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不太能够想象一个孩子只有一双鞋,他的生活将是怎样的。影片L《小鞋子》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孩子。
9岁的阿里一大早就为家人的生活而忙碌,帮妹妹沙拉修鞋子、买烤饼、买马铃薯,然而生活并没有因为阿里的贫穷而对他多一分的友好,就在买马铃薯的时候,妹妹的鞋子丢了。从此开始了和妹妹穿同一双鞋子的历程,在阿里的数次迟到,甚至沙拉险些将仅剩的鞋子弄丢的风波之后,好像终于要迎来了一丝的曙光。一次,沙拉在人群中发现了自己丢失的鞋子,正穿在一个女孩的脚上,当他们 找上门准备要回鞋子时,发现那个女孩有一为盲人父亲,相比之下更是不幸的,于是兄妹两人心照不宣的放弃了。在一次祭祀之后,父亲得到了一套园艺工具,可以利用假期去往富人区寻找工作的机会。在经过数次碰壁之后,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并且赚了一笔。而不幸从来不会迟到,在一个下坡的路上,因为自行车损坏,爸爸受伤了。阿里为了实现给妹妹一双鞋去参加运动会,却阴差阳错的拿到了他不希望的第一名,错失了运动鞋,院子里留下的是悲伤的阿里和失望的妹妹沙拉,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父亲 正带着两双新的鞋子往家赶来,就是在去当园丁的路上答应阿里的新鞋子。 影片中有很多善良的画面,正是这些虽然贫穷却不失善良的人温暖着每一个观影人。父亲训斥阿里时流露出对母亲的关爱,阿里将自己的铅笔递给妹妹,帮忙在水里打捞鞋子的老人,讨要鞋子时对更不幸的人的怜悯,拾金不昧的小女孩,甚至是在切教堂糖块的父亲喝茶时还是要坚持用自己家的糖块的那种执着。整部影片中,阿里给了我最多的感动,他对妹妹细心和悉心的爱,对父母的理解,对家庭的责任,这是一种在一般的家庭已经缺失了的感受。我们看到越是艰难的生活,彼此扶持的感情越是真挚。演员用最朴实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美好信念:只要对生活对世界充满信心和乐观的态度,那就一定会有收获。以爱的名义奔跑,以爱的名义生活。
最后的一幕,我们看到阿里起了水泡的脚泡在池水里,这时,最富想象力、最美的瞬间出现了,一群金鱼围着阿里的脚去轻轻地啄,像是安慰他,像是祝贺他,在淡淡的忧伤里,阿里好像成了天堂的孩子,典型的伊朗电影开放式结尾,背景音乐那么柔和美好,我们很欣慰,哈里爸爸已经给孩子们买了新鞋,我们更能够想象得到孩子们得到鞋子后的欣喜。 《小鞋子》“水滴石穿”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简单与真诚。导演马基德马基迪以极其质朴的影像,用最单纯的方式拍出了最人性化的作品。看《小鞋子》是心灵逐渐感慨而温暖的过程,是灵魂得到洗礼的过程。布莱松说:“一门艺术只有在保持它的纯洁的时候,才具有真正的力量。”《小鞋子》就具有这样的力量,它处处为我们传达着简单却感人至深的温暖,爱不一定要是华丽的衣物,数不尽的零食才能表达,爱,就是当阿里发现萨拉的铅笔短得她的小手都握不住时,默默地将自己的笔放到她面前。不同地域的风格,造就了不同风格的电影,但人类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坚毅是相同风格的。这也许是这部影片想要告诉我们的吧!喜欢《小鞋子》,喜欢单纯的快乐!喜欢人性的美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