誊甏| 臻矗孽 。临床振 道 0I 1.3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具备以下几 项:(1)1个月内未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2)2周内 无全身感染:(3)肺功能初次肺功能检测第1秒用力 “平喘汤”参与治疗急性发作期 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为60%~80%,第 支气管哮喘24例临床观察 冯高华1 顾惠英2 (1.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1; 2.张家港市中医院,江苏张家港215600)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平喘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P,.562.2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7X(2010)05—0030-02 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平喘汤参与治疗急性 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收到了明显疗效。现报告如 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共选择49例.均为2008年1月 至2009年12月期间于张家港市中医院呼吸科门 诊或住院治疗的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按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治疗组24例:男13例. 女11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35.2+8.6)岁; 病程(9.6+3.3)年。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 例:年龄20 68岁,平均年龄(35.1±7.9)岁;病程 (9.3±3.5)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 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 性。 1.2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2008年中华医学 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 治指南))【l】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临床分期属“急 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 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 气、物理化学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 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 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上述症状可 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 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 f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1,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 阳性: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②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增加≥12%,且FEV 增 加绝对值≥200mL;③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 2周)变异率≥20%。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 诊断为哮喘 目囵 !兰 兰 三 中压茄 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FEV /FVC%) <70%,支气管扩张实验阳性;(4)无其他慢性心、 肺疾病 2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抗生素、氨茶碱等基础治疗。治 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自拟平喘汤。基本方: 炙麻黄lOg,杏仁12g,葶苈子10g,苏子lOg,莱菔子 15g,白芥子lOg,枳壳8g,桔梗8g,地龙30g,僵蚕 15g。辨证属热哮者,加黄芩10g、生石膏30g;辨证属 寒哮者,加干姜4 细辛3g。每日1剂,水煎,早晚 服。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博利康尼片(阿 斯利康公司生产,批号:0303066)I;I服.每次2.5mg。 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7d 3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根据临床经验自拟疗效标准。显效: 治疗7d后,肺部哮鸣音消失。气喘、咳嗽停止,呼吸 平稳,肺部罗音消失;有效:肺部哮鸣音减少,气喘、 咳嗽减轻,呼吸平稳,肺部罗音减少;无效:肺部哮鸣 音无明显减少,气喘、咳嗽无明显改善或加剧,气促, 肺部湿罗音无减少 3.2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 计分析。定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 料采用卡方检验 3-3治疗结果 3.3.1 总体疗效 治疗组24例中.显效20例.有 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25 例中,显效1O例,有效l0例,无效5例,总有效 率为80.O%。2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3.3.2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 应用德国耶格肺 功能仪检测受试者治疗前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 力肺活量比(FEV /FVC%)和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 分比(PEF%)。结果见表l。 表l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 注:与对照组比较,≠ 0.05, 火0.05。 4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由多种细 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 j0∞ 临床撼道| 一 i簿 嚣 |誊尊静I 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 气道上皮细胞)和炎性介质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 21熊瑛,熊彬.麻黄水提取物对哮喘豚鼠气道炎症和气道 疾病,以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为主 『要表现。哮喘急性发作是指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 上皮细胞STAT1信号影响.西部医学,2008,20(5): 913 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常有呼吸困 【3】 高雪敏.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431 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刺 [4】谢鸣.方剂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15 激物或呼吸道感染诱发[1 本病属中医学“哮证”范 『151 付洁.地龙液即刻平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上海中医药杂 畴,因伏痰遇感而发,发作时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 志,1991,25(2):24 互搏结,壅塞气道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清气难入, 第一作者:冯高华(1970一),硕士研究生,副主任中医师, 浊气难出。本病的病因以痰为主,然而痰的产生不外 从事中西医结合呼吸内科临床工作 收稿日期:2010一O3一O9 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转 输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伏藏 于肺。成为发病的宿根 哮证辨证总属邪实正虚,急 性发作的以邪实为主.未发作的以正虚为主。邪实当 分寒痰、热痰的不同。l临床症见呼吸急促,喉中哮鸣 有声,咳嗽不甚,口不渴.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怕 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辨证属寒哮。症见气粗 息涌,喉中痰鸣如吼,咯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面 赤,口苦,口渴喜热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 滑,辨证属热哮。治疗当根据“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的原则。寒痰当温肺散寒,化痰平喘。热哮当清热宣 肺.化痰定喘 自拟平喘汤主要用于哮证发作期.符合中医学 “急者治其标”的组方理念 平喘汤方中麻黄人肺 经,可外开皮毛之郁闭,畅通肺气,善于平喘。现代 药理研究证明其所含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均有缓解 平滑肌痉挛的作用f21 杏仁味苦降泻.能肃降兼宣发 肺气而能止咳平喘.所含的苦杏仁苷El服后.在下 消化道分解后产生少量氢氰酸.能抑制咳嗽中枢. 而起到镇咳平喘的作用【3】 上述两药联合甘草.组成 三拗汤,能降泻上逆之肺气。而起到平喘的作用。方 中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三子合用,组成三子养亲 汤,该方原为针对老年患者气虚痰盛,哮证伏痰.咳 喘气逆而设,化痰力较强,具消痰降气、化滞通便之 效,尤能止咳平喘[41。葶苈子专泄肺中水饮及痰火而 平喘。五味子上敛肺气.下滋肾阴,为治疗久咳虚喘 的要药。枳壳联合桔梗主治痰滞胸痞。地龙、僵蚕属 虫类药,能解痉平喘,类似13受体激动剂的作用【 。 纵观全方,寒温并用.以降肺气、化痰浊为主要原 则。寒哮者,加细辛、干姜温肺化痰,与五味子、麻黄 共用,而寓小青龙汤之方义;热哮者,加黄芩、生石 膏清肺降火,与麻黄、杏仁共用,而起麻杏石甘汤之 方效。本方紧扣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病机特点.降气 祛痰。止咳平喘.故而在临床上收到满意疗效而优 于对照组。 5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 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中华结 编辑:冯广清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后 痉挛性瘫痪30例临床观察 柳迎春 (北京市顺义区中医院,北京101300) 关键词 中风痉挛性瘫痪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743.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7X(2010)05—0031—03 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 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3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 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60例均来源于我院2006年10月~ 2009年2月神经内科住院及门诊的脑卒中偏瘫患 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20 例。女l0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64岁;恢复期 18例,后遗症期12例;病程最短15d,最长3个月; 脑出血16例,脑梗死14例。对照组30例.男l8例。 女l2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66岁;恢复期19 例,后遗症期11例;病程最短14d,最长3个月;脑出 血18例,脑梗死l2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 病情等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 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 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 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全部病例经头颅CT或 MRI确诊。中医诊断、分期与证型标准参照国家中医 中压;{5 !!苎苎苎竺堂竺!塑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