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音乐二年级的教案4篇

小学音乐二年级的教案4篇

来源:意榕旅游网


小学音乐二年级的教案4篇

学校音乐二班级的教案 篇1

二班级音乐教案上册

第一课 问声好

教学目标:

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喜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二、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三、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唱歌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老师带着同学拍手、踏脚〔三拍子8小节;二拍子8小节。〕

第 1 页

2、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同学跟着做,心里默唱。

3、听歌曲录音,同学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老师弹琴,同学拍节拍小声唱歌。

5、歌曲熟识后,可将同学分成两组形成小圆圈,按课本右下角“走”的方式,边走边唱。

6、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假如自己感到满足,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上一朵大红花。

其次课时

一、倾听《森林水车》

1、老师不加以任何指导,让同学留意听音乐。倾听后回答: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样的?

2、老师可结合图片向同学简介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同学有直观的感受。

3、复听音乐,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画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太阳升起的感觉。让同学自由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二、表演《小麻雀》

第 2 页

1、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

2、其次次听录音边拍节拍,用轻声哼唱。

3、听老师范唱,小声跟着唱歌词。

4、听老师弹琴,边唱边看图、做动作,用动作关心记忆。

5、听录音,分小组编创歌词和动作。

6、将四组同学编的歌词和动作综合成四段,分段表演。

第三课 音乐会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白鸟朝凤》、《小乐队》,唱《欢乐的音乐会》和《唢呐配喇叭》,理解人与自然的主题,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及歌曲《小乐队》的趣味性。

二、能用活泼欢快的心情,光明柔软的声音,完好精确的表演歌曲。

三、能为歌曲编动作,用字母谱编创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3 页

第一课时

一、表演《欢乐的音乐会》

1、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的旋律。

2、随着歌曲录音或范唱拍手,感受节拍。

3、问:歌曲唱出了那些内容?

描述歌中乐器的样子,如何演奏?

4、听歌曲录音,随着歌声徒手仿照乐器演奏。

5、跟着老师的琴声唱歌,留意咬字吐字。

6、按小组分段唱歌,徒手做演奏动作,在同学中绽开互评,看哪一组唱“奏”得好。赐予掌声鼓舞。可齐拍手。

二、倾听《百鸟朝凤》

1、悄悄细听乐曲。初听后结合图片或实物让同学熟悉演奏乐曲得乐器——唢呐。 问:乐曲表现了什么景象?使你想到了什么?

2、复听时,提示同学留意唢呐仿照的不同的鸟叫声,有多少种?试着学一学。

第 4 页

其次课时

一、表演《唢呐配喇叭》

1、用听唱法学唱《唢呐配喇叭》。听录音感受旋律。

2、提示同学,歌中的“里乐拉”唱得轻快,有弹性。

“喇”、“唢”在歌中一字多音,要以重音强调唱出,演唱时速度可稍慢,便于表演。

3、听着范唱或录音演唱,演唱时可将同学分成,徒手按课本上的标记做打击乐敲击动作,边唱边做。

4、歌曲学会后,选几个同学用打击乐伴奏,肯定要留意打击乐的音响效果,提示同学倾听和演唱合作得是否协调。

5、听录音自编动作表演。

二、倾听《小乐队》

1、老师引导同学看课本上得乐器图,让同学感受乐器。

2、初听歌曲。3、复听时仿照演奏乐器。

三、创编与活动

第 5 页

1、结合《唢呐配喇叭》一课,引导同学用口风琴当做唢呐或喇叭。同学分组在空格处填上字母谱奏一奏。

2、唱一唱,看谁得旋律好听,由同学评出奏与唱精确的同学。。

第四课 《咯咯哒》

教学内容:倾听《公鸡 母鸡》〔管弦乐〕表演《母鸡叫咯咯》〔德国民歌〕

教学目标:1、 观赏《公鸡 母鸡》能够通过倾听、表演,感知音乐所表现的动物形象并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宠爱之情。

