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煤矿安全应急培训体系建立分析

煤矿安全应急培训体系建立分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146 西部探矿工程 2017年第12期 煤矿安全应急培训体系建立分析 闫 刚 (长治三元中能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长治046600) 摘要:为了提高煤矿应急管理能力,必须进行符合认知科学规律的培训,而建立符合行为科学规律 的煤矿应急培训体系,是提高煤矿安全应急管理能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结合行为科学的有关理论, 将煤矿应急培训的三要素(讲师、学员、教材)进行合理、有计划、有系统的安排而形成一种指导性体系。 关键词:培训课程;应急培训;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X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04—5716(2017)12—0146—04 通常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包括培训课程体系、培 训讲师管理制度、培训效果评估和培训管理体系4部 分。如图1所示。 培 训 培 训 培 训 培 训 上对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进行提高。 课 程 体 系 讲 师 管 、 理 效 果 评 估 管 理 体 系 厂.1 T l 煤矿安全应急培训体系 安全科行学为  图2 煤矿应急培训课程体系 图1 基于安全行为的煤矿应急培训体系 (3)扩大课程范围适应不同层次人员。煤矿区队 级管理人员是煤矿安全生产主要环节人员,是煤矿基 1培训课程体系建立分析 层管理工作者,是生产一线第一责任者,在矿井发生事 培训课程体系分为4部分,如图2所示。 (1)事故决策提高课程体系——模拟救灾推演。 进一步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根据煤矿特点,结合行 为科学理论,以真实的事故警示案例为依据制定事故 模拟推演方案,用于矿级管理人员培训教学中,以期提 故时,是现场处置第一决策者。做好煤矿应急预案编 制、管理、演练、培训是提升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 置能力重要手段。这充分说明了煤矿企业基层安全管 理和技术管理人员应急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严重匮 乏,必将导致大部分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低下。 高矿级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在矿井重大灾害事故抢 险救灾中能够正确决策指挥。 (2)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课程模块。针对目前 煤矿企业存在着应急管理培训工作进展不平衡,在培 训课程体系中,需要加入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课程,应急 管理工作应从上层抓起,并需要编制了《煤矿安全生产 (4)煤矿应急预案演练课程体系。根据《煤矿安全 规程》第九条规定,煤矿企业每年必须至少组织1次矿 井救灾演习的要求,相关课程内容必须严格按照《生产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监督管理 总局令第l7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 T9007-2011标准,以《煤矿安全规程》、《矿山救护规 程》等为依据,并结合地方行政机构的应急法律法规。 应急管理文件汇编》,结合行为科学原理,从行为准则 收稿日期:2017一10—31修回日期:2017—11一O8 作者简介:闫刚(1976一),男(汉族),山西长治人,工程师,现从事煤矿安全管理工作。 2017年第12期 西部探矿工程 147 2培训教师管理及确定 煤矿安全培训虽然是一种在职教育学习,但其教 学成果以及学员学习效率都符合学校教学规律,在全 日制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管理,是学校教务部门最为 主要的工作之一,是整个学校运行和发展的根本,所以 进行评价分析。 (3)教学质量模糊综合评价。首先对于煤矿安全 培训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其影响因素中可以 对它们进行分类,一般将它们分为2类,一类为重要影 响因素,另一类为次要影响因素。其中教学计划、师质 力量、过程控制等都属于煤矿安全培训质量影响的重 要因素。次要因素主要包括培训需求、教学时间、学员 在煤矿安全应急培训中,对于其讲师的管理尤为重要, 要从前期的培训教师的选择,到中期的教师监督管理, 以及教务人员的教学组织实施,到后期的教学质量的 意见等。在此分析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数学评价分 评价。 