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效农业项目建议书

来源:意榕旅游网


高效农业项目建议书

【篇一:农业项目建议书】

农业项目建议书

项目名称:农业项目建议书

申报单位:xxx

联系人:xxx

电话:xxx

传真:xxx

编写时间:xxx

主管部门:xxx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9月2日

第一章、项目总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仅对玉米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在八十年代以前,玉米主要是进入家庭的粗杂粮。八十年代中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物的要求已不仅满足于充饥,而且对食物结构和营养状况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肉、蛋、奶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工业化,产业化的养殖业蓬勃发展,使玉米以家庭直接食用的角色转变为饲料工业最主要的原料,通过饲养业最终以肉、蛋、奶及水产品的形式回到人们的餐桌。可以说,玉米对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人们对玉米深加工技术的发展,玉米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农产品中最重要的可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造纸、纺织等多行业的工业原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意义

目前,我国食用糖主要来源于甜菜的种植和加工,而淀粉糖是对淀粉深加工后获得的产品,淀粉生产原料主要来源于玉米,而玉米是我国农作物中的高产作物,比较甜菜亩产有着明显的优势,按照甜菜和玉米转换比例情况计算,生产每吨中等甜度的淀粉糖所用玉米种植面积占用土地比甜菜种植所占的土地节约2—3亩,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生产加工玉米为原料的淀粉糖,可以为国家节省有大量的土地资源,扩大其它作物的种植面积。

要确保5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高糖、高淀粉的玉米生产基地,保证原料供应,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生

产,实现玉米的就地深加工增值,提高玉米资源的利用率和商品率,这不仅能极大地提高贫困山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农民达到增产又能增收,而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促进了高效农业的发展。同时,淀粉糖是一种能改善人类健康的功能产品,适应了食品工业加工不同产品的特殊要求及人们追求健康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水平,促进我国食品加工业技术水平的改善与提高。

第三章、 建设条件

一、自然条件

该项目基地中心示范区地处xx西部丘陵区,土地集中连片,土壤较为肥沃。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9.1℃,年总降雨量600㎜,海拔高度1050m,年日照2600小时,年无霜期18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63%,年平均风速2.5/s,标准冻土深度50cm,上述自然和气候条件,可以满足基地建设的要求。

二、 交通条件

该基地中心示范区,距县城20公里,高平火车站25公里,处于曲辉路中段,交通极其便利。

三 、基础条件

该基地中心示范区曾承担国家级“生物覆盖加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为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目前正在实施的w膜集雨补灌技术为主的旱作节水农业示范项目又为玉米基地建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第四章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的消费理念不断成熟,绿色、健康逐渐成为食品消费的主流。淀粉糖作为淀粉的深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热捧,成为当今保健食品市场上的明星产品。据山东卓创资讯有限公司玉米淀粉的产品分析师介绍,作为淀粉的主要种类之一,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玉米淀粉的产量与

价格均处于上涨态势,但其发展前景却并不乐观。

据悉,目前,玉米淀粉的需求量占据全球淀粉量的80%—85%。近年来,玉米淀粉的产量上升优势尤为明显,主要原因在于下游淀粉糖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据专注于农资、农产品领域资讯及咨询服务的山东卓创资讯有限公司的玉米淀粉产品分析师介绍,从2001年到2011年的10年间,在淀粉下游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的带动下,国内玉米淀粉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大型企业纷纷建立,淀粉产能和产量也持续攀升,整体呈现了一个上涨的趋势。2011年我国玉米淀粉的产量在1892万吨,是2001年的500万吨的3.7倍多,平均增长率14.17%。玉米淀粉产量的快速增加,主要得益于国内淀粉消费需求的提升以及玉米作为再生资源受到市场的普遍关注。

第五章基地建设目标及建设规模

一、建设目标

1、 高淀粉玉米产量目标

项目区通过实施w玉米膜盖集雨补灌高效种植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示范与推广,高淀粉玉米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较2002年的390公斤提高110公斤,较项目实施前三年的256公斤提高244公斤,实现中产变高产,旱地变水地,单产稳定在500公斤以上。

2、 土、水、肥资源利用目标

通过实现该基地建设项目,使土、肥、水资源利用目标实现“四个提高”,即:化肥利用率提高30%以上;土壤基础地力提高一个等级;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份额提高10个