2、通过倾听、嬉戏、演唱等多种方式学习歌曲《母鸡叫咯咯》,并把母鸡可爱、勤劳

的形象自信、大胆地呈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1、感受观赏曲中公鸡母鸡叫声的不同特点

2、能用自然、甜蜜的声音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教学预备:钢琴、公鸡和母鸡的头饰、教学光盘、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

第 6 页

师:请小伴侣学着小鸡可爱的样子进教室。

〔随《我的小鸡》音乐,到教室后老师喂食物给小鸡们吃,小鸡们相应做出不同的吃食动作。〕

二、 倾听《公鸡 母鸡》

1、导语:小伴侣们好,欢迎来到“欢乐农场”做客〔课件〕。你们瞧,农场里的小动物们都急着出来欢迎你们。你听,谁出来了?

2、播放公鸡和母鸡的叫声,让同学仿照它们声音和动作。

3、初次倾听乐曲。

要求:

A、你能辨别出乐曲中仿照的公鸡和母鸡的叫声吗?

B、乐曲开头时是“公鸡”叫声还是“母鸡”叫声?

4、复听乐曲要求:

边听音乐边在课本的方框中画线条表示听到的“公鸡、母鸡的叫声。

5、分组表演要求:请1、2组的小伴侣戴上公鸡的头饰,3、4组的小伴侣戴上母鸡的头饰,当听到表现自己形象的音乐时站起来表演。

第 7 页

三、表演《母鸡叫咯咯》

1、 导语:母鸡为了显示对小伴侣们高涨的热忱,还唱起了一首歌,让我们认真倾听!

2、 倾听录音范唱。听后问:

A、 你能听出歌曲中母鸡在干什么吗?

B、 母鸡为什么叫咯咯?〔观看图片,关心同学了解母鸡下蛋后兴奋、骄傲的心情〕

3、 再次倾听歌曲,让全体同学跟音乐仿照母鸡下蛋时向人们报喜的样子〔伸伸脖子,拍拍翅膀,叫咯咯〕

4、按节奏朗读歌词A、重点: 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欢乐

B、朗读形式:小组分角色、男女分角色、师生分角色等

5、填词跟琴学唱歌曲

6、分形式完好演唱歌曲

四、 接龙嬉戏

1、导入:师:小伴侣们的表现可真棒,嘉奖一下,我们来玩个轻松的音乐接龙嬉戏,好吗?

第 8 页

2、师讲嬉戏规章 师:嬉戏叫“接龙下蛋”,先由一个小伴侣来当母鸡,其他小伴侣都当母鸡肚里的蛋,做出双手抱腿鸡蛋的样子。音乐开头,这个当母鸡的小伴侣就开头在大草窝里自由地走动表演,当歌曲唱到最终一句“鸡蛋已生落”时,母鸡必需走到一只鸡蛋面前,把鸡蛋抱住,然后母鸡与蛋交换位置,同时互换角色,由蛋变成母鸡的小伴侣再接着表演去找下一只蛋,以此类推。

3、嬉戏开头〔放音乐〕师:我也想来玩这个嬉戏,让我先来当母鸡,鸡蛋们预备好了吗?

五、小结教学内容

其次课时《公鸡 母鸡》

倾听《公鸡 母鸡》〔管弦乐〕

表演《母鸡叫咯咯》〔德国民歌〕

教学目标:

1、观赏《公鸡 母鸡》能够通过倾听、表演,感知音乐所表现的动物形象并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宠爱之情。

2、通过倾听、嬉戏、演唱等多种方式学习歌曲《母鸡叫咯咯》,并把母鸡可爱、勤劳的形象自信、大胆地呈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

第 9 页

1、感受观赏曲中公鸡母鸡叫声的不同特点

2、能用自然、甜蜜的声音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教学预备:钢琴、公鸡和母鸡的头饰、教学光盘、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

师:请小伴侣学着小鸡可爱的样子进教室。

〔随《我的小鸡》音乐,到教室后老师喂食物给小鸡们吃,小鸡们相应做出不同的吃食动作。〕

二、倾听《公鸡 母鸡》

1、导语:小伴侣们好,欢迎来到“欢乐农场”做客〔课件〕。你们瞧,农场里的小动物们都急着出来欢迎你们。你听,谁出来了?