煤矿安全应急培训的教师确定,必须要针对煤矿 企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识别,即各个工作程序和内容 的分析识别,确定哪个工作环节更需要进行安全生产 培训。在识别过程中还需要把我国煤矿相关安全法律 法规以及目前煤矿安全监察的动态和现实煤矿安全生 产中的问题相结合。并且煤矿安全培训要积极响应国 家有关职业病防治,以及最新的劳动保护规定,这 样既能结合煤矿企业实际的安全培训要求,又能把相 关培训性指导内容进行前期的预判分析。由于煤 矿安全培训人员的结构差异性,对于煤矿安全培训的 对象进行差异化需求分析。并且把煤矿安全培训的个 体和组织相结合,以识别整个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需 求。 3煤矿安全应急培训质量评价方法 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评价,在整个煤矿安全培训 环节中流程中是比较重要的,它是进行培训效果评价 的有效手段,也是进行后期煤矿安全培训项目改正提 高的措施之一。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目前有多 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一定的特征,所表征的优势可 能有一定的差别。根据煤矿安全应急培训班的特点, 主要通过3种方式对其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分析: (1)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价。这是从学生的成绩 上,用量化的方式,来反映教学效果的优劣,任何一种 模式的教学,都可通过此法进行定量评价。这种教学 质量的评价目前在各个层次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比较广 泛。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进行量化比较,对于煤 矿应急管理培训教学成绩的量化,要根据培训教学的 特点,设置适合的考核和考试方法,主要以答辩和编制 相应应急预案,最后也可以进行相应课程成绩考试来 综合量化处理。 (2)教学问卷调查评价。教学问卷对教学质量进 行评价,也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教学评价方法之一,对于 教学问卷的评价,必须进行侧重点的问卷设计,然后设 定目标值,然后对目标值进行统计分析以对教学质量 析理论,建立煤矿安全培训质量评价体系。根据以上 分析可知,评价因素是对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综合评 价集合。可以把相应的指标进行集合化处理,如教学 条件、教学计划、过程控制、培训效果方面,可以运用数 学集表示为: U={U1 Uz U3 U4} (1) 第二层次指标表示为: Ui={ f1 f2 …z£f『} (2) 评语集相当于非线性问题的目标集,即把相应的 指标和结果进行对应处理,可以运用智能计算方法建 立相应的评价集合模型,评语集为: V={V1 v2 v3 v4} ={优良好中及格差} (3) 确定权重集一级指标的权重集为: W={w1 w2 w3 w4} (4) 二级指标的权重集为: wi={wi1 … 『} (5) 对于煤矿安全培训质量评价,进行不同的指标进 行评价分析,其最后所得的评价结果是有差异的,这就 需要研究各个指标对煤矿安全培训影响的强弱,即各 个指标的影响权重问题。只有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权 重处理,这样才能使得各个指标的评价趋于合理化,得 到因素对评语集的隶属向量: s = 吗= n … ( 由模糊向量单值化可以求的评价结论: A=W・S (7) 为了方便进行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评价分析,可 以取评判等级分值: F=A・V (8) 4 煤矿应急培训教学管理体系 对于煤矿企业内部的培训中心,其应该根据煤矿 企业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机构 148 西部探矿工程 2017年第12期 的动向,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具体的培训计划 要按照企业发展的规划以及企业人员结构的特征和相 关企业职工考核制度进行培训计划的制定。作为企业 的安全培训机构,其要对整个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和 安全生产负有一定的责任,必须要进行责任化管理,只 有进行了责任化管理,才能够促使企业的培训机构加 强相应的工作。并且企业的培训机构要在企业的年度 开始就制定好本年度的培训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需 内容后,就需要制定相应培训内容后的培训目标,进行 培训的目标要明确,这样才能进行高效的煤矿安全培 训,并制定相应的目标考核机制,进行合理化的考核。 (2)在制定培训内容时还需确定培训对象,以及和 它对应的培训具体内容要求。