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配套K12】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7章动量微专题36力学三大规律的应用试题粤教版

【配套K12】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7章动量微专题36力学三大规律的应用试题粤教版

来源:意榕旅游网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36 力学三大规律的应用

[方法点拨] 做好以下几步:(1)确定研究对象,进行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2)分析物理过程,按特点划分阶段;(3)选用相应规律解决不同阶段的问题,列出规律性方程.

1.(多观点分析运动过程)(多选)一辆汽车从圆弧形拱桥最高处匀速驶下,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动量保持不变 B.汽车的机械能减少 C.汽车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D.汽车所受的合外力做功为零

2.(守恒条件判断)如图1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固定着两轻质弹簧,一弹性小球在两弹簧间往复运动,把小球和弹簧视为一个系统,则小球在运动过程中( )

图1

A.系统的动量守恒,动能守恒 C.系统的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B.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D.系统的动量不守恒,动能守恒

3.(多观点分析动力学问题)(多选)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地面高H的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到地面上后又陷入泥潭中,由于受到阻力作用到达距地面深度为h的B点速度减为零.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小球下落的整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图2

A.小球的机械能减少了mg(H+h) C.小球所受阻力的冲量大于m2gH

4.(多观点分析动力学问题)(多选)把皮球从地面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经过一段时间后皮球又落回抛出点,上升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记为A点.以地面为零势能面.设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速率成正比,则( ) K12小学初中高中

B.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为mgh

D.小球动量的改变量等于所受阻力的冲量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A.皮球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B.皮球上升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冲量 C.皮球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空气阻力的冲量大小相等 D.皮球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与动能相等的位置在A点下方

5.在课堂中,老师用如图3所示的实验研究平抛运动.A、B是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处于同一高度.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同时松开B球,B球自由下落.某同学设想在两小球下落的空间中任意选取两个水平面1、2,小球A、B在通过两水平面的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分别为ΔpA和ΔpB,动能的变化量分别为ΔEkA和ΔEkB,忽略一切阻力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3

A.ΔpA=ΔpB,ΔEkA=ΔEkB C.ΔpA≠ΔpB,ΔEkA=ΔEkB B.ΔpA≠ΔpB,ΔEkA≠ΔEkB D.ΔpA=ΔpB,ΔEkA≠ΔEkB

6.如图4,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长木板M的左端,右端与小木块m连接,且m、M间及M与地面的接触面均光滑.开始时,m和M均静止,现同时对m、M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和F2,从两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全部运动过程中,弹簧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对于m、M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图4

①由于F1、F2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②当弹簧弹力大小与F1、F2大小相等时,m、M各自的动能最大;③由于F1、F2大小不变,所以m、M各自一直做匀加速运动;④由于F1、F2等大反向,故系统的总动量始终为零.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7.如图5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放一质量为m的木 板B,木板表面光滑,左端固定一轻质弹簧.质量为2m的木块A以速度v0从板的右端水平向左滑上木板B.在木块A与弹簧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5

A.弹簧压缩量最大时,B板运动速率最大 2mv0

C.弹簧给木块A的冲量大小为 3

B.B板的加速度一直增大 D.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2mv0

3

8.如图6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与轻弹簧水平相连,弹簧的另一端连在竖直墙上,木块处于静止状态.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击中木块,并嵌在其中,木块压缩弹簧后在水平面上做往复运动.木块自被子弹击中前到第一次回到原来位置的过程中,木块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 )

图6

A.

Mmv0

B.2Mv0

M+mC.

2Mmv0

M+m D.2mv0

9.如图7所示,一长木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轻弹簧右端固定在长木板上,左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可以在木板上无摩擦滑动.现在用手固定长木板,把小物块向左移动,弹簧的形变量为x1;然后,同时释放小物块和木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滑动,小物块在木板上滑动;经过一段时间后,长木板达到静止状态,小物块在长木板上继续往复运动.长木板静止后,弹簧的最大形变量为x2.已知地面对长木板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当弹簧的形12

变量为x时,弹性势能Ep=kx,式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由上述信息可以判断( )

2

图7

A.整个过程中小物块的速度可以达到

kx1 mk2

2

B.整个过程中木板在地面上运动的路程为(x1-x2)

2fC.长木板静止后,木板所受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D.若将长木板改放在光滑地面上,重复上述操作,则运动过程中物块和木板的速度方向可能相同

10.如图8所示,半径R=0.50 m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MN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轨道末端水平且端点N处于桌面边缘,把质量m=0.20 kg的小物块从圆轨道上某点由静止释放,经过N点后做平抛运动,到达地面上的P点.已知桌面高度h=0.80 m,小物块经过N点时的速度v0=3.0 m/s,g取10 m/s.不计空气阻力,物块可视为质点.求: K12小学初中高中

2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图8

(1)圆轨道上释放小物块的位置与桌面间的高度差; (2)小物块经过N点时轨道对物块支持力的大小; (3)小物块落地前瞬间的动量大小.

