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提出背景
我们都知道台湾从古至今都是中国的领土。自从国民党占领台湾后,台湾就与祖国大陆分开了。现如今,台湾与内地关系改善,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有联系。但美国向台湾秘密出售武器,台湾政府也并没有发出任何要回归的举动。内地与台湾关系又变得矛盾重重。但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却是只增不减。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为了让更多的中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大陆与台湾的情况,深入了解国家国情,让同学们正视祖国全民族统一的问题,能够认识到祖国统一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二)研究意义
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增强中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了解当下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明确政策走向,从而为更好的收复台湾做基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决反对"台独"等反动势力。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到图书馆、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下台湾问题。
(二)访 问法∶到大街上对一部分群众进行采访、访问。 四、实施步骤
四、研究计划
(一)准备阶段
11月17日—18日,询问老师,邀请老师一起首先对此研究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根据小组成员自身条件进行分工,制定好方案。
(二)实施阶段
11月19日—20日,到重庆书城或是在网上查找并收集有关台湾问题的相关文件、文学报导以及时事新闻,找出具有价值的资料。
11月21日—26日,小组成员到大街上的不同地点对人们进行"对台湾问题的看法"的有关采访,并及时记录下采访的信息。再将所有收集到的资料集中到一起,小组进行一次粗略地整理和总结。
11月27日—30日,在老师的帮助下,将粗略整理的资料再进行一次筛选,小组成员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并加以分析。
(三)总结阶段
12月1日—3日,小组对整理后的研究课题进行总结,得出自己的心得以及发表感想与言论,最后撰写出报告。
五、预期成果
完成调查报告与研究报告
六、条件分析
主观条件∶本组成员对台湾问题有极大的兴趣,也热切希望祖国早日统一,所以有更大的研究动力,能团结积极合作。
客观条件∶台湾回归祖国是现在全中国的热点,媒体连续报道,图书馆相关书籍较多,方便查阅,进展顺利。经济来源∶经费几乎没有,成员自行解决。
课题研究计划 指导教师∶刘建荣
课题组长∶李莹露
课题组成员∶李莹露、黄甜、李欣、陈彦錡、王秋月、仁丹阳、李鑫虹
具体研究计划∶
1、2011年1月23日-25日,黄甜、王秋月、李鑫虹到重庆书城或是在网上查找并收集有关台湾问题的相关文件、文学报导以及时事新闻,找出具有价值的资料。
2、2011年1月26日-27日,李莹露、李欣分别整理好收集到的资料,将有关台湾历史、经济、地理、文化、现在党派以及有史以来与中国大陆的友好交往等资料分类整理好。
3、2011年1月28日-29日,全体小组成员到大街上的不同地点对人们进行"对台湾问题的看法"的有关采访,并及时记录下采访的信息。再将所有收集到的资料集中到一起,
小组进行一次粗略地整理和总结。
4、2011年2月6日-9日,陈彦錡、仁丹阳经过全体成员的讨论以及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活动记录 查阅资料∶
《试论我党对台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林佑达
我党对台政策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采取单纯诉诸武力的解决方式 ;第二个时期以武力方式为主 ,同时又辅以和平争取的策略 ;第三个时期则以和平方式为主,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我党对台政策的演变与各个时期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有着复杂深刻的联系。
《美台军事关系对中国解决台湾问题之影响》—金小川
半个世纪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有历史的因素,有世界格局的因素,有国家实力的因素,但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障碍却来自于美国的军事干预,尤其是美国与台湾当局结成的官方和准官方的军事关系。正如邓小平所说,“台湾问题说到底是美国问题”。
《台湾政党政治生态及其对两岸统一的影响》—孙代尧
台湾的政党政治生态给两岸关系发展和国家统一进程带来重大变数。由于政党政治以民意为依归,民意基础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岛内执政党推行何种路线 ,因此,大陆在对台政策取向上需要因应岛内情势的变化作出调整。从台湾政党政治下朝野政党与选民的互动关系可知,我们的重点应当明确为“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或争取台湾民众。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共产党与1978年以来的台湾海峡两岸关系》—李启龙
针对台湾问题的书籍∶
《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台湾问题文件》
