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舞之鹤
主要用来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主要出自于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窑主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而不肯舞。” 2、滥竽充数
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用来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主要出自于《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3、空心汤圆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利或不能落实的诺言。主要出自于茅盾的《“九一八”周年》:“华盛顿也许要来‘周年’:重申《九国条约》,再给高等华人空心汤圆。” 4、名不副实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主要指空有虚名。主要出自于祢衡的《鹦鹉赋》:“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三国·魏·刘邵《人物志·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