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场自救逃生的基本要领
火场自救逃生的基本要领可以归纳为“八要八不要”:一要此路不通谋他路,不要只认来时一个门;二要头脑冷静想办法,不要惊慌失措无主张;三要迅速扑灭初起火,不要火已及身慌乱跑;四要湿巾捂鼻严防护,不要毫无防护慌逃生;五要团结协作互关照,不要拥挤踩踏伤他人;六要固守待援防烟气,不要盲目开门火烧身;七要巧用他物智自救,不要傻等待救慌跳楼;八要迅速果断离险境,不要贪恋财物返回火场。
(一)要此路不通谋他路,不要只认来时一个门
一般来说,人们对长期居住生活的地域环境比较熟悉,若遇到紧急情况可迅速撤离火灾现场,因而人员伤亡较少。倘若来到陌生的地方,特别是在商场、宾馆等庞大建筑物中,平时应有意留心大门、楼梯、进出口通道及紧急备用出口的方位和特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一旦遇到火灾、地震等险情时,不至于迷失方向盲目地往火海里闯,往死胡同里钻;即便遇到此路不通的险境时也可寻找第二或第三通道逃生,不要只认准我从哪一条路进来的还要从哪一条路出去。
为做到在发生火灾时临阵不慌,迅速逃生,减少损失,公司或家人平时应当做好应急演练。方法是:画一张公司或家庭紧急疏散图,在图上标出火灾时应紧急处理的事项、逃生的方式、撤离的路线以及逃离火场后的集合地点等。住房有条件的家庭,可在家中设
一备用的避难间。该避难间应能既便于封闭又能与外界取得联系,最好有水源,不放或尽量少放可燃物。实地演练要定期进行,并根据演练情况不断调整、完善逃生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二)要头脑冷静想办法,不要惊慌失措无主张
建筑物起火后,大多数受灾者首先见到的是烟,烟的迅速蔓延会恶化疏散条件,使受灾者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判断力下降,产生恐慌心理。所以,逃生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稳定的心理状态,充分认识浓烟的出现并不一定意味已被大火包围、建筑物就要烧塌,要保持镇静,积极寻找一切可能的方法和可利用的设施、工具,迅速逃离火场。切不可惊慌失措,不到万不得已,决不可冒险跳楼。
(三)要迅速扑灭初起火,不要火已及身慌乱跑
火灾初期,一般火势不会很大,且不会对人产生死亡威胁,应当设法利用附近的灭火器、消火栓等器材,尽快将小火控制和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伤害自己或他人。
在火灾现场,如果自己身上着了火,千万不能惊慌奔跑。因为奔跑时会形成一股小风,将大量新鲜空气带到身上,就会像给火炉扇风一样越跑火越旺;同时,着火的人到处乱跑,还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引起新的起火点。
由于身上着火时,一般总是先烧衣服。所以,这时最要紧的是设法先将衣服脱掉。如果来不及脱衣服,也可卧倒用手护住自己的脸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熄。在场的其他人员也可用湿麻袋、
毯子等物把着火人包裹起来以窒息火焰;或者向着火人身上浇水,帮助受害者将烧着的衣服撕下。
(四)要湿巾捂鼻严防护,不要毫无防护慌逃生
现代建筑虽然比较牢固,但几乎所有的装饰材料,诸如塑料壁纸、化纤地毯、聚苯乙烯泡沫板、人造宝丽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等,均为可燃性材料。这些装饰材料燃烧时会产生毒性气体,并随着浓烟迅速蔓延,往往造成被困人员因烟雾窒息死亡。逃生时一定不要盲目地狂奔乱跑,要平静下来,放慢呼吸,尤其不要急喘气或做深呼吸,以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量。正确方法:当烟雾太浓时,应当用湿毛巾(不宜用干毛巾,如附近没有水也可用饮料、矿泉水、啤酒,甚至自己的尿等水性不燃无毒液体把干毛巾或布弄湿)捂住口鼻,屏住呼吸,防止烟雾毒气呛入体内。由于燃烧的烟气及毒性气体一般比空气轻,往往飘浮在地面的上部,贴近地面的空气所含烟气较少,含氧量相对较多。所以,应当低姿猫腰行走或匍匐爬行(如图4-4),以避免被毒烟熏倒或窒息。在火场上发现烟雾中毒者时,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五)要团结协作互关照,不要拥挤踩踏伤他人
火场上,火焰往往挟着浓烟滚滚而来,所以在辨别逃生方向时,一定要注意向远离起火部位方向迅速撤离。但应注意一些公共场所通道上镜面装修造成反射亮点的错觉。在公共场所,一定要团结协作,互相关照,忌乱挤乱跑,以免因拥挤、践踏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正确的方法:要沿着烟气不浓、大火尚未烧及的楼梯、应急疏散通
