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之知人论世导学案
设计人:houzhenyang 侯华峰 三河三中
【目标展示】
学会运用知人论世法探求作者情感。
【自学指导】
一、知人论世
所谓诗词鉴赏的“知人论世”法,就是学习诗词时,要联系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状况及创作意图等方面去分析鉴赏诗词。
二、探求方法
1、借助时代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1 / 19
育星教育网 http://www.ht88.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2、借助作者生平及创作风格
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3、借助注释
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合作探究】
一、请鉴赏这两首诗中的“望”字,问答下列问题
第一首: 逢入京使
唐•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第二首: 湖州歌(其六)
2 / 19
育星教育网 http://www.ht88.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作者所望的对象各是什么?
2、从“望”字入手作者体现的感情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
小结:
二、下面两首诗分别是李白与杜甫写的,请你猜猜它们的归属并说明理由。
第一首: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3 / 19
育星教育网 http://www.ht88.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第二首 :
对 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小结:
三、下面两首词都是李清照所写,都写到了愁,请问哪一首词的愁更重,为什么?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声声慢
理由:
小结:
【精讲点拨】
4 / 19
育星教育网 http://www.ht88.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总结答题方法:
一、熟悉主要作家的风格及大概生平。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苏东坡的豪放旷达 陆游的悲壮爱国
二、根据标题所提供的信息来推断。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三、根据注解来破解诗歌理解的难点。
湖州歌
汪元亮
5 / 19
育星教育网 http://www.ht88.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 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水槛:江边的栏杆,可供垂钓、眺望。在成都杜甫草堂附近。赊:远。
问:这首诗的第五、六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称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请你谈谈这两句诗的“妙”处,并结合全诗说说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四、根据题目的提示来解读诗歌的背景。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题目中说: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
6 / 19
育星教育网 http://www.ht88.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
【当堂检测】
赏析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一、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注: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诗人自求外任,此诗即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
作者的心情如何?你是怎样发现出来的?
二、
初冬夜饮
7 / 19
育星教育网 http://www.ht88.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杜 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淮阳,指西汉汲黯,他因刚直敢言,屡次上谏,多次被流放。
问:第二句描绘出的是怎样的一个诗人形象?最后一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拓展提高】
一、陆游的梅花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要理解陆游词中的梅花形象,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分析,就容易把握。公元1166年,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获罪罢官。这首诗是他在宋代投降派的排斥打击下,抗金抱负不得施展而备感孤独寂寞的反映,是受投降派排挤的身世和壮志未酬的心境的鲜明写照。词的上片,以梅花生长在驿道外断桥边,在日暮黄昏中独自开放,隐喻词人的不幸遭遇和不得志的心情。词人饱经忧患,然而始终保持着他的爱国情操,不屑与权贵争名夺利。词的下片,表现词人不愿同流合污的品格,表现词人在黑暗的环境里坚持战斗,虽粉身碎骨而矢志不移的精神。联系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状况来分析此词,问题则迎刃而解。
二、王安石的梅花
8 / 19
育星教育网 http://www.ht88.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bū)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誉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以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诗词鉴赏之知人论世
导学案
设计人:houzhenyang 侯华峰 三河三中
【目标展示】
学会运用知人论世法探求作者情感
【自学指导】
一、知人论世
所谓诗词鉴赏的“知人论世”法,就是学习诗词时,要联系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状况及创作意图等方面去分析鉴赏诗词。
9 / 19
育星教育网 http://www.ht88.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二、探求方法
1、借助时代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2、借助作者生平及创作风格
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3、借助注释
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合作探究】
一、请鉴赏这两首诗中的“望”字,问答下列问题
10 / 19
育星教育网 http://www.ht88.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第一首: 逢入京使
唐•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第二首: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作者所望的对象各是什么?
第一首:望的是“故园”,即故乡。第二首:望到北方的大片国土沦于战火之下。
2、从“望”字入手作者体现的感情有什么不同吗?
第一首表达的是对故园亲人的眷念之情。从哪里看出来的?路漫漫,泪不干 这种情感哀怨吗?“报平安”,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口信报声平
11 / 19
育星教育网 http://www.ht88.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安吧!虽有眷念之情,却不失开阔豪迈的胸襟,不失“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壮志。而第二首表达的是山河破碎的悲痛之情。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眼看着山河破碎却无可奈何。相比较而言,第一首的情感显得更高昂。
3、那么两首诗的作者所处的朝代你觉得相同吗?为什么?
第一首格调高亢,情绪激荡,情感豪迈,唐代国力强盛。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打出朝代和诗人)
看来诗词总是或多或少的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元代由于异族统治,消极避世,鄙薄功名。
小结:不同朝代的诗词有不同的特点,所以鉴赏诗歌要根据作者所处的朝代与背景来理解,这叫做“论世”。
二、下面两首诗分别是李白与杜甫写的,请你猜猜它们的归属。
第一首: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第二首 :
12 / 19
育星教育网 http://www.ht88.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对 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为什么李白与杜甫同处于唐代,且李白仅大杜甫十一岁,可李白如此豪迈飘逸,而杜老先生却总是愁眉苦脸呢?
