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在经济转型中推动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如何在经济转型中推动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37卷第1期 2014年1月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Inner Mon ̄olia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vo1.37.No.1 lanuarv.2014 文章编号:1006—6993(2014)01-001 1_02 如何在经济转型中推动林业企业 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王瑾,王雅玲 (内蒙古莫尔道嘎林业局,莫尔道嘎022191) 摘 要:《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和二期天保工程的启动实施,给林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 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型, 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已成为当前林业企业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林业企业要认清 形势,找准定位,结合自身实际,统筹谋划发展战略措施,以推动企业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转型;机遇和挑战;生态建设;民生改善;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16.25 文献标识码:B 随着《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 业贡献率低。2010年林区木材采伐、森林经营、对外 划》和二期天保工程的全面启动实施,林业企业的 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党的十 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 局之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作为我国四大国有林 区之一,所属林业企业担负着构筑祖国北方重要生 贸易、矿产开发、森林旅游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 重依次为175170万元,占38%;55321万元,占 l2%;16970万元,占3.7%;29696万元,占6.5%; 20900万元,占4.5%。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木材采 态屏障的重任,追求的目标不仅是经济效益的最大 化,还要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因 此,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制定切实可行的经 济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型,推动企业 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已成为当前林 业企业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伐和森林经营对林区经济支撑度仍然较高,是目前 必须依赖的产业,新兴产业还没有形成支持林区经 济发展的产业集群;二是政策扶持和转化率低。林 区在历史上曾经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家近年 虽出台了一些支持和反哺政策,但由于对林业企业 历史形成的多重职能、复杂身份、林业价值等认识 问题以及国家出于对各方面问题的平衡考虑,使这 些政策支持和反哺力度明显不够,只有关于生态建 设方面等指向性强的政策使林区实际受益,林业发 展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政策覆盖看,以生 态项目为主,以基础设施为辅,产业建设、社会事 业、民生改善等次之;三是职工收入较低。林区2010 年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达到17873元,为呼伦贝尔 市地平工资的54%,为自治区地平工资的49.5%;四 是用于投入发展的资金利用率较低。由于社会负担 和民生压力,近年,林区不得不将大量资金投入到 生态保护、解决社会包袱和改善民生上,这些投入 没有直接回报,只是替国家解决了生态、民生等问 题。投入到产业发展上的资金微乎其微,资金投资 属性没有得到很好发挥,林业后续产业发展陷入困 局。 1 认清形势,迎接挑战,把握林业企业发展的时代 脉搏 当前,无论从国际、国内、整体发展环境还是市 场来说,林区发展可谓是喜忧参半,利弊共存。从利 的方面来看,近年来,林区在促进林业企业科学发 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建设和林业替代产业 构建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天保二期工程实 施,大小兴安岭林区经济转型,国家支持内蒙古加 快发展,棚户区改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 开发和自治区加快东部盟市发展等7项重大机遇, 逐步成为林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支 撑。从制约和影响企业经济发展方面来看,林业企 业也要清醒地看到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一是新兴产 收稿日期:2013—O4__09 作者简介:王瑾(1976一),男,吉林省九台市人,经济师.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因此,综合分析影响林区发展的各种因素,林 业企业就要充分树立“不转型发展就没有出路,不 跨越发展就没有希望,不赶超发展就没有位置”的 理念,全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新 一轮林业改革大潮面前抢得先机,占得主动,切实 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重任,进一步推动企业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林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2 找准定位。明确重点,确定林业企业发展的主攻 方向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保护生态、发展经济已 成为林业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林业企业要抢抓国 家和自治区关于林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就要立 足林区实际,确立打生态牌,走发展路,实现“生态 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定位,明确生态建设、 经济转型和民生改善三大任务,使发展方向更加明 晰,目标更加明确。 2.1 推动林区经济发展 发展是解决林区所有问题的关键。林业企业要 处理好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三者之间的 关系,履行好企业的职能,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定 不移地发展森林经济。 2.2 加快转变林区产业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转变林区产业发展方式是推动企业可持 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调整产业结构是主攻方向。要 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方向,在保 护中受益,在保护中提高,在保护中发展。 