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练习题 1、 《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 《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3、 《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 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分。 6、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 7、 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 (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 (2)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3)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4)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8、 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周瑜、曹操。 9、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 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 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 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 10、 关于诸葛亮的诗词有哪些? ①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②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③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 ④ 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 11、 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12、 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著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1) 林教头 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2)曹操 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13、 《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还有一位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吴用 ),这部作品是《水浒传》。 14、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关羽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大意失荆州(温酒斩华雄) 15、 “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作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青梅煮酒论英雄。 16、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称。例: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七纵等。 17、 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六出祈山 东和——东和孙吴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七擒——七擒孟获 北拒——北拒曹魏 排八阵——摆设八阵图 18、 “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魏、蜀、吴 三国。 19、 《曹操煮酒论英雄》节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 20、 “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 曹操 )之口 21、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赤壁之战 (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22、 对对联。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1)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 (2)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 (3)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23、 桃园三结义是哪三个人? 关羽 刘备 张飞 24、中山靖王之后是谁? A曹操 B孙权 C刘备 D董卓 25、曹操曾在哪次战役中“割须弃袍”? A潼关 B赤壁 C巨鹿 D官渡 26、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向诸葛亮讲了这样几句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王。”刘备说这话的意图是: A刘备相信诸葛亮的才能 B刘备深知自己的孩子刘禅没有做君主的才能,所以是真心把蜀国让给诸葛亮 C刘备的话是在试探诸葛亮看诸葛亮有什么反应 D刘备明明知道诸葛亮不会自立为蜀国之主,而又故意说给他听,其目的是给诸葛亮压力,加以试探让他日后不得不尽心辅佐刘禅,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的奸诈不亚于曹操 27、十八路大军联讨董卓时,请问当时谁是盟主? A曹操 B袁术 C孙坚 D袁绍 28、“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的描写指的是谁? A典韦 B许褚 C张飞 D关羽 29、孙刘两家长期争夺荆州,其根本原因是: A荆州原是刘表的属地应该属于刘备 B荆州的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对双方都很重要 C荆州原是刘备暂借,理应还给孙权 D刘备占领西川后应该归还荆州给孙权 30、唐朝诗人杜牧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哪一场战役? A巨鹿 B官渡 C赤壁 D潼关 40、“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曾渴三千斛,常驱十万兵,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这首诗写的是谁? A周瑜 B诸葛亮 C曹操 D刘备 41、“虎痴”是以下哪位大将的称号? A典韦 B夏侯渊 C许褚 D张飞 42、 “面和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描写的是何人?A、周瑜 B、马超 C、赵云 D、李典 43、对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战略方针评价正确的是? A有利于蜀国攻战更多的城池 B利用诸葛亮的计策可使敌国将士伤亡使蜀国军事力量上升 C其六出祁山消耗大量军费,使蜀国伤亡过多,严重损伤其国力 D有利于蜀国的军事,政治的发展 44、老将黄忠曾经用“骄兵之计”为刘备夺取? A天荡山 B荆州 C汉中 D徐州 45、在陆逊营烧刘备大军七百里时,刘备大败之时,是谁出现挽救刘备大军? A关羽 B诸葛亮 C傅彤 D赵云 46、“大丈夫死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于不世之功,与所世未遂夸何死乎,言讫而之!”请问这句话是谁说的? A周瑜 B曹真 C典韦 D太史慈 47、袁绍讨曹檄文是谁写的?