对相关信息进行梳理,得出答题思路——整理要点,规范作答。
这种爆红浪潮是严肃的社会问题,我们不能置身事外。它勾勒的是工业化成熟时期中国人的形象,触碰到了社会痛点,人们生存而活动,丧失了创造力甚至做人的尊严。而通过“葛优躺”之类的无意识和娱乐化的表达将严肃问题娱乐化,回避了真相的残酷。之所以爆
红,是社会心理与营销传播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媒体为了商业利益而炒作;另一方面,迎合了大众心理,
拉近了人与人之间距离,引发共鸣。但这种精神上的病态比身体被掏空更可怕、更具毁灭性。因此,政府、媒体、个人都需要采取行动,从一切生活经历中吸取让我们精神站着的力量。
提出对策 本质:归纳概括+一点分析(推出对策) 1仔细审题
身份—决定了权限;
可行性:政治(不违法、不反动、不越权)、经济、伦理、技术
可操作性=具体做法
对策写法:序号+要点+具体做法
例: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大媒体,积极宣传见义勇为的英勇事迹。
一是要利用各大媒体,大力宣传见义勇为的英勇事迹。
2012 提出对策情境化
食品黑加工点,假如你是某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领导让你去解决这个问题,你怎么做。
身份权限—依法行政(权限;工作流程)
贯彻执行 本质:归纳概括+一点格式
标题
主送机关(写给谁): 正文 正文
发文机关(谁写的) 日期 开场白、结束语等符合文种的话语
明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根据依法行政的原
则,依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基本的目的:完成工作任务——文种(讲话稿)、标题 为何贯彻:工作目标(短期的、直接的)和组织意图(长期的,深远的)——背景、目的等发文事由——开头(主题宣传周圆满顺利、提升文明素养;身份符合;材料中找)
提升文明素养——宣传周——讲话稿动员宣传 如何贯彻:依法行政(身份、工作流程)、客观实际(材料)
一般结构:发文事由/开头+主体/具体做法+(结语) 如:拒绝鞭炮 绿色春节
发文事由:背景;目的(所要达到的效果);问题亟待解决
主体/具体做法
讲话稿、导言、备询要点、编者按、发言稿、讲解稿、短文、公开信、调查问卷等
某次辩论赛的辩题是“‘空巢青年’是否注定是一个悲情群体”。假设你是参赛反方的第一辩手,请结合“给定资料4”,联系实际,阐述你方的观点和理由。
假如你是某市心理健康专家组成员,就当前流行的“空巢青年注定悲情”的说法,请你在某杂志上撰写一个专栏,表明你的看法。 观点——理由——结论
对方辩友你们好!我方不认为“空巢青年”是一个悲情群体。当前,独居正在成为青年人一种普遍而正常的生活选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与方式,并不能将“空巢”与孤独、寂寞、独来独往打上等号。
我方的理由有以下几条:
第一、“空巢青年”是一个伪命题。它其实是“北漂”、“蚁族”等词的进化。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心态,与青年的自我定位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空巢和孤独并非同一个概念。“空巢”现象
发达国家也有,没有证据证明空巢是造成孤独感的元凶。
第三、“空巢”的状态不一定导致社交圈狭窄。一些跟父母同住的人,社交圈也可能因为受到父母的限制而狭小。
反而,心态决定生活状态。享受空巢的青年过的是一种维护自我尊严的生活,自我约束、逐渐掌控自己的生活秩序。独居青年找寻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开始拥有独立选择的能力。
为了避免空巢青年沦为“悲情群体”。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交网络;同时,以兴趣、公益为取向的社会组织、个人承担社会角色,替代原本的家庭。以上就是我方的观点和理由。 申发论述 40分 17-24-33-40
立意、结构、标题、论点、内容、语言、卷面
四类文:跑题、结构不完整、大量引述材料、文面较乱、语言不通、字数少于600字
三类文:结构混乱、立意不够明确、引述材料较少、字数在800-1000左右、论证较为单一 二类文:论据缺乏自身积累、立意不够深刻 一类文:立意深刻、大量的素材 立意——总分论点 标准:
对不对——符合题干、材料
好不好——语言(修辞手法、规范)、论据(材料内外) 深不深——立意 立意方法:1题干分析 好政策满足公民意愿150 好政策滋养公民理性200 好政策滋养公民德性300
递进式的分论点,建议分论点的篇幅逐渐加大
材料分析:将每一则材料的主旨概括出来,找寻其共同反映的观点(文章主旨)。
12年题干给定资料7谈到了农妇刘女士与李老太之间的感人故事,请联系你对此的感受及全篇材料,写一篇文章。
食品黑加工点、食品安全论坛、美国食品安全问题,陌生人社会不信任、传统的净化与糟粕、信义兄弟、最美妈妈、徐老师、刘女士、学校收受利益、贪污腐败、医生收红包、汶川大地震志愿者、世博会志愿者、温家宝“公民道德素质” 材料反复出现的高频词 材料里出现的VIP讲话 每一则材料的主旨 2标题——总论点的外化
直抒观点 好政策滋养公民理性和德性 锦上添花 好政策乃滋养理性与德性的沃土
写法:主题+角度
如:主题法治社会 角度加强问责 加强问责 打造法治社会 法治社会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一定要有观点 3开头
简短:3-5句
精准:总论点明确提出
对比式(时间、国内外、不同群体) 法治社会
我国---2000多年---封建----官本位---漏洞;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社会----人本位。——总论点 诚信
古代---诚信典范---传统美德---社会安定;现在---不诚信问题突出---扰乱市场---危害社会。——总 转折式
现状——原因/影响——总论点
当前,空气污染问题——企业、意识、政府——管理问题——总论点
结构——总分总;分论点占主体地位 分论点要求
充实—200-300字左右 流畅—衔接自然
论据新颖(理证+例证;内容材料外), 可超越材料 结尾——首尾呼应,简洁3-5句
写法:总结(点明总分论点)+提升(可适度拔高) 空气污染治理—生态文明建设
“给定资料6”中提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请你结合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1中国青年——“拐点一代”,生存环境变化 2青年的特色压力(工作、住房、人际等)
3葛优躺等爆红凸显人们将严肃问题娱乐化,回避了残酷的真相
4青年的自我定位决定了“空巢青年”的生活状态 5职业稳定期的青年关于“安生与立命”的纠结 6只有直面眼前的苟且,才能拥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A中国青年弱肉强食的困境与所有人都有关联 B与旅行、出走有关——民谣火爆
C出走最终还得回来与现实对接,逃避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D青年人是社会进步的主力
E仰望星空——远大理想、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 F诗和远方的遐想是轻松的,困难的是勇于直面现实的苟且
生活不止眼前的现实困境,还有理想化的惬意环境。
立意:正视苟且 才能拥有诗和远方
分论点1:正视苟且,缓解生存压力,才能激发青春活力;
(工作、住房、人际压力——焦虑;疲于奔波) 分论点2:正视苟且,勇于尝试,才能兼顾安生与立命; (河南女教师——精神自由共鸣;旅行出走的民谣火爆)——不现实,最终还得面对苟且
分论点3:正视苟且,引导舆论,才能形成正确的社会心态。
(万事要趁早、“无人与我立黄昏”、葛优躺等)与媒体息息相关。媒体有责任引导舆论。——形成正确心态——积极的生活态度——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互联网+
1是什么:传统行业+互联网,二者的融合 2表现的方方面面:京东、滴滴打车、P2P
3影响:互联网+使生活便捷;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就
业,增加就业岗位;有利于大众创业; 4原因:技术成熟;门槛不高;国家政策支持 5名言警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