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7号线通信工程
编号:01
漏泄同轴电缆接续作业指导书
单位: 电气化局城铁公司通号分公司
编制:
审核:
批准:
北京地铁7号线项目经理部
2013年11月发布 2013年12月实施
目 录
1. 适用范围及编制依据 ........................................... 3
1.1适用范围 ................................................. 3 1.2 编制依据................................................. 3 2. 作业准备 ..................................................... 3
2.1 内业技术准备............................................. 3 2.2 外业技术准备............................................. 3 3. 技术要求 ..................................................... 3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 4
4.1 施工程序................................................. 4 4.2 工艺流程................................................. 4 5. 施工要求 ..................................................... 5
5.1 施工准备................................................. 5 5.2 漏缆端头制备............................................. 5 5.3 外护套开剥............................................... 6 5.4 接头安装................................................. 7 5.5 接头质量检测............................................ 12 5.6 漏缆吊挂................................................ 12 5.7 连接器安装.............................................. 12 5.8 接头防护................................................ 12 6. 劳动组织 .................................................... 13 7. 材料要求 .................................................... 13
7.1 漏缆接头的规格型号应与需要成端的漏缆匹配。.............. 13 7.2 漏缆接头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标准。.................... 13 8. 设备机具配置 ................................................ 13 9. 质量控制与检验 .............................................. 14
9.1 质量控制................................................ 14 9.2 质量检验................................................ 14 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 15
10.1 安全要求............................................... 15 10.2 环保要求............................................... 15
漏泄同轴电缆接续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及编制依据 1.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至**铁路客运专线**段通信工程漏泄同轴电缆接续施工。 1.2 编制依据
《高速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高速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5-2010】》 新建**至**铁路客运专线**段“四电”系统集成、防灾安全监 控、
信息及相关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和相关图纸; 工程进度、现场实际情况以及相关会议纪要; 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
2.2 外业技术准备
明确漏缆的型号、接续地点,准备相应的接头、跳线材料。 3. 技术要求
3.1 接头装配完毕应用万用表检查内、外导体装接情况,并轻敲接头,看万用表有否变化,判断装配接触质量。
3.2 漏缆在接续过程中,严禁急剧弯曲,其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3.2的规
定,高速铁路施工时,漏缆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漏缆外径的20倍。
表3.2 漏泄同轴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漏泄同轴电缆规格代号 序号 项 目 42 最小弯曲半径 1 (单次弯曲)mm 最小弯曲半径 2 (多次弯曲)mm 1020 760 500 600 400 240 32 22 3.3 漏缆接续后驻波比不应大于1.5。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漏缆端头制备→外护套开剥→接头安装→接头质量检测→跳线连接。
4.2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漏缆端头制备外护套开剥接头安装接头质量检测漏缆吊挂连接器安装接头防护
图4.2 漏泄同轴电缆接续工艺流程图