2、播放公鸡和母鸡的叫声,让同学仿照它们声音和动作。

3、初次倾听乐曲。

要求:

第 10 页

A、你能辨别出乐曲中仿照的公鸡和母鸡的叫声吗?

B、乐曲开头时是“公鸡”叫声还是“母鸡”叫声?

4、复听乐曲 要求:

边听音乐边在课本的方框中画线条表示听到的“公鸡、母鸡的叫声。

5、分组表演 要求:请1、2组的小伴侣戴上公鸡的头饰,3、4组的小伴侣戴上母鸡的头饰,当听到表现自己形象的音乐时站起来表演。

三、 表演《母鸡叫咯咯》

1、导语:母鸡为了显示对小伴侣们高涨的'热忱,还唱起了一首歌,让我们认真倾听! 倾听录音范唱。听后问:

A、 你能听出歌曲中母鸡在干什么吗?

B、 母鸡为什么叫咯咯?〔观看图片,关心同学了解母鸡下蛋后兴奋、骄傲的心情〕

3、 再次倾听歌曲,让全体同学跟音乐仿照母鸡下蛋时向人们报喜的样子〔伸伸脖子,拍拍翅膀,叫咯咯〕

4、 按节奏朗读歌词A、重点: 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欢乐

B、朗读形式:小组分角色、男女分角色、师生分角色等

第 11 页

5、 填词跟琴学唱歌曲

6、 分形式完好演唱歌曲

四、接龙嬉戏

1、导入:

师:小伴侣们的表现可真棒,嘉奖一下,我们来玩个轻松的音乐接龙嬉戏,好吗? 2、师讲嬉戏规章

师:嬉戏叫“接龙下蛋”,先由一个小伴侣来当母鸡,其他小伴侣都当母鸡肚里的蛋,做出双手抱腿鸡蛋的样子。音乐开头,这个当母鸡的小伴侣就开头在大草窝里自由地走动表演,当歌曲唱到最终一句“鸡蛋已生落”时,母鸡必需走到一只鸡蛋面前,把鸡蛋抱

学校音乐二班级的教案 篇2

学校二班级音乐教案上册

第一课 问声好

教学目标:

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喜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第 12 页

二、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三、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唱歌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老师带着同学拍手、踏脚〔三拍子8小节;二拍子8小节。〕

2、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同学跟着做,心里默唱。

3、听歌曲录音,同学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老师弹琴,同学拍节拍小声唱歌。

5、歌曲熟识后,可将同学分成两组形成小圆圈,按课本右下角“走”的方式,边走边唱。

6、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假如自己感到满足,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上一朵大红花。

其次课时

第 13 页

一、倾听《森林水车》

1、老师不加以任何指导,让同学留意听音乐。倾听后回答: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样的?

2、老师可结合图片向同学简介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同学有直观的感受。

3、复听音乐,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画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太阳升起的感觉。让同学自由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二、表演《小麻雀》

1、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

2、其次次听录音边拍节拍,用轻声哼唱。

3、听老师范唱,小声跟着唱歌词。

4、听老师弹琴,边唱边看图、做动作,用动作关心记忆。

5、听录音,分小组编创歌词和动作。

6、将四组同学编的歌词和动作综合成四段,分段表演。

其次课 时间的歌

第 14 页

目的要求:

一、通过听《在钟表店里》、《淘气的小闹钟》,长《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开心的音乐心情,熟悉时间的珍贵,懂得珍惜时间。

二、主动参加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探究生活中的各种音响,编创节奏等音乐时间活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倾听《在钟表店里》

1、初听音乐,同学依据音乐绽开联想。

听了这段音乐仿佛你来到什么地方?好象看到了什么?你知道那些细、高、轻、短、快的声音表现了什么?那些低、粗、长、慢的声音表现了什么?