培训对象要和培训内容 相结合进行考虑,这需要对本矿山企业的实际生产情 况和技术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够进行确 定。培训对象确定后,就要根据确定的培训内容确定 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整变化。对于煤矿企业 培训中心所制定的培训计划,应该包括培训教学大纲、 培训教学计划、培训的时间安排、培训的手段以及相应 的教学资源都应该进行明确化。对于培训计划的时 间,可以进行中长期的培训计划的制定。 (1)煤矿安全培训中心长期培训计划的制定,长期 发展计划的制定是培训机构按照所属矿山企业发展规 划要求制定的,长期的培训计划其时间跨度一般较大, 大部分是按照单位为年的时间进行的培训计划的制 定。对于时间的长短,也需要着重考虑。因为如果时 间过短就失去了长期培训计划制定的意义,而如果制 定的时间过长,那么在长时间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变 化,这些变化也许不能够合理地去预测,这样也会给制 定的培训计划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2)煤矿安全培训中心中期培训计划,中期培训计 划一般是指年度计划的制定,即整个年度内的培训计 划的制定,它的制定需要在长期计划的前提下进行制 定,即它要符合长期的培训计划要求。并且制定的中 期培训计划要结合企业年度发展规划或者发展目标, 并且要考虑短期的培训计划的要求,使得中期培训计 划衔接长期和短期计划。 (3)煤炭培训机构短期培训计划的制定,对于煤矿 企业短期的培训计划的制定,主要考虑煤矿企业短期 内的人员结构变化以及国家煤矿主管部门对煤矿相关 的动向,以及近期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新 的标准颁布实施的情况,尤其是国家标准规范的实施, 在实施前需要进行相关培训,这样能够有效地贯彻和 落实煤矿企业的实施国家标准规范的能力。 对于编制培训计划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 进行编制: (1)首先在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内容时,先要考虑 的是煤矿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然后对企 业本身的人员结构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现状等都 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然后再制定具体的内容,在确定 培训的时间安排,时间的长短要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 对象的认知能力进行确定,而具体在那个时间段进行 培训,需要考虑煤矿企业自身的生产需求,因为煤矿企 业培训最好在不影响煤矿企业生产的前提下进行,如 果影响到煤矿企业的生产,那么也需要把这种影响降 低到最低。 (3)对培训教学人员的选择也是进行培训计划制定 的重要内容,首先要根据培训的具体内容选择相应的 专业技术人员,有一些培训内容,如理论性较强的工程 技术课程可以选择外聘科研院所的科研工程技术人 员,而操作性比较强的培训内容可以选择本企业内部 工作人员进行教学工作,而像其他一些国家规范和标 准的培训可以选择行政机构或者高校教师进行宣贯国 家标准。对于企业内部的培训中心在进行培训计划时 也需要考虑培训场所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煤矿企业的 培训中心都有固定的教学地点。 (4)对于制定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及目标,需要 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进行监控,因为在职培训所涉及 到的学员不能全日制地进行学习,所以在控制过程中 首先需要制定的是相关人员的出勤率,对于出勤率可 以采取相应的检查和考核制度。对于培训计划实施过 程中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在整个过程中进行 监督管理是培训机构教务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在进 行培训计划制定过程中,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估或评 价制度,只有建立相应的评价和评估制度,才能够有效 保证整个培训项目的质量和目标的实现。煤矿培训项 目的实施是培训机构的重要工作,整个培训机构的各 个部门都需要协同工作。在培训项目实施阶段就是要 按照前期制定的培训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训工作。 在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按照整个培训项目的监督 和评估方法,进行有效的全过程控制管理。 