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引导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感受中华传统美德
的学科。如何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能陶冶学生情操、
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要想达到这个效果,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素材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外,
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学生
的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鉴赏感悟等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 的阅读技能来开展。
学好语文的关键就是要多读书、会读书、用心读书。语文课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品味
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真正学”语文”。在语文阅读课中,应注意以下对话:与文本对话,如”文章写了什么?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言含义深刻?我是这样理解文章的,我理解的理由有这些”等等;与作
者对话,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目的是什么?写作目的是否体现得很清楚?” 等等;与编者对话:如”
为什么将这一篇课文编排在这一单元?为什么要设计这一课?编者的意图是什么”等等。传统教法中的”读
“,主要有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朗读等形式,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乏味。对教材中一些叙事性较强的记
叙文及抒情味较浓的散文,如果采用与教材配套发行的课文朗读录音,其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我们知道,
播音员的语音平稳和谐,娓娓动听,富有感情,令人赏心悦耳。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自己没有或很少听到
过的专家、名人的朗读录音怀有极大的兴趣,注意力会更加集中。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
“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由于人
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也不同,存在着主观的差异;
真所谓”看人生因作者不同,看人生又因读者不同。”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
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那么,如何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使学
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呢?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
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
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
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
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
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
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和”教参”不尽
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 、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
在阅读教学中,读课文是学生理解与接受作品内容的第一步,所以不论是课上课下、默读朗读,都要求准
确地展现作品的内容。准确的阅读,能引导学生把握学习方向,正确地展开联想。我国传统的”师道尊严”
的观念,往往是教师居高临下,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单向传递,这就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不平等性和情感
、心理上的距离感。这种的一种师生角色定位,桎梏了学生的
个性,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极大地影
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如某位语文老师在教授《木兰诗》一文时,学生举手说:”老师,古代女子都是缠
足的,三寸金莲,走路都很困难。木兰怎么还能够参军打仗?”老师便敷衍了事地说:”噢,那可是书上写
的,可能是木兰没有缠足吧。”但这位男生却追根问底:”木兰可是个很听话,很孝顺的孩子啊!怎么会不
听父母的话,而不缠足呢?”老师这时可不耐烦了,”学习这篇课文,你只要理解木兰的性格特点就可以了
,别的问题不是这篇课文要写的。你用不着去多想。”就这样,一句”用不着去多想”重挫了学生的个性,
浇灭了学生探索的火花。因此,一名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是多么重要,他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进行 探索,也可以压抑孩子们探索的童心。
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强调教师要以民主的作风对待学生。”教学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尊重和发
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健全和完善学生的品格。正如语文新课标所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
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
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实施民主教学,
呵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为,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建设先进文化
的新时代,正处在热切呼吁人文精神的新时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沐浴
着新课改的春风,让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用开放的、创新的思维方式,
引导学生真正走进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体验民族文化带给他们的不一样的感受。当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
困难,迫切需要教师解难答疑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把握好关键时刻,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把学生带
到课文描述的意境中,就可以收到最好的效果。尤其要培养学生自己找规律,自己做总结,通过独立思考
、开发智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 中来。
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是我们语文教师努力奋斗的目标。这要求我们既要从宏观的层面正确地认识阅读教
学,又要从微观的层面准确地操作阅读教学,这样,我们才会慢慢走向有活力、高效率的阅读教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