2、复听音乐,听到相同的音乐举手表示。

你感到音乐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倾听《淘气的小闹钟》

1、倾听《淘气的小闹钟》可先讲一个小故事:小闹钟有病了,不能按时叫醒他的小

第 15 页

仆人,小仆人开头修这个小闹钟,他修好了,心里美滋滋的,你们听,他修好了吗?

2、听音乐,同学可随着课本上的图谱用手指指教。

3、发觉小闹钟有什么特点?复听时每次都用手点出来,表示时间到了。

4、再次复听时,把小闹钟走动的声音画在课本上,看看谁画的次数精确。

其次课时

一、表演《时间像马车》

1、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同学听录音跟唱歌曲,边唱边用手按课本上的示意线做旋律的走向动作,感受音的凹凸。

2、这首歌速度比较快,演唱时尤其要留意节拍重音,字头要清晰,唱“哒哒”时应舌尖动作,使吐字清楚,唱时省力。

3、初步学会歌曲便可以将同学分成小组听录音,编创歌曲动作,选择打击乐器。

选择哪几件打击乐器伴奏这首歌曲比较抱负?

哪件乐器像马铃声?哪一件乐器像马蹄声?

小马车奔跑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声音伴奏?

第 16 页

怎样变换力度敲击更加合适?

4、分组汇报,一组同学表演,一组同学唱歌,一组同学打击乐伴奏,共同合作完成歌曲的表现。

二、表演《这是什么》

1、悄悄地听歌曲录音。

2、听老师范唱,素者老师的歌声轻轻拍手、拍腿。

3、小声跟着老师的琴声有感情地读歌词。

4、跟着琴声填唱歌词。老师留意指导同学用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清晰地咬字唱歌。

5、分小组表演歌曲。

6、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怎样敲最合适?听一听是否与同学的歌声融洽在一起很好听。

第三课 童话故事

目的要求:

一、通过听《糖果仙人舞曲》、《小天鹅舞曲》,唱《小红帽》、《有一个人在林中》童话颜色的音乐和歌曲,感受体验乐曲轻松活泼的饿心情。

第 17 页

二、结合口风琴键盘熟悉d、r、m,能按正确的姿态、按字母谱精确吹奏口风琴。

三、主动参加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乐等音乐时间活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听前可结合画片,用生动语言讲解并描述《天鹅湖》的格式,让同学感受、辨别乐曲的心情。提问:听到音乐,你感觉小天鹅怎样舞蹈?

2、复听时,让同学扮演小天鹅即兴舞蹈。

3、引导同学选择一两件打击乐器合着音乐敲击。

4、在适当时机简洁介绍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

二、倾听《糖果仙人舞曲》

1、初听音乐,老师可不将剧情,让同学悄悄地感受音乐的梦幻颜色。

2、复听音乐前,老师可讲解并描述《胡桃夹子》的小故事,引起同学的爱好。

其次课时

第 18 页

一、表演《小红帽》

1、用听唱法学唱歌曲。从感受入手,多听录音或范唱。

2、在同学跟唱过程中留意发觉问题,准时订正。

3、可指导同学看课本上的图做动作。还可以启发同学编创与课本不相同的动作表演,培育同学的求异思维。

4、还可以启发同学依据童话故事《小红帽》改编歌词,加入情节表演,可制作刀道具协作表演。

二、表演《有一个人在林中》

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

2、反复范唱两次,让同学找出相同的旋律,唱一唱。

3、跟着老师有感情的读歌词,填唱歌词。

4、学会歌曲后,分角色表演歌曲。

5、还可以分组吹奏,每人只吹奏一组,接着吹奏下去,形成连奏〔慢一点吹奏,〕中间不要空拍,假如谁没有接上,就请他为同学们唱支歌。

6、选出优胜组为大家表演。

第 19 页

第四课 跳起舞

目的要求:

