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08,36(17):7423—7422,7470责任编辑王,J、星责任校对马君叶土壤中铜污染研究进展刘军1’3,谢吉民2,初亚飞2,王谦1’(1.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2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镇江212013;3.平顶山工学院环境工程系。河南平顶山467000)摘要从铜污染的生态效应、铜和其他重金属的复合污染、铜和有机污染物的复合污染以及铜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4个方面对土壤中铜污染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目前铜污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关键词土壤;铜污染;有机污染物;复合污染;生物修复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08)17-07423—02ResearchAdvancesinCopperPollutioninSoHLIUJunAbstractetal(SchoolofEnergyandPowerEngineering,JiangsuUniversity,Zhenjiang,Jiangsu212013)Researchadvanc鹤inCupollutioninsoilwerepollutionecologicaleffect.compoundpollutionofCuandotherheavymetals,compoundpollutionofCuandtheorganicpollutant,bioremediationofCu-contaminatedsoil.ExistingproblemsinthepresentCupollutionresearchandfuturedevelopmenttrendwereputforward.aspectsreviewedfromthefourincludingCuKeywordsSoil;Cupollution;Organicpollutant;Combinedpollution;Bioremediation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含铜矿产的开采、冶炼厂三废的排放、含铜杀菌剂的长期大量使用和城市污泥的堆肥利用,使土壤含铜脲酶、硝酸还原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磷酸酶、水解酶等。Choudhary等研究发现,当cu:做度达到200mCs时,脲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受到抑制161。王秀丽等认为Cu污染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51。土壤酶活性与重金属之间的关系,受土壤有机质、黏粒等含量的高低及它们对土壤酶的保护容量和对重金属缓冲容量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41。2铜和其他重金属的复合污染Cu等重金属在复合污染条件下对植物的毒害及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要比单一元素的污染复杂得多。土壤中Cu和其他重金属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主要表现为协同作量达到原始土壤的几倍甚至几十倍【IJ,远远超出了土壤环境的承载力,对植物、动物和土壤微生物产生危害,严重威胁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的安全。因此,土壤中铜的污染也逐渐引起了人们重视。笔者就土壤中铜污染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土壤铜污染的防治和修复提供理论依据。1单一铜污染的生态效应1.1对植物的危害铜(Cu)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在调整蛋白质构成、参与光合电子转移、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和细胞壁的新陈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f'21。但过量的Cu会用、加和作用和拮抗作用。交互作用各类型的表现,与各种重金属在环境中的浓度及其组合关系、作物的种类、作物的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当土壤中的cu浓度达到某一阈值时,植物的生长发育受阻,严重的可造成植物死亡131。1.2对土壤微生物的危害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部位和暴露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阳。骆永明等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发现,在外加Cu100m以g和150mg,l【g剂量时,可能物质循环与养分转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微生物可通过多种方式影响重金属的活动性,使重金属在其活动相和非活动相之间转化,从而影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另一方面微生物能吸附和转化重金属及其化合物【4】。但当Cu等重金属的浓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土壤微生物数量由于铜锌交互作用大幅度增加、有效态金属浓度而提高其毒性,使大麦和黑麦草生物量明显减少胸。