百分点。

3、 集雨旱井建设目标

在基地建成与w膜盖集雨补灌技术相配套的旱井10000眼,使基地的高淀粉玉米在需水关键时期得到补灌。

4、 化验室建设目标

化验是公司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担负着对原料、中间体及产品产量进行全过程监测的任务。随着产量的增加,基地水断扩大,急需增加能迅速进行土壤、肥料、植物样品、农药残留分析测试的仪器,为基地进行配方施肥、无公害高淀粉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5、土地壤情测试网点建设目标

在基地设置有代表性的土壤墒情、地温监测网点100个,购置地温监测仪器设备10套,以便能及时准确监侧土壤墒情、地温动态变化及年度演变趋势,为基地合理耕作、种植、培肥提供科学依据。

【篇二:高效农业种植园项目建议书】

******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高效农业种植园项目建议书

******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2014年七月二十日

前言

该项目紧扣“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主旋律,牢牢把握住“将**县由传统农业县向现代农业县迈进”的大方向。通过扩大发展****无公害果品采摘园区,特色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利用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建设恒温库房,农业休闲板块带动周边地区农业、养殖业向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通过增加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产品市场化进程,该项目将切实增强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真正实现“建设一个园区,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的目标,从而为推动**县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该项目在保持和改善经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的同事,采用科学的耕作制度,发展科技种植,选用优良品种和优质种子,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等措施,提高植物产品产量。把植物主、副产品及其废弃物尽可能转化为品种更多、质量更好,数量更丰富的人类能直接利用的产品。改变对秸秆、树叶、杂草等直接燃烧,为作饲料,植菇,最后作肥料还田;通过对生物产品的多层次加工,大大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求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全面提高,使自然资源能够长期地、永久地利用。

一、 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 ******高效农业种植园项目

2、 项目性质: 新建项目

3、 项目申报单位: ******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4、 申报单位法人代表:

5、 项目主管单位:**县人民政府

6、 项目承办单位性质:有限责任公司

******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年**月**日,注册资金**万,位于********。合作社依照相关法律程序成立,具有明确的经营理念,完善的组织机构,严格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系统规范的运作模式,具有一套科学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

合作社以服务社员、谋求全体社员的共同利益为主要目的。以社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实行自主经营,利益共享,盈余主要按照社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合作社的示范基地位于******以西,以科学规模化种植,引进了有机、无公害农作物的生产技术、服务于社员,为社员带来更多的利益。逐步完善功能提供综合服务,打造“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己任。

发展至今,已经是********合作社服务站**县唯一分站,是中国中小商企业协会单位,也是中国****学会友好协助单位。******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不求回报,只求农民受益增收”为理念,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最高目标,年终所得盈余分配将

用于合作社生产建设发展。同时,合作社经营坚持“人才与科技为本”的理念,以科技为支撑,以人才为先导,抓好合作社发展建设。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规范了合作社章程,建立了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

等机构,制定了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财务管理等制度,并做到制度公开上墙。每年至少一次社员大会,定期召开理事会、监事会、实行一人一票表决制,会议有专业人员记录并及时存档。本着社员自愿加入,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等原则。按照章程规定,农民加入合作社需激纳会费,获得社员资格。入社是需填申请表,建立个人资料档案。建立交易明细账,记录合作社与成员之间的交易情况,以此作为年终盈余分配的依据。为每位社员建立个人账户,记录会费、公积金量化份额,以及盈余返还、社员补贴情况。

今后的发展道路,我社积极向老百姓展开各项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尽全力让父老乡亲学到更加高效、更加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今后,我们还将继续进行投入,让大家时刻都能掌握最新,最高效的科学技术。为咱********父老乡亲的致富做出咱们合作社的贡献。

******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将会把工作做的更好,要在********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的苗木及农业的经济作物,我们会更用心使土地增产,农民增收。

二、 项目总体方案

1、 发展原则

a) 示范带动的原则

b) 跟踪市场的原则

c) 区位优势的原则

d) 科技优先的原则

e) 产业化经营的原则

f) 效益第一的原则

g)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 发展思路

根据农业生态学原理, 从资源条件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设施农业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以特色农业休闲为辅助,按照自然规律和商品经济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

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方式达到规模化连片开发,集约化生产,建立示范性高效农业种植园区,由项目承办方负责具体实施和操作。全面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 发展目标

