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公园性质
北土城公园,又名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内、北三环与四环之间,西起建德桥,东至惠新东街,南邻北三环,北临亚运村,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公园集历史遗迹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休闲游览与抗震避灾于一体,成为京城中一座“以人为本、以绿为体、以水为线、以史为魂、平灾结合”的现代城市遗址公园。公园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轴线的起点,全长9km,总面积1140米。北土城公园是北京最大的城市带状公园、最大的室外组雕、最大的人工湿地、最先完成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试点公园。 1.2 景区划分
小月河将元大都遗址公园分为南北两个部分,河南侧为土城遗址保护区,北岸为绿化景点建设区。公园改造后建成“元城新象”、“大都鼎盛”、“龙泽鱼跃”三个一级景区,六个二级景区分别为“双都巡幸”、“四海宾朋”、“海棠花溪”、“安定生辉”、“水街华灯”、“角楼古韵”。以及另外还有紫薇入画、日月山水等多个小景区[8]。
2 游客心理
(1)摄影留念
节假日会有很多青年摄影师来公园里采风拍照,在公园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拍照摄影。当代旅游者普遍喜欢在其旅游过的景点摄影留念,以使自己留下美好的记忆。同时,也是其返回常驻地、今后向亲朋好友夸耀自己的旅游经历时十分重要的见证和依据。因此,作为让旅游者来游览的园林,就要十分重视为满足游人 这一心理需求而提供相应的方便。 (2)追求新奇
人们在北土城公园会经常求新求异,开展一些比较新奇的活动。他们往往既希望耳目一新0,经历一些新奇的事物,满足自己的求知和好奇心;但又有许多旅游者也希望在其外出的旅游过程中,多少能接触到一些他们熟悉的东西。 (3)亲近自然
人们在体验过程中会亲近自然,享受北土城的新鲜空气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带。现代人类的许多生产建设活动,往往造成人与自然的分离日益加深。当今人类多数生活在高楼如林的城市之中,城市越建越庞大,楼房越建越密集。城市是一个日益人工化的环境,它使当代人远离自然,不符合人类热爱自然和需要亲近自然的本性。因此,当代人们旅游外出,大多数人都喜欢接近自然。 (4)休闲娱乐
北土城公园作为北京社区公园,其周围都是小区游园,供附近的居民到此休闲娱乐。亲自参与实践了中华传统游戏的别具情趣的娱乐活动 (5)探访古迹
北土城公园又名元大都遗址公园,平时会有一些学生游客群体来此探访古迹,进行科普教育。可以从这座园林的游览活动中,比较充分地感受到中华历史 文化独具的魅力。并且在园中可以进行动植物或历史文化的教育科普。
3公园功能分区
(1)休息游憩功能
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大量户外活动的可能性,满足人们的休闲游憩需求,大多数的老年人在这里跑步、漫步、打球、游泳、打太极、做操、踢毽子。 (2)科普教育功能
城市公园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日益成为传播精神文明、科学知识和进行科研与宣传教育建设的重要场所。北土城公园在周末有很多老年人在公园里演奏乐器、群众跳舞。
(3)防灾、减灾功能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管理处为地震应急避难指挥所,遇突发事作为临时指挥中心,在城市的防火、防灾、避难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保安功能[5]。公园可作为地震发生时的避难地、火灾时的隔火带、救灾物资的集散地、救灾人员的驻扎地及临时医院所在地、灾民的临时住所和倒塌建筑物的临时堆放场。 (4)环境功能
北土城公园作为带状公园,引入外界的新鲜空气,利于缓解城市中的热岛效应,在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防尘、防噪音、调节小气候、降温、防风引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还可以保护生态廊道,保持自然群落的连续性,从而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