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生物上册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七年级生物上册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壁

D.细胞质

2.打开你的影集,你会发现,现在的你,比童年的你长高了许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 A.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 C.细胞分裂的结果

3.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 ) A.生产者 A.水草 A.低温和干燥 C.高温和干燥

B.消费者 B.藻类

C.分解者 C.苔藓 B.低温和潮湿 D.低温和室温

D.制造者 D.蕨类植物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中使江水变绿的生物是( ) 5.下列属于对照实验的一组对照的是( )

B.细胞分化的结果 D.细胞生长的结果

6.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

⑴营养物质 ⑵空气 ⑶阳光 ⑷适宜的温度 ⑸一定的生存空间 ⑹水 A.⑴⑶⑵⑸⑹⑷ C.⑷⑸⑶⑹⑴⑵

的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这些水绵 A.生长得更好 C.全部死亡

A.子房发育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B.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头和花柱都纷纷凋落 C.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D.子房壁发育成种皮

9.叶芽中发育成叶的结构是( ) A.芽 A.实验法 A.二氧化碳和水 C.氮气

B.芽原基 B.观察法

C.叶原基 C.调查法 B.有机物和氧气 D.有机物和水

D.幼叶 D.分类法

10.用显微镜来研究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的方法属于( )

11.下列各项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的是( )

B.生长正常 D.停止生长 B.⑹⑴⑵⑶⑷⑸ D.⑶⑹⑷⑸⑵⑴

7.用盛水的烧杯装一部分活的水绵,并放入适量的水,然后放到黑暗的环境中,经过较长

8.下列关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12.下列有关生物圈和栖息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存在于栖息地内,都是生物生存的唯一环境 B.栖息地是所有生物生存的环境

C.栖息地属于生物圈,是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 D.在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相同的生物

13.吃西红柿时会流出许多汁液,这些汁液来自西红柿果肉细胞中的哪一部分?( ) A.细胞质 A.1500米 A.线粒体、叶绿体 A.光 A.细胞分裂 B.细胞数目增多 C.细胞体积增大

D.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

18.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在于( )

①液泡; ②细胞膜; ③细胞壁; ④细胞核; ⑤细胞质; ⑥叶绿体。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19.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生长的描述,正确的是 A.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由伸长区的根毛吸收 B.植物的茎都能逐年加粗

C.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铁、磷、钾的无机盐 D.植物的枝条及绿叶都是由芽发育而成的

20.下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细胞核 B.150米 B.液泡、细胞核 B.水

C.叶绿体 C.50米

C.叶绿体、细胞核 C.湿度

D.液泡内的细胞液 D.100米 D.线粒体、液泡 D.温度

14.生物圈中的生物大多生活在距海平面上下各( ) 的范围内。 15.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分别在植物细胞的什么结构中进行( ) 1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17.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主要原因是( )

A.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乙

B.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

C.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D.曲线乙中c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 2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蚯蚓能疏松土壤 C.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 22.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3.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最明显的是( ) A.细胞壁 A.细胞液 A.细胞膜

B.细胞膜 B.导管的运输物 B.细胞质

C.细胞质 C.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核 D.筛管的运输物 D.染色体

24.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后,靠近于叶的断面上的汁液来自( ) 25.在细胞中,作为遗传物质的载体的是( ) 26.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C.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A.修改假设 C.修改实验结果

B.组织→器官→细胞→植物体 D.器官→组织→细胞→植物体 B.重新进行实验 D.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 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 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27.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28.“不必说……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忽 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下列哪项不是皂荚树、桑椹、鸣蝉等生物的基本特征( ) A.新陈代谢 ( ) A.运气好 C.实验器具好看

A.阳光、水分、土壤、稳定的营养供给 B.阳光、水分、土壤、空气

C.阳光、水分、适宜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 D.阳光、温度、土壤、稳定的营养供给

B.动脑设计了曲颈瓶 D.观察时认真

B.生长发育

C.反射

D.繁殖

29.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他成功的关键是

30.生物圈之所以能适合生物的生存,是因为它能为生物生存提供以下基本条件

二、综合题

31.下图是叶片平面结构图:

(1)表皮包括标号___和标号___所示结构,主要是起保护作用。

(2)①⑤的外壁有一层结构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利于透光、防止水分散失和保护。 (3)对叶有支持作用的是标号____所示结构,除此之外,它通过筛管将叶制造的在机物运输给茎、根;通过导管运输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_______。

(4)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如果观察到的表皮细胞上有气孔,则最有可能是________表皮。

(5)下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

该图表示了光合作用的现象,你能简述它的实质吗?___________________。 32.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2)正常情况下,图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这是因为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处于 的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 能力。

(4)若该生态系统受到DDT污染,则在图中生物体内DDT含量最高的是 。

(5)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来看,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除图中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还包括图中

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2.A 3.A 4.B 5.D 6.B 7.C 8.D 9.D 10.B 11.A 12.C 13.D 14.D 15.A 16.D 17.D 18.C 19.D 20.D 21.A 22.D 23.D 24.B 25.D 26二、综合题

.C 27.C 28.C 29.B 30.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