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ianjin Manager College August 2011 第4期(总第36期) No.4(Sum No.36) 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范春祥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主要关注生词和语法,没有注重从整体上让学生理解语言, 因而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从语篇分析理论运用的角度开展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语言 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语篇分析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877(201 1)04—78—02 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多地是注重英语语言材料中的词、句 的解释和对语法的分析,这种方法无疑有助于对文章局部的 深入理解,但容易影响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在我国,学习 英语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现象。 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会英语阅读、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 能力呢?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很多,如语音识别、词汇认 知、背景知识、阅读策略等。针对这些问题,在大学英语教学 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语篇分析理论,培养学生纵览全篇的 掌握语篇所传递的信息,真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主题分析。语篇是传达作者情感、经历、思想的载体,读 者对语篇的理解是一种还原创作的过程。我们接触一篇文 章,首先是从它的标题开始的,标题代表文章所要表达的主 题,能提示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手法。根据标题,我们可以对文 章的类型进行分析。文章的类型通常有三种:记叙文、说明 文、议论文。学生看到一篇文章时,首先分析一下标题,然后 再通过阅读全文去证实文章类型是否与先前判断的类型相 符。经过大量的反复训练后,学生就打开了通向语言理解的 第一扇门。教师进行语篇主题分析有助于启发学生还原作者 的思想,进而还原作者曾经的经历,最终把握语篇的主题即 作者的写作意图。 分析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应用效果。 语篇分析理论的含义 语篇这一概念国内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在不少的研 一、究性著作中,认为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 定语境中表达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语言不会以杂乱无章的 形式出现,而是以连贯的篇章形式出现。所以,语篇指任何长 度的、在语言上完整的口语和书面语的段落。它与句子或小 句的关系不在于篇幅的长短,而在于衔接。这就说明,语篇不 是形式单位而是意义单位。语篇分析又称为话语分析,是对 结构分析。对文章宏观、微观的分析有利于学生了解整 个语篇的内容,弄清各个段落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准确理 解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以及语篇整体内容的目的。一般 来说,文章的中心思想通常是由标题或副标题来表示的,但 是文章的每一段或几个段落又有各自的中心思想或段落大 超出单句长度的语言段落进行的语言分析。语篇分析研究的 是交际中的语言,涉及语言与它使用的语境之间的关系。语 言的表达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它是一种社会分 析方法,解释人类如何理解彼此的话语。语篇主题分析能提 示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手法;语篇结构分析着重分析语篇中句 子与句子之间和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以及段落与段 落之间的思维逻辑和语言形式的内在联系;语篇文体分析实 际就是体裁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最大量地获取和 收稿日期:2011-05—13 意。因此,在语篇分析过程中要求学生找到或总结出各段落 大意,然后再进一步找出作者为说明这一主题所引用的事 例、证据,从而使学生清楚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在学习过程 中,可以将文章进行分段理解,分段理解的过程也是深化文 章整体理解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中,阅读理解由表层向深层 发展。在完成分段理解后,教师应从整体综合该文章的几个 重要层次,使学生在语篇层次上达到最后获取信息的目的。 作者简介:范春祥(1980一),男,南京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78 2011年8月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ianjin Manager College August 2011 第4期(总第36期) No.4(Sum No.36) 政治课教学的“留白"艺术 胡根发 (江都市第一中学,江苏江都,225200) 摘要:教学“留白”是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通过布置习题、提出问题、语言激发等渠道为学生 留出空白,以此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学留白;探究性学习;激励;课堂效果 中图分类号:A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877(201 1)04—79—02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目前已少见。然 而,现在课堂教学活动却出现了“满堂问”的新情况,还有诸 如新课程合作学习模式、启发式教学等。表面上这些教学模 式看上去很好,很热闹,但实际效果却不明显。虽然学生在课 堂上对教师的提问对答如流,但却不能掩盖学生思维训练缺 位的现实,教学“留白”是一种可以弥补此缺陷的方法。 一白”,激发学生的联想、主动探究和思考,充分利用学生自主 性学习填补空白。“留白”不是简单的避重就轻,更不是避而 不谈,而是蓄势和铺垫,真正有经验的教师能引而不发、密疏 调节、动静搭配。通常,学生的想象力是在“冷场”中进发出来 的,是在“留白”中激发出来的。“留白”这种教学策略既是一 种机智,也是一种艺术。 、教学“留白”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教学“留白”指的是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教师不是 将学习内容用直接讨论、交流或讲述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而 是通过布置习题、提出问题、语言激发等渠道为学生留出“空 1.教学“留白”能为学生的积极思维提供空间,能够激发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 对所学知识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 决问题的自主意识。 叙文的核心部分;最后是描写人物和事态的结局或给人的启 示。在故事的结尾,作者一般会用一两句话来表示故事的结局 文体分析。英语中的体裁大体有四种:记叙、描写、说明和 议论。这四种体裁各有其独特的特征:记叙文一般为陈述某 个事件的经历始末;描写文注重描写所描述事物或对象的特 征;说明文旨在对某个事物或某种现象的特性、状态和功能 或揭示主题,这些主题有时会明确表达出来,有时需要读者自 己去领会。口 等进行客观的阐述或说明;议论文则意在强调论点明确,论 据充分以及思维的逻辑性。教师在讲授前先引导学生确定课 文的体裁,体裁不同,课文的展开模式和结构就会不同。小说、 戏剧、故事的模式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议论文一般由 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利用概念、判断进行推理和论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1994.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1978,16. 证。论证语篇基本每一段都有一个主题句,表明作者的观点, 通常是该段中心,且以首句居多。而且英文段落主题句常由 表示转折或强调关系的连词引导。例如,以记叙文为例,完整 的记叙文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叙事者在叙事之前对故事的简 [3】王宗炎.英汉语篇综合对 ̄L[MI.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林文治.描写语篇理解的交互模式lJJ.西南师范大学学 报,2001,1. [5]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1999. 要概括,然后对时间、地点、人物及其活动或环境作出交代; 描述故事的发展,这部分的动作是按一定的顺序陈列的,是记 收稿日期:2011一O6—06 作者简介:胡根发(1966一),男,江苏省江都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