连曹操都大为赞赏 A刘备 B徐庶 C陈琳 D华歆 48、是谁三让徐州给刘备? A袁绍 B陶谦 C曹操 D刘表 49、书中的“水镜先生”是指谁? A徐庶 B司马徽 C左慈 D诸葛亮 50、曹操曾称赞他手下一员大将为“吾之樊哙”,他所称赞大将是谁? A典韦 B夏侯淳 C许诸 D李典 51、周瑜曾经对哪位大将使用“苦肉计” A程普 B周泰 C黄忠 D黄盖 52鲁肃在临江亭摆设鸿门宴,邀请_ 关羽__复宴商讨荆洲之事。 53、 孟达死后,孔明推算司马大军要攻打街亭,并派___马谡__去争此要地,且下立军令状。 54、 “运谋如范蠡 ,决策似陈平”称赞的是谁?___郭嘉__ 55、 “连修栈道兵连出,不伐中原死不休”是指____诸葛亮__(人名) 56、 “追欢作乐笑颜开,不念危亡半点哀。快乐异乡忘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此诗所讲此人是谁?__刘禅___ 57、 ___杨松___向曹操出卖了庞德和张鲁,但是却被曹操以“卖主求荣”给杀了。 58、 ___杨松__可渭一奇才,曾观《孟德新书》一遍可以倒背如流。 59、 “草船借箭之后,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埋怨苍天,说下一句话:__既生瑜,何生亮_ 60、 “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这首诗所说是蜀国哪两位大将?___关羽、张飞___ 70、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A. 关羽 B. 张飞 C. 赵云 D. 马超 71、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出自《___三国演义_____》,作者是___罗贯中__。 72、 四大名著中可称为“龙争虎斗”是哪一部------《三国演义》 73、 “三顾茅庐”出自哪一部名著?《三国演义》 74、 《三国演义》中的三个国家及其君主分别指的是 (魏曹操.蜀刘备.吴孙权) 75《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刘备.关羽.张飞) 76、 下列哪一个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A曹孟德 B晁盖 C关云长 77、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什么战役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赤壁之战 78、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 79、 《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曹操 。 80、 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从哪部作品《三国演义》中演绎出来的? 81、 《三国演义》中塑造出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古往今来奸雄第一奇才”是 ;“古往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是 。 (曹操、诸葛亮) 82、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诗句中的描写的人物是谁--诸葛亮 83、 《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人物是----------诸葛亮 84、 《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指谁--------庞统 85、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出自四大名著中的哪一部?--------《三国演义》 86、读诗猜人物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 这首诗涉及的三个历史人物分别是诸葛亮、刘备和刘禅。 (2) 最后两句诗应如何理解?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87、文言文分析 1、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体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 问:“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表现了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奸诈、残暴,只为自己着想 2、在长坂坡战役中,赵云出生入死,救出刘备的儿子阿斗,刘备大为感动,把孩子甩在地上,说,几损我一员大将。刘备在赵云面前摔阿斗目的何在?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的奸诈不亚于曹操。 中考真题 1.“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是清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对《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赞誉,小说中,下列哪个人物也担当得起这样的评价?请说说你的具体理由。 A.赵云 B.吕布 C.诸葛亮 D.刘备 ( 。 ( 。 答案:A.赵云: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赵云奋不顾身,大战长坂坡,截江夺阿斗(单骑在长坂坡曹军中七进七出,救出刘备之子阿斗.) C.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义,诸葛亮殚精竭虑,南征北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不屈不挠,抱恨死于五丈原。 D. 刘备:为了维护兄弟情义给关于报仇,刘备不顾一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摆七百里长蛇阵发动夷陵之战),大败于东吴陆逊,病死白帝城。 2.《三国演义》中蜀国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其中一个大将 ,曾经“桃园结义薄云天,偃月青龙刀刃寒。一骑绝尘走千里,五关斩将震坤乾”;还有一个白马长枪的大将 ,曾经在长坂坡曹营
2)
理
由
:
1)
选
择
:
中七进七出勇救阿斗。 (3)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足智多谋,作战善于用火,请写出他以火破敌的两个战例 , ;还有一个军师曾经给曹操献“连环计”,名气和诸葛亮相仿的人是 ,可惜英年早逝。《水浒传》中和诸葛亮一样足智多谋、作用类似的人物是 。 答案: (2)关羽关云长 赵云赵子龙(只写名或字不扣分) (3)火烧(博望坡 新野 赤壁 藤甲军 上方谷) 庞统 吴用 3.下面两组名著阅读题,请任选一组,完成相应的题目。(4分) 第一组 甲 却说A在山东,闻知车驾已还洛阳,聚谋士商议。荀彧进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 A大喜。 (选自《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乙 庶勒马谓玄德曰:“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玄德曰:“敢烦元直为备请来相见。”庶曰:“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玄德曰:“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
庶曰:“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玄德喜曰:“愿闻此人姓名。” (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1)甲段中谋士荀彧的这一计谋被称为“ ① ”,A ② (人名)常借此计谋使自己“出师有名”。(2分) (2) 乙段中徐庶所说的“奇士”是指 ③ ,刘备为了得到这位“奇士”,曾经 ④ (情节),其爱才、敬才的举动为后人所称道。(2分) 第二组 甲 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选自《西游记》第一回)
乙 唐僧道:“我命在天,该那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终不然,你救得我的大限?你快回去!”行者道:“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不曾报得你的恩哩。”唐僧道:“我与你有甚恩?”
