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 试 卷
班级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
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号 答D A C C C B B D A A A D D A C 案 题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号 答 A C D C B A B C A D D A A B C 案 1.下列关于二月革命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 B.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之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立局面 D.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下图中领导俄国人民发动十月革命并取得最后胜利的人是
A B C D
3.列宁曾用“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这里“改良主义的方法”是指
A.工业化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1918年列宁曾说:“我们原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法令,在一个小农国里按共
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为改正这一“错误”,苏联开始实行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农业集体化政策 C. 新经济政策 D. 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5. 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A. 沙皇俄国 B. 苏维埃俄国 C.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俄罗斯
1
6.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最值得我国借鉴的措施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7. 在1923年的某西方报纸的元旦特刊中,有一组对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年度新闻总结。其中出现错误的是
A.该国的资本家正为自己企业的产销两旺而举杯庆贺。 B.该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在强制征收农民的余粮。 C.刊载了苏联成立的庆祝大会图片。
D.刊载了该国市民在商店里购物的图片。 8.苏联的工业化,主要力量和资金用于
A.农业 B.轻工业 C.能源和交通运输业 D.重工业 9.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A.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1921年新经济政策实施 D.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10.“斯大林模式”的特征不包括
A.市场经济 B.个人崇拜 C.高度集中 D.独断专行
11. 斯大林在列宁逝世之后,领导着苏联人民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过也建立起了斯大林模式,关于这个模式的说法,下面哪一项不符合历史事实
A.国家的最高权力集中于苏维埃 B.党政不分
C.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 D.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12.下列对苏联三十年代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基本上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B.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
C.宣布苏联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13. 苏联的下列政策和运动在历史上没有起积极作用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高度集中的体制 D. 大清洗运动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华盛顿会议上与会各国签订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 A.《九国公约》 B.《凡尔赛和约》 C.《慕尼黑协定》 D.《联合国家宣言》 15.以下内容最能体现巴黎和会的帝国主义分赃特点的是 A.重新划分德国疆界 B.限制德国军备 C.瓜分德国殖民地 D.占领莱茵河东岸
2
16.既是一战的战胜国,又参加了巴黎和会,但未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国 家有
①中国 ②美国 ③日本 ④法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17.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B.均有损中国主权
C.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
D.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8. 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受益者,主要表现在 ①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抑制了日本势力 ②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③美国海军力量同英国并驾齐驱 ④获得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大量殖民地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19.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购买能力不足 B.股票狂跌 C.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D.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
20.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
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凡尔赛体系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斯大林模式 21.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不包括
A. 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B. 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 C. 恢复和发展了美国的经济 D. 维护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22. 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你知道他所描述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经济大危机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自然灾害
23.看右图,这一工程应兴建于 田纳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西B、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 水利C、罗斯福新政期间
工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程
3
24.有人说:“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他的依据是
A. 实行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B. 实行“马歇尔计划” C. 实行新经济政策 D. 采取“冷战”政策 25.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A. 用改良的而不是扩张的方法克服危机 B. 采取国有化的形式
C. 兴建公共工程,减少失业队伍
D. 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消除危机 26. 罗斯福实行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A. 消除经济危机 B. 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 C. 为美国争取世界霸权 D. 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27. 下图反映的是纳粹党在希特勒授权下纵火焚烧德国国会大厦的情景,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嫁祸德国共产党
B. 为纳粹上台扫除障碍 C. 夺取国家政权 D. 迫害犹太人
28.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 希特勒上台 B. 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C. 国会纵火案 D. 轴心国集团 29. 日本法西斯的最主要特点是
A. 对内独裁 B. 军部是法西斯的核心力量 C. 制造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 D. 对外侵略扩张 30.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的影响不包括 A.结束了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的时期
B.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 C.根本上动摇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D.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造成战争危险
4
车站中学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
测 试 卷
答案:
1——15题:
DACCC BBDAA ADDAC 16——30题:
ACDCB ABCAD DAABC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