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作者:玉珍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3年第12期

摘要:语文从来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工具性和基础性与生俱来地决定了语文在自身学习中的整合性和实践性,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综合性学习,文章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综合性学科;语文教学;教师;学生;综合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77-01

综合性学科的设立,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的提出,极大地刺激了当前各科的教学,促使了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变,研究性学习已经引发了当前教育领域的变革。其实,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不是现在才有,而是现在才引起我们的关注。 早在我国古代,文史哲就密不可分。可见,语文从来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工具性和基础性与生俱来地决定了语文在自身学习中的整合性和实践性。所以说,语文学科综合性学习不是缺乏有关资料,而是缺少具体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综合性学习呢?现我就近年来对初中语文教学谈谈自己的浅见: 1.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质内涵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生活的整体联系,它以活动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以问题为教学中心,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1 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在初中语文综合性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能用计算机排版、制网页、编辑等基本操作,还要激励学生运用学校有限资源如图书馆、微机室等查找资料。同时,教师应多组织实践活动,让听说读写贯穿在实践活动中,并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学习语文,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提高。

1.2 倡导研究性学习。初中语文综合性不是作语言学、文学、社会学、伦理学、写作学、阅读学等的简单加法运算,它是综合运用语文、艺术、科学及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和解决语文学习上的困难。师生间语言的交流,共同拓宽语文学习范围,开阔视野,进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1.3 重视言语实践。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看重学生的言语实践,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文献来及时内化课堂知识,通过实地考察、走访等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写调查报告,使学生课堂知识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 2.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效的实施初中语文综合性的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2.1 形成正确的评价机制。对于评价机制的引入要动态的,能够达到语文改革的良性循环目的的改革综合性活动的重点是能够令学习与考试分离开来,教学的目的在于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而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所以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施中遇到的最大阻力就是与现行考试不一致。现在的学校大多太过于追求升学率的发展,而语文综合性教育则强调学习与考试的分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语文教学可以往正常的轨道上前行,否则又将陷入到一场为了考试而读书的无聊学习中去。就目前的教育形势来说,展现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思想越来越成为考试改革的重点,教育也逐步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渗透,并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从评价内容来看,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着眼点主要是:(1).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程度和在活动过程中的的合作态度;(2).学生能否积极的搜集、整理资料;(3).学生能否在活动过程中自主的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4).学生能否根据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与观点;(5).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学生的成果展示和与人交际能力。其中,学生成果的展示是对学习成果的评价,而前面谈到的几点都是对学生表现得评价,这些表现是评价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指标。

2.2 体现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应以学生为主,如果缺少学生的参与,学习就难以称其为学习,更谈不上综合性学习了。学习是一种靠天分,也是一种靠后天的习得,只要我们能够对学生进行学习的指导,学生还是非常热爱学习的。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很大程度上要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进行规划,不能太过于片面,否则将难以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从课程上得到启发的一些快乐和成果。因此,各科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因生制宜。

2.3 树立\"学生\"意识,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内心的需求。\"学生意识\"就是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并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好奇心强、肯动脑、爱表现、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渴望成功是他们的天性。教师应理解和鼓励学生的表现意识、期望意识、成功意识,要经常让学生担当角色,参与表演,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在实践中思考,这样学生有所动、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敢于发掘自我、发展自我,促进了每个学生良好个性的自主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基于此,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2.3.1 尊重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某一事物发生了兴趣,才会产生乐此不疲的情感,从而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要考虑的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力求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相贴近,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 2.3.2 贴近生活。生活即教育,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教育注入了深邃的内涵。以实实在在的生活为内容的学习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很乐意全身心的投入。生活的外延又相当广泛,它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生活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所有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都可以纳入语文教师的视野之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4 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语文教材中大多数\"综合性学习\"是穿插在阅读、写作、口语中的,只有极少数是以专题的形式单独列出。在一定程度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潜在的课程,它渗透并落实在语文课程的理念和操作中,若独立出来,反而会丧失\"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与价值。此外,语文教材中设置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可能不适合某些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这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对活动作一些变动,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2.5 全面关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较大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般包括活动准备、活动展开、成果展示、反思总结四个环节。一般的,大家对活动准备、成果展示两个环节比较重视,而对活动展开和反思总结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活动准备和成果展示两个环节多在课堂上进行,教师直接参与,便于指导;而活动展开、反思总结环节往往在课外进行,由学生自主组织,教师的介入程度低,也不便于指导,因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树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理念,加强对薄弱环节的指导,全面关注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并且在活动结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个人和小组的表现和得失,认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进步与不足,并确立今后努力的方向。 3.总结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真正意义,在于学会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活动中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为前提,学习活动的选题应贴近学生,注意对学生活动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