一、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唱《多么欢乐,多么美好》、《我的家在日喀则》,体验感受藏族民族歌声中高亢响亮和快乐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二、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熬炼自己的节奏和内心听觉及动作的反映与掌握力量。

三、能精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为歌曲伴奏。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表演《多么欢乐,多么美好》

1、结合介绍藏族的服饰、风俗引起同学的学习爱好。

2、用兴奋的心情、连贯的饿声音延长歌曲,尤其是衬词“查拉羊卓拉”,用微笑的感觉去唱,既连贯,又要唱足、唱满时值。

3、尝试学跳藏舞的两个动作:踢踏步和三步一靠。

第 20 页

4、选编两个动作,边唱歌边舞,感受藏族人民边歌边舞的气氛。

其次课时

倾听《在北京的金山上》

1、初听音乐,可让同学随着音乐轻轻地拍着手。

2、复听时自编动作,随着音乐跳舞。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a、做嬉戏前,老师应将走、跑、停的图形谱板书在黑板上,或讲清区分的方法。

b、同学听老师的鼓声走或跑,鼓声响起之前,老师要给速度,如;一二一起。鼓声停,同学心里数一、二、三、四,再听着鼓响声去做走或跑。

c、同学可在作为过道进行,可一组一圈,也可以形成例外两圈,行走的方向相反,培育同学的自控,不受他人影响的力量。例外圈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的动作精确率高。

d、在嬉戏过程中,消失错误的同学要表演节目。

第三课时

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则》

1、结合地理学问简洁介绍日喀则。

第 21 页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演唱时心情饱满,声音要轻快,不要拖拉。

3、学会歌曲后,同学自选乐器为歌曲伴奏。〔想一想:三种乐器怎样敲击声音与唱歌合起来效果最好?〕

4、分组伴奏,看哪一组合作得最好。

倾听《雪莲献北京》

1、初听歌曲〔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假如用动作表演,你选择哪一种?引导同学看图思索,选一种动作边听边跳。

第五课 开心的劳动

目的要求:

一、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理解劳动的喜悦与快乐。

二、结合口风琴的键盘位置熟悉字母谱f、s,并能精确地吹奏。

三、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编创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时间活动。

教学时数:2课时

第 22 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倾听《劳动歌》

1、初听前,可讲解并描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引起同学听音乐的爱好。

2、复听时自编动作表演,可分小组设计动作,尤其对“用力”的表现。使同学通过动作表现、理解劳动内容。

二、倾听《海娃的歌》

1、初听前提示;是否去过还边,见过大海退潮的情景?退潮后海滩上都有什么?

2、你捡过贝壳、小虾吗?让同学明白“赶海”的含义。

3、初听后可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小海娃给你怎样的印象?

4、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其次课时

一、表演《不再麻烦妈妈》

1、听歌曲录音或老师范唱感受歌曲。

第 23 页

2、启发同学表达妈妈对自己的呵护、辛苦,指导同学用柔软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

3、歌曲中的妈妈可以理解为其他长辈,再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编创成为新歌词演唱。

4、边唱边表演,看谁表演地最好。

二、表演《种玉米》

1、用听唱法学唱《种玉米》,变换方式感受,跟唱学会歌曲。

2、指导同学用坚决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但不要唱得过强,要有内在的力度,蕴含着力气。另外留意“锄”“要”“种”三处附点要唱清晰;连续的饿两个附点不要忽视;两拍的长音要唱足。

3、选几名同学按课本上的标记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沙球是左手一拍一次,右手一拍两次。〕还可以建议同学选用其他打击乐器,设计敲击的方法,尝试效果。

