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定向:
1.了解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里的记叙的不同。
2.掌握议论文里的记叙写法,能根据需要恰当地转述论据。
NO.1佳作赏读
情感〃认知〃文化
曾经热血沸腾地仰视你,爱你的一切。中华——我的文化。【开头简练,明确点明论题——中华文化】
那是《诗经》中的一汪清水,在水一方的伊人;那是华美的楚辞,闪闪发光;那是孔孟思想,百家争鸣;那是大唐华章,仙乐飘飘;那是高山流水,那是古长城的细细青苔,那是岳麓书院的依依夕阳……漫步在中华的文化里,多少人醉得不知归路,多少人沉醉于那泛黄的书页,将精华与糟粕统统吸收。【顺手拈来自古及今的文化现象,既是引证又是例证,概括非常精炼。】
因为深爱你,我们忘了去洗净你,忘了理智清醒地去看你。在不知不觉中,流水静默不流,华美的书页一页页在腐朽。【自然转折,承上启下。】
我们变得自大,我们变得骄纵。大宋宫廷,白衣秀士、文臣儒士们忙着作诗写赋,用程朱理学教化子民时,北方的铁骑席卷了中华;康乾盛世,书生们忙着去作八股,去作经注考证时,大洋的另一端,开始了科技革命,改写了历史……我们有四大发明,我们有地动仪,我们有早他国一千多年的圆周率,
可是,我们的土地上蕴育的是以农为本、故步自封的黄色文明;我们有郑和去炫耀国威,可是我们没有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我们有李白杜甫,却没有哥白尼牛顿;我们知道天朝上国,却看不到外面的文明……我们陶醉于自己,我们不断地用《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去总结辉煌,却忘了重视审视自己的文化……我们落后了。【本段作者使用了大量的事实材料,都紧紧扣住“文化”来定向转述,排比句式增强了气势。正反对比,态度鲜明有力。】
历史在悄然逝去,心中的热情并没有冷却,但我们多了一份理智,在仔细地审视……
我看到了一位老人,用刀一样的笔尖为自己的文化做手术——他是鲁迅。我被深深地震动了。我们不是不爱自己的文化,
而是太爱,以至于束缚了自己的灵魂。他,让我们深深地明白,不能因为情感而影响对文化的认知,不能用迷信代替理智。【鲁迅文化斗士的这一典型材料,仅用“用刀一样的笔尖为自己的文化做手术”几个字来概括,何其精炼!但其力度不减!】
旭日东升,新的阳光在冲散陈腐的气息。崭新的人们放下了对自我的迷信,去追求真理。走来了孙中山、李大钊,迎来了毛泽东、邓小平,“天朝圣国”的幻觉消失了,代替它的是“与时俱进”。我们激动欢欣……
我们终于冲破了情感的依恋,用一份理智去审视自己的文化。没有全部接收,也没有全盘否定,我们的目光更客观、理性而又智慧……
远处,传来“关关雎鸠”的乐声,依旧那么传神、清晰、
生动……【最后的部分,解决问题,明确观点:我们要以客观理性智慧的态度发展中华文化。】
【赏析】高远的立意,丰厚的文化底蕴,激荡的情怀,使全文有一种大气之感。全文既没有进行抽象的理性分析,也没有选取现实中具体的一两件事,而是从宏观的文化入笔,带我们进行了一次历史与现实的穿越,最后“卒章显志”——“我们终于冲破了情感的依恋,用一分理智去审视自己的文化。”
NO2:技法指要 【文本借鉴】
一、议论中记叙的特点
议论文是通过直接说理、论述来阐明问题、表达思想的。议论文叙述事实论据,不是为叙述而叙述,而是为议论而叙述,
目的是为了证明论点,因此,叙述事实论据必须简单、清楚、精要和扣住论点。
而记叙文中的记叙是为了让人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及真实情景;因此,记叙要详尽、生动、突出中心;
二、议论文中记叙的要求 1.记叙的针对性。 材料往往具有多面性,一个事例,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不同的论点。论点不同,材料叙述的侧重点也要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在述料时应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
问题②:下面一段文字中所用论据在记叙上有什么问题?请指出来。
论点: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论据:鲁迅能够在关键时刻,学会放弃,放弃了一直以来学医救国的梦想,弃医从文。并能坚持文学创作,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到了创作上,最终,成为一代文豪。
