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C5015塔吊基础验算说明书

来源:意榕旅游网
天然基础计算书 天然基础计算书 厦门建发工程;属于结构;地上26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88m;标准层层高:3m ;总建筑面积:260000平方米;总工期:794天;施工单位:。 本工程由投资建设,设计,地质勘察,监理,组织施工;由dhy担任项目经理,担任技术负责人。 一、参数信息 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C5015, 塔吊起升高度H=100.00m, 塔吊倾覆力矩M=730kN.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塔身宽度B=1.6m, 基础埋深D:=2.00m, 自重F1=361kN, 基础承台厚度h=1.30m, 最大起重荷载F2=80kN, 基础承台宽度Bc=4.50m, 钢筋级别:II级钢。 二、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条承载力计算。 计算简图: 当不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当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当考虑偏心矩较大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载,F=441.00kN; 式中 F──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和最大起重荷 G──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 G=25.0×Bc×Bc×Hc+γm ×Bc×Bc×(D-h) =941.63kN; γm──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Bc──基础底面的宽度,取Bc=4.500m; 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W=Bc×Bc×Bc/6=15.188m3; M──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矩和最大起重力矩,M=730.00kN.m; e──偏心矩,e=M / (F + G)=0.528 m,故e≤承台宽度/6=0.75 m; 经过计算得到: 无附着的最大压力设计值 Pmax=(441.000+941.625)/4.5002+730.000/15.188=116.344kPa; 无附着的最小压力设计值 Pmin=(441.000+941.625)/4.5002-730.000/15.188=20.212kPa; 有附着的压力设计值 P=(441.000+941.625)/4.5002=68.278kPa; 三、地基承载力验算 地基承载力验算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2.3条。 计算公式如下: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N/m); 2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本规范第5.2.3条的原则确定;取145.000kN/m2; 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γ--基础底面以上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取20.000kN/m3; 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取4.500m;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取20.000kN/m3; d--基础埋置深度(m) 取2.000m; 解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a=191.500kPa; 实际计算取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fa=220.000k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大于有附着时压力设计值Pmax=68.278kPa,满足要求!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fa大于无附着时的压力设计值Pkmax=116.344kPa,满足要求! 四、基础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基础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8.2.7条。 验算公式如下: 式中 βhp ---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不大于800mm时, βhp取1.0.当h大于等于2000mm时,βhp取0.9,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ft ---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ho --- 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 am ---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 at ---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的上边长,当计算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 取柱宽(即塔身宽度);当计算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取上阶宽; ab ---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在基础底面积范围内的下边长,当冲切破坏锥体的底面 落在基础底面以内,计算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取柱宽加两倍基础有效 高度;当计算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取上阶宽加两倍该处的基础有效高度。 pj --- 扣除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后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对偏 心受压基础可取基础边缘处最大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 Al --- 冲切验算时取用的部分基底面积 Fl ---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在Al上的地基土净反力设计值。 则,βhp ---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取 βhp=0.96; ft ---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取 ft=1.43MPa; am ---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 am=[1.60+(1.60 +2×1.30)]/2=2.90m; ho --- 承台的有效高度,取 ho=1.25m; Pj --- 最大压力设计值,取 Pj=116.34KPa; Fl --- 实际冲切承载力: Fl=116.34×(4.50+4.20)×((4.50-4.20)/2)/2=75.91kN。 其中4.50为基础宽度,4.20=塔身宽度+2h; 允许冲切力:0.7×0.96×1.43×2900.00×1250.00=3477432.29N=3477.43kN; 实际冲切力不大于允许冲切力设计值,所以能满足要求! 五、承台配筋计算 承台配筋计算 1.抗弯计算1.抗弯计算 抗弯计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8.2.7条。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MI --- 任意截面I-I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弯矩设计值; a1 --- 任意截面I-I至基底边缘最大反力处的距离;当墙体材料为混凝土时, 取a1=b即取a1=1.45m; Pmax ---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地基反力设计值,取116.34kN/m2; P ---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在任意截面I-I处基础底面地基反力设计值; P=116.34×(3×1.60-1.45)/(3×1.60)=81.20kPa; G---考虑荷载分项系数的基础自重及其上的土自重,取941.63kN/m2; l --- 基础宽度,取l=4.50m; a --- 塔身宽度,取a=1.60m; a' --- 截面I - I在基底的投影长度, 取a'=1.60m。 经过计算得MI=1.452×[(2×4.50+1.60)×(116.34+81.20-2×941.63/4.502) +(116.34-81.20)×4.50]/12=221.87kN.m。 2.配筋面积计算2.配筋面积计算 配筋面积计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8.7.2条。公式如下: 式中,αl --- 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 α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 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取αl=1.04; fc ---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查表得fc=14.30kN/m2; ho --- 承台的计算高度,ho=1.25m。 经过计算得: αs=221.87×106/(1.04×14.30×4.50×103×(1.25×103)2)=0.002; ξ=1-(1-2×0.002)0.5=0.002; γs=1-0.002/2=0.999; As=221.87×106/(0.999×1.25×300.00)=592.27mm2。 由于最小配筋率为0.15%,所以最小配筋面积为:4500.00×1300.00×0.15%=8775.00mm2。 故取 As=8775.00mm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