在我国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机构所属部门中也有相 应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有的培训机构还承担对所监 察的辖区内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中心进行监管和管 2017年第12期 西部探矿工程 149 理,那么此类培训机构的培训计划的制定需要和煤矿 从事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有资格证书的培训内容,如 矿长资格证、总工资格证等资格培训项目。对于煤矿 安全监察行政机构的工作动向相结合,并时刻对煤矿 企业所需要的培训要求进行调查,以制定符合市场规 律的培训项目计划。 由于煤矿从业人员的结构差异性,即煤矿管理人 员和普通生产管理人员以及一线的采掘工人,并且由 于煤矿行业的特殊性,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特种工作人 员。所以不同结构层次的人员对于安全培训的需要, 的特种工人,也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培训,如采煤机司机 证书、爆破工资格证书等。 参考文献: [11 程伟,]柏建彪.松软厚煤层巷道围岩稳定原理与控制技术研 究[J].煤炭科技,2010(2):4-6. 和需要培训的内容以及其认知能力都有较大的差异。 所以再制定教学计划和培训大纲以及考核标准时都需 要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进行合理的确定。由于煤矿生 产企业属于高危行业,所以生产监察部门对 [2】刘建军.崔家寨煤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巷道稳定性分析fJ】. 煤炭科学技术,2009,37(3):13-16. [3]何杰,方新秋,许伟,等.深井高应力破碎区巷道破坏机理及 控制研究fJ1.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25(4):494—498. (上接第142页) 5结论 进行套棚支护,其中套棚采用2对/m,因此套棚共需单 体4个,Ⅱ型梁2根。其中单体每根为1547元,Ⅱ型梁 752根/元。由于此设备属于可回收设备,因此成本按 20%计入,则成本为1540元/m。 通过分析察哈素煤矿回采顺槽变形破坏的原因, 得出主要是由回采工程应力扰动与膨胀性软岩造成 的。在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了“锚网索+w钢带+套棚”联 合支护方式进行优化支护,结果表明变形得到了有效 的控制,说明该方法是有效的,为类似的支护优化提供 了经验。 参考文献: 因此31301辅运顺槽支护总成本为:原始支护成 本+一次补强支护成本+二次补强支护成本+卧底成 本+套棚成本=7715元/m。 (2)优化后支护成本。采用复合支护技术后对 31305辅运巷带来降本增效措施包括:①去除第二次 [1]程伟,柏建彪.松软厚煤层巷道围岩稳定原理与控制技术研 究[J】.煤炭科技,201o(2):4—6. 【2】刘建军.崔家寨煤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巷道稳定性分析[J]. (甚至多次)锚索补强支护工程量;②去除底板反复起 底工程量,只进行平底维护;③去除因原回风巷垮塌报 废而重掘回风绕道的单项工程量。优化后总的锚杆锚 索支护成本为1554.61元/m;同时考虑一次卧底维护成本 1500元/m,因此优化唇总的支护成本为3054.61元/m。 煤炭科学技术,2009,37(3):13—16. [3】何杰,方新秋,许伟,等.深井高应力破碎区巷道破坏机理及 控制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25(4):494—498. (上接第145页) 【2】任美锷,刘振中,等.岩溶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 社,1983. 地理位置息息相关;(3)我国季风气候创造了良好条件, 岩溶发育完好,类型多样,使其成为国际的典型岩溶发 育地区;(4)岩溶地区典型各种地貌形态、地层剖面等为 我们研究岩溶地貌演化提供了便利条件;岩溶地貌的 研究一直都是一个热门的领域,还有许多问题急需解 决。岩溶地貌演化的研究不仅对全国的旅游事业有着 很大的贡献,而且对环境保护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立操.大连城山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滨海岩溶地貌特征 及其形成机制【D].辽宁师范大学,201 1. [3】严钦尚,曾昭漩.地貌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88—102. [4]夏邦栋.普通地质学[M】.地质出版社,1995. 【5】宋林华.岩溶地貌研究进展与趋势[J】.地理科学进展,2009 (9). [6]卢耀如.中国岩溶——景观、类型、规律[M】.北京:地质出版 社,1986. [7】董娜.花都地区岩溶发育规律及影响和控制因素研究[J].研 究与探讨,2010(8):6-9. [8】王志勇.新构造运动对贵州西部岩溶石漠化演化的影响【D】. 贵州大学,20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