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初,我们学校的老师人手一本《第
56号教室的奇迹》。拿
到书,我在想教室里什么样的事情才算奇迹,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书中,分享到雷夫老师和他的孩子们一起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也给我很多工作上的启发。雷夫是个了不起的教师,我是不是也可以像他一样创造奇迹呢?又如何才能像他一样创造出奇迹呢?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部分“家最温暖”,开篇写道“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少了这样东西——害怕。”这句话深深地吸引了我,也使我汗颜。老师要有威严,但威严等于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和害怕吗?从教一年,我经常给孩子们下马威,不能完成规定作业,重做题目5遍,甚至更多,或者吓唬他们罚做清洁一周等。这样做,学生暂时性地收敛了,隔几天又就范,如此反复。自己心累,学生也是被逼着去学习。雷夫老师是这样做的“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成为孩子的榜样。要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
“我去年问老师一个问题,结果她火冒三丈地对我说:‘我不是已经讲过了?你根本没在听!’可是我有听呀!就是听不懂嘛!雷夫老师会讲解500遍,一直到我听懂为止。” 这是雷夫的学生艾伦对记者说的话。雷夫说,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前有没有人问过不重要,他是否觉得累也不重要。他必须让孩子们看见他热切希望他们能理解,就算他们听不懂,他也不以为意。“我热切希望他们能理解”,这是对学生的一种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是建立在即便为学生讲解500遍也不
嫌累的基础上的,这种爱是建立在即便讲解500遍学生听不懂也不以为意的基础上的。雷夫考虑的是学生。是的,在教学时,我也“热切希望”学生们都能理解,然而,我的热切希望并不是建立在讲解500遍仍不嫌烦、仍不嫌累的基础上的。我的热切希望是建立在希望学生考出好分数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不要让学生给自己丢脸的基础上的。我考虑的仍然是我自己。
第56号教室充满了感动,爱,包容,它的容量可以是——无限,,雷夫老师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孩子们人生的轨迹。从爱每一位学生出发,让我们也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能创造奇迹的教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