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与高粱间作套种试验研究
摘要进行了大豆与高粱间作套种试验,结果表明:商豆1099与豫粱八号间作产量最高的是高梁与大豆种植行比为2∶6的种植模式,6行大豆产量为2 398.57 kg/hm2,2行高粱产量为7 471.43 kg/hm2。
关键词商豆1099;豫粱八号;间作套种
通过对大豆与不同比例的高粱间作种植试验,摸索出一套在大豆基本不减产的情况下增加高粱种植的最佳模式,以为今后的农业生产服务打下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大豆品种选用商豆1099,该品种是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大豆研究室培育的大豆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53.33万hm2以上,该品种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07 d,脂肪含量高,适宜油脂加工,是非转基因大豆。
高粱品种选用豫粱八号,该品种是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高粱研究室新培育的高粱杂交种,属早熟品种,全生育期为96 d,淀粉含量为72.84%,株高一般在180~240 cm左右,茎粗为1.6~2.0 cm,叶长为86~88 cm,叶宽为10.35~11.27 cm,叶片数13片,穗型为中散型,穗长为35.67 cm,单穗重达240.88~275.29 g,最大穗重可达到500 g以上,出籽率88.22%。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即高粱与大豆种植行比分别为2∶4、2∶5、2∶6。为使高粱不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小区种植方向为南北行,小区长7 m,高粱行距为0.5 m,株距为0.21 m,留单株,小区为2行区,小区面积为7 m2;大豆行距为0.5 m,株距为0.21 m,留双株,小区分别为4行区、5行区、6行区,小区面积分别为14.0、17.5、21.0 m2,3次重复,采用随机排列,重复间留1 m走道,试验区四周设保护区。同期播种处分别管理,分别收获。
1.3试验过程
麦收后机械灭茬,于6月9日施底肥并进行机耕,6月10日耙地,划区、打线,6月11日播种,播种方法为穴播,当天播种结束;6月15日出苗,并记载出苗期,6月23日间苗(间苗最佳时期为3叶1心至4叶1心),6月27日定苗(定苗最佳时期为5叶1心),6月28日进行第1遍中耕锄草,7月3日进行第2遍中耕锄草,7月6日进行第3遍中耕锄草,7月20日追施N、P、K三元素复合肥(16-16-16)300 kg/hm2;
为了防止高粱后期倒伏,影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追肥后进行封沟,8月10日以后高粱开始抽穗,大豆也进入开花期,9月23日开始收获,试验当天收获结束。试验过程中病虫防治:7月17日用对硫磷颗粒剂丢心防治高粱钻心虫;8月10日喷洒农药(吡虫磷加对硫磷)防治高粱蚜虫和大豆青虫;8月22日上午第2次喷洒农药(吡虫磷和甲胺磷)防治高粱蚜虫和大豆青虫;8月26日喷洒农药(甲维盐与吡虫磷)防治大豆与高粱穗螟虫和蚜虫[1-4]。
2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豫粱八号与商豆1099间作套种,产量最高的是2∶6的模式,6行大豆折合产量2 398.57 kg/hm2,2行高粱折合产量7 471.43 kg/hm2,如果按这块地种植的全部是大豆不算高粱的产量计算,大豆折合产量1 798.81 kg/hm2,单纯种商豆1099大豆产量按3 197.25 kg/hm2计算,间作套种比单纯种植商豆1099大豆减产1 398.44 kg/hm2,但可多收高粱7 471.43 kg/hm2,大豆按市场价4元/kg计算,1 398.44 kg/hm2大豆折合产值5 593.76元/hm2,高粱按市场价2.4元/kg计算,7471.43 kg/hm2高粱折合产值17 931.43元/hm2。按2∶6比例种植豫粱八号与商豆1099,其间作套种比单纯种植大豆可增加收入12 337.67元/hm2。如果把现有的大豆种植田全部改种为大豆与高粱间作套种模式,则可获得更可观的经济效益。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豫粱八号与商豆1099的间作套种模式中,以种植行比为2∶6的种植模式产量最高,适宜在当地大面积推广[5]。
4参考文献
[1] 刘艳辉,侯希明,刘洪涛,等.大豆间作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探[J].杂粮作物,2009,29(3):218-219.
[2] 李恭超,贾佳.豫东地区夏大豆间作套种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2009(12):56,62.
[3] 孔德平,黄素芳,闫旭东,等.玉米—大豆合理间作模式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1-2.
[4] 孟宪政,左双喜,袁海波,等.高粱、大豆间作套种试验[J].种业导刊,2007(1):30.
[5] 李永虎,翟献忠.大豆间作玉米技术模式效果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9):46-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