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患远程管理系统建设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患远程管理系统建设

来源:意榕旅游网
RESEARCH WORK

研究论著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患远程管理系统建设

陈梁华a,刘宇平b,幸雯靖a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 计算机中心;b. 院办,广东 广州 510120

[摘 要] 建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患远程管理系统,介绍系统开发背景、相关技术、总体架构、各功能模块,包括医疗数据接口汇集、远程病情诊断、医患沟通管理、患者对医生仁爱关怀能力的评价管理等,指出该系统能实现医患双方通过非现场的方式解决部分医疗问题,提供智能化服务,也为增加医生医疗业务开展效率提升和医德提高提供帮助。[关键词] 医患远程管理系统;移动互联网;远程诊断;医疗数据接口

Construction of Doctor-Patient Remot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Mobile Internet

CHEN Lianghuaa, LIU Yupingb, XING Wenjinga

a. Department of Computer Centre; b. Department of Institute Offic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120, ChinaAbstract: A mobile doctor-patient remote management system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the system development background, related technologies, overall architecture, and various functional modules were introduced. Among them, the medical module included medical data interface collection, remote disease diagnosis,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and patient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doctors’ caring ability. Importantly, the system can provide intelligent services so that both doctors and patients to solve some medical problems off-site, and also promote doctors’ medical ethics and medical busi-ness efficiency.

Key words: doctor-patient remote management system; mobile internet; remote diagnosis; medical data interface[中图分类号] R-056 [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j.issn.1674-1633.2020.01.024 [文章编号] 1674-1633(2020)01-0089-03

引言

随着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据统计,80%的医疗纠纷由双方沟通不畅所致,其余20%与医疗技术有关的医疗纠纷,也与医患交流沟通不到位密切相关[1-3]。许多疾病如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长期需要在专家的指导下服药,但由于医疗资源紧张需要定期挂号排队就诊,造成患者诸多的不便。而且部分医生在给患者看诊的过程中缺乏关怀和仁爱共情技巧[4-6],导致患者不满,然而医疗机构管理层还比较缺乏这方面的数据。另外,现有系统各自为政,缺乏完善的数据汇集利用,临床医生在诊断时迫切需要患者医疗过程中多方面的关键指标[7-8],如非即时采集的检验类指标肝功能、白细胞、患病史和肺功能/CT/MR/ECT/超声/内窥镜等各类检查报告等[9-10],以及即时采集的心跳、舒张压、收缩压、血糖等指标。这些都需要一套智能化的管理沟通系统来综合利用数据[11],打通医患之间的沟通壁垒,避免因沟通不畅造成医患冲突,使医患双方能够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达到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

收稿日期:2019-04-29

基金项目:广州市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模式研究(201806030012);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实现(广医附一[2017]42号)。

通信作者:刘宇平,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教管理。通信作者邮箱:drlyp@163.com

1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

1.1 概述

为满足患者使用Android、IOS等不同操作系统平台的手机使用的需求,采用基于WEB网页开发的模式实现系统,可以使系统免安装,并简化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过程。现有患者普遍使用智能手机,因此可以通过手机浏览器与数据库进行数据上传、下载,采用的语言有新一代浏览器支持的开发语言HTML5,与服务器交互采用ASPX,开发中使用到以jQuery和jQuery UI为基础的jQuery Mobile跨平台的移动开发框架,达到兼容多种客户端设备的目的,大大降低了多次开发的风险[12-13]。目前常用的移动APP开发方式比较分析如表1所示。1.2 服务器端开发语言ASPX

ASPX文件是微软在服务器端运行的动态网页文件,通过IIS解析执行后可以得到动态页面,是微软推出的一种新的网络编程方法。在服务器端靠服务器编译执行的程序代码,然后把数据发送到客户端,具有简便易学、与.net框架类交互好的特点[14-15]。1.3 HTML5语言+jQuery Mobile

HTML5作为HTML的升级版本较旧版本在功能上有很大提升,提供了用于绘画的canvas元素、用于媒介回放的video和audio元素、对本地离线存储更好的支持、新的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35卷 01期 VOL.35 No.0189

