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9.15.108
基于情感化的趣味性产品设计研究
王军亮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益阳 413000)
①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功能转型程度加深,产品研发和销售市场对人性化设计方面的比重越来越大。娱乐产品市场的客户体感需求也更加趋于情感化,人们更加偏好于充满“人情味”的产品,以求在现代社会的都市丛林和快节奏的速食文化中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源泉。本文从现代社会都市人对趣味性产品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对趣味性产品研发当中的人性化,情感化设计研究,结合产品设计的娱乐性、适用性和安全性的基本原则,探求基于情感化的趣味性产品在市场中效用最大化的有效路径。关键词:趣味设计 情感需求 交互性 情感化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5(c)-0108-02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都市人口属性标的。不得不承认高效率的工作属性和方便快捷的生活模式给现代人带来了更适合社会发展变迁的人类行为方式。但是人们在享受着科技化和信息化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畅快体感的同时,对快乐的感知能力变得越来越弱。当你承受了一天来自工作和人际关系的压力,挨过拥挤的地铁,回到家中卧在沙发里刷着微博,刷着抖音而乐此不疲的时候,却不知快餐文化正侵蚀着你的仅剩的休闲时间。趣味性产品的设计初衷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和生活环境质量。一件好的趣味性产品不仅能够在外观上,以丰富的色彩吸引眼球,以独特的造型标新立异,以特殊的功能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更应该体现在与用户的交互性方面。趣味性产品的设计研究目的是给人们带来正面的,积极的,能够使用户产生愉悦感的产品研发,启发人们对快乐的生活方式的思考,激励人们通过自我探寻的方式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
1 产品设计中情感化因素
1.1 产品形态的情感化
产品形态的情感化体现在产品外形和人类认知的交互性。在产品的外形设计中,设计者往往将产品的原型取材与人类耳熟能详的实物。比如在现代茶具的设计中,一些自然界的寻常事物都可以拿来作为取材的原型。莲花的造型清新脱俗,在外形上雅观别致,和茶本身清新高雅的气质相符合,以莲花作为壶身的造型,让人观之耳目一新。再或者以柿子作为原型创作,柿子本身圆润饱满的造型寓意人们对幸福富足生活的期盼。此类趣味产品外形的设计在情感上与用户形成了交互作用,人们睹物思情,自然而然的对产品的设计更加青睐,设计成品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力也越强。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来自各方的压力让都市人在享受城市生活给他们带来的方便快捷的同时也让他们过早的失去了对快乐的感知能力。人们在城市丛林里挣扎,企图用创
造和设计来焕发人们心中最原始的对快乐和愉悦的渴求。
现代娱乐产品的设计已经脱离了产品本身的实用价值,器物本身的审美价值和功能属性也在不断的延伸和发展。1.2 产品功能的延伸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极大地丰富。产品设计的功能属性在当前的产品市场需求中被逐渐淡化,超出功能属性的是产品本身所延伸和发展出来的文化属性和审美属性。上文中提到的茶具的趣味设计体现了产品设计中的文化属性。饮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人骚客在屡屡茶香中创造出一篇篇绝世佳作,茶传承着古代儒学中礼学思想和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茶具的设计制作也被同样的当做中华文化的延伸。到了现代,茶具设计的趣味性也投射着这种文化属性,是一种基于中华文化认同感的情感化设计。
趣味产品的审美属性同样在现代的产品设计中多为体现。二战后期,由于物资匮乏,经济实力明显削减,西方国家的产品市场一度以简约和实用为生产的向导。生产力不足导致了人们对器物的实用需求增加,这种客观的因素也影响了他们的审美价值。直到战后重建,成产力回升,经济转暖,人们对器物的外观还是延续着简单、大方、充满金属感和力量感的审美需求。社会的变迁影响着人们对实物的看法和态度,进而影响了他们对身边实物的理性和感性需求的变化,这种需求的变化又引导着市场对产品的定义和生产导向,最后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这种良性的循环使得趣味产品在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人类认知在对器物的实用功能属性、文化功能属性和审美功能属性之间的平衡。
2 加强趣味产品情感化设计的策略
2.1 增强色彩搭配的差异化
人类对颜色的执着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
(下转111页)
①作者简介:王军亮(1983,8—),男,湖南益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式: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等。
108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