Mesquita等通过研究石灰质土壤中铜和锌的交互作用发现,只有少量的可交换态铜和锌被吸附,但铜比锌更容易被吸附191。3铜和有机污染物的复合污染3.1吸附行为的交互作用Cu等重金属在土壤中吸附行和种群结构发生改变,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受到抑制,甚至死亡。王秀丽等认为土壤受Cu等重金属污染后能明显提高代谢熵,降低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大小以及微生物熵Ⅲ。为受土壤的阳离子交换容量、粘土矿物组成、有机质质量分数、重金属离子本身的电荷性质、价态、水合半径以及平衡介质的酸度等因素的影响It01。Cu的存在通常不会影响有机Choudhary等研究发现,在Cu等重金属的胁迫下,由于净化机制,脯氨酸、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量上升,藻青菌(Cyanobacterium)的生长受到抑制问。1.3对土壤酶的影响土壤中酶的活性是衡量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重金属通过破坏酶的活性位点和空间结构,导致土壤中酶的活性下降;也可以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少微生物体内酶的合成和分泌,最终使单位土壤中酶的活性降低141。与Cu污染关系密切的土壤酶有污染物在土壤上的吸附¨l,它本身在土壤有机质上的吸附主要是通过与有机质官能团之间的络合作用而产生的。Cu具有比较强的络合能力,其络合位点主要为羧基、羟基以及胺基等112];而极性有机污染物可以通过静电作用以及在土壤中的粘土矿物上形成氢键等方式被吸附在土壤表面,从而可能与cu等重金属发生竞争吸附㈣。司友斌等研究发现,苄嘧磺隆增加了Cu如在Ca{豪脱石上的吸附;对Cu2+在高岭石上吸附的影响,则是低pH值时增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77025);江苏省社会发展项目(BS2006052):镇江市科技计划项目(SH2006076)。作者简介刘军(1974一),男.河南信FelA.,在读博士,讲师,从事环境污染与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通讯作者。收稿日期2008.04.14加Cu“吸附.高DH值时降低Cu2噘附lq。Morillo等研究了Cu与草甘磷在不同矿物和土壤中的交互作用过程,结果表明,在不控制酸度的情况下,草甘磷的加入降低了土壤对Cu的吸附,这主要是因为它降低了平衡溶液的pH。但在同样pH万方数据 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条件下,草甘磷的加入则增加了土壤对Cu的吸附,因为被吸附在土壤上的草甘磷与Cu发生络合反应。同时,Cu2+的加人也增加了土壤对草甘磷的吸附量陋-61。3.2化学作用过程的交互作用从化学角度来看,Cu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交互作用主要包括络合、氧化还原以及沉淀等,这些过程的发生对其在土壤中的交互作用有重要影响。有机污染物通常与Cu共存,其直接的结果就是可能形成Cu有机络合物,这些络合物将明显改变Cu以及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物理化学行为,从而使得土壤表面对Cu的保持能力、水溶性、生物有效性等发生一系列的影响。王果比较了草甘磷、毒莠定和杀虫脒3种农药对cu2+在Ca荣脱石和d.A120,上吸附的影响。研究表明,3种农药都降低了Cu2+在蒙脱石上的吸附.但草甘磷的存在增加了Cu嚯d.A120,上的吸附,毒莠定和杀虫眯对Cu扣在d-A120,的吸附无明显影响㈣。王慎强等研究发现,在酸性条件下,邻苯二胺增加了红壤对Cu的吸附量,且吸附量随着邻苯二胺浓度的增加而增7311f'目。这主要由于邻苯二胺含有氨基,在酸性条件下邻苯二胺与Cu形成配合物,并与土壤发生交换反应从而增加了Cu在土壤中的吸附。3.3微生物过程的交互作用重金属一有机污染物复合污染对土壤生物学过程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从而间接影响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也可以通过改变土壤的氧化还原能力而影响有机污染物一重金属的交互作用。在黑土农田生态系统中,乙草胺一Cu复合污染比其单一污染更能降低细菌总数以及固氮菌、硅酸盐细菌、矿化磷细菌活菌量和土壤脱氢酶的活性,更能促进土壤呼吸强度的增加IJ9】。Gunasekara等研究发现,高浓度的Cu(>40mgrL)通过影响稻田土壤中的脱氯细菌而抑制杀虫丹(r111iobencarb)的降解刚。4铜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有2大类:物理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物理化学修复包括客土法、化学固化、电动修复、土壤淋洗等,这些技术不仅非常昂贵,难以大规模改良。而且常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生物活性下降和土壤肥力退化。因此,生物修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生物修复是指利用某些特定的动、植物和微生物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生物修复包括土著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12lJ。其中,植物修复技术近年来备受人们的关注,被学术界称为“绿色修复”。对Cu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主要是对cu超积累植物的研究。自从1977年Brooks等汹提出“超积累植物”的概念以后,有关耐金属与超富集植物的研究逐渐增多。