研究论著RESEARCH WORK表1 常用的移动APP应用开发方式比较分析Native APP能够与移动硬件设备的底层功能;可访问手机所有功能(GPS、摄像头);速度更快、性能高、整体用户体验不错开发成本高,维护成本也高;支持设备非常有限;获得新版本时需重新下Hybrid APP全Web开发,一定程度上有利于Web跨平台开发、用户不需要去下载安装,开发前端技术人员快速地构建页面样式;速度快;纯H5 APP快速开发、低成本、有利于在不同的平台上面展示同一个支持设备广泛;较低的开发成本;可即时交互层;兼容多平台顺利访问手机的上线,无内容限制多种功能,App Store中可下载无法使用很多移动硬件设备的独特功能;用户体验不如本地应用;性能稍慢;对联网的要求比较大;图片和动画支持性Web APP优点缺点载应用更新不高特殊内容元素,比如article、footer、header、nav、section,新的表单控件,比如calendar、date、time、email、url、search等,使设计页面元素更丰富。jQuery Mobile是一个用于创建移动端Web应用的前端框架。通过使用jQuery Mobile可以通过一个灵活及简单的方式来布局网页,且兼容所有移动设备。不同设备使用了不同开发语言,jQuery Mobile可以很好地 兼容不同的设备或操作系统,jQuery Mobile解决了不同设备兼容的问题,因为它只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16-17]。1.4 MYSQL数据库

作为一种开源的免费关系型数据库,目前已经大量的应用在各类Web开发中,其易学和丰富的开发资源深得广大开发者喜爱,拥有一个非常快速且稳定的基于线程的内存分配系统,可以持续使用而不必担心其稳定性。1.5 数据汇集

数据汇集指不同类型数据库的数据汇集的过程,通常来说包含以下几个过程:数据汇聚、清洗整合、数据融合、数据输出,不同类型数据库的数据通过患者的身份证号可以建立唯一的数据记录,系统针对医疗过程的各类疾病所关联的指征,将关键数据捕获并汇总到统一的数据库平台,为医生诊断时提供准确的医疗依据。

2 总体设计

系统采用浏览器的方式运行,可以免除客户端手工安装的弊端,减少系统升级给用户带来的困扰,同时降低维护运营的总体成本投入。系统的总体架构图,见图1。根据不同操作者,系统中的使用对象分为医生、患者和系统管理员,见图2。系统交互过程及操作流程,见图3。

图1 系统总体架构图

90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35卷 01期 VOL.35 No.01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图2 系统用例图

图3 系统操作流程图3 各功能模块设计及应用效果

3.1 医疗数据采集

传统的方式是医生通过各业务系统如LIS、PACS、电子病历系统获取患者的诊断、病程记录、检查、检验结果,本系统根据某一特定疾病的特点,如高血压、糖尿病、哮喘、骨关节炎等,将患者的各大业务系统接口通过预先设计好的接口获取并汇总显示,部分缺失的数据可以手工录入或重新设计调取接口,接口获取的方式灵活,支持Web service以及oracle/MS SQL/MY SQL各类数据库,对于患者采用身份证号作为唯一标识符,对于同一患者多个检测结果的关键内容给予提醒并支持复制,以方便医生书写病情的时候操作。3.2 远程病情诊断

根据已经设计好的医疗数据采集模块,医生通过患者的唯一标识号获取其最近的医疗体征数据,其中包括系统现成的和现场采集两大部分(可选)。其中,现场采集可以是最新患者在家中用仪器如血压计、血糖计测量出来的结果,由患者录入并发送给医生。医生根据患者描述病情及其它医疗体征数据作出疾病种类判断,根据轻重程度

给予是否需要进一步到院做检查、检验的判断,如果不需要,则通过远程指导患者进行服药及不良反应的提醒。同

时,医生还能指导患者进行一些适当性的注意事项,如每天可以进行20 min以内的慢跑,避免爬楼梯、爬山以及其他剧烈运动,尽量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锻炼,饮食宜清淡,少刺激,不宜过饱、过咸、过甜等,根据疾病种类系统可以预先设置好不同疾病的注意事项、建议指导模板由医生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并能进行维护,形成医生个人的知识库模板。如图4所示为患者主诉数据一览表的效果图,展示了患者的各项体征要素,其中身份证作为患者唯一标识号,医生可以在该界面进行留言、门诊挂号、替患者做预约检查等操作。

图4 患者主诉数据一览图3.3 医患沟通管理

医患之间的远程交流可以带来一些现场沟通无法享受的便利,如效率提高、数据集成度提高、数据获取及时性提高、用户满意度提高、用户部分历史感受可追溯等,借助系统,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的预期效果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服药后可能会嗜睡、胃口不好、恶心等现象,同时针对不同的治疗方案也可以给患者予以介绍甚至让患者选择,有利于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进行全面的认识并能做出及时的反应,系统具备了随访特性,让医生可以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结果进行就医后定期随访,有助于为患者和医者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3.4 医患沟通能力评价管理

