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
林业苗圃育苗新技术与推广分析
赵雪崴
(辽宁省林业工作总站,辽宁 沈阳 110036)
摘 要: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及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加快推进,在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强力推动下,苗圃作为林业苗木生长的主要载体,其技术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苗木的经济效益及自然保护作用。当下,原有的苗圃育苗技术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林业资源发展规划的要求。为此,本文对林业苗圃育苗地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随后根据国内外苗圃育苗的新技术展开优势及推广讨论,降低育苗成本,根本上推动林业产业的长远发展,希望为林业苗圃育苗技术推广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林业;苗圃育苗;新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人们物质水平提升,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诸多问题,并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及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阻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体制加快改革的重要性,并肯定了林业生态经济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苗圃育苗技术的革新,有力地成为了林业产业的核心驱动力。为此,本文便围绕林业苗圃育苗新技术的推广进行探索。
1
林业苗圃育苗现状
林木的生长速度及质量与其土壤环境养护具有直接关系,稍不留神,便可能出现各种棘手的难题。比如在林业苗圃育苗的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水分等因素的影响,很可能使育苗的效率和质量达不到预期目标。在地理地势层面上,由于我国地势环境条件较为复杂,在一些高海拔或地势较高的地区进行苗圃育苗,不仅会造成树苗排灌不便,还会进一步影响光照度等实际需求。长期以来,受相关管理制度并不完善等限制,导致我国林业现有的苗圃育苗等工作还是无法满足现有需求。由于我国苗圃育苗技术相对国外发达国家还较为落后,也就必须要在育苗阶段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否则便会影响到育苗的质量及成长效果。
2
林业苗圃育苗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育苗生长阶段管理水平较差
当前,面对我国城市绿化工作及生态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开展,带动了大量苗木需求,同样也对苗木的品种、质量、规格标准等形成了新要求。私人苗圃产业的发展,既改变了现有林业苗圃育苗产业的格局,也随之引发了新一轮的竞争,并主要体现在苗木质量方面上。然而,由于苗圃育苗本身对自然环境等因素存在较大的依赖性,而在土壤污染、养分平均较低等问题的影响下,以往的苗圃育苗工程管理逐渐暴露出一系列实际问题,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2 科研技术及生产方式较为落后
近年来,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借助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优势,使得部分地区的苗圃育苗技术实现了新改进,并得以小范围推广。但是,就总体情况而言,无论是苗圃育种、苗木繁殖还是育苗固苗等方式上,并没有
实现大规模的技术革新,其生产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而言,农药化肥等大规模的违规滥用,导致了大面积环境的污染,对本就脆弱不堪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二次损害。从经济价值的角度看来,传统而落伍的生产方式对于提升苗木育苗的效果也并非十分有效。
3
林业苗圃育苗新技术改良
3.1 容器育苗法
在国内外的林业产业研究领域中,容器育苗凭借历史悠久、使用方便等特点,在现有苗圃育苗行业中使用较为普遍。可以说,通过容器的方式进行育苗,能够有效弥补环境、季节气温等因素的限制。在容器育苗技术的培育下,同比传统技术生产还具有成活率较高、形状较为完整。
就育苗容器实际情况而言,主要分为无壁容器和有壁容器2类。其中,无壁容器的成本相对低廉,主要以机制压缩营养土为载体,并且能够有效根据苗木种类、质地及比重的不同,最大化实现育苗成长的基本需求。但是,与上述优势相比而言,营养土本质上还是以普通土壤为主,如果在配置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杀菌消毒,同样也可能会造成寄生虫泛滥、杂草侵占资源等问题。与此相比,有壁容器虽然成本相对较高,并且主要以透光塑料、硬纸板等可降解材料为主,虽然较无壁容器而言需要更多的管理,但也存在一定的优势。3.2 高位嫁接育苗技术
高位嫁接育苗技术通常是指对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在砧木上进而培育树冠的育苗方法。这种苗圃育苗技术主要适用于大规格的林木,例如砧木和乔木等。其优势在于可以大大缩短育苗培育时间,提高幼苗的出圃数量,缩短育苗周期,增强林木的观赏性,这些林木的一般高度在2~3m,金叶女贞和红叶石楠的树叶都比较艳丽,非常适合作为园林景观使用。金叶女贞和红叶石楠都是小灌木,高度较低,因此并不是很适合在园林中使用。所以可以将大叶女贞、女贞和楠木类乔木作砧木,在3m左右的高度嫁接金叶女贞和石楠。通过高位嫁接育苗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林木的绿化、观赏作用,形成覆盖范围较大的景观。3.3 工厂化育苗技术
所谓的工厂化育苗技术,实际上便是凭借自动化技术构建相应的温室,从而有效地实现大规模的苗圃育苗,并且能直接提高存活率及生产质量。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工厂化育苗技术作为现代工业的产物,直接打破了传统
(下转第163页)
※农业经济 农业与技术
成,能够改良土壤。沼渣作基肥时,要按果树生长的要求先行挖穴、然后分层施肥,施肥量一般为每穴施沼渣30kg,并可根据果树品种不同及生长情况,可配以其它元素肥料。沼渣用作成龄果树基肥时,在每年11月上旬将沼渣与秸秆、枯饼、土混合堆沤腐熟后,分层埋入树冠滴水线外施肥沟内。用量一般为每株沼渣50kg,1.5kg过磷酸钙和2~2.5kg枯饼,以及秸秆、垃圾肥堆沤100kg。施肥后应覆土。往后,每年应开沟施肥转换错位。4.2 沼液的应用