调查所得∶
民众对台湾问题的看法∶
李乾明老人∶我的立场是无条件有期限要求的实现中国的统一,不论是和平还是武力,有必要就必须采用。
赵杰先生∶虽然我不愿意看到李登辉、陈水扁之流把持台湾发展的方向,可是我必须承认那是一个历史在发展的必然方向。
张树明老人∶我想无论是大陆的人民还是台湾的人民,谁不想自己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政府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我们要有好的发展,那才是硬道理。
五中学生姚金佚∶至少现在我认为陈水扁要比民进党好,但我还是支持台湾回归,也想过要为之奋斗。
我们小组发现所有的民众都盼望着台湾能够回归祖国,但有的人认为目前的解决方案不是很正确。甚至有人认为可以采用武力解决。
研究成员心得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统一的重要因素,同样也是世界各国观测我国统一团结程度的焦点。 因此我们小组决定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通过这次探究,我们小组成员都受益匪浅。明白了祖国统一的重要性,以及在通过深入探究后明白了,中国当今的政治形态,和平的背后也充满了重重危机。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斗志与目标。
这次探究活动也递增了我们小组成员间的友谊。是次很好的活动。
课题结题报告 台湾问题及中国对台政策
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高2013级09班 研究成员∶李莹露、黄甜、陈彦錡、李欣、王秋月、仁丹阳、李鑫虹 指导教师∶刘建荣
一、问题产生背景
我们都知道台湾从古至今都是中国的领土。自从国民党占领台湾后,台湾就与祖国大陆分开了。现如今,台湾与内地关系改善,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有联系。但美国向台湾秘密出售武器,台湾政府也并没有发出任何要回归的举动。内地与台湾关系又变得矛盾重重。但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却是只增不减。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到图书馆、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下台湾问题。
(二)访 问法∶到大街上对一部分群众进行采访、访问。
三、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
2010年11月17日—18日,询问老师,邀请老师一起首先对此研究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根据小组成员自身条件进行分工,制定好方案。
(二)实施阶段
1、2011年1月23日-25日,黄甜、王秋月、李鑫虹到重庆书城或是在网上查找并收集有关台湾问题的相关文件、文学报导以及时事新闻,找出具有价值的资料。
2、2011年1月26日-27日,李莹露、李欣分别整理好收集到的资料,将有关台湾历史、经济、地理、文化、现在党派以及有史以来与中国大陆的友好交往等资料分类整理好。
3、2011年1月28日-29日,全体小组成员到大街上的不同地点对人们进行"对台湾问题的看法"的有关采访,并及时记录下采访的信息。再将所有收集到的资料集中到一起,小组进行一次粗略地整理和总结。
4、2011年2月6日-9日,陈彦錡、仁丹阳经过全体成员的讨论以及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四、研究结果
查阅资料∶《试论我党对台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美台军事关系对中国解决台湾问题之影响》《台湾政党政治生态及其对两岸统一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与1978年以来的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台湾问题文件》
调查报告∶
民众对台湾问题的看法∶
赵杰先生∶虽然我不愿意看到李登辉、陈水扁之流把持台湾发展的方向,可是我必须承认那是一个历史在发展的必然方向。
张树明老人∶我想无论是大陆的人民还是台湾的人民,谁不想自己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政府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我们要有好的发展,那才是硬道理。
五中学生姚金佚∶至少现在我认为陈水扁要比民进党好,但我还是支持台湾回归,也想过要为之奋斗。
结果分析∶
我们小组发现所有的民众都盼望着台湾能够回归祖国,但有的人认为目前的解决方案不是很正确。甚至有人认为可以采用武力解决。而大多数人民还是希望能和平解决,强烈要求不得有其他国家干预。所有人都承认台湾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一部分。
五、问题拓展
小组成员对此次课题研究的感受∶
综合来说,我们都有很大的收获,全体成员较深入地了解了台湾问题及中国对台政策的进一步情况,知道了以前从没想过的一些问题,接触到了一些中国时事政治,对我们了解中国政治社会提供了有利条件,丰富了课余知识,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这次研究性学习
唤起了我们的爱国热情。而最为贴切的是我们有了一次实践的机会,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对待一些事情能够有条不紊的把他处理好。综上所述,是我们小组的一些收获。而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本小组认为在时间上可以更多的留给学生,这样我们可以更详细更深入的去了解一些问题,从而做的更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