根据心理学特点采用Delphi专家意见咨询法设计了一套指标纳入系统,由患者诊后在系统对医生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指标(从患者角度):① 我感受到医护人员对我作出诊疗方案的选择后,他们一如既往地持续关注、爱护我,尽心、尽力解决我身体的痛苦、内心所忧所虑;② 通过医护教育和自我学习,我不断认知到本疾病的知识,感受到自己病的主体性,能否及时解决问题或不能解决问题,这主要是自己的事,我积极配合着医护的帮助,不管结果如何;③ 面对这次事件,医生的爱心帮助、精神支持,我对我的困难或解决,不害怕了,或有信心了;④ 本次我见到医护人员进来,内心感到医护人员有亲切、温暖地尊重、关爱每位患者;⑤ 这位或这些医护人员用心体贴、倾听、感知我的事件倾诉;⑥ 感觉到医护人员以尊重、接纳、互助求教难决问题的身份或姿态与我探讨、交流,如原因、减轻或加重,用药等方式与效果,选择项包括:很多/一些/少/无。评价数据主体是患者给出的,因此其评价结果公开后可以让

RESEARCH WORK

研究论著

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各医生的不足之处,同时也为医生改进自己的工作提供依据。3.5 应用效果

国外发达国家早在四十多年前就应用了远程会诊平台,而我国则在最近几年才逐渐在该方面投入使用,据统计,我国80%的医疗卫生资源分布在大、中城市,传统的医疗会诊模式无法解决就医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通过推广互联网医患管理平台系统能够实现医患双方通过非现场的方式解决部分医疗问题,提供智能化服务,通过对多业务平台数据的汇集,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获取准确可靠的患者体征数据,提升了医生医疗业务开展的效率,也有助于提升医德。重要的是远程医患互动模式的引进有助于改善长期以来紧张的医患关系,使本就紧张的医疗资源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下得以缓解并有效释放,患者的健康记录也可以有效记录并追溯,使社会的就医环境更和谐。系统上线后,成功填补了患者评价数据库、会诊医患沟通数据库的空白,

而医患沟通数据的补充更为日后医疗纠纷建立电子法律依据,会诊时间也由原来的2天内缩短到10 min左右,愿意会诊的人数也在逐步增加,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医患远程管理系统实施前后对比

评价项

上线前效果

上线首月效果

患者评价数据无得到完善补充

会诊总人数 (含院内院

外,例/月)26122821

会诊时间市内半天,市外1~2天平均10 min会诊医患沟通数据

填补空白

4 结语

移动互联网平台将医疗业务数据与远程诊断等技术相结合,在患者沟通、数据追溯与医疗评价等方面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导入与分析、自动化的提醒以及精准化的治疗,从而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效率的目标。目前我国医患沟通中存在各种矛盾,但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医疗水平的上升以及信息智能化的普及,医患双方将向着共同甚至共享式沟通的方向前进,医患关系将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宋群英.浅谈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医学美学美

容(中旬刊),2015,24(6):974.

[2] 赵凌云.从患者健康权角度浅析医疗纠纷中的临时性救济制

度[D].长春:吉林大学,2017.

[3] 高杨,白松,郭明华,等.多维度分析医疗纠纷发生的因素[J].中

国医院,2017,21(4):71-73.

[4] 孙刚,陈雅迪,周梦瑶.居民的就医信任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6):2003-2006.

[5] 陈晶晶,田曼.浅析医患共同决策面临的问题及出路[J].医学

下转第110页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35卷 01期 VOL.35 No.0191

研究论著

RESEARCH WORK

管理成本[14]。

(3)流程优化,程序规范。流程优化对比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流程优化后基本实现了采购程序规范。耗材入院改变了以往与供应商议价直接入院的模式,实行公平公开招标。物流配送环节引入了SPD管理,实现了统一标准化的配送。原先医用耗材被临床领取后是否使用,库存多少,都难以监管。引入SPD配送后,产品使用扫码消耗,未使用产品的库存在系统中可以查看。原有耗材管理模式信息系统不联动,存在诸多需要手工比对的环节,流程优化后通过建立商品字典表,实现了数据的自动传输,系统联动。而对供应商也进行了有效的管理,通过对供应商进行年度评价,促进供应商更好地为医院服务。

表1 流程优化对比表

原有耗材管理模式

与潜在供应商议价不定时、不定点、

物流配送

影响日常工作

使用监管无信息系统不联通供应商管理未进行评价环节

入院采购

优化后耗材管理模式公开招标SPD统一配送

扫码消耗,系统监控库存建立商品字典表,系统联动供应商评价结果影响入院采购

[2] 杨柴,章伟,谷玮,等.精益管理在医用耗材物流管理的应用探

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6,(6):454-457.

