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的局部内均压层结构研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上海大中型电机 20l0.No.3 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的局部内均压层结构研究 胡 波,梁智明,漆临生,皮如贵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通过对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和小面局部内均压层的结构分析,建立了相应的电路模型。 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特征参数与线棒的介质损耗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露铜点的间距、内均压层的表 面电阻率、主绝缘厚度、主绝缘的介电常数均与线棒的介损有关,同时该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的趋势 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均压层;特征参数 一一 构进行分析。 1 刖罱 大型发电机的单机容量与额定电压不断地提 高,给大电机的定子线棒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不仅 表现在对单只线棒主绝缘的电气性能和耐电持久性 提出了新的要求,还对单只线棒的介质损耗及其增 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在高压电机定 子线圈的换位面凹坑处采用低电阻材料作为内屏蔽 (均压)结构,可以均匀线圈内部场强、增大胶化线 图1 定子线棒截面结构示意图 圈的导体截面、降低介质损耗及其增量,从而提高线 定子线棒在小面上的两露铜点之问的绝缘结构如 圈的电气性能。内均压结构可以分为局部小面内均 图2所示。假定所有露铜点均匀分布,任取一段MN 压层结构和全屏蔽内均压层结构。因为前者具有工 进行分析,MN两点的间距为 ,点P为其中间点 。 艺简单、技术和质量可靠等优点,所以目前世界上主 5 要发电机制造厂大多以这种结构为主 1]。 本文通过对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的局部小 面内均压层的结构分析,建立了相应的电路模型,并 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特征参数与线棒的介质损耗之 间的关系。同时考察了两个露铜点之间的间距、内 均压层的表面电阻率、主绝缘厚度、主绝缘的介电常 数对线棒介质损耗的影响。 1.两露铜点;2.导线;3.换位填充;4.内均压层;5.主绝缘 图2定子线棒两露铜点MN之间的 2理论模型 小面内均压层结构示意图 在导线制造完成后,对其进行尺寸修整和角部 假设主绝缘的体积电阻、低阻内均压层的表面 处理后,在导线小面涂刷一层导电树脂,如图1所 电容与换位填充的体积电阻均可以忽略不计,则图 示。考虑到线棒大面上无内均压层且无股线换位, 2可以等效为图3(a)的分布式电路图。同时当 因此电场分布比较均匀,本文先对小面内均压层结 足够小且其阻抗远小于c 的阻抗时,C。可以看作 一48一 2010.No.3 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的局部内均压层结构研究 被 ,短路而忽略不计。因此,图3(a)的分布参数 式电路可以简化为图3(b)的集总参数式电路。 M N (a)分布参数式电路 P :上 l k 卜 eI  游 1 rI -. e 1 (b)集总参数式电路 图3线棒两露铜点MN间绝缘的等效电路图 图中: C ——主绝缘单位长度的电容; C ——换位填充单位长度的电容; R ——内均压层表面电阻; c——MP和NP两段主绝缘的并联等效电容; R——MP和NP两段内均压层的并联等效电阻。 根据图3(b)的等效电路,有式(1)成立。 r = + c = /R 解式(1)可得式(2): = 1+jwCR 同时分析绝缘结构可知: C=2 =26o S/d =2sos A( /2)/d o ,AL /d = =扣 = 式中: d——主绝缘单面厚度 A——线棒小面的宽度 ——内均压层表回电阻率 由式(2)、式(3)和式(4)得:  lUc l=J I=__= = I l √1+(toCR) =—=二=_l===l } (5) √¨( ) 因此,MN两点之间线棒小面沿轴向方向上的 表面电位分布总体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假设 中点P两侧的绝缘结构完全相同,则该段距离上的 表面最低电位应出现在点P上,且其电压值可以由 式(5)计算得到。显然,该电压值与内均压层的表 / 面电阻率、两露铜点的间距和主绝缘厚度有关。 