那大圣闻言,连忙跪下叩头道:“老孙因 ,致下了伤身之难,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
(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1)甲段中石猿话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出自我国儒家经典《 ① 》。众猴尊称石猿为王,可以体现出他们 ② 的特点。(2分) (2)阅读乙段师徒二人的对话,根据小说内容,在横线处填写相关内容。(2分) 孙悟空因 ③ (情节)而被如来佛祖惩罚,他所说的“恩”指的是 ④ 。(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答案: 第一组: (1)①挟(或“迎”)天子以令诸侯 ②曹操 (共2分。共2空,每空1分) (2)③诸葛亮 ④三顾茅庐 第二组: (1)①《论语•为政》 ②守信(或“诚信”) (2)③大闹天宫 ④示例:唐僧揭去如来佛祖贴在五行山顶的金字压帖,救出压在山下的孙悟空。 4. 名著阅读(6分) (1)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许多和数字“三”有关的情节,如“宴桃园豪杰三结义”、“陶恭祖三让徐州”等。你还能再写出两个吗?① 、② 。有后人评价《三国演义》时说作品有“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它指的是③ 。 (2)脸谱是指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化妆图案,它的作用是运用不同的色彩和线条构成各种图案,以象征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各种特质。黑色代表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红色代表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紫色代表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结合《三国演义》中对人物的塑造,当曹操和关羽的形象出现在京剧舞台上时他们的脸谱分别应为_④_色和⑤_色。 答案: (1)参考:①②:诸葛亮三气周瑜;刘玄德三顾茅庐;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屯土山关公约三事;③尊奉刘备为汉室正统,贬斥曹操为汉室奸贼;
(2)④白色;⑤红色。 5.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文学家。他胸襟开阔,志向远大,在他笔下:“①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大海也仿佛具有吞吐宇宙的宏大气势。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善于笼络人才,但十分多疑,对对手残酷无情。刘
备曾为曹操所困,只好每日在后园种菜以消除曹操的疑忌。有一次,曹操与刘备喝酒讨论谁是当世英雄,说出“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吓得刘备跌落了筷子,这就是著名的 ② (情节)。后来刘备在两位义弟 ③ 和张飞等人的帮助下建立了蜀国,从一个侧面证明曹操确有识人的智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部分源于史实,部分源于该书作者 ④ (人名)的艺术虚构,他始终以刘备为皇室正宗,而曹操则是其对立面。随着《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曹操的奸雄形象也逐渐定格,所以在京剧中,扮演曹操的人往往画着 ⑤ 色的脸谱。(6 分) 答案:
①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② 煮酒论英雄(青梅煮酒) ③关羽 ④罗贯中 ⑤白 6. 名著阅读 颜大喜曰:“我算定这匹夫忍耐不得。你偷小路过去,须是粮草辎重在后;我截住后路,你如何得过?好无谋匹夫,中我之计!”即时传令,教军士准备赴敌:“今夜二更造饭,三更出城,伏于树木丛杂去处。只等张飞过咽喉小路去了,车仗来时,只听鼓响,一齐杀出。”传了号令,看看近夜,严颜全军尽皆饱食,披挂停当,悄悄出城,四散伏住,只听鼓响:严颜自引十数裨将,下马伏于林中。
约三更后,遥望见张飞亲自在前,横矛纵马,悄悄引军前进。去不得三四里,背后车仗人马陆续进发。严颜看得分晓,一齐擂鼓,四下伏兵尽起。正来抢夺车仗,背后一声锣响,一彪军掩到,大喝:“老贼休走!我等的你恰好!”严颜猛回头看时,为首一员大将,豹头环眼,燕颌虎须,使丈八矛,骑深乌马:乃是张飞。四下里锣声大震,众军杀来。严颜见了张飞,举手无措,交马战不十合,张飞卖个破绽,严颜一刀砍来,张飞闪过,撞将入去,扯住严颜勒甲绦,生擒过来,掷于地下;众军向前,用索绑缚住了。原来先过去的是假张飞。料道严颜击鼓为号,张飞却教鸣金为号:金响诸军齐到。川兵大半弃甲倒戈而降。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人名)。 (2)请用六个字概括选文的情节 ,并结合选文内容把你所了解的张飞最突出的性格特点用四个字加以概括: 。 答案:(1)三国演义 罗贯中 (2)张飞计擒严颜(智擒)粗中有细,机智勇猛 7. 名著阅读 ① (填写成语)来源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情节,该情节讲述了刘备为了得到人才,不辞辛苦,三次来到 ② (地名)拜见诸葛亮,终于感动了诸葛亮,求得他出山辅佐。刘备的这种做法,被后人所称颂,充分体现了他 ③ 的优秀品质。 答案:①三顾茅庐 ②卧龙岗(南阳郡)③求贤若渴
8.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填空。 却说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飞曰:“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礼。”飞应诺。 于是三人乘马引从者往隆中。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玄德忙施礼,问曰:“令兄在庄否?”均曰:“昨暮方归。将军今日可与相见。”言罢,飘然自去。玄德曰:“今番侥幸得见先生矣!”张飞曰:“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玄德曰:“彼各有事,岂可相强。”三人来到庄前叩门,童子开门出问。玄德曰:“有劳仙童转报:刘备专来拜见先生。”童子曰:“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玄德曰:“既如此,且休通报。”分付关、张二人,只在门首等着。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半晌,先生未醒。关、张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
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云长再三劝住。玄德仍命二人出门外等候。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童子欲报。玄德曰:“且勿惊动。”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孔明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童子曰:“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报!尚容更衣。”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 题目: (1)文段选自我国古典名著《 》。 (2)文段写的故事是 (不超过七个字)。 (3)文段中张飞这个人物很有个性,从文中对他的描写来看,他是一个 的人。 答案: (1)三国演义 (2)刘玄德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 (3)脾气暴躁(性格鲁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