第六课 小动物的歌

教学目标:

一、听《鸟店》、《袋鼠》,唱《我的小绵羊》、《小袋鼠》,感受音乐表现的生动鲜亮的形象。教育同学喜爱大自然,突出本科主题“可爱的小动物”,培育同学爱护动物的意识。

第 24 页

二、通过创编动作、歌词,尝试用口风琴模拟鸟儿的叫声等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进展同学的想象力,培育同学的制造意识。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表演《我的小绵羊》

1、用听唱法唱会歌曲。指导同学用轻快而亲切有感情的声音演唱,启发同学想象小绵羊的可爱,白白的绒毛,躲在绿绿的树丛里的情景。

2、在表演歌曲时,留意歌中带有“>”的字要唱得有力,并提示同学句尾两个音不同,不要唱错了〔“12”与“54”〕,唱会歌再选择合适的地方加入小动物的叫声。

3、分小组演唱,相互评价,看哪一组同学演唱的感情饱满、吐字清晰。

4、启发同学用自己宠爱的小动物编唱新歌词,可将同学们编创的歌词整理为几段,全体同学逐一演唱。

二、编创与活动

1、同学发觉树丛里各种各样的动物,仿照它们的叫声和动作。

第 25 页

2、学会歌曲后,将这些动物编创成新的歌词。

三、创编与活动:摘果子

1、提示同学观看小袋鼠口袋上有什么标记?每个小袋鼠能摘上几个果子?

2、让同学分小组商量,用划线的方式连到小袋鼠口袋上。

其次课时

一、倾听《袋鼠》

1、指导同学商量有关袋鼠的学问,描述袋鼠灵敏的动作和机警的神态。

2、初听乐曲,说一说音乐中描述的袋鼠给你感受。

3、复听乐曲。提示同学跟着音乐做袋鼠跳动的动作,用动作感受音乐。

学校音乐二班级的教案 篇3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倾听,表演本课歌〔乐〕曲,体会音乐所表现的“静”。能用有感情的声音演唱。

2.能区分不同物体的音色,选择适合歌曲内容的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第 26 页

3.能用颜色和线条表现并区分自己听到的音乐。

教 学 内 容

倾听《天鹅》

倾听《月亮河边的孩子》

表演《小小摇篮曲》

表演《月光光》

第 一 节 课 时:

12 -1

教学内容:

观赏《月亮河边的孩子》表演《月光光》

教学目标:

1、通过乐曲的倾听,并能感受歌曲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第 27 页

听辨、感受、体验

教学预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开头部分:

听音乐问好、入座!

发生练习。

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组织同学倾听表演《月光光》的同时选放有关表演《月光光》的多媒体课件完好地倾听歌曲录音。提示:这首歌曲是“静”的吗?为什么?让同学分析,月光下本来是“静的”,但是人们夜晚纳凉,兴冲冲地夸赞家乡,而客观的“静”被打破了,夜晚变得喧闹了。让同学理解歌曲的内容,把握好演唱的感情,理解“悄悄的”主题的不同含义。

2.歌曲很短,老师可采纳听琴模唱的方式进行,先听老师弹一遍,同学再轻声跟唱。

第 28 页

3.有感情地读歌词,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做预备。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用选择好的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分小组进行歌表演,看那一组表演的合适,唱歌的效果好。

三、《月亮河边的孩子》

1.完好地倾听全曲。

提示:月亮河边的孩子在做什么?为什么?

