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性的悲哀

来源:意榕旅游网


人性的悲哀

——读《高老头》有感

巴尔扎克的作品集《人间喜剧》被誉为法国封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其作品深刻反映了封建贵族的没落与衰亡。《高老头》一文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高里奥老头是一个有钱的面粉商,他有两个女儿阿娜斯达齐和但斐纳,在辛苦将两位女儿养大成人后,为了女儿们的生活幸福,他给了每位女儿80万让她们嫁个好人家自己只留下一万左右的进款。阿娜斯达齐嫁给一位特·雷斯多伯爵,但斐纳则嫁给银行家特·钮沁根男爵,众所周知,在帝政时代,两个女婿看到家里有个老革命党并不讨厌(高里奥老头曾在大革命时代当过区长)可波旁王朝复辟后,这就让两个女婿头疼,并且特·钮沁根男爵是个保皇党。于是她们在没有外客的时候招待高里奥以表孝心,但两个女婿却不愿意,为了让女儿们过的好,高老头原本希望两位女儿出嫁后自己等于有两个家可以受到尊重的希望放弃了,他主动从女儿家搬出,独自租住在公寓里。之后钮沁根嫌弃高里奥是面粉商的身份,高老头为了女儿又放弃了自己的生意,只靠自己的存款生活。在高里奥还有钱的时候,两个女儿还时不时邀请她们的父亲共进晚餐, 高档的马车去剧院看戏。然而在金钱至上的法国上流社会,感情又值几个钱?终于,高里奥的钱越来越少,住的房子从最贵的变到最便宜的。两个女儿也越来越疏远她们的父亲,从来不到公寓去看望高里奥,也不曾关心高里奥的衣食住行。甚至不在外人面前提父亲的名字,生怕会影响

自己做为伯爵、子爵夫人的名声(面子),可怜的高里奥毫无察觉,女儿是他的掌上明珠,他最大的乐事就是满足女儿们的幻想,不管是多么奢侈的欲望,只要女儿开口,他就会满足,只要求女儿跟他亲热一下作为回报,甚至她们给他带来的痛苦,他也感到开心。 只要女儿开口的他都会答应,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他就像一个柠檬,不断的被两个女儿压榨,终于耗尽自己身上所有的财产,这还不够,爱慕虚荣的大女儿要参加舞会,要制作昂贵的礼服,高里奥已经病重快要死了,他恋恋不忘的是女儿没有钱付清礼服钱,他说自己去偷去抢也要帮女儿弄到钱,可他的女儿们却丝毫不关心父亲的病情,只顾着自己的事情。最后高老头要死去了,他那可爱的女儿还在忙着梳妆打扮,对父亲不管不问。高里奥因为没有钱医治,病死在自己又臭又脏的低等公寓里。他的女儿们闭门不出,没有亲人操办后事,葬礼也是公寓的朋友帮忙借钱按照最简陋的样式办。可悲的高来头就这样离开人世。

看完整部小说,我的心里一阵发寒。悲剧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首先两个女儿是主谋,而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是罪魁祸首,不仅这些,我想高里奥自己也是有责任的,这个悲剧从另一角度上也可以说是由高里奥自己造成的。

当然,爱女儿的心是没有错的,在当时赤裸裸的利己主义的大背景下,高里奥这种无私的爱,说的过分一点,已经超过一般的父女亲情到疯狂的地步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两点: 其一、高里奥非常爱他的妻子,也就是阿娜斯达齐和但斐纳的母亲,然而在7年的幸福生

活之后他的妻子去世了,于是高里奥把对太太的爱转移到两个女儿身上,所以疼爱女儿的感情发展到极端荒谬的地步。其二、高里奥是个头脑简单又古板的人,他的聪明只在他的生意上、他的麦子上,离开了他的本行他依然只是一个四肢发达、毫无精神乐趣的工人。以至于有许多条件好的人争着要把女儿嫁给他填房,他都不肯续娶。还为此跟别人打架。这样的人教育女儿,不用说是不会合理的了。对女儿失败的教育也是悲剧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所以从这里,我们要批判的不只是黑暗、肮脏的自私主义,金钱主义、利己主义。还有一个无知主义和溺爱主义。

由此又可以联系到下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当代中国家长对90后独生子女的溺爱,完全就是高里奥在当代的现实版,虽然这样说有些夸张。但这样一比较,中国人似乎更有这样的“传统”宁可自己吃苦也不敢不愿意委屈了下一代尤其在物质上。仔细比较一番,咱们中国的家长和高里奥的做法有许多的相似处:都能吃苦,都怕委屈孩子,都会特别注意物质上对孩子的照顾,自然在精神上会有些欠缺和疏漏。在我们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对这方面的描写也没有特别的描述,因为我们把这看做很正常的现象。

庆幸的是我们的儒家教育中还有百善孝为先这样的传统,不然恐怕中国的高里奥也会出现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