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分析
石
瑞
庆阳)
(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甘肃
摘要: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而劳动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课中向学生渗透劳动教育有利于突出其育人价值,落实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挖掘劳动知识,开发时政资源,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弘扬劳动精神,强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中教学;思想政治课
当前倡导的劳动教育和过去的体力劳动锻炼不同,也不是对劳动技术学习的引导,而是培育学生劳动价值观。学校除了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外,还应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作用,夯实学生劳动知识基础,在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感受到劳动的
光荣。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和劳动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一直以来,**总书记在诸多场合提出了学生应当弘扬劳中表示,在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入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和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等部分内容,加强对学生劳动的教育。可见,思想政治课内渗透劳动观念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劳动教育在思想政治教材中体现内容较多,比如,“坚持教
以选择“港珠澳大桥工程师团队”“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钟南山团队”等案例,向学生阐述由人类劳动创造的奇迹,让学生发
现这些平凡的岗位中也能诞生英雄,无论是建筑工人,还是外卖小哥,或者是马路上的清洁工,尽管他们默默无闻,但他们依然散发着劳动的光辉,值得人们尊敬。
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掌握劳动技能
目前有的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过于重视对理论知识点的
动精神,构建全方位的教育体系,教育部在《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传授,向学生讲解了劳动教育知识,却没有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
但与其他内容不同,劳动教育需要从行动上出发,在实践活动中引发学生深刻感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意识到劳动实践不是干体力活,而是要多种途径突出劳动的意义与价值,比如在家中为父母主动承担家务,积极参与学校的绿化清洁,参加周末志愿者活动。将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和社会实践相融合,创建活动型的教学课程,在向学生传授劳动知识的同时,渗透劳动观念,并将其延伸到学校、家庭、社区等场所,指引学生在不同的场所都能时刻保持吃苦耐劳的精神,将自己学到的劳动知识经过总结提炼为劳动技能,从中收获劳动情感[2]。
实际上,课堂教学效果会对劳动教育的渗透程度产生影响,建议教师做好思想政治教学设计,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创设情境,开展情境教学,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为其创设出
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还有教材中“劳动创造人和人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类社会本身”的阐述都与劳动教育有关,可见思想政治教材正在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不仅如此,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立德、育美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之间能够相互渗透和影响。
二、劳动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
[1]
1.基于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劳动知识高中教学进程中,教材是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在课堂
生动的劳动教育情境,让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培养劳动品质。
学内容。比如,“经济与社会”中向学生阐述了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经再比如采用议题式教学方式,围绕关于劳动的主题进行教学,
过学习后学生了解了“按劳分配”的核心概念,明确了劳动对促进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课堂讨论,转变以往对劳动教育的刻板印
感悟其真正内涵。总的来讲,思想政治课中的劳动教育应当在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劳动精神产生深刻理解。再如“哲学与象,
引导学生作为时代新人文化”中论述了关于劳动创造人与人类社会的观点,向学生讲解全社会范围内创造热爱劳动的文化氛围,
主动承担起重任,在劳动中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劳动观。学生通过学习会深刻意识到劳动应当热爱劳动,
观。在价值观教育方面,思想政治课中的劳动教育强调学生的态
对美好生活的创造价值。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教材中蕴
度和观念转变,纠正对劳动成果不尊重的行为,按照学生成长阶
含了十分丰富的劳动教育内容,除了理论性知识,还有精选案例,
段的实际特点,使学生意识到日常生活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教师可以将知识点与案例相结合,立足于教材实际挖掘其中内涵
总而言之,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向高中生渗透劳动教育,
的劳动教育元素。
有利于强化其育人价值。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基于教材内
2.通过开发时政资源优化劳动案例
容,寻找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劳动知识,发挥时政资源的作用,将理
思想政治教学应包含时事政治教育,双方教学资源相互补论知识与教学案例充分融合,引导学生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成充,有利于突出思想政治课的感染力。建议教师将时政资源融入为一名优秀的人才。课堂,向学生传递党和国家最新提出的政策方针,对劳动教育实参考文献:时关注,了解劳动者的最新事迹,在校园内形成热爱劳动的风貌。[员]张成尧.例谈课堂教学中劳动教育的开展策略:以高中思通过互联网搜集时政资源,寻找时政资源和教材内的契合点,将想政治课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12):19-21.
[2]刘乐婷.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J].素材带入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成果。如教师引用“人世
2020,9(39):23-26.间的一切幸福需要依靠人们辛勤劳动来创造”“只有奋斗的人生教育观察,注:本文系2020年度庆阳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课题名才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等语句,这些都是**总书记在重
—以庆阳六中为在高中思政课中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要讲话中提到的关于劳动教育的论述,学生将教材内容与时政资称:源相融合,有利于拓宽视野。为了突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特征,可
例,课题立项号:QYLX[2020]689。
-7-
中立足于思想政治教材渗透劳动教育,紧紧把握有关劳动教育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