沼液是人畜粪便及农作物秸秆经沼气池厌氧发酵后的液体,营养丰富,含有大量N、P、K等养分及氨基酸、赤霉素、生长素等,被一致公认为目前最优质有机肥之一[4]。沼液中速效性营养成分高,用于果树根外追肥和叶面施肥,收效快,利用率高。一般施后24h内,根系和叶片可吸收喷施量的80%左右,从而及时补充果树生长对养分的需要。果树的地上部分在每一个生长期前后,都可喷施沼液。用沼液作根外追肥时,先用清水稀释2~3倍后使用,以防浓度过高,烧伤根系。沼液作保花保果肥时,在开花前和2次生理落果前,各喷施1次沼液叶面肥。
4.3 相关配套设施设备
沼气利用,以集中供气为主,主要设备沼气贮气柜、气水分离器、脱硫塔、室外沼气管网及农户沼气灶具等,室外沼气主管网要严格按天然气管网标准布设、安装;沼肥利用,以作有机肥利用为主,主要向果园、菜园输送。主要设施设备田间贮粪池、沼液输送管道、水泵、沼气专用运输车等。
政策措施。市政府把绿色生态农业作为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成立以瑞昌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局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坚持高位推进;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科
(上接第176页)
2018, Vol.38, No.04 163学规划是实现生态循环农业综合效益的保证,从养殖场规模、周边基地沼肥消纳能力、沼气供气农户数三者统筹考虑,实现养殖粪便全量化进池、沼肥全量化利用;宣传引导。生态农业建设,不仅是政府行为,更需要广大群众的参与和认可,使之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通过宣传培训极大的调动群众投入绿色生态农业建设热潮;资金投入。争取财政支持,通过统筹相关项目、资金多途径投入,为绿色生态农业投入提供资金保障;科技服务。每年组织种养大户、农技人员参加相关农业技术培训班,提高科技知识与生态农业结合率,开展绿色生态农业技术试验示范,高标准打造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运行机制,通过建立绿色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农户、家庭农场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积极申报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对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成功的,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对实施“猪、沼、果(菜)”等沼气生态循环农业的基地,在沼气池建设、技术对接方面优先安排。
参考文献
[1]张可兴.生态经济是山西战略选择[J].能源与节能,2016(3):1.[2]许耀照,曾秀存,吕彪,等.沼渣与化肥配施对制种玉米生
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中国沼气,2013(5):43.
[3]周孟津,张榕林,蔺金印.沼气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袁祖华,石洪艳.沼液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14):97-98.
作者简介:王建成(1976-),男,江西瑞昌人,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村能源技术推广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林业苗圃育苗的现状。具体而言,工厂化育苗技术主要分为塑料温室及玻璃温室2类。其中,塑料温室相对投资较少,建设技术依赖性不大并且建造速度较快。但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由于冬季时间相对较长,塑料温室无法保证基本的湿度及热量,这就需要玻璃温室的保温功能来实现苗木的基本成长,但相对而言成本较高,部分规模较小的绿化及林业企业很难能大规模普及推行。
专家指导,可以定期地请专家到苗圃进行实地考察;解决林农所遇到的问题,在推广苗圃育苗新技术时,要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并对林农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加深其对育苗新技术的了解。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帮助苗圃种植的农民尽快了解和掌握新技术,并将新技术应用在生产中,以提高经济效益。
4
5
结语
林业苗圃育苗技术推广策略分析
4.1 强化苗圃育苗技术的宣传推广
新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苗圃育苗的成活率、质量及生长率,并在缩短育苗时间及经济成本时,实现企业经营利润的飞跃式增长。技术研发机构或企业可以通过政府求助的方式,在传统媒体的报纸、电视及广播电台等进行广告投放宣传,从而实现大规模的苗圃育苗新技术推广普及。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以互联网营销为手段,丰富宣传推广渠道,提高宣传推广效果。还可以利用相关专业的网站为平台,向具有潜在需求的客户提供技术指导,并以广告投放收入实现收支平衡。4.2 着重对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培训指导
作为一项极具商业经济价值的新技术,能够实现有效地推广,应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祝,例如土壤、气候等方而的因素来进行具体的指导工作,根据木地林农的需求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提供
随着社会对苗圃种植的需求逐年增加,培育幼苗技术的改进刻不容缓,因此,应该大力研究最新的育苗技术,提高培育幼苗的效率和缩短培育的周期,根据不同的苗圃规格选择不同的育苗技术,增强林业的可观赏性,促进林业市场的繁荣。国家及相关部门应加大重视力度,给予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帮助农民掌握更多、更先进的育苗技术,应用在实际生产中,提高育苗的科学性,从而推动我国林业生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园园.林业苗圃育苗地的改良及养护策略探讨[J].中国林
业产业,2016(12):1.
[2]李国萍,段国库.论林木苗圃育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
要性[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4):258-259.
[3]马明.苗圃育苗新技术及其推广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 (6):192,19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