【提示】记叙没有做好取舍,没有围绕中心论点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记叙,因为“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到了创作上”证明的是鲁迅勤奋或惜时,而与“放弃”无关。
2.记叙的概括性。 根据论证的需要,对涉及的事实材料,记叙时要高度概括,舍弃不必要的细节描写,只保留与观点有密切关系的部分。
问题③:下面一段文字中的记叙是否简明凝练? 举手投足是一把尺,它是衡量人的内在含金量的标准,含
金量高的人,必然,我敢说必然是一个伟大的人。屠格涅夫为了施舍路边的乞丐,翻遍了自己所有的包,却找不到一分钱,只得握住乞丐的双手说“我很抱歉,朋友”;雷锋在战友们不在时,把大家的衣服都洗干净晒了;周恩来总理衣容整洁,谈吐文雅,举止大方,岂是朝夕而成的?或如《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在班里的战友整天只知喝茶打牌的时候,一个人默默地搬运石头,愣是日积月累地修成了一条路……
【提示】这几个事例均抓住最核心的内容进行叙述,重点明晰,语言简洁有力。
3.内容的分析性。
即叙议结合,记叙一走进议论,就打上了议论的烙印。议
论中的记叙,并不是纯记叙式的,而是或多或少地包含着分析的因素。议论中,记叙内容的分析性,正是论证性的表现。记叙是为了论证,这就决定了在记叙的同时,也要进行议论。
如何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呢?具体而言,可从下列几种方法入手:
(1)探因分析法(因果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记叙内容联系起来。把记叙材料中形成某种结果的原因,用设问的方式或因果复句的句式加以强调,从而突显论点的合理性。思路是:为什么——是因为。
问题④:如果用“探因分析法”分析下面一段文字中的论据,应如何分析呢?
靠奋斗是可以冲破被“埋没”的压力的。(论点)不少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就遭遇过被“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而是抓住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在一个小店铺里工作,但他没有消沉,而是在做好营业工作之后,分秒必争,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终成著名的数学家。(举例) 。(分析)
【提示】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反而有所建树呢?因为他们是生活的强者,他们不甘忍受被“埋没”
的命运。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只要奋斗不息,终有如愿之日。因此,他们在被“埋没”时,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
(2)反向假设法
这种方法就是记叙后再向其相反的方向作假设的方法。假设相反情形及结果,与原事例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主要步骤:①列举事例;②反面假设(试想,若<如果> 无„„);③结果展示;④正面强调(推断事例符合中心论点)
问题⑤:请用“反向假设法”分析下面一段文字中的事例。 论点:挑战自己才能迈向成功
举例:2008年8月14日,中国射箭老将张娟娟在奥运女子射箭个人赛决赛中以110比109击败韩国卫冕冠军朴成贤,射破韩国24年的垄断,为中国夺得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枚射箭金牌。然而张娟娟在这几年的训练中曾几次有过放弃的想法,但最终她战胜了自己,坚持了下来,并在北京奥运会上一举夺魁。
分析: 【提示】最大的敌人永远是自己。如果张娟娟当初在备战奥运会的训练中不能跨越自己这道坎,那么我们也许就不会看到奥运赛场上英姿飒爽的她,更不会看到奥运领奖台上热泪盈
眶的她。前进的路途上只有挑战自己,你才能向成功迈进一大步。
(3)评析法(意义分析法)
就是通过提示记叙内容所蕴含的意义,或予以高度评价,或揭示其危害,从而证明论点提出的看法和主张的影响、价值、效果等。
问题⑥:要证明“从点滴小事做起”的论点,举了雷锋的事迹后,应如何分析?