迄今为止,已发现Cu超积累植物24种,其中Aeolanthusbiformifolius含Cu高达13500wg/g,是当前已知的Cu积累量最高的植物1231。但超积累植物的耐铜机理以及如何提高植物的修复效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5研究展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土壤Cu污染领域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特别是在cu污染修复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总的看来,许多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1)土壤复合污染的作用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它涉及到污染物在土壤一水界面、土壤一植物界面、土壤一大气界面的相互作用。目前,大多数研究侧重于复合污染对植物生长、万 方数据土壤酶活性以及它们与土壤污染物含量等之间的相关性,对于其作用机理方面研究比较少,特别是缺少采用一些现代物理化学测试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作用过程进行研究。(2)单一Cu污染以及cu和其他重金属的复合污染进行的比较多,对铜和有机污染物的复合污染,尤其是cu和有机农药的复合污染研究的比较少,有待进一步加强。(3)应加强Cu复合污染研究成果的应用。我国现有的食品卫生标准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关于铜的规定,都是单一因素污染的生态效应,应用复合污染的研究成果,正确评估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性.为我国食品卫生标准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4)植物修复由于其价格便宜、对环境扰动少、可减少二次污染等优点已被用来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但目前找到的超积累植物不易于推广使用。如何寻找适合大面积治理cu污染的积累量高、生物量大的植物,有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BRUNLA,MAILLETJ,HINSINGERP,eta1.Evaluationofcopperavailabilityplantsincopper-eontaminatodvineyardsoils【J】.EnvironmentalPollution,2001.1ll:293—302.【21YRUELA1.Copperinplants[J].BrazilianJournalofPlantPhysiology,2005.17:145一156.【3】KOPITrKEPM,MENZIESNW.EffectofCutoxicitygrowthofcowpea(I,初dunguiculata)【J】.PlantandSoil,2006,279:287—296.【4】4陈怀满.环境土壤学IM】.jE京:科学出版社,2005.【51王秀丽,徐建民,谢正苗,等.重金属铜和锌污染对土壤环境质量生物学指标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28(2):190一】94.f61CHOUDHARYM,JETI正YUK,KHANMA,eta1.Effectofheavymetalproline,malondialdehyde.anddismutazeactivityinthecyanabacteriumSpirulinaplatensis-S5[J].Ecotoxic“superoxidegYandEnvironmentalSafety,2007,66:204—209.【7】郭观林,周启星.土壤一植物系统复合污染研究进展田应用生态学报,2003,14(5):823—828.【8】骆永明,严蔚东.PETERCHRIS.nE.铜锌交互作用和土壤1辐射对大麦和黑麦草生长的影响【J】.土壤,2000(2):95—98.【9】MESQUITAME,VIEIRAE,SILVAJM,eta1.Zincadsorptionbycalcal'eou8soil[J].CopperInteraction.Geodernla。1996。69:137—146.【10]NAIDUR,KOOKANARS,SUMNERME,et81.Cadmiumsorptionand咖8Portinvariablechargesoils:areviewfJ】.JournalofEnvironmentalQuality,1997,26:602—617.flllARlASM,PARADELOM,LOPEZE,eta1.InfluellceofpHandsoilcopperadsorptionofmetalaxylandpenconazolebythesurfacelayerofvineyardsoils[J].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lTlistry,20()6,54:8155—8162..【12lKAR【sSONT,PERSSONP。SKYUmERGU.Complexationofcopper(II)inorganicsoilsandindissolvedorganicmatter-EXAFSevidenceforchelateringstructures【J】.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2006,40:2623—2628.【13】FABREGAJR.JAFVERTCT。UH,eta1.Modelingshort-termsoil-waterdistributionofaromaticaminesLJl.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1998,32:2788一”94.【14】司友斌,岳永德.曹德菊,等.苄嘧磺隆对Cu2.