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我国 1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 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
阅读温度带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分布,知道它们的划分依据,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2. 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知道不同温度带的农作物差异,渗透“学习
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2. 教学难点: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冬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
三、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地图。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以问题推动学生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情景设置
教师: 放寒假了,家住海口的小明要去哈尔滨的外婆家过年,大家仔细观察。看他在沿途过程中的衣着有什么变化?
学生: (观看动画)越来越厚。
教师: 那可以看出我们中国冬季气温南北温差? 学生: 大。
教师: 那我们中国夏季气温是如何分布的以及对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有什么影响呢,这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教师: 大家把课本翻到第 33 页,看一下图 2.13 中国 1 月气温的分布图。读地图,第一步应该干什么?
学生: 读图名。
教师: 大家把图名读一遍。1 月是什么季节?
学生: 冬季。 教师:第二步干什么? 学生: 读图名。
教师: 大家看左下角的图例,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温度范围。那接下来该干什么了? 学生: 读图。
教师: 接下来咱应该根据我们的需求从题中获取信息,探规律、析原因。大家把笔拿出来, -8℃、16℃、-16℃、-24℃、- 依次找到以下等温线,首先找到 0℃等温线,向南向北找到 8℃、28℃。
学生: 找到这几条等温线并标注出来。
教师: 可以看出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什么因素导致的? 学生: 纬度因素。
教师: 下面大家描出一条特殊和重要的等温线,0℃等温线。看它东段大致经过哪些地区? 这有一座山脉和一条河流。
学生: 秦岭和淮河。
教师: 那大家想一想 1 月 0℃等温线南北地区的河流有什么不同现象?如果小于 0℃,水会怎么样?
学生: 1 月 0℃等温线以北河流有结冰现象,以南河水不结冰。
教师: 请大家根据等温线的数值计算并且比较一下冬季漠河与海口的温差大约是多少摄氏度?漠河<-28℃,海口>16℃,看同学们谁的口算速度快!
学生:温差约 44℃。
教师:由此我们得出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我国南北温差大,除了纬度影响外,还有冬季 风的影响,大家看图。谁能给大家分析一下?
学生: 分析原因,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教师:小明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学生,他在此次旅途中就观察到南北方的民居就存在很大的不同来(出示南北方民居图)。相信你们也能看出来,比如说墙壁的厚度。
学生: 由南向北墙壁的厚度越来越厚。
教师: 看图中,在南方很热的地方有的住的是竹楼。越往北墙壁越厚,东北地区的墙壁最厚,窗户多有两层,房间里以炕代床,用于保暖。
承转: 小明它此次之旅的最大感受就是我国南北温差实在是太大了。暑假了,小明觉得海 口实在是太热了,就想去哈尔滨的外婆家避暑,在临行前,他准备了一些随身携带的衣服,大
家看这些合不合适?(出示短袖和羽绒服)需不需要带羽绒服呢?
学生: 有说需要的,有说不需要的。
教师: 相信大家通过后面的自主合作学习就能找到这个问答题的答案。 学生: 先自主学习 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后小组讨论得出答案。课件展示: 中国 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依次找出 28℃、24℃、20℃和 16℃等温线。 (2) 我国黑龙江的漠河 7 月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3) 海南省的 7 月气温最低的地区在哪里?为什么这里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
学生: 小组代表起来发表观点,得出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小,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 的地方,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教师: 我们一般把气温高于 20℃称为高温,大家看一下我国夏季气温在 20℃以上的地区有多大?
课件展示: 演示我国超过 20℃以上的地区,大家看看广不广? 学生: 广。
承转: 我们得出中国夏季普遍高温,那我国为什么夏季普遍高温呢? 课件展示: 三组数据:
漠河、北京、广州的纬度,以及 6 月 22 日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和夏至日太阳光照 图。
教师: 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随纬度升高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降低,但昼长时间逐渐增长, 所以南北获得热量差异不大,使得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那小明还用不用带羽绒服呢?
学生: 不用。
承转: 通过以上的学习咱知道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那大家知道我国冬季 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哪里吗?
开阔眼界: 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
教师: 及时归纳总结是地理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学习方法。咱总结一下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夏季,我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
承转: 以上我们分析了我国气温的分布及成因,根据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再结合农业生 产的实际,就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咱们来看一下我国有哪些温度带。
课件展示: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教师: 大家按由北向南的方向来记,一共有 4 个温度带和一个青藏高原区。那划分温度带的指标是什么呢?
课件展示:
教师: 那大家看一下咱们山东在哪个温度带,塔里木盆地在哪个温度带? 学生: 都是暖温带。
教师: 给大家一个空白图,你能不能把温度带名称填出来呢?找同学上来指图。学生: 拿着激光笔进行展示。
教师: 大家看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学生: 秦岭—淮河一线。
教师: 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分界线,也是一个考点,大家记到课本上。课件展示:
1、1 月 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冬季我国河流是否结冰的分界线。
3、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
教师: 温度带的划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联系呢? 课件展示: 农作物的熟制图 教师:咱们济宁的熟制是什么呢? 学生:一年两熟。
课件展示: 帮水果找到它们的产地,展示常见的水果:桃子、苹果、荔枝、橙子、菠萝和香蕉。 学生: 暖温带:桃子、苹果 亚热带:荔枝、橙子
教师: 同学们,广大的劳动人民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 制宜,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值得我们尊重。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出示一月和七月气温分布图,温度带。出示课堂练习。 五、板书设计
气温
1、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
2、温度带的划分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1 月 0℃等温线
2、冬季河流是否结冰的分界线 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