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民族服饰对旅游开发的重要性研究——评《西南彝族服饰文化历史地

来源:意榕旅游网
J 民族服饰对旅游开发的重要性研究 评《西南彝族服饰文化历史地理——暨民族服饰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少数民族文化风格迥异,彰显不同地域、不 同民族和不同时代的人文主义情怀。其中少数民族 的服饰可谓是其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符号。以我 国西南地区的彝族为例,彝族服饰不仅色彩绚丽, 其花纹图案中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彝族 服饰的形成与发展与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经济发 展状况以及民族审美特征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因 此研究服饰中的文化可以帮助历史学家掌握少数民 族文化的发展史,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交 流与融合。由张瑛所著,民族出版社于2005年5 月出版的《西南彝族服饰文化历史地理——暨民族 服饰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便从历史文化地理的角度, 以历史发展为研究脉络对我国西南彝族地区服饰进 行了研究,旨在促进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而 言,该书特点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 该书的首要特点在于研究方法丰富,研究内 容充实且说服力强。该书综合运用了文献综述法、 比较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归纳总结法等多种方法, 构建起了以涵盖彝族历史发展、彝族服饰基本要素、 服饰文化内涵及其与地理要素关系、服饰符号系统、 服饰划分及地域差异、服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营销 等八个方面为组成部分的“理论一实践”研究体系。 现如今在现代都市文化的冲击下,民族文化逐渐被 人们忽视,其蕴含的丰富资源和价值也濒临消失, 此时急需加强对民族服饰进行研究、继承和发扬, 才能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宝贵价值,推动旅游事业 的发展。该书作者正是深谙这一点 在结合地理学、 历史学、民族学、旅游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理论的基 础上,对各个历史时期彝族服饰的特点、区域分布 规律以及图案符号特征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归纳总 结,极大丰富了美学理论,促进了美学艺术的发展, 也有力增强了该书的学术价值。 该书的亮点还在于其运用图文并茂的表现手 法,充分结合彝族服饰文化与汉族文化,从而更加 充分说明不同类型的服饰特征。该书在进行内容研 究之前便充分展示了色彩艳丽、特征鲜明的民族服 饰。通过不同造型的服饰,可以让读者充分了解彝 族人不同的社会身份、经济地位、社会习俗以及彝 族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体现西南文化的特色。除 此之外还与汉族文化结合在一起,如在研究彝族人 不同发髻时结合了汉族人的椎髻、高髻等,在研究 彝族的瓜皮帽和戴笠帽时还将中原人的瓜皮帽、笠 帽等进行对比。彰显了该书作者研究上的逻辑性和 思维上的缜密性,让读者看到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 文化之间的共通性,同时也增添了该书的历史文化 特色。 该书最重要的特色是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和 实践应用价值。该书作者所做的研究一方面填补了 现如今学术界对于彝族文化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 也丰富了祖国的文化、促进历史地理学、美学、旅 游学等学科的发展,但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其为现 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该书作者针对 彝族服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研究提出了宝贵建议, 认为彝族服饰旅游资源是我国文化旅游资源中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应在结合我国旅游业经济结构的前 提下将彝族服饰开发成一种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 商品和旅游产品,才能更好顺应时代发展的脚步, 拉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因此该书作者充分挖掘了 彝族地区民族歌舞、传统节日中民族服饰的资源开 发价值,指出应树立市场观念,制定恰当的营销计 划和营销策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宣传性和时效性 来增加游客对彝族服饰旅游产品的需求。此外还要 不断创建彝族服饰的产品品牌,更新营销理念以适 应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最后还应不断拓展创新民 族服饰,提高旅游服务意识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 调动游客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让彝族服饰文化更 快、更好地走出西南、走向世界。综上所述,该书 不仅极具学术价值,更具备旅游开发价值,是一部 难能可贵的民族文化研究著作,对于保护民族文化 遗产、促进文化交流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 实意义。 书名.西南彝族服饰文化历史地理——暨民 族服饰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定价:28OO元 作者张瑛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5 ISBN:71 05069996 作者简介解巍(19734一)女,汉族 江苏无锡人,毕业于西南大学.人 文地理学硕士,现就职于宜宾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从事旅游 规划、旅游管理等问题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