[3] 沈蓓丽,章浩伟.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现况[J].解

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6,23(3):276-277.

[4] 朱永佳.我院加强对医用耗材供应商管理的探索[J].中国医疗

设备,2016,31(8):116-117.

[5] 蔡立力.新医改背景下A医院医用耗材成本控制优化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学.2018.

[6] 金燕,沈洁,王诚,等.基于智能仓储与调配管理系统的医用耗

材精细化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8,33(5):139-142.[7] 刘同柱,沈爱宗,胡小建,等.基于SPD模式的医用耗材物流管

理流程优化策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7,34(2):114-116.[8] 刘阳,石馨.基于“物联网+”的医用耗材管理模式探究[J].中

国医疗设备,2016,31(8):118-120.

[9] 盛红彬,马延斌.医用耗材管理现状与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

理杂志,2015,(7):688-690.

[10] 许冠吾,吴涛.SPD供应链下医院耗材收费规范研究[J].卫生

经济研究,2016,(12):54-57.中国医疗设备,2016,31(3):142-143.

精细化管理的影响[J].中国医疗设备,2018,33(9):153-157.经济研究,2017,(1):69-71.

模式在临床护理单元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3):415-418.

[15] 殷相飞,余芳,张和华,等.新形势下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与配送

模式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8,39(2):84-87.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 2018,38(10):55-56. C [16] 夏培勇.基于医院新型供应链SPD管理模式的绩效考核指标[11] 王云鹏,刘伟军,武卓,等.医用耗材供应商评价机制的探究[J].[12] 武文成,秦利荣,徐海青.运用SPD管理模式对医院医用耗材[13] 王晓波.手术室医用耗材二级库精细化管理的探讨[J].卫生[14] 屠庆,廖佳莉,季伟琴.医用耗材“SPD一体化供应和配送”

4 小结和展望

对耗材采购、配送、使用、评价进行全流程的优化尤其是SPD模式的引入,提高了医院耗材管理的协同能力和智能化管理水平。但SPD模式毕竟是第三方机构协助医院进行耗材管理,医院在耗材采购,仓储,配送,账务核对,信息共享以及二级代理商资质管理等环节需要加强风险防控和监督。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与提高,以最终实现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以及医院的精细化管理[15-16]。

[参考文献]

[1] 陈国华,葛孟华,俞利张.基于信息技术强化医用高值耗材精

细化管理[J].中国医院,2015,(11):48-49.上接第91页

与哲学,2018,(7):10-12.

[6] 王锦帆.医患多因素临床思维与就医思维的融合权重策略[J].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5,36(11):4-8.

[7] 高洁.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J].电子技术

与软件工程,2018,(24):122.

[8] 刘信,杨大伟,刘昆,等.移动互联平台应用设计及发[J].电子技

术与软件工程,2016,(24):51.

[9] 刘清明,鲍烨,陈宇,等.珠海市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网络数据

库开发[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7,5(4):375-379.

[10] 弓静,王莉,郝强,等.基于PACS系统医学影像学教学数据库

的开发及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1):66-68.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7,41(1):66-69.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35卷 01期 VOL.35 No.01[12] 张春明.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系统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

件与应用,2011,(4):178.

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4):51.

探索[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6,(3):290-294.

疗服务监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5,(1):43-48.

[16] 叶舟,来勇臣,朱敏,等.国际远程医疗的创新实践[J].中国数

字医学,2018,13(7):40-42.

机技术与应用,2017,25(3):19-22. C[17] 李炜,黄倩.基于Web的远程医疗系统的开发与设计[J].计算[13] 刘信,杨大伟,刘昆,等.移动互联平台应用设计及开发[J].电[14] 张国明,陈安琪.基于区域健康信息平台的医疗大数据利用[15] 刘璐,谢桦,范启勇,等.基于健康档案和区域卫生平台医

[11] 陆宇宏.基于HL7中间件的区域医疗异构数据共享实现[J].

1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