l 、,正是由于小面内均压层上存在沿轴向方向上的 不同电位分布,所以小面内均压层将流过由该电位 差产生的阻性电流。而电路中总阻性电流包括流过 小面内均压层的阻性电流与流过主绝缘的阻性电 流。与小面内均压层结构有关的各参数的变化,都 将引起总电流中有功电流的变化,进而改变线圈的 介质损耗。 同时根据图3(b)的串联电路模型,MN段线棒 小面绝缘的介质损耗因素可以由式(6)计算得到: tan6。=tan6小面= CR= (6) 考虑到大面绝缘上无内均压层且电场分布比较 均匀,可以认为其介质损耗因素tan8:为常数,则大 面和小面的合成介质损耗因素tant ̄可以根据复合 介质并联组合的等效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如式(7) 所示 : n (7) 十叼 式中: tan ——线棒大面绝缘的介损; tan6 ——线棒小面绝缘的介损; ——小面绝缘与大面绝缘的体积之比; ——大面绝缘介电常数与小面绝缘介电常数之比。 考虑到小面绝缘与大面绝缘具有相同的绝缘厚度 和绝缘长度,则 约等于导线宽度与高度之比n,而 在数值上等于1。因此,式(7)可以简化为式(8)。 tart ̄=tan62+(tan61一t 2) (8) ...——49...—— /L2、 上海大中型电机 2010.No.3 假设d=4 mm、tang2=1.0%和n=1,现对tan6 大。电阻率高(大于10 n)时,两露铜点的间距 与P 和 的关系简要计算如表1所示。 表1 tnr ̄(%)计算实例 对介损值的影响很大。这与试验结果的趋势比 较一致。  ~一∞一。一~ 一加 c如卯如 如∞∞ C C C G 0 a 1 如∞∞∞∞ 如卯 ∞ 卯 (C C G C C 0 卯 如如 如如 ; c; 加如 Ⅺ 0 加 0 0 ¨ B ∞ 瑚 同时还可以知道:当内均压层电阻率或两露铜 点间距过大或过小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差较 0 10 10 10 10 1O 大,这说明该理论模型不适于电阻率或露铜点间距 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当内均压层电阻率过小或两露铜点间距过小 时,由式(5)可知,内均压层表面电位沿轴向方向上 几乎相同,小面内均压层沿轴向方向上基本没有的 阻性电流流过。此时MN段绝缘内的阻性电流主要 10 是由主绝缘的体积电阻产生的。因此,该电路模型 3模拟试验 不再适用。 试验采用真机线棒,在线棒外面涂刷不同电阻 率的低电阻漆,在漆完全干燥后,测量损耗。外包扎 当内均压层电阻率过高或两露铜点间距过大 时,图3(a)中换位填充的体积电容c 不能忽略,则 小面绝缘介损的计算不能再简化计算,显然本模型 不再适用。 5结语 云母带,使得防晕层与测量电极隔开,在一定长度上 与电极接触,改变接触长度,测量其损耗。试验结果 如表2所示。 表2 tan6(%)测量结果 (1)建立了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的局部 小面内均压层的理论模型,计算了各参数对线棒绝 缘常态介损的影响。 (2)在一定的范围内,计算值与试验值的趋势 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3)该理论模型不适于表面电阻率或露铜点 4试验结果与讨论 间距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漆临生,梁智明,皮如贵.发电机定子线棒导线绝缘结构试验研 究[J].绝缘材料,2005,(3):19~28. [2]王绍禹,周德贵.大型发电机绝缘的运行特性与试验[M].北 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55~6O. 由表1和表2可知:当内均压层表面电阻率 和两露铜点的间距在一定的范围内(10 ~10 Q、 300 mm),介损值基本没有变化;电阻率较低(小 于10 Q)时,两露铜点的间距对介损值影响不 信息点滴・ ・杨玉峰表示,现在提倡的“低碳转型”经济,其 关键性问题就是能源转型,能源的供给消费结构优 化和调整,要寄希望于新能源方面。目前国内在风 电、光伏太阳能等新能源方面的增长潜力巨大,而且 我国的水电接近全球总量的20%,另外,生物智能、 国家发改委专家:中国新能源发展前景远大 “2010中国塑料产业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主任杨玉峰表示,中国经济的 增长潜力和空间巨大,我国的能源需求增长是有理 由的。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存在 着偏见,“中国能源威胁论”站不住脚。 一海洋能电等还处于研发阶段。中国的市场容纳能够 非常大,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技术都有广阔发展前景。 201 00301 50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