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重难点问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来源:意榕旅游网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重难点问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作者:杨满云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上)》 2019年第7期

杨满云

摘要:数学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时全面分析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方面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本文主要讲述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顺利解决问题,享受到收获的喜悦。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数学;重难点问题;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7-0028

一、思维导图概述及其应用意义

各种学科所学的知识复杂多样,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能够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处理,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与文字结合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知识构架,这种图形能够给人带来直观的效果,通过层级关系及各种分支,将每一章节的知识点放射状排列出来,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需要,通过这种形式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知识体系,因此初中学生对此思维导图有很大的依赖性,思维导图可以给他们带来学习上的效益。不仅将初中生的日常学习安排合理,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信心,锻炼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及对知识的组织能力。

思维导图的形式适合各种学科的学习,尤其是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初中数学知识零散细化,对于公式及概念性的东西不易记忆,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知识无限放大及缩小,让学生的大脑在训练中得到无限开发,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为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学生的数学问题相对于小学数学来说上升了一个层次,初中数学考验学生的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在遇到问题时用一个公式就可以解决的,其表现得更为复杂多样,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学习数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极强的锻炼。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学习的能力,既可以锻炼学生对知识的总结能力,又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体现出教师教学的价值。学生只有有了初步的学习意识才能在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时用数学方式来解决,对于导图既可以运用于一小章节,也可以运用于整本数学教材,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来对知识进行学习,既可将所学的知识表达出来,也能够将未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标注研究,让学生对初中数学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知识构架,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2. 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备课效率

运用思维导图的记忆形式,不仅适用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而且对教师的教学也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前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每一节课所讲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能够对学生每节课的教学准确地掌握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思维导图的形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有效率,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将复杂的知识与简单的知识交错地传授给学生,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明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备课效率。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重、难点问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 将基础知识点串联起来

每一门学科所学的知识都是前后互相联系的,学生的记忆能力有限,对复杂多样的知识容易混淆忘记,尤其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公式的应用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解决起来非常麻烦。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整理非常复杂,不够直观,以至于在学完某个或者某些知识点后,不能很快地把相关知识点捕捉出来。思维导图恰好能够弥补这一缺点,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对学生学习有很好的整体分类构架,能够帮助学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解决问题。

例如,教材第四章节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可以根据各种图形的共同特点及图形组合起来,表现各种组合体的形状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列举出来。在学习线性知识时,则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如平行或相交,这时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有关线与线之间的关系列出来,即判定公理或者根据判定公理逆推有什么样的性质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教会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因为导图不仅局限于对知识的构建能力,同时思维导图还能够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及未解决的问题一一详细地列解出来。

2. 将解题思路和错题整理出来

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解决传统数学教学的不足,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注重怎样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不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第一章有理数的运算,考查学生对有理数的认识即对定义的考查,有理数又分为正数和负数,正数与负数又可分为不同的小类,每一类都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字运算即加减乘除,每一种运算都有不同的运算法则,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将法则表示出来既增添乐趣又快速记忆,由浅入深地学习。从而将解题思路和错题整理出来,达到对知识的活学活用。

3. 将题型归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题,出现错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将错题进行整理,进行题型的归纳总结。而运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发现自己做题时经常出现的错题,从而在复习时有针对性。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而课后的习题练习也可以锻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能力,课后习题练习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整体的把握。此外,课后,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探讨,以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合作。

初中数学教学是一门重要且有意义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思维导图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还应不断地进行创新教育,在培养学生思维导图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开阔眼界,不断地有所反思、有所提高,从而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中学 5234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