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物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生物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来源:意榕旅游网


生物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对生态系统有害的物质进入环境后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干扰和损害的一种现象。除了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外,污染物的积累和迁移转化还会引起多种衍生的环境效应,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心与重视。发达国家曾经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才刚刚起步,理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尽量减少污染,走一条发展与治理同步、以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新道路。为此,必须大力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生物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生物学科的教育在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同物理、化学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的主要学科。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生物教育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呢?我认为以现行中学生物教材为基础,按照“渗于其内,寓于其中”的教学方法,把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技术基础知识有机地渗透到生物教学过程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学生的环境教育属于环境科学和基础教育,而不是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其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环境,明确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树立环境思想,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力求做到环境教育系统化、序列化。

一、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例如,讲森林在保护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时,要突出生态效益的概念。可给学生列出这样一组数据:1株50年龄的树木,1年产生的氧气价值3.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3.75万美元,各种生态效益达19.695万美元,

而该树被砍伐后的木材价值却只有几千元,进而介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2.7%,远远低于国际标准30%的要求。而毁林速度却处于世界前列,联系我国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江上游近年来掠夺式的砍伐树木,有些县财政收的90%来源于木材,昔日的青山绿水,变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河床升高,这次特大洪灾给国家造成几千亿的损失。与此同时,也介绍日本人爱树成癖,长期坚持植树造林,使其森林覆盖率高达68%,逐步变成森林大国的事实。通过以上事例及对比,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使学生能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阳台养花种草,植树节每人争栽一棵树,把爱护、美化我们的环境变成了一种由衷的自觉行为。 二、在课外活动或兴趣小组中,开展环境保护活动

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环保使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如节水、节电、充分燃烧煤气等,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不良行为作斗争,努力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可配合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节日开展一些公益性活动,开展校内植物分类、树种挂牌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对周围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行调查、水质污染源调

查、农贸市场环境调查、森林公园植被群落结构调查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现实,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中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其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同时更增强了教育效果。

我国的环境保护并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灾害性的影响。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湖水的干涸等,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这些难道不是在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吗?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摆在了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上。而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情。我们广大中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为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未来几年、几十年都能快速健康的发展,做出自己应尽的努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