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有效教学及教学管理的理念与思考
作者:周倩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3年第02期
【摘 要】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有效教学始终都是所有教育者不断追求的主题。而要想更好的实施有效教学,又离不开教学管理,二者之间可谓是相辅相成。因此,本文首先通过教学本身的一些有效措施与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通过教学管理的方式分析一下其对于有效教学的辅助意义,进一步加强有效教学成果,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今后的高职教育工作提供有利的思考。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管理 文章编号:1673-0380(2013)02 -0081-01
有效教学是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教学管理,又是促进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因此,二者相辅相成,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教学,达到教育想要的目的。有效教学就是说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教”要具有有效性,而且“学”也要具有有效性,因此,只有将教育与管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对教学进行更加合理的控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从教育本身入手,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重视学生课前准备、预习
学生能够做好课前的预习是老师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这样先学后教的方式不仅解决例当前教育中谁是教学主角的问题,也为学生在知识的有效接受方面提供了有利条件,是现阶段被广为认同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促进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先学”能够有效的解决当前发展区的相关问题。“后教”主要面的是最近发展区相关的问题。实现“先学”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学生在课前的准备。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课前的预习,特别是对即将学习的课程。在老师的辅助之下进行有效的预习,必定能够促使学生对于新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解,这样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学生在预习型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那么就可以对问题进行备注、记录,在正式学习的时候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去接受新的知识,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积极性,对于新知识的理解也就更加透彻,若是课程结束后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可以于老师进行单独沟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一来,就能明显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实行学案教学
现阶段,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课堂的教学与老师所编制的教案出入非常大,原因是老师只把教案当作是应付上级检查的手段,并没有真正的与实际教学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在高职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育的过程中,部分学校在教案编写方面疏忽意识严重。很多教师因为教龄长、对知识理解的透彻,就忽视了教案的有效性,通常课上只是根据心中所想直接进行教学。这样一来,使得教学没有规律,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也无法理清头绪,导致教学效率极低。因此,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视教案,并且将教案与学生的学习方案进行有效的结合,形成一种学案,对学生进行有条理、有准备的课堂教学,必能增加教学的有效性。 (三)高职教学,定要重视教学的设计
再高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因经过高考阶段的紧张学习,在进行高职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种思想上的反弹,使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松弛,失去对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学设计。抓住学生的心理,根据课堂内容设计一些能够吸引他们注意力,并且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教学内容,逐渐纠正他们松弛的思想,使他们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中,进而促进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事先准备好的实际生活案例,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久而久之,就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思想,进而全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进一步细化教学目标
有教育家曾经提出:要想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就必学对清楚的确立教学目标。它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更是课堂教学的方向与判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依据。教学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而教学目标是较为宽泛的概念,所以,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实施进一步的细化,才能实施有节奏、有条理的教学活动设计,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想细化教学目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结合课程标准以及学科本身的特点对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其次要根据学生自身因素以及教学环境、课时长短、教学设施等,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最后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进行教学目标的落实。高职教育可以说是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阶段,所以在细化教学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二、从教学管理方面入手,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教学行为在常规上的管理一定要引起重视
对于教学常规方面的管理,除了对日常事务的的管理外,对于教学行为在常规方面的规范也应该引起教育人员的重视。这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对于教师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活动,包括备课能力、授课能力、辅导能力、与学生的沟通能力、作业的留、批能力等等教学过程中的必备基本能力。这样不仅提高了老师的专业素质,对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也有着不小的促进作用。
(2)对学生进行常规行为的培训,开展相应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课常规,作业常规、实践积极性、专业兴趣等等,只有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投入热情,才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将这些常规管理与培训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教育的开展以及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管理手段。 (二)提高课堂的有效管理
高职院校在课堂管理方面较于高中来说宽泛的多,由于学生自身在思想、心理上都已经趋于成熟,所以在管理上也比较难入手,进而造成现代高职院校课堂管理松散的现象出现,然而课堂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场所,所以,课堂管理是必须要抓的。随着新课改的介入,为课堂教学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良好的课堂秩序对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疏于课堂管理,松散的教学环境,会使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行为散漫,再因高中学习紧张心理的反弹,导致学习效率低,进而也就使教学有效性难以提高。所以,课堂管理可谓是一条牵动学生学习的线索,只有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为学生学营造更好的习环境,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自身所学专业的技能,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三、总结
有效教学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众生致力的主题,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从多方面入手,不仅要考虑教育本身的因素,还要结合教学管理,全面的对教学进行有效性的策划与思考。特别是在现阶段的高职教育中,还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结合教学环境,实施合理的教学手段,纠正学生的松散思想,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梁应春,赵爱杰.独立学院学生心理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3) [2] 潘有成,苏咏梅.高职课堂教学质量的理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06) [3] 禹克娟.职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风,2010(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