11.如图9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长为L的木板B,上表面粗糙,在其左端有一光滑1

的圆弧槽C,与长木板接触但不相连,圆弧槽的下端与木板上表面相平,B、C静止在水平面4上.现有滑块A以初速度v0从右端滑上B,一段时间后,以滑离B,并恰好能到达C的最高

2点.A、B、C的质量均为m.求:

v0

图9

(1)A刚滑离木板B时,木板B的速度; (2)A与B的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圆弧槽C的半径R;

(4)从开始滑上B到最后滑离C的过程中A损失的机械能.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答案精析

1.BD [汽车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动量大小不变,但方向变化,故A错误;汽车在驶下时,存在摩擦力做功,所以汽车的机械能减少,故B正确;由于汽车做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则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故C错误;汽车所受的合外力与速度始终垂直,所以此力不做功,故D正确.] 2.C

3.AC [由动能定理得mg(H+h)+Wf=0,则Wf=-mg(H+h),所以小球的机械能减少了mg(H12+h),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小球自由下落至地面的过程,机械能守恒,mgH=mv,

2

v=2gH,落到地面上后又陷入泥潭中,由动量定理得IG-If=0-mv,所以If=IG+mv=IG

+m2gH,小球所受阻力的冲量大于m2gH,所以C选项正确;由动量定理知小球动量的改变量等于合外力的冲量,所以D选项错误.]

4.ACD [皮球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均为mgh,A正确;皮球先后通过同一位置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零,阻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v>v′,因此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一定大于下降过程的平均速度,所以上升时间小于下降时间,根据冲量的概念可知上升过程重力冲量较小,B错误;

如图所示为上抛过程中的速度图象,第一、第四象限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表示上升和下降过程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f∝v,可将纵坐标改为f,第一、第四象限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仍相等,说明上升、下降过程阻力的冲量等大反向,C正确;下降到A点时,重力11

势能减小mgH,但由于克服阻力做功,动能的增加量小于mgH,因此重力势能与动能相等的

22位置在A点下方,D正确.] 5.A

6.D [由于F1、F2等大反向,m、M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因此动量守恒,故系统的总动量始终为零.④正确;开始阶段弹簧弹力小于F1和F2,m、M都做加速运动,动能增加,当弹力增大到与F1和F2等大时,m、M动能都最大,系统机械能一直增大,①错误,②正确;上述加速过程弹簧弹力逐渐增大,合力逐渐减小,不是匀加速运动,③错误,所以应该选D.]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7.D [当A向左压缩弹簧时A木块减速,B板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A、B共速,之后弹簧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B板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A木块继续减速,当弹簧恢复原长时B板达最大速度,所以A、B选项均错;当弹簧恢复原长时,设A、B112

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mv0=2mv1+mv2,由能量守恒定律有×2mv0=

2212144mv02

×2mv1+mv2,联立解得:v1=v0,v2=v0,弹簧给木块A的冲量I=2mv1-2mv0=-,

23334mv0

所以弹簧给木块A的冲量大小为,C选项错误;弹簧最大的弹性势能发生在A、B共速时,

32v0111222

设共速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知2mv0=3mv,v=,Ep=×2mv0-×3mv=mv0,所以D

3223选项正确.]

8.A [子弹击中木块并嵌在其中,该过程动量守恒,即mv0=(m+M)v,即击中后木块速度为v=

mv0

,此后只有弹簧弹力做功,子弹、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当第一次m+M回到平衡位置时,速度仍然等于v,根据动量定理,木块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量即I=Mv-0=

Mmv0

,选项A对.] m+Mkx1,A错误;当木板静止时,m1212

9.B [根据动能定理:mvm=kx1-Wf.因此速度不可能达到

22

小物块在长木板上做往复运动,只有弹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所以当木板静止时,系121212k22

统具有的机械能为kx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kx1-kx2=fs,因此s=(x1-x2),B正确;

2222f木板静止后,板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随弹簧伸缩量的改变而改变,C错误;若将长木板改放在光滑地面上,重复上述操作,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运动过程中物块和木板的速度方向一定相反,D错误.]

10.(1)0.45 m (2)5.6 N (3)1.0 kg·m/s

解析 (1)设圆轨道上释放小物块的位置与桌面间的高度差为H,小物块运动至N点过程中机12

械能守恒,则有mgH=mv0

2解得H=0.45 m

(2)设物块经过N点时所受支持力为F

2mv0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 R解得F=5.6 N

12

(3)设物块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小物块落地前竖直分速度为vy,则h=gt

2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vy=gt

解得vy=4.0 m/s

小物块落地前速度v=v0+vy 解得v=5.0 m/s 动量p=mv

解得p=1.0 kg·m/s.

5v0v015mv0

11.(1) (2) (3) (4)

416gL64g32

解析 (1)对A在木板B上的滑动过程,取A、B、C为一个系统,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2

2

v0

222

v0

mv0=m+2mvB

2解得vB=

4

(2)对A在木板B上的滑动过程,A、B、C系统减少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系统产生的热量 121v021v02

μmgL=mv0-m()-×2m()

222245v0

解得μ= 16gL(3)对A滑上C直到最高点的作用过程,A、C系统动量守恒,1v01v01

A、C系统机械能守恒mgR=m()2+m()2-×2mv2

2

2

2

4

2

2

v0

mv0

2

+mvB=2mv

v20

解得R=

64g(4)对A滑上C直到离开C的作用过程,A、C系统动量守恒mv0mv0

2+4

=mvA+mvC

1v01v0112

A、C系统初、末状态动能相等,m()2+m()2=mv2A+mvC

2

2

2

4

2

2

解得vA=.

4

121215mv0

所以从开始滑上B到最后滑离C的过程中A损失的机械能为:ΔE=mv0-mvA=.

2232

2

v0

K12小学初中高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