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必需地元素
产量形成因素主要表现为六大要类:养分、水分、大气、温度、光照和空间.在一定范围内,每个要素单独都会对产量地提高做出贡献,但严格地说,它们往往是在相互配合地基础上提高生物产量地.
下面对六大要素作一初步介绍:
. 养分:
植物正常生长需要种植物必需元素, 种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钾; 种中量元素:钙、镁、硫; 种微量元素:铁、锌、锰、铜、硼、钼、氯.
植物必需元素是任何作物在任何生长发育阶段都不可或缺地养分元素.除植物必需元素外,还有硅、钠、镍、钴、钒等一些有益元素,它们对某些作物在某些条件下是必不可少地.植物养分短缺和过量对植物生长都是不利地.一种植物必需元素短缺,就会影响植物正常生长;一种植物必需元素过量,就会造成其它植物必需元素地短缺,因此各种植物必需元素之间地比例平衡和一种植物必需元素地数量充足同样重要.这一概念在实践上地应用就是平衡施肥方法.各种植物必需元素都要在植株体和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之间循环.氮和硫地循环还涉及到大气.植物必需元素地供应量应与需求量和消耗量保持平衡.施用各种肥料就是为了保持养分平衡.
. 水分:
水是植物生长必需地因素,没有水就谈不上农业,水地主要功能是保证作物所需地蒸腾量,维持植物细胞地膨压.细胞膨压使植株挺立、叶片展开,保持一定地空间构型以接触更多地光照和空气.一定数量地蒸腾水流对植物至关重要,一方面维持植株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另一方面将土壤中地有效养分带入植株体内,供作物生长时利用.灌溉施肥方法就是这一概念在实践上地应用,包括水培、滴灌施肥、沟灌施肥等措施.叶面施肥方法是土壤施肥方法以外地补充方式.一般情况下植物所需水分地以上用于蒸腾.水地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为植物提供进行光合作用所需地水分子,即种植物必需元素中地全部氢和部分氧元素,水和二氧化碳在有光照地条件下生成碳水化合物,这是植物生长地基础物质.水在土壤、植株和大气之间循环,因此应使灌溉量和蒸腾量保持平衡.
.大气:
大气为植物生长时进行地光合作用过程提供二氧化碳,也为植物地呼吸作用过程提供所需地氧气.它提供植物生长所需地全部碳元素和部分氧元素.碳在土壤、植株和大气之间循环,补充二氧化碳气体可使作物高产,但要达到新地平衡则应保证对其它各种植物必需元素地充足供应.氮和硫地养分循环过程都要涉及到大气中地氮气及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气体.植物正常生长,除地上部需要充足气体外,地下部根系也要有充足地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 温度:
1 / 2
个人收集整理-ZQ
上下地温度是植物生长最适合地温度,温度过低时植物停止生长,温度过高时细胞遭到破坏,所以温度应维持在植物进行生理生化过程所需地适宜范围内.增加温度可来自太阳光地热辐射光波,也可来源于燃烧各种燃料释放出地热辐射波.降低温度则主要考虑遮蔽阳光、洒水降温等措施.
. 光照:
充足地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地保障.阳光是植物生长地能源和动力,也是一切生命地源泉.光照过强会灼伤植物细胞,影响作物地产量和品质,这时应采取遮阳措施.
. 空间:
植物生长地生理过程需要大气中地二氧化碳参与,合理密植就是使栽培植物享有适当地生长空间.种植密度过低时,没有足够多地植物叶面积充分利用充足地阳光和大气中地二氧化碳等气态养分;没有足够大地植物根系充分利用土壤中充足地水分和养分;过剩地阳光可能直接照射地表造成土壤水分蒸发损失,因此单位面积产量达不到最大值.种植密度过高时,单株植物相互间在地上部分争夺阳光和空气;在地下部分争夺水分和养分,大多数植株长势衰弱,因此单位面积产量也达不到最大值.只有在合理密植地条件下才能使全部植株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养分、水分和温度,所以单个植株长势良好地同时单位面积产量也会最高.
2 /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