根据农业生产实行土地以户承包经营的现实和社会市场商品经济发展要求,园地规划在总体上适当相对集中以形成栽培区域化,生产基地化,经营商品化。最终形成年产******30万斤,****50万斤,蔬菜200万斤,其他种养殖20万斤的较大

【篇三:农业项目建议书】

农业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农业项目建议书申报单位:xxx

联系人:xxx

电话:xxx

传真:xxx

编写时间:xxx

主管部门:xxx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9月2日

第一章、项目总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仅对玉米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在八十年代以前,玉米主要是

进入家庭的粗杂粮。八十年代中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物的要求已不仅满

足于充饥,而且对食物结构和营养状况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肉、蛋、奶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

工业化,产业化的养殖业蓬勃发展,使玉米以家庭直接食用的角色转变为饲料工业最主要的

原料,通过饲养业最终以肉、蛋、奶及水产品的形式回到人们的餐桌。可以说,玉米对改

城乡人民的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人们对玉米深加工技术的发展,玉米

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农产品中最重要的可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造纸、纺织等多

行业的工业原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意义目前,我国食用糖主要来源于甜菜的种植和加工,而淀粉糖是对淀粉深加工后获得的产品,

淀粉生产原料主要来源于玉米,而玉米是我国农作物中的高产作物,比较甜菜亩产有着明显

的优势,按照甜菜和玉米转换比例情况计算,生产每吨中等甜度的淀粉糖所用玉米种植面积

占用土地比甜菜种植所占的土地节约2—3亩,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生产加工玉米为原料的淀

粉糖,可以为国家节省有大量的土地资源,扩大其它作物的种植面积。要确保5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高糖、高淀粉的玉米生产基地,保

证原料供应,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生 产,实现玉米的就地深加工增值,提高玉米

资源的利用率和商品率,这不仅能极大地提

高贫困山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农民达到增产又能增收,而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促进

了高效农业的发展。同时,淀粉糖是一种能改善人类健康的功能产品,适应了食品工业加工

不同产品的特殊要求及人们追求健康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水平,促进我国

食品加工业技术水平的改善与提高。

第三章、 建设条件

一、自然条件

该项目基地中心示范区地处xx西部丘陵区,土地集中连片,土壤较为肥沃。属大陆性季

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9.1℃,年总降雨量600㎜,海拔高度1050m,年日照2600

小时,年无霜期18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63%,年平均风速2.5/s,标准冻土深度50cm,上

述自然和气候条件,可以满足基地建设的要求。

二、 交通条件

该基地中心示范区,距县城20公里,高平火车站25公里,处于曲辉路中段,交通极其

便利。

三 、基础条件

该基地中心示范区曾承担国家级“生物覆盖加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旱作农业示范区建

设”项目,为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目前正在实施的w膜集雨补灌技术为主

的旱作节水农业示范项目又为玉米基地建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第四章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

的消费理念不断成熟,绿色、健康逐渐成为食品消费的主流。淀粉糖作为淀粉的深加工产品,

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热捧,成为当今保健食品市场上的明星产品。据山东卓创资讯有限公司

玉米淀粉的产品分析师介绍,作为淀粉的主要种类之一,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玉米淀粉的

产量与价格均处于上涨态势,但其发展前景却并不乐观。据悉,目前,玉米淀粉的需求量占据全球淀粉量的80%—85%。近年来,玉米淀粉的产量

上升优势尤为明显,主要原因在于下游淀粉糖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据专注于农资、农产品领

域资讯及咨询服务的山东卓创资讯有限公司的玉米淀粉产品分析师介绍,从2001年到2011

年的10年间,在淀粉下游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的带动下,国内玉米淀粉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阶

段,大型企业纷纷建立,淀粉产能和产量也持续攀升,整体呈现了一个上涨的趋势。2011年

我国玉米淀粉的产量在1892万吨,是2001年的500万吨的3.7倍多,平均增长率14.17%。

玉米淀粉产量的快速增加,主要得益于国内淀粉消费需求的提升以及玉米作为再生资源受到

市场的普遍关注。

第五章基地建设目标及建设规模

一、建设目标

1、 高淀粉玉米产量目标项目区通过实施w玉米膜盖集雨补灌高效种植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示范与推广,高

淀粉玉米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较2002年的390公斤提高110公斤,较项目实施前三年的