在粘土矿物上吸附一脱附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1,21(5):587—591.【15】MORILLOE,UNDABEYTIAT,MAQUEDAC。eta1.Theeffectofdissolvedslyphosateuponthesorptionofcopperbythreeselectedsoils[J].Chemosphere,2002,47:747—752.【161MORILLOE.UNDABEYTlAT,MAQUEDAC.eta1.Glyphosateadsorptionsoilsofdifferentcharacteristics:Influenceofcopperaddition[J].Chemosphere,2000,40:103-107.【171王果.三种农药对Cuz"在蒙脱右和djAl20,上吸附的影响【J】土壤学撇,l%16,33(4):344—350.(下转第7470页)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份在1.0左右;挪威水产品的a指数前三年大幅下滑。近几年基本稳定在1.0左右;中国水产品的翻指数最低,大部分年份在0.6左右。山东省水产品的cA指数波动较大,最高时达1.95,在各比较对象中最高;最低时只有0.53,为各比较对象中最低者。其中2005年由于水产品进口大幅增长,同比增长43.9%,故cA指数跌至低谷。除2005年外,山东省水产品的CA指数与泰国不相上下。但很明显。山东省水产品的甜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衷2Table2实施,内外资企业统一税收,这对内资企业必将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山东省水产品加工企业应当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山东省水产业资源,适时发展水产品加工【Il。2.2强化源头管理。保障产品安全当前水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然是药物残留超标,这是影响水产品出口最突出、最根本的问题。2007年山东口岸出口退运有问题的水产品79r7t、价值203万美元,分别增长2.2倍和1.4倍。必须从源头治理和行业自律等关键环节入手,加快养殖环节标准化、品牌化和组织化进程,努力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加大对养殖环节的监管力度,规范生产行为,严查生产记录、用药记录等档案制度的落实情况,加强药残监控。令人欣喜的是,相关部门已认识到加大监管力度的重要性,2007年12月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通过调查取证,查处4家违规使用禁用药物导致水产品不合格的企业,并对这些企业进行了处罚。如果政府相关部门能持之以恒地加强监管.必定会大大促进水产业的健康发展。作为企业,要积极探索“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模式,着力构建加工企业和养殖基地的连动式、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机制。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出口水产品的检验检测体系,全面加强出口产品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出入境检验检疫装备和检测技术水平闭。2.3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发展深加工为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水产品的养殖品种应逐步调整,不能过于集中。促进水产业发展由外延型粗放发展阶段向内涵精深加工阶段发展,增2001-2006年山东省及竞争者水产品CA指数CAindexofaquaticproductsofShandongProvinceandcompetitorsfrom2001to2006年份Year200l20022003200420052006中国ChinaO.6lO.600.54O.560.6lO.58挪威NorwayLLL泰国Thailand美国America。.…,普“?”gL95L55L83L7L吼L酡铊叭U盼∞ii仉LLLLln53L32醯"∞他的%L鳃叭凹阱∞町注:资料来源:UNCOMTRADE、UNCTAD、山东国际商务网。Note:InformationcamefromUNCOMTRAD.UNCTADandinternationalbusinessnetworkofShandongProvince.统计数据表明,山东省水产品进料加工出口额约占水产品出口总额一半。加工企业大多是外资中小企业,技术含量低,主要是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由于加工贸易由外资企业主导,本土企业在品牌、国际营销渠道等方面均无控制权,大大限制了山东省从加工贸易中获取的利益。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山东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逐步攀升,而且政府的政策逐渐朝着加强劳动者权益的方向改变,劳动者自己的权益意识也不断增强,加之土地、能源、资源等要素成本上升影响,不少加名贵品种养殖,大力发展无公害水产品、绿色水产品、特色水产品的生产和加工,逐步改变目前水产品出口主要以价格优势占领市场的局面,增加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2.4优化市场结构。减少贸易风险山东省水产品出口主外资加工贸易企业成长困难。笔者认为山东省不断扩大的水产品出口主要来自外资企业,而这些企业除了解决了一要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出口市场的过于集中必将加大出口的风险,使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回旋余地缩小。