5. 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
5.1.1根据漏缆敷设记录找到接续点,将需要成端的漏缆从卡具上卸下3~5m,垂下的漏缆弯曲半径应符合3.2条的要求。
5.1.2 漏缆接续应在接续点进行场地平整,并设工作台。
5.1.3 在测试点连接测试仪表,做好测试准备工作,保持通信畅通。 5.1.4 对使用的工具、仪表要进行检查,确保性能指标正常。 5.1.5 万用表、天馈系统测试仪经过检定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5.2 漏缆端头制备
5.2.1 将需要装接头的漏缆理直500mm。
图5.2.1 漏缆端头理直
5.2.2 将已理直的漏缆架设在工作台上。
5.2.3 用锯把破损、污染及封头粘连部分的漏缆锯断,锯时应保持抛弃的那段在下方,并保证切面平整。
图5.2.3 漏缆端头锯除
5.2.4 用锉刀或斜口钳将内导体铜管做好倒角,然后用毛刷或钢丝刷将内导体铜管内的铜屑清理干净,最后用毛刷将切面处的铜屑清除干净。
图5.2.4 漏缆切面清洁
5.3 外护套开剥
5.3.1 用尺量出接头说明书规定尺寸的外护套,然后环切并将外护套剥离。剥外护套时不能伤到外导体,如果发现已伤及外导体,务必重新锯断并将外导体表面打磨平整。
图5.3.1 漏缆外护套切除
5.3.2 切除包裹线及塑料薄膜。
图5.3.2 漏缆包裹线及塑料薄膜切除
5.3.3 用安全刀为漏缆内导体清除毛刺,用锉刀为漏缆外导体清除毛刺。
图5.3.3 漏缆内、外导体清理
5.4 接头安装 5.4.1 分体式接头安装 (1) 装入接头后体。
图5.4.1-1 分体式接头安装(1)
(2) 将后体推到底部并装入压紧环。
图5.4.1-2 分体式接头安装(2)
(3) 旋入顶针并用扳手将其紧固。
图5.4.1-3 分体式接头安装(3)
(4) 旋入接头前体,使前体与顶针紧配。
图5.4.1-4 分体式接头安装(4)
(5) 接头前体与顶针旋紧后,将后体旋入前体。
图5.4.1-5 分体式接头安装(5)
(6) 用扳手固定前体同时旋紧后体。
图5.4.1-6 分体式接头安装(6)
(7) 接头制作完毕。
图5.4.1-7 分体式接头安装(7)
5.4.2 一体式接头安装 (1) 套上压紧铜环。
图5.4.2-1 一体式接头安装(1)
(2) 用尼龙锤轻轻向里敲击。
图5.4.2-2 一体式接头安装(2)
(3) 压紧铜环应与漏缆切面平齐。
图5.4.2-3 一体式接头安装(3)
(4) 旋松接头并推入漏缆顶紧。
5.4.2-4 一体式接头安装(4)
(5) 顶住前体不动并旋紧后体。
图5.4.2-5 一体式接头安装(5)
(6) 用扳手固定前体同时旋紧后体。
图5.4.2-6 一体式接头安装(6)
(7) 接头制作完毕。
图5.4.2-7 一体式接头安装(7)
5.5 接头质量检测
5.5.1 用万用表检查内、外导体,不应短路,轻敲接头,万用表应无变化。 5.5.2 在漏缆对端安装终端阻抗,本侧用天馈系统测试仪测量驻波比,不应大于1.5。
5.6 漏缆吊挂
5.6.1 隧道内漏缆放入卡具中,并卡上卡具。注意漏缆固定的方向,定位筋应向着墙体(即安放于卡具凹槽内)。
5.6.2 隧道外将黑色扎带绕过泄缆,一端穿过扎带端头槽口。将黑色扎带抽紧,并使扎带端头凹面紧贴泄缆表面。抽紧后将扎带绕过钢索,并穿入卡槽。再次抽紧扎带,并剪断多余部分。
5.7 连接器安装
5.7.1 连接跳线时,将跳线接头与漏缆接头相连,并拧紧。 5.7.2 连接终端阻抗时,将终端阻抗与漏缆接头相连,并拧紧。 5.7.3 连接隔直器(直流隔断器、DC模块)时,将隔直器串接在跳线与漏缆中间,并拧紧。
5.7.4 连接功分器时,将漏缆引出的跳线连接在功分器上,并拧紧。 5.8 接头防护
5.8.1 不连跳线的漏缆接头应进行临时保护,将连接器的塑料帽盖上,套上漏缆密封帽,缠绕防水胶带。
5.8.2 连接跳线时,应使用防水胶带将漏缆接头和跳线接头完全密封缠绕。 6. 劳动组织
作业人员配备表
职务 负责人 防护员 技工 普工 人数 1 2 2 2 职责 负责漏缆接续的质量检查 负责人员及漏缆的防护检查 负责漏缆的接续 协助 7. 材料要求
7.1 漏缆接头的规格型号应与需要成端的漏缆匹配。 7.2 漏缆接头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标准。 8. 设备机具配置
设备机具配置表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名 称 活动扳手 钢锯 大口径扳手 安全刀 钢丝刷 钢尺 手锉 尼龙锤 规格型号 单位 把 把 把 把 把 把 把 把 数 量 1 1 2 1 1 1 1 1 序 号 9 10 11 12 13 14 除尘刷 梯子 万用表 名 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把 个 块 块 个 个 数 量 1 1 1 1 1 若干 天馈系统测试仪 终端阻抗 接续照明灯 9. 质量控制与检验 9.1 质量控制
9.1.1 漏缆开剥应小心谨慎,不得伤及外导体。
9.1.2 漏缆切面应垂直并处理干净,内、外导体不应出现毛刺,内导体内不应遗留碎屑。
9.1.3 内、外导体不应短路,连接牢靠。 9.1.4 驻波比不应大于1.5。 9.1.5 接头密封应完整、可靠。 9.2 质量检验
9.2.1 漏泄同轴电缆的接续应可靠、牢固,装配后接头外部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护。
检验数量:全检。
检验方法:观察、用万用表测量检查。
9.2.2 漏泄同轴电缆的电压驻波比应不大于1.5。 检验数量:全检。
检验方法:用天馈系统测试仪测量检查。
9.2.3 漏缆在接续过程中,严禁急剧弯曲,其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3.2条的要求。
检验数量:全检。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 安全要求
10.1.1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必须穿安全防护服,并根据相关要求配置其他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通讯工具等)。
10.1.2 隧道内施工应带有专用防护灯。
10.1.3 应设安全防护员,要持证上岗,带齐防护用具。 10.1.4 电气化区段上道施工必须穿绝缘鞋。 10.1.5 机具、材料不得侵入限界。 10.1.6 雨天及大雾天严禁隧道外漏缆接续。 10.2 环保要求
将施工中的废弃物集中回收,统一处理,做到人走料清场地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