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的检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建筑材料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建筑材料的检测的主要手段就是采样检测,为了能够真正科学有效地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必须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尽可能地减少这些影响。而在工程实践的过程中,只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操作,建筑材料检测才能够得到准确的结果。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影响因素 引言
要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就必须采取科学、规范的建筑材料检测手段。为了能够真正科学有效地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必须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尽可能地减少这些影响。
一、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法
(1)外观检测是指我们用眼睛直接的对建筑材料进行观察,对其产品的说明是否与产品相符合以及规格是否符合检测要求,并查看产品外观是否存在损坏等质量问题。(2)仪器检测是指借助科学的试验设备及相关仪器对建材的内部结构及组成成分进行质量检测。(3)无损检测是指通过运用超声波,射线,磁粉等技术进行质量检测。
二、几种常用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及取样方法
1、水泥
(1)水泥进场验收: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的规定。
(2)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钢筋砼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3)检查数量及验收方法:按同一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4)取样方法:水泥试样必须在同一批号不同部位处等量采集,取样试点至少在20点以上,经混合均匀用防潮容器包装,重量不少于12kg。备注:委托单位填写检验委托单时应逐项填写以下内容:水泥生产厂名、商标、水泥品种、强度
等级、出厂编号或出厂日期、工程名称,全套物理检验项目等。
2、钢筋
(1)钢筋进场时的验收:钢筋进场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2)验收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3)取样方法:按照同一批量、同一规格、同一炉号、同一出厂日期、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每批重量不大于60t为一检验批,进行现场见证取样;当不足60t也为一个检验批,进行现场见证取样试样分为抗拉试件两根,冷弯试件两根实验室进行检验时,每一检验批至少应检验一个拉伸试件,一个弯曲试件。
(4)试件长度:冷拉试件长度一般≥500mm(500-600mm),冷弯试件长度一般≥250mm(250-350mm)(备注:取样时,从任一钢筋端头,截取500-1000mm的钢筋,再进行取样。)
(5)冷拉钢筋:应进行分批验收,每批重量不大于20t的同等级同直径的冷拉钢筋为一个检验批。
(6)取样数量:两个拉伸试件、两个弯曲试件。
3、墙体材料
根据砖和砌块的生产方式主要原料以及外形特征,砖和砌块可分为蒸压灰砂砖烧结多孔砖等。
(1)蒸压灰砂砖:每10万块为一批,不足10万块也为一批,但不得少于2万块。强度检验的样品,从尺寸偏差外观合格的样品中按随机抽样法抽取3组共15块(每组块)其中2组进行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检验,一组备用。
(2)烧结多孔砖:每5万块为一批,不足该数量时仍按一批强度检验的样品,从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中按随机抽样法抽取,共15块抗压强度抗折荷重检验各5块,备用5块。
三、建筑材料检测取样
(1)材料取样的重要性:建筑材料性能的检测报告会直接反映材料本身的有效性能,它所代表的是整批材料的质量。检测报告所反映的数据会直接反映材料是否规范合格,这样在检测过程中就有助于检测人员合理的分析数据,正确的把握材料性能,来做出准确的科学报告。(2)试样的采取:所选取的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它能反映样本的观测结果与取样对象与取样总体的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同时,试样数量的选取对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若数量太多,取样的方法存在很小的偏
差,那么实验的误差就会减小,我们就会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反之,则结果就会出现偏差。(3)检测取样控制有缺陷:现实中,很多工作人员由于实际经验、文化程度、个人能力、工作态度等的差别,造成检测过程出现较大的偏差,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安全。
四、影响建筑材料的相关因素
1、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一,环境温度的影响。如果材料周围的环境温度过高,那么材料的强度也会随之升高;而如果材料周围温度过低,那么材料的强度会下降。因此可知,在对材料进行保存和养护的同时,必须遵循严格的环境要求。
第二,环境湿度的影响。以水泥的强度实验为例,其实验室内的温度应稳定在20℃左右,相对湿度应该在50%以上;而养护箱的温度也应稳定在20℃左右,湿度保持在90%以上。
如果没有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那么在条件不足的实验中,水泥强度就会产生变化,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下,会导致水泥强度过高;若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下,则会导致水泥强度不足,那么实验结果的误差也会相对增加。
2、检验误差
一般而言,在检验过程中,检验结果会受到如下几个因素的影响:工作人员的技术熟练度差异、建筑材料的均质性差别、实验环境不同、设备仪器的精确度差异等。那么通常情况下,检测误差有以下几种。
第一,平行检测误差。指的是当材料样品被分为若干试样时,使用同一设备、同样的方法对其进行检测而得到的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平行误差主要影响因素是建筑材料的均质性差别,且此误差范围较小。
第二,在工作人员操作技术有所差异的条件下,同一组试件的检测结果也会出现误差,在一定范围内,误差是能够被接受的,但一旦超过了最高范围,那么就需要对材料进行反复检测,直到得到最佳实验结果。
第三,对比检测误差,又称作再现性误差。指的是在材料、样品相同的时候,由于检测设备的差别而造成的检验结果偏差。这类误差的范围是最大的。一般而言,工作人员的操作熟练度、设备差别、实验环境等因素都会造成对比检测误差。
3、检测样品的真实性
送样检测一般由送样员及见证员一起送至检测机构。见证人员的自身素质不到位,由于见证人员绝大部分为监理人员,而目前监理人员存在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廉洁自律不够等问题,使得见证工作呈
现“走过场”现象,见证检测工作流于形式,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施工单位取样送样弄虚作假,使见证样品的代表性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
结束语
建筑材料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建筑材料的检测的主要手段就是采样检测,为了能够真正科学有效地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必须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尽可能地减少这些影响。而在工程实践的过程中,只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操作,建筑材料检测才能够得到准确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陈悦.对建筑材料的试验方法与控制措施的探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1,(11).
[2]吴南伟.浅谈建筑材料检测应注意的环节[J].建材发展导向,2011,(21).
[3]杨克清.浅谈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1,(11).
[4]王燕萍.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控制措施[N].江苏都市报,2009(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