256公斤提高244公斤,实现中产变高产,旱地变水地,单产稳定在500公斤以上。

2、 土、水、肥资源利用目标通过实现该基地建设项目,使土、肥、水资源利用目标实现“四个提高”,即:化肥利用

率提高30%以上;土壤基础地力提高一个等级;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份额提高10个

百分点。

3、 集雨旱井建设目标在基地建成与w膜盖集雨补灌技术相配套的旱井10000眼,使基地的高淀粉玉米在需水关

键时期得到补灌。

4、 化验室建设目标

化验是公司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担负着对原料、中间体及产品产量进行全

过程监测的任务。随着产量的增加,基地水断扩大,急需增加能迅速进行土壤、肥料、植

样品、农药残留分析测试的仪器,为基地进行配方施肥、无公害高淀粉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

据。

5、土地壤情测试网点建设目标在基地设置有代表性的土壤墒情、地温监测网点100个,购置地温监测仪器设备10套,

以便能及时准确监侧土壤墒情、地温动态变化及年度演变趋势,为基地合理耕作、种植、培

肥提供科学依据。篇二: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 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

项目建议书重庆河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十月 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建议背景:

1.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项符合现代社会消费需求的新型农业产业。

休闲观光农业产业是以农村为基础,以农业为载体,以旅游为手段,以城市为市场,以

文化为内涵,以参与为特点的新兴农业产业。农作物的生长和加工过程可以用于体验观看,

具有了商品价值,农业的性质发生改变,成为具有多功能性的产业,形成体验休闲经济的

导产业。它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模式,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方向。

2. 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2012年9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会,出台了《关于加

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

必然要求,是顺应重庆农村发展形势的现实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会上,

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都强调,应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发展休闲观

光农业。

3. 市场呼唤特色休闲观光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人

际关系日渐疏离。这种用时间、健康换金钱的生活模式已很不健康,人们更渴望脱离尘嚣,

尤其希望回归自然,在“桃花源”里拥有一块“私家菜园”,在体验农耕乐趣的同时,让

时间

“慢”下来,让心灵“回归”,从而达到养生,养心的目的。重庆河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愿意投身于这一利国利

民的产业中来,将以“推广现代农业、追求食品安全、提高生活品质、保护生态环境” 为己

任,高标准,严要求,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以推动社会、经济和生态的持续发展。

二、项目名称:河东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暂定)

三、项目定位

定位为“五园”:即国家级农业风情观光园、农事农活体验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科

普教育园、农耕文化展示园。它具备教育培训、科技示范、农事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

运动健身、会务购物等多种功能。该项目将采用复合开发模式,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家级都市

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

四、项目建议选址:待定总体要求:

1. 离重庆主城区70公里内(1小时车程);

2. 交通便捷,电力及其他公共配套设施相对成熟;

3. 自然环境优美,地形、地貌适合生态观光农业用地布局规划;

4. 土壤条件好,有一定的森林植被,光照强,水资源丰富。

五、项目建议面积:5000余亩

六、规划的原则:

1. 遵循“生态、生活、生产、服务”的和谐理念,在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

统上达到和谐统一,形成生态化的农业产业链,促进观光休闲农业园的可持续发展。

2. 合理分区,明确主题,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农业园区的景观潜力,围绕“水”、

“绿”、“野”、“趣”四大主题,并融合厚重的巴渝农耕文化,打造出独特的现代田园风情。

3. 全面规划、多元投资、分期实施。在突出主题的前提下,把近期投资小效益大的关键

性项目,规划到位,尽快进入设计与施工阶段,缩短建设周期,提高投资效益,做到全面规

划,分期实施。在投资开发上,要明确开发序列,突出重点,多元筹集资金。总之,要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体验空间,尽力体

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

七、建议项目内容:

具体建设项目

1.第一期(2013年1月—2014年12月),规划面积:5000亩,建设内容:

1)接待服务区

占地面积约60亩,包含会员接待中心、农家美食休闲区、农家生活体验园、农耕文化展

览馆、科普教育培训中心、五星级乡村酒店、农夫集市、蔬菜冷库、生态停车场等。

2)会员蔬菜种植区

占地面积600亩:为会员的私家菜园,包含家庭会员及单位会员认种面积。

3)优质果蔬种苗繁育区占地面积60亩:其中生产型温室大棚20亩,名优蔬菜苗培育园20亩,特色蔬菜种植示

范园20亩。

4)生态瓜果种植区(观光采摘区)占地面积190亩:其中葡萄园20亩;草莓园20亩;甜玉米20亩;樱桃番茄10亩;西

瓜20亩,黑色食品种植园(紫薯、黑玉米、黑花生、黑玉米等)50亩;种植桃、梨、柑橘

等其他果品50亩。

5)生态畜禽养殖区

占地250亩(林地):养殖土鸡、珍珠鸡、贵妃鸡、土鸭等优良家禽以及黑山羊(同时可

采取会员可认养认购模式)。

6)生态水产养殖区

占地面积30亩:建设标准化养鱼塘,养殖草鱼、白鲢、鲫鱼等水产品,可开辟10亩左

右作为垂钓休闲区(供游客垂钓、捕鱼、儿童亲水区)。

7)加工及物流配套区,占地30亩,包含蔬菜及其他农产品加工、冷库及其它生产配套

设施等。

8)专业合作社

占地面积:3680亩,建设生态大米基地、生态蔬菜基地、生态杂粮基地、生态水果种植

基地等。

2.第二期(2015年1月—2015年12月)建设内容:

1)会员蔬菜种植区扩展区,部分区域采用智能可视体系;

2)珍稀花卉苗木繁育种植基地;

3)山地运动健身区:高尔夫练习场、羽毛球场、植物迷宫、森林养生休闲及山地运动拓

展区等项目。

3.第三期(2016年1月—2016年12月)建设内容:占地面积:200亩。建设农业专家楼、北欧风情养生度假村、高端养老公寓等项目。至

2016年底,以木洞镇墙院村为核心,完成河东集团在木洞镇生态种植及养殖总体用地规模达

5000亩,建成河东集团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所有基础设施及接待设施。

八、生产模式

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

九、主要服务对象

1.服务对象:城市中高端消费群体(即追求品质生活的都市人群),以会员制为主。

2.服务模式:会员制+ csa模式(社区支持农业)

十、资金估算及使用

总计划投资5亿元。

第一期投资1亿元,资金用于土地征用,引进新技术经济蔬菜培育种植,蔬菜大棚、养

殖中心、第二期及第三期累计投资4亿元,包括生态种植基地扩建、珍稀花卉苗木种植基地、运

动健身区、农业专家楼、北欧风情养生度假村、高端养老公寓等项目等项目建设。

十一、项目资金来源

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筹措建设所

需资金,使各项建设项目得以顺利开展。主要来源:

1. 企业自筹:企业自有资金。

2. 银行贷款:争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通过抵押、担保等方式获得建设资金。

3. 产业政策: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

因此,要将本产业项目纳入国家及省市政府的农业建设项目,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扶

持。 十二、项目建议依据

1.《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的要点》;

2.《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3.《重庆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08-2017年);

5. 重庆市《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十三、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1)直接经济效益组成:生态农产品销售+休闲旅游营业收入+种苗销售=数亿元

2)间接经济效益:通过横向发展模式、纵向发展模式,成立若干专业合作社,带动该区

及其周边的用地扩展,创造若干间接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1)本项目建成后,可解决500—1000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以示范区为“孵化器”逐

步向辐射区实现技术及规模辐射,可孵化出若干微小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更多地区

的农民致富。

2)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建立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结合的

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带动该地区的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并能增加区、镇财

政收入。

3)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的联系和交流,推动了城乡互动及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3.生态效益:

1)园区使用有机生物肥料及生物农药,解决环境污染,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篇三:

南可、四还、董是、小袁11个行政村,总人口2.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209人,耕地总

面积26427.82亩,2003年农业总产值7874.91万元,其中:种植业6369.32万元,渔业896.2

万元,林牧业109.6万元,养殖业498.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8元。下面来看看农业

项目建议书范文参考。农业项目建议书范文参考

2、项目区农业资源情况 农业调查报告指出:项目拟建区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全年雨量充沛,

总降雨量1000mm左右,日照充足,常年2305.6小时积温较高,日均气温13-16℃,无霜期

较长,达220-240天。该地区地势高低洼不等,水网密布,河沟面积3198亩,80%左右的耕

地面积地面增高1.8—2.5 米,其中涝渍型低产田面积达9200亩,因此,在前几年农业结构

调整时,开发了近380亩提水养殖鱼池,区域内土壤属勤泥壤种,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生态环境优良,灌溉水质较好,无污染,是发展稻渔共作无公害农业的理想基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