为此,一方面要巩固欧盟、美国、日本等传统市场,以这些国家的进口标准作为国内生产标准,掌握其市场动态,适时地调整出口品种,提高传统出口商品的档次,增加深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打破或绕过其各项贸易壁垒。另一方面,要积极开拓韩国、俄罗斯、东盟、中东和南美洲等具有潜力的市场。此外,要强化品牌意识,重点培育水产品出口自有品牌;提部分就业,给政府上交少量税收外,对山东省水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拉动,山东省并没有从大量的出口中获得充分的利益。随着2008年新税法、工人社会保险义务化和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加之工资的大幅上涨,这些外资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这必将对山东省的水产品出口带来较大影响。2提升山东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2.1控制加工贸易,扩大一般贸易要提高山东省水产品升加工企业国际竞争力,支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着力加强行业组织建设,提高水产品生产与加工的组织化程度。参考文献【l】时希杰.企业执行力理论与创新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的出口竞争力,必须适当控制加工贸易的比重,大力发展本土水产养殖业,扩大一般贸易出口。不能过于依赖外资企业,要增大内资企业水产品加工出口的比重。随着税制改革的(上接第7424页)【XSlWANGSQ,ZHOUDM.WANGYLetaLEffeelof【2】杨顺江,孔祥智,郑玲燕.中国蔬菜品种及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们.—+——·卜-■一—..呻———-_.一—_.——+-+—+—_.斗斗—+·+斗——-·+·.-"4--—■呻斗-+—一.——_.-—■—·+—+-——-+—_.—·..—·-卜——+——●——+呻斗·+——-—叫-·+-■—-+—..——+·thiobenearbincaliforniaphenyhnediamineanditsricefieldsoilsm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2005,53:10113一lOll9.徒lk技术经济。2005(4):71—76.Cuadsorptionanddesorptioninredsoiluptakeby【21】倪才英,陈英旭,骆永明.土壤—植物系统铜污染与修复的研究进展叨.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29(3):237—243.f221BROOKSRR,LEEJ,REEVESRD.elaLDeleelionofnickelifemusrocksbyanalysisofherbariumspecimensofindicatorplantsfJ】.JournalofGeochemicalExploration,1977。7:49—57.paddyrice(()r声口s皿如o)【J】.Chemosphere,2003,51:77-83.【19】张倩如。周启星,张惠文,等乙草胺一铜离子复合污染对黑土农田生态系统中土著细菌群落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4,24(2):326-332.【20]GuNASEKARAAS,TENBROOKPL’PALUMB0AJ,eta1.Influenceofphosphateandcopp盯onreduetivedechlorinationof[23】韦朝阳,陈同斌.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叨.生态学报,200l,2l【7):1196一1203.万方数据 土壤中铜污染研究进展
作者:作者单位:
刘军, 谢吉民, 初亚飞, 王谦
刘军(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平顶山工学院环境工程系,河南平顶山,467000), 谢吉民,初亚飞(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王谦(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安徽农业科学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2008,36(17)9次
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1.韦朝阳;陈同斌 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1(07)
2.BROOKS R R;LEE J;REEVES R D Detection of niekeliferous rocks by analysis of herbarium specimens ofindicator plants 1977
3.倪才英;陈英旭;骆永明 土壤-直物系统铜污染与修复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3(03)
4.NAIDU R;KOOKANA R S;SUMNER M E Cadmium sorption and transport in variable charge soils:a review[外文期刊] 1997(3)
5.YRUELA I Copper in plants 2005
6.BRUN L A;MAILLET J;HINSINGER P Evaluation of copper availability to plants in copper-contaminatedvineyard soils[外文期刊] 2001(2)