【提示】正是从这许多平凡的小事中,人们发现了一个高尚、纯洁的灵魂。他的一生闪耀着时代的光芒。他像一个闪光
的路标,指引着人们去做好事。这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4)条件分析法 这种分析方法,就是分析论据存在的条件,从而揭示论据与论点的逻辑关系。
问题⑦:请在下面的事例后,作简要分析,使论据与论点粘合起来。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明代徐霞客年轻时立下走遍三山五岳的志向,后来虽历尽磨难,但一直旅行到生命最后一刻,完成巨著《徐霞客游记》。 。
【提示】一个人只有立了志,才能坚持从事自已的事业,至死不渝。徐霞客就是立下了志,才取得非凡的成就的。
材料记叙内容的方法,还有许多。但无论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记住:分析的目的是使记叙内容更好地证明论点,使论点更加突出,更具说明力,因此,分析必须紧紧地围绕论点。
总之,写好议论文中的记叙的前提条件是将事实材料认真研究,理性分析,准确把握内涵;关键是选好角度,对材料精心剪裁,合理概括,着重记叙符合论证需要的内容,突出某个侧面,保留与论证观点有着密切关系的部分,而不是完整地、面面俱到地叙述事实。
【技法总结】
议论文中记叙要有针对性、概括性和分析性。分析时可
用以下方法:
(1)探因分析法(因果分析法) (2)反向假设法
(3)评析法(意义分析法) (4)条件分析法 NO.3即学即练
一、片断练习
请同学们自选角度,写一段有关“爱”的议论性文字,200字左右。
【提示】爱,意味着付出。徐本禹,面对着无数期望的眼
睛,他震动了;看着那在风雨之中飘摇、简陋无比的教室时,他落泪了;看着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孩子们的可爱时,他放弃了城市里的生活。他只身一人走向大山里,关注这里的贫困儿童,帮助他们搭建起一座通往知识殿堂、通往外部世界的桥梁。他把爱献给了失学儿童。托尔斯泰说:“爱有三种——高尚的爱,献身的爱,积极的爱。”付出的爱本身就是高尚的爱、积极的爱。
二、整篇作文 【命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几年前,在西雅图残疾人运动会上,九名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参加百米赛跑。起跑后,突然,一个男孩跌倒了,他坚强地
爬起来,再次跌倒……连续好几次,他终于哭了。其他八个孩子听见哭声,转身往回跑。扶起这个男孩,九个孩子手挽手走向终点。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何感想?请以“手挽手”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字数不少于800字。
【审题导引】
这是一篇材料加题目的作文,材料意思明了,西雅图残疾人运动会上九个孩子手挽手走向终点;立意也直白,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需要“手挽手”;“手挽手”即要求人们奉献爱心,要有助人为乐的精神,这也是当今世界普遍倡导的精神。论证时,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并进行分析说理,阐明观点,呼吁人们
关心、爱护他人,构筑起美好的精神家园即可。
【素材超市】 一、名人名言
轲赫宁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
2.爱是真正促使人复苏的动力。 ——歌德 3.没有爱的光辉,人生便无价值。——席勒 4.人世间没有比爱更珍贵的财富。——奥尔巴
5.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爱,因为我有爱。 ——勃朗
6.爱有三种:高尚的爱,献身的爱,积极的爱。 ——托
尔斯泰
7.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乐。 ——鲁迅
8.即使我们是一枝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 ——艾青
二、经典事例
(1)一天半夜,一场特大的泥石流吞没了熟睡的小山村。天亮时分,救援人员赶到,小山村已夷为平地,突然,有人惊叫:“下面有声音!”大伙儿跑来一看,一间埋在泥石流下的小木屋,仅剩下一角屋顶。救援人员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只见屋
里全被泥沙填满,唯独房梁下还有小小的一点空间,一个赤裸裸的小女孩一动不动地蜷缩着,看样子还不到两岁。救援人员赶紧将她抱出来,她却死活不肯离开,指着小屋哭出了声:“妈——”顺着小女孩儿手指看去,在她蜷缩过的泥沙处,隐隐约约露出一双泥手。有人惊叫:“下面还有人!”顿时,救援人员以那双手为中心,沿着四周小心翼翼地往外刨。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个子很矮,全身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像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
这女人竟是一个盲人!她被挖出来时已经僵硬了。小女孩儿仍不肯走,指着刨出的泥坑,又哭喊出一声:“爹——”天哪,难道下面还有人?大伙儿立刻继续往下刨,就在女人脚下,
又刨出一个半身赤裸的男人,他昂然屹立,身子直挺,双肩高高耸起„„这男人也是一个盲人!
原来,矮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双肩上,双手高高举着小女孩„„
(2)丛飞,2005感动中国的深圳歌手。10年间,义演400多场,捐赠钱物300多万元,资助许多困难学生,视奉献为最大快乐;被183名贫困孩子喊作“爸爸”。2006年4月20日20时4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死前立下遗嘱,要捐出自己的眼角膜。
(3)美国有一位亿万富翁,匿名捐款25年,总额达2.7亿美元。一家慈善机构在多次接到他的捐款后,找到了他。身份暴露后,记者蜂拥而至,当问到:“你在什么情况下捐款?”
