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VSAT系统,就是利用口径小于2.4米的甚小地球站(VerySmallApertureTerminal)组成的通信网络系统。它是卫星通信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利用VSAT此系统进行通信具有灵活性强、可靠性高、使用方便及小站可直接装在用户端等特点,利用VSAT用户数据终端可直接和计算机联网,完成数据传递、文件交换、图像传输等通信任务,从而摆脱了远距离通信地面中断站的问题。使用VSAT作为专用远距离通信系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VSAT系统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的VSAT通信业务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起步阶段
八十年代末,通信设备数字化技术趋于成熟,卫星转发器的性能也有很大提高。1993年8月国务院颁发55号文件,明确规定把国内VSAT卫星通信业务向社会放开经营并对此项业务实行经营许可证制度,对该业务的使用管理和市场经营作了明确规定。从此国内VSAT卫星通信业务进入中国电信业务市场。当时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已有的固定电话网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VSAT因其覆盖面广、建站简便、系统配置灵活,作为固定电话网的补充也得到快速发展。
2)第二阶段
1995年~1996年,社会对数据业务有很大的需求,需要VSAT业务经营单位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如无线寻呼的联网漫游服务和企业内部管理网等。这一时期,各系统的VSAT数据业务量饱满。国内VSAT卫星通信运营公司的经营状况良好。当时VSAT为推动我国无线寻呼通信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第三阶段
九十年代末,随着我国电信基础网络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光通信网络的发展与普及,移动电话和数据通信的快速发展,我国无线寻呼业务市场快速萎缩,VSAT卫星通信在语音和数据业务方面都受到强烈的冲击,用于语音和寻呼的VSAT业务处于萎缩状态。信息产业部针对当时的市场情况进行了调控,1998年和1999年两年中暂停审批新的经营单位。
4)第四阶段
随着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和VSAT通信宽带技术的成熟,为解决宽带接入等问题,VSAT经营企业也积极开展业务创新。近年来,随着VSAT卫星通信市场的发展,卫星远程应用、宽带数据广播、宽带数据通信等一些符合卫星通信技术特点和优势的新业务不断涌现,卫星应急移动通信,话音、数据、图像多媒体传送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发展,给VSAT卫星通信业务提供了良好机遇。在地面网络不够普及而通话需求较大时,VSAT经营企业及时调整战略,重点发展话音通信,在数据业务快速发展时及时转向提供数据业务,在宽带热起来人们渴望高速宽带上网的时候VSAT经营企业不失时机地推出新系统,满足用户宽带接入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发展空间。
VSAT卫星通信系统由空间和地面两部分组成。网络构成主要由卫星、主站、用户VSAT端站组成。典型的网络形态有:星状网与网状网。
星状网是指以VSAT网络主站为网络中心,各VSAT端站与主站之间构成通信链路,各
VSAT端站之间不构成直接的通信链路。VSAT端站之间构成通信链路时需要通过VSAT主站转发来实现。这类功能均由VSAT主站的网络控制系统参与来完成。
网状网是指各VSAT端站之间相互构成直接的通信链路,不通过VSAT主站转发。VSAT主站只起到全VSAT网络的控制、管理及VSAT主站和端站之间的通信。
从应用方面看,VSAT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为共用VSAT网与专用VSAT网。 1)共用VSAT网
共用VSAT网确切地讲是主站共用VSAT网,经营者拥有功能较强的主站网控网管系统,以及较强的通信能力。各种类型的VSAT用户可以作为一个VSAT 子网在同一个VSAT主站控制管理下,组织本子网内的各种类型的通信业务。网络可以是以VSAT主站为中心的星状网络。子网的中心可以通过公用地面通信网与VSAT主站相联,并通过VSAT主站与本子网的各VSAT端站进行通信。除星状网络之外,也可以在VSAT 主站参与控制管理下组成网状网络。
共用VSAT网在使用上较经济。用户自身一般不需要建投资很高、维护要求也很高的VSAT主站。特别在子系统内VSAT端站数量比较少,达不到规模效益的情况下,选用共用VSAT系统是比较合适的。目前国内已建有具有相当规模的共用VSAT系统的运行公司。
2)专用VSAT网
专用VSAT网在运行方式上和共用VSAT网一样,同样可以组成星状网系统和网状网系统,主要区别在行政管理上。专用VSAT网是由用户单位自己投资建设系统,自己运行管理,以解决自身的通信业务要求。VSAT端站的用户是本系统的一个分支机构,一般不对社会开放经营通信业务,也不纳入社会通信基础网络中。VSAT专用网具有建设周期短,运行可用性高,技术要求比较低等优点已经成为各专业部门及大型企业非常愿意采用的通信手段。
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空间部分就是卫星,一般使用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卫星可以工作在不同的频段,如C、ku和Ka频段。卫星上转发器的发射功率应尽量大,以使VSAT地面终端的天线尺寸尽量小。
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地面部分由中枢站、远端站和网络控制单元组成,其中中枢站的作用是汇集卫星来的数据然后向各个远端站分发数据,远端站是卫星通信网络的主体,VSAT卫星通信网就是由许多的远端站组成的,这些站越多每个站分摊的费用就越低。一般远端站直接安装于用户处,与用户的终端设备连接。
总的来说,VSAT网络具有以下特点与优势 1)VSAT网络特点
VSAT网络的主要特点:小型化的地球站,地球站的天线口径一般为1.2-3m;计算机管理占较大比重,网络中心对关键参数的检测、控制等管理功能较强,是高智能化的小型地球站;双向业务能力,主要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信息业务的双向传输。
2)多址联接
除了一般的无线通信都要涉及到的基本信号形式、调制方式等问题外,卫星通信又有其特殊性。卫星通信由于具有广播功能且能大面积覆盖,特别适用于多个站之间的同时通信,即多址通信。多址通信是指卫星天线波束覆盖区内的任何地球站可以通过共同的卫星进行双边或多边通信联接,通常称为多址联接。实现多址联接的技术基础是信号分割,也就是在发端要进行恰当的信号设计,使系统中各地球站所发射的信号各有差别,而各地球站接收端则
具有信号识别的能力,能从混合信号中选择出本站所需的信号。
3)常用的分配制度
卫星通信是利用卫星实现中继通信的,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卫星转发器的功率和频带是卫星通信的又一重要问题。这里涉及到卫星通道的分配方式,通常称为分配制度,主要有两种:预分配和按需分配。
4)可非对称传输
VSAT卫星通信可以实现上行、下行速率的不对称管理。针对目前网络接入的特点,用户访问网络的上行速率要求一般比较小,而下行下载文件资料的速率要求比较高。利用VSAT卫星通信的非对称性,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满足市场需求。
5)系统容量大、灵活性好
VSAT卫星网的灵活性表现在其组网灵活,VSAT小站天线口径很小、结构简单、模块化、集成化程度高、安装方便且多种业务可在一个网内并存。对一个VSAT系统来说,支持的业务种类、分配的频带和服务质量的等级均可以动态调整,有很大的适应性与灵活性。这个特点决定了当企业经营状况比较好、小站用户数比较多时,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