7.MESQUITA M E;VIEIRA E;SILVA J M Zine adsorption by a calcareous soil 1996
8.骆永明;严蔚东;PETER CHRISTIE 铜锌交互作用和土壤γ-辐射对大麦和黑麦草生长的影响[期刊论文]-土壤2000(02)
9.郭观林;周启星 土壤-植物系统复合污染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3(05)
10.CHOUDHARY M;JETLEY U K;KHAN M A Effect of heavy metal stress on proline,malondialdehyde,and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in the cyanabacterium Spirulina platensis-S5[外文期刊] 2007(2)11.王秀丽;徐建民;谢正苗 重金属铜和锌污染对土壤环境质量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期刊论文]-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2(02)12.陈怀满 环境土壤学 2005
13.KOPITTKE P M;MENZIES N W Effect of Cu toxicity on growth of cowpea (Vigna unguiculata)[外文期刊]2006
14.GUNASEKARA A S;TENBROOK P L;PALUMBO A J Influence of phosphate and copper on reduetivedechlorination of thiobencarb in california rice field soils[外文期刊] 2005(26)
15.张倩如;周启星;张惠文 乙草胺-铜离子复合污染对黑土农田生态系统中土著细菌群落的影响[期刊论文]-环境科学学报 2004(02)
16.WANG S Q;ZHOU D M;WANG Y J Effect of phenylenediamine on Cu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in red soiland its uptake by paddy rice(Oryza sativa)[外文期刊] 2003(2)17.王果 三种农药对Cu2+在蒙脱石和d-Al2O3上吸附的影响 1996(04)
18.MORILLO E;UNDABEYTIA T;MAQUEDA C Glyphosate adsorption on soils of differentcharacteristics:Influence of copper addition[外文期刊] 2000
19.MORILLO E;UNDABEYTIA T;MAQUEDA C The effect of dissolved glyphosate upon the sorption of copperby three selected soils[外文期刊] 2002
20.司友斌;岳永德;曹德菊 苄嘧磺隆对Cu2+在粘土矿物上吸附-脱附的影响[期刊论文]-环境科学学报 2001(05)21.FABREGA J R;JAFVERT C T;LI H Modeling short-term soil -water distribution of aromatic amines 199822.KARLSSON T;PERSSON P;SKYLLBERG U Complexation of copper(Ⅱ)in organic soils and in dissolvedorganic matter-EXAFS evidence for chelate ring structures[外文期刊] 2006(8)
23.ARIAS M;PARADELO M;LOPEZ E Intluence of pH and soil copper on adsorption of metalaxyl andpenconazole by the surface layer of vineyard soils[外文期刊] 2006(21)
1.钟莉传.闵华 桂林市柑橘园植株和土壤铜含量分析[期刊论文]-宁夏农林科技 2011(2)
2.杨艳华.王才林 ABA对铜胁迫下武运粳7号和关东194幼苗的缓解效应[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10(4)
3.毛婷婷.尹睿.林先贵.陈梅生.武术.宋德显.戴珏 不同浓度铜污染对水稻土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期刊论文]-土壤学报 2010(5)
4.曹祥练.孙敬国.卢红良 重金属对烤烟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河北农业科学 2009(9)
5.初亚飞.谢吉民.刘军.郭会琴.孙成 铜与农药氰戊菊酯及莠去津在果园土壤中的交互吸附研究[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10)
6.李壮林 土壤污染及其治理措施[期刊论文]-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6)
7.张永兰.王友保 农田杂草对铜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期刊论文]-河北农业科学 2009(1)8.刘绍富 土壤污染及防治措施探析[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 2009(1)
9.朱文霞.曹俊萍.何颖霞 土壤污染的危害与来源及防治[期刊论文]-农技服务 2008(10)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ahnykx20081714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