道、楼外附设的室外楼梯等逃生。若在逃生过程中受到烟火封堵,应选择其他通道,采用其他方式逃生,或临时退守到房间及避难层内呼救待援。切记不要沿烟气深重或已被烟火封堵的楼梯向下跑,否则下行的人群一旦与上窜的烟火遭遇,可能造成惨重伤亡。
同时,不可通过普通电梯疏散,也不可躲入床下或壁柜中,令救援者难以发现。如果楼梯刚刚着火,可用湿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毫不迟疑地冲过火海,虽然可能受点伤,但可避免生命危险。
(六)要固守待援防烟气,不要盲目开门火烧身
当大火将门口封锁、人员无法逃离时,一定要保持镇静。可采取创造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的办法。正确的做法是:当得知楼内失火时,先摸一摸房门的把手或门上端的缝隙。
如果感觉很烫,就表明外边过道内已经充满了威胁生命的热气,这时开门逃生已经来不及。如果门还没有发烫,那么,在开门时也要十分小心,先用身体或脚将门紧紧顶住,然后再一点一点地开启门缝,若感到有压力或热气浪,则应立即将门关严,转而采取其他的自救措施。
可用湿毛巾或湿布等织物塞紧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向上泼水淋透,防止烟火渗入房间。据有关资料,一扇标准的木门,可为人们争取到十多分钟的时间。固守在房内不是傻等,而是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消防队救援。等待救援正确的做法: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阳台或临街窗口积极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求救时,白天可以向
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晃耀眼的东西;晚上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以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在等候救援中遇有烟气时,要用湿毛巾捂严口鼻,使其过滤烟的面积尽量大,减少吸入毒气;可将背火一面门(窗)打开,利用阳台或抓住窗台翻出窗外,避开烟火的熏烤。在被烟气所呛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到墙边或门边,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和防止房屋结构塌落砸伤,等待消防救援人员到达。
(七)要巧用他物积极自救,不要傻等待救盲目跳楼 1.利用缓降器逃生自救
高层或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应设置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被困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危险的楼层。
2.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逃生
如果现场没有这些专门设施,安全通道已被堵,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可以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一端紧固在暖气管道或其他足以载负体重的物体上,另一端沿窗口下垂直至地面或较低楼层的窗口、阳台处,顺绳下滑逃生。但注意应将绳索结扎牢固,以防负重后松脱或断裂。
3.利用落水管逃生
另外,由于建筑样式各异,因此也相应形成了不同的构筑特点,有些附设在建筑上的落水管、毗邻的阳台、邻近的楼顶以及楼顶上的水箱等建筑设施也完全可以用来逃生,可成为人们死里逃生的一线生机。
所以,平时要多注意留心观察,熟记于心。当楼梯已经烧断或被烈火封闭时,可以通过屋顶上的天窗、阳台,利用落水管等建筑结构中的凸出物往外逃生,还可用绳子拴在门窗等固定物上,顺着绳子往下滑。如无绳子,也应就地取材。
4.跳楼的时机和方法
跳楼一向是造成火场人员伤亡的又一主要原因。无论怎么说,从较高楼层跳楼求生,都是一种风险极高、不可轻取的逃生选择。在万般无奈下采用跳楼逃生时,应注意尽量想方设法缩小与地面的落差,并先行抛掷一些柔软物品,如棉被、床垫等,减少与地面的冲击。如有可能,楼下救援者应积极施救,或布置充气垫等物接应,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八)要迅速果断离险境,不要羞涩恋财返火场
在遇到火灾等危险情况时,应当抢时间积极逃出危险境地,切不可过于贪恋钱财耽误时间。逃出火场后,更不要再回去取钱物,否则,往往因瞬息变化的火场而吞没生命。
另外,当人们在睡眠中遇到火灾等危急情况时,身上所穿的衣服较少,但不要因衣着过少而过分羞涩,应当抢时间积极逃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