2.3 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加强森林资源和环境保护是转变林区产业发展 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只有根据林区资源变化情况,加 强林木和林下资源的节约和管理,加大自然保护区 和湿地保护力度,搞好生态建设和防火、防洪体系建 设,才能全面增强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4 全面改善林区职工生产、生活条件 改善林区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是一切工作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适应林区职工不断增长的生产、生 活需求,把民生放在首要位置,建立健全养老、医疗 等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林区就业环境,完善收入分 配制度,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林区全体职工家属, 做到职工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2.5 全面深化林区改革 林区改革是林业企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要 坚定推进林区各领域改革,加快完善有利于林区创 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进 一步形成互利共赢的改革开放新格局。 3 结合实际,统筹谋划,实现林业企业发展的成功 跨越 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科学发 展、创新发展的理念,统领林业企业发展和产业结 构调整;要培养引进优秀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员, 充分发挥其在林业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从林 区的资源、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特点出发,开发、 建设一批切合实际,经济效益好的林业发展项目。 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3.1 经济建设 一是做精木材主产业。推广木材生产、运输环 节招标作业;提高优质材种和畅销材种比重,实现 木材效益的最大化;充分利用好伐区剩余物,提高 森林资源利用率;适量储备一部分伐区以应对木材 市场变化,按需生产,和市场价格紧密对接;二是做 强替代产业。加大林区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力争建 成若干个大型矿山;三是对林区碳汇进行一次调查 和评估,探索林区碳汇交易市场;四是开拓国际市 场,加快对外经贸战略调整,与他国合作应循序渐 进,最佳方法是收购木材运回国内,降低风险;五是 大力发展森林文化及森林旅游,打造林区高端旅游 产业;六是发展林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对林区野 生经济植物进行一次全面调查,确保林下资源得到 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七是合理开发利用淡水资 源;八是发展种植、养殖业;九是对需要疏伐的天然 苗木进行移植、出售,开展野生苗移植驯化调查研 究。 3.2 生态建设 一是实施生态建设产业化,建立生态主导型经 济体。把林场生产经营的职能向生态管护职能转 换,实现生态移居,扩大无人区;二是统筹协调,整 体推进林区生态建设步伐。落实好《林区林地保护 利用规划》、《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 规划》、《林区天保二期实施方案》、《林区生态保护 和森林经营规划》等各项规划和方案,构建区域生 态安全体系。在森林经营上,着力实现完全意义上 的分类经营、分区施策,实现公益林生态效益最大 化、商品林经济效益最大化。在生态保护上,加大资 金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森林资源监 测、监督、评价与评估体系,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三是对林区经营范围内的农地进行一次全面调查, 为今后退耕还林和林地有效管理利用提供依据;四 是坚持依法治林,严格依法行政,建立健全相应制 度,强化森林资源监督工作和林业普(下转第34页)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的生产责任制,把劳动者的生产经营成果同其物质 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 3.2 认真贯彻因地制宜原则 条件下,把营林生产纳入商品生产的轨道,运用价 值规律,促进营林经济的发展,是改变采育失调局 面、恢复生态平衡,贯彻以营林为基础方针的根本 经济措施。 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业,是合理利用林业资金, 提高投资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要处理好内 含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关系。一般说 来,在人多地少、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平原丘陵地 区,就着力进行内含扩大再生产,努力提高单位面 二是实现营林商品生产就能做到以林养林,为 营林生产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我国近年来投入营 林生产的资金虽然在不断增加,但国家财政力量毕 竟是有限的,林业要想加速发展,必须按着以林养 积的林木生长量;在地广人稀、社会经济条件较差、 又有大面积宜林荒山荒地急需绿化的地区,应着力 林的原则,主要依靠林业的自身积累。 三是实现营林商品生产有利于保护、管理与合 理利用森林资源。长期以来,我们对营林生产不进 行经济核算,不讲经济效果,因而,对森林资源的管 理保护极为不利,造成大量损失浪费。实现营林商 品生产后,就能保护资源,促进合理利用,提高资源 利用率。 四是实现营林商品生产有利于吸收民间资金 投向林业。我国现阶段营林生产发展中,出现了几 进行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借助自然力的作用,努力 提高经营面积内的林木生长量。 3-3 建立健全投资制度以及经济政策 林业经济政策要有利于促进林业发展和提高 林业投资效果。要实行林业专用基金制度,但使用 范围不宜规定太死。比如,营林投资不必再细分为 各项专用金,各种作业的投资标准,则应该规定得 细一些。要允许生产单位根据自己的生产任务,采 取变通的办法来使用林业资金,提高林业投资的办 法很多,且有极为明显的共性,即顺应发展林业生 产的要求,使用资金的权责利相统一。因此,应该采 取相应的经济政策,把“包”字引入林业生产的各个 领域,从各个侧面提高林业投资的效果。 4 将营林生产推向市场 种形式的林业生产责任制。发展林业生产,提倡国 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实现营 林商品生产是大势所趋,是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 金利用效果的一条根本途径。 五是实现营林商品生产有利于正确评定营林 生产单位的经营效果,可以调动营林生产职工的积 极性,有利于营林生产的发展。 要全面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问题还很多,困难 很大,不是单就某一方面所能解决的。文章提出的 营林生产是商品生产,将营林生产推向市场,不 仅顺应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规律,而且具有重大意义。 一这几项措施,还需多方面配套实施才能奏效。因此, 提高林业经济效益还需深入研究。 是只有实现营林商品生产才能使“以营林为 基础”的方针得到贯彻落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林龙卓.关于充分发挥林业投资经济效益的初步探讨[J].林业经济,1983 夸 jk 4}逝 }业’s‘}宣 奄 9 }宣 宣 j 宣k 壹 坐娅 j 毒 奄 窜 § 亭 },窜 ,奎 r k "Ne- .夸 k一 kr 夸 业jk, ,窜k (上接第12页)法宣传体系建设,建立公众参与机 制;五是进一步深化林区生态文明建设,倡导低碳生 活,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3.3 民生建设 是建立就业保障体系,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对 促进就业的拉动能力,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的重要 一宽职工增收渠道,确保职工经济收入稳定增长;三 是完善保护体系建设,确保林区困难职工、弱势群 体得到广泛关注;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加快建 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发展林区文化产业,提高林 区职工幸福感和满意度;五是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建 设,确保林区职工生产生活安全;六是把民生工作 作为考核领导的重要指标,纳人年度经营责任状 中,激励广大领导干部切实肩负起改善民生的政治 责任。 作用,落实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拓宽林区职工 就业渠道;二是建立增资长效机制,提高工资性收 人、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山场一线职工收入,着力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