他说:“在我感到最富的时候。”“那么何时是你最富的时候?”“在我想捐款的时候!”金钱代表着富有,然而一个人最富的时候不见得是钱最多的时候,只要有一颗朴素的爱心,那他就是最富有的人。
(4)一个叫邦妮的少女,身患重病,不久就要离开生活了16年的小镇,一想到自己的病,她不禁十分辛酸。
她来到镇上的一家俱乐部,观看那里的篮球训练。当她看到一个被同伴轻视的小男孩不能上场时,同情之意油然而生。在门口,她听到了这个叫罗杰的男孩与母亲的对话。从中了解到,罗杰家要搬家,他想明天得到上场的机会,尽管他知道这不大可能。邦妮很想帮助他,于是找到了罗杰的队友,与他们协商。
想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邦妮想最后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她答应那些孩子,只要他们让罗杰上场,自己就将一串价格不菲的紫水晶项链送给他们。后来,正因为有了邦妮的帮助,罗杰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勇气,从而改变了他的一生。
(6)孔繁森因公殉职时,留下两件令人心碎的遗物,一是仅有的8.6元钱,一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几条建议。孔繁森生前曾两次赴藏工作。1988年第二次赴藏时,克服了诸多困难:年近九旬老母生活不能自理,妻子体弱多病,儿女尚小。他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1993年4月,他主动延长在藏时间,改任阿里地委书记,全区106个乡,他跑了98个,行程8万公里。他亲自去北京为缓解阿里暴风雪灾情争取了一大笔款项,他主动抚养
了3个孤儿,3次为西藏军区总医院义务献血,自己掏钱买收音机送给敬老院的老人。他为西藏阿里地区的繁荣和人民生活,献出了全部心血和精力甚至宝贵的生命。
(7)徐悲鸿逝世前捐赠毕生珍藏的文物。郑振铎捐赠毕生珍藏的7万多册善本典籍。巴金捐款数万元并献出他珍藏的现代文学史料充实现代文学馆。范曾将在日本举行书画展览所得的120万人民币全部捐献给国家,作为建设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大楼之用。纺织女工杜芸芸,将本该归她所有的10多万遗产交给国家,支援建设。上述捐赠,表现了他们“富贵于我如浮云,一心为国为人民”的崇高精神和可贵品德。
(8)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在生前是一位热爱祖国和事业、蜚声海内外的名人。在旧社会她曾多次义演,赈灾济民,
为家乡修筑堤坝。解放后的抗美援朝之初,她亲自率团义演150多场,捐献了一架“香玉剧社号”战斗机,极大地鼓舞了中朝人民的斗志。她的座右铭是“戏地天大”,这是父亲给她的教诲,她终生铭记。她常动情地说:“我这一生无所求,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唱好戏,让观众满意,这就是我的幸福。”她认为每个文艺工作者都应维护艺术的纯洁,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古名。
【佳作展台】
手挽手
天地苍茫,岁月有情,历史的长风犹若遥远的回音,荡漾着爱的华章,翻看那浩如烟海的史册,有一个民族永远值得我
们骄傲中华民族!无数中华儿女抒写了一曲曲手挽手,众志成城,将爱传递的赞歌!
手挽手,播种爱,将会温暖世人的心房。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李丽,命运多舛,几遭劫难,下身瘫痪的她只能与轮椅相伴,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用那颗善良的心去感化服刑人员,五年里,她温暖了八万个冰冷的心灵,她毫无保留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她挽起那心灵近乎干涸的人的手,爱在她的手中传递,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她用真情温暖了世人的心房!
手挽手,传递爱,将会推动社会的前进。香港著名慈善家霍英东先生有着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意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的一生用于慈善的捐款多达150亿港元,为推动
各地区的教育、医疗、体育、山区扶贫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达能兼济天下,他伸出自己的双手,挽起那些需要得帮助的人的手,温暖一方,贡献一方,他用赤子爱国之心回报社会,推动祖国的发展! 手牵手,付出爱,让世界每个角落充满爱的阳光!几年前,印度洋海啸无情地卷走了数万人的生命,冲毁了数十万人的家园,青岛市民积极为灾区募捐,他们不图名,不为利,只因心中有大爱,他们牵起印尼同胞的手,无私奉献,让爱的阳光洒满人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微尘”。“微尘”渺小,却塑造了伟大,这不只是一个的名字,这是一座城市的爱心!
是的,爱是一股力量,一股可以温暖世人心房的力量;一股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一股可以让世界每一个角落都充满阳光的力量——爱是可以战胜一切的力量!
2013年,一场无情的地震让雅安万人无家可归。天地无情,人有情!中华民族是一个灾难打不到的民族,今天让我们手挽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今天让我们手挽手,将爱传递,重建雅安新家园! 这世界有爱才温暖,这世界有爱才永恒!手挽手,传递爱,让我们永奏爱的华章!
【赏析】文章语言平实质朴,紧扣论题展开写作,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议论记叙到位。清新的文笔下无不洋溢着人间的大爱,深刻地将“手挽手,传递爱”的呼唤淋漓尽致地展现
出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