经历不同。李白也经历了安史之乱呢,李白更多的人生体验来自于盛唐,诗歌风格形成于大唐帝国最为辉煌的年代,再加上他狂放不羁的个性,因而形成了豪迈飘逸的浪漫主义诗歌风格。而杜甫呢,给他更深切感受的是安史之乱,诗歌的主导风格成熟于遍地哀号的苦难之中,因而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更多的是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
小结:所以同一时代不同的作家因其主要经历不同风格也不同。
三、下面两首词都是李清照所写,都写到了愁,请问哪一首词的愁更重,为什么?
一剪梅
声声慢
小结:同一个作家写愁,但愁的时间不一样,愁的形式不一样,愁的深度就不一样。这就是说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也不同。所以鉴赏诗歌要了解典型作家典型的人生经历。
13 / 19
育星教育网 http://www.ht88.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精讲点拨】
总结答题方法:
问:我们该如何借助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诗歌呢?我们需要熟悉些什么?做题时可以借助什么呢?
一、熟悉主要作家的风格及大概生平。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苏东坡的豪放旷达 陆游的悲壮爱国
二、根据标题所提供的信息来推断。
如李白的《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送:送别诗。
14 / 19
育星教育网 http://www.ht88.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八:唐代多以排行来命名。
三、根据注解来破解诗歌理解的难点。
如前面所提到的《湖州歌 》 汪元亮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 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水槛:江边的栏杆,可供垂钓、眺望。在成都杜甫草堂附近。赊:远。
问:这首诗的第五、六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称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请你谈谈这两句诗的“妙”处,并结合全诗说说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分析:诗中五、六句,描绘的是一幅清新自然、生机勃勃春光图景。要结合细雨、游鱼、
15 / 19
育星教育网 http://www.ht88.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微风、燕子等具体景物来分析它的妙处。
答:这两句诗,写细雨轻洒,鱼儿嬉戏于水面;微风吹拂,燕子斜掠过天空。若雨猛,则鱼潜水底;风急,则燕子不能承受;“斜”写燕子的轻盈。诗人观察细致入微,遣词自然平易而又精巧、生动。诗歌描绘草堂的自然环境,字里行间蕴涵着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和优游闲适的心情。
四、根据题目的提示来解读诗歌的背景。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题目中说: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
总结:我们理解一首诗歌,从作家入手,了解作家大概的生平,创作的风格,生活的时代,还要结合标题、注释、题目等已知信息的解读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做到知人论世,才能高屋建瓴,知人论世,才能登堂入室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当然知人论世仅仅是诗歌鉴赏的一种辅助工具,在接下来的几节课里我们会进一步寻找诗歌鉴赏的良方。
【当堂检测】
赏析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16 / 19
育星教育网 http://www.ht88.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一、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注: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诗人自求外任,此诗即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
作者的心情如何?你是怎样发现出来的?
蕴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以后轻松愉快的心情。
鉴赏“铺”,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瑟瑟”是碧色,一半是碧色,一半是红色,表现了夕阳照射下暮江波光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可怜”即可爱。
二、
初冬夜饮
杜 牧
17 / 19
育星教育网 http://www.ht88.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淮阳,指西汉汲黯,他因刚直敢言,屡次上谏,多次被流放。
问:第二句描绘出的是怎样的一个诗人形象?最后一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分析:杜牧早年即以经邦济世的才略自负,慷慨激昂,好谈军事,刚直不阿,敢于指陈时弊。但他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始终未能施展抱负。这首诗写在睦州任官期间,长期宦游在外,便有漂泊之苦,仕途不遇之慨。学生答题时,无法准确把握诗歌愁苦的内容。
答:第二句描绘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最后一句,写出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和壮志难酬的隐痛。
【拓展提高】
一、陆游的梅花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要理解陆游词中的梅花形象,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分析,就容易把握。公元1166年,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获罪罢官。这首诗是他在宋代投降派的排斥打击下,抗金抱负不得施展而备感孤独寂寞的反映,是受投降派排挤的身世和壮志未酬的心境的鲜明写照。词的上片,以梅花生长在驿道外断桥边,在日暮黄昏中独自开放,隐喻词人的不幸遭遇和不得志的心情。词人饱经忧患,然而始终保
18 / 19
育星教育网 http://www.ht88.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持着他的爱国情操,不屑与权贵争名夺利。词的下片,表现词人不愿同流合污的品格,表现词人在黑暗的环境里坚持战斗,虽粉身碎骨而矢志不移的精神。联系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状况来分析此词,问题则迎刃而解。
二、王安石的梅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bū)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誉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以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19 /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