2.复听歌曲。提示:这首歌用什么方式拍击,是拍手、拍腿,还是拍手、拍腿、拍腿?让同学感受歌曲的三拍子。

3.再听歌曲。可让同学用碰钟、沙球伴奏,参加歌曲的表现。

最终结束部分:

小结。

第 二 节 课 时: 12—2

教学内容;歌曲《小小摇篮曲》大提琴独奏《天鹅》

教学目标:1、通过倾听,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宠爱之情。

第 29 页

2、能够自编动作参加表演。

教学重点:倾听音乐,表现对小动物的宠爱。自编动作参加表演。

教学预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一、开头部分:

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倾听歌曲《小小摇篮曲》

2.完好地倾听乐曲两次

3.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划线条,表示听到的声音。

4.听乐曲,分别学做动作表演。

5.完好地倾听音乐,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心情。提示同学回答歌中表现的音乐形象听了这首歌后是开心还是哀痛,并在课本上涂上颜色。

6.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

第 30 页

大提琴独奏《天鹅》

三、 编创与活动:

最终结束部分:小结。

学校音乐二班级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倾听和演唱,感受乐曲和歌曲的舞蹈性。并能用编创适当的动作合着节拍表演。培育动作的协调性。

2.能看柯尔文手势,认唱la、si,借助听琴感受其音高。

3.能随音乐用手按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或走步来体验音乐。

教学内容

倾听《加伏特舞曲》

倾听《霍拉舞曲》

表演《假如美好的话拍拍手吧》

表演《哈里啰》

第 31 页

第一节课时:7-1

教学内容:

1.表演《假如美好的话拍拍手吧》;

2.观赏器乐曲《加伏特舞曲》

教学目标:1、通过乐曲的倾听,并能感受歌曲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听辨、感受、体验

教学预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开头部分:

1、听音乐问好、入座!

2、发生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第 32 页

1、导入。

2、倾听表演《假如美好的话拍拍手吧》组织同学倾听《假如美好的话拍拍手吧》的同时选放有关表演《假如美好的话拍拍手吧》的多媒体课件,引发同学的爱好。

〔1〕提示同学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凹凸不同的声音,仿照给大家听。

〔2〕分声部读一读。

〔3〕分小组进行歌表演,看那一组表演的合适,唱歌的效果好。

编创与活动;1.这一课的编创与活动中又支配了熟悉la、si唱句的学问,老师可结合本课柯尔文手势、结合键盘弹奏音高,让同学感受、模唱,可结合歌曲学会后,让同学模唱歌谱的方法,找出歌中有几处la和si,使同学将对la和si的熟悉溶入音乐实践活动中。

2.试用la、si与自己学过的音随便编唱。

三、观赏部分:器乐曲《加伏特舞曲》

其次节课时:7—2

教学内容:表演《哈里啰》管弦乐《霍拉舞曲》

教学目标:

第 33 页

1、通过倾听,表现出音乐的宠爱之情。

2、能够自编动作参加表演。

教学重点:倾听音乐,表现对小动物的宠爱。自编动作参加表演。

教学预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开头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倾听《哈里啰》完好地听乐曲两次

〔1〕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划线条,表示听到的声音。

〔2〕听乐曲,分别学做动作表演。

2、倾听

第 34 页

〔1〕完好地倾听音乐,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心情。提示同学回答歌中表现的音乐形象听了这首歌后是开心还是哀痛,并在课本上涂上颜色。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

三、观赏部分:管弦乐《霍拉舞曲》

通过完好地倾听,感受歌曲的心情、旋律,让同学小声跟唱,老师先不要引导同学留意歌曲中的切分音,主要通过精确的范唱来解决。

2.老师可提示同学听着歌曲拍手的方式拍击节奏,在实践中体验。再按节奏读歌词、听着音乐填唱歌词,老师提示同学:看谁的耳朵最灵敏,跟唱的精确。商量用什么样的心情演唱歌曲。

3.编创动作表演歌曲,分小组编创,分别表演给大家看。也可选择好的动作排成一个完好的表演动作。

4.用锣鼓和碰钟为演唱歌曲伴奏,留意打击乐与歌曲演唱的协作。提示同学:打击乐的声音是否应比演唱的声音大?让同学自己辨别、掌握声音,而不是老师去要求、同学在无熟悉的状况下被动地去做。

第 3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