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名称】植物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培养熟悉国内外植物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前沿和应用前景、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植物生产、生物环境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生物技术、植物产品提取与加工等有关植物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试验设计、组织管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研发型高级科技人才。
主干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遗传学、土壤与植物营养、植物产品加工与利用、植物资源学、植物化学、基因工程、生物信息学、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学、植物产品贸易学等。
就业方向与深造:毕业后能在农业院校(大中专)、科研院所、农场、种子公司、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涉农企业、国家机关等从事食品、医药、园林、农业、林业、畜牧等与植物科学相关的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2.【专业名称】统计学
本专业主要包括一般统计和经济统计两个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或数学与经济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常(偏)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泛函分析、概率论、数理统计、运筹学、最优化方法、数学建模、控制论基础、计算机基础、离散数学、微分几何、信息论基础、拓扑学、随机过程、数值逼近、数值代数、常(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数学实验、数据结构与算法、微观经济学、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数字图像处理、数字信号处理、金融分析、贝叶斯统计、计量经济学、应用统计软件等。
毕业去向: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决策分析、统计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工作,也可以在科研部门、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统计咨询工作。
3.【专业名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和资源开发、规划管理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如地理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政策,熟悉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
主要课程: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土地评价与土地情理、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般安排10-20周。
4.【专业名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受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科技管理等系统训练的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及高分子材料与加工方面的专门人才。系统地学习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接受严格基本技能训练。运用化学和物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设计、合成、结构与性能关系,开发新材料及其应用。具有科研、开发、设计及工艺操
作相结合的特点。
主干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含物构)、仪器分析、化工原理、普通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仪表自动化、机械制图、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加工成型原理、高分子流变学、高分子化学实验、高分子物理实验等。
就业方向:适宜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适宜到与石油化工、化工、轻工、工程塑料、特种复合材料、耐高温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功能材料、粘合剂与涂料等相关的科研单位、企业、公司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
5.【专业名称】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
目标是培养生命科学与医学发展需要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专业课程设置除公共基础、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的主干课程与临床医学专业基本相同外,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生物物理学、神经生物学、基因组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细胞信号传递、实验动物学、基因工程技术、模式生物研究技术、细胞与组织工程技术等。为扩大学生知识面,还开设了生殖生物学、复杂疾病的分子遗传学、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神经精神疾病分子生物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选修课。 通过本专业学习,学生既有医学基础理论、一定临床知识又掌握了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和现代生物技术。毕业后可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综合医院、及制药业等单位工作。
6.【专业名称】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具备从事珠宝及材料工艺学研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在珠宝及材料工艺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生产管理、商贸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可掌握珠宝玉石的性质、合成、鉴定、加工、设计、镶嵌、贸易、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及材料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熟悉国家关于珠宝玉石、材料工艺科学、科技开发及相关产业的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了解珠宝及材料工艺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本专业产业的发展状况;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专业基础课: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含晶体光学)、材料学概论、物理化学、材料工艺学、宝石加工学、宝石包裹体、中国玉器概论、素描与色彩和宝石矿床学。 专业主干课:宝石鉴定原理和方法、有色宝石学、钻石学、宝石改善、晶体生长与合成宝石、珠宝评估、首饰设计、观赏石、珠宝商贸、现代测试技术和宝石学专业英语。
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的学生适合于到珠宝公司、宝石加工厂、执法机关、银行、拍卖公司、典当行、报社、杂志社等单位和部门从事与珠宝和材料工艺有关的商贸、鉴定、加工制作、质量监督和检验、生产管理、科技开发等工作,也可以到专业学校、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从事珠宝首饰和材料工艺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7.【专业名称】外语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掌握-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
3.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4.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5.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
修业年限:四年 8.【专业名称】环境监察
本专业培养各级环保系统从事环境执法管理、环境污染事故处理、污染纠纷仲裁、排污费征收、污染源现场监察、生态监察的执法人才及企业从事自身环境监管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法学、环境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监测、排污收费、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环境监察系列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培养分析问题、研究政策法规、解决环境监察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级环保系统从事各类环境执法、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科学研究工作,也可到企业从事自身环境监督管理及污染控制工作。
9.【专业名称】电力工程与管理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既能够胜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技术工作,又具有从事电力企业(项目)经济分析 和营销管理等工作的潜力,学生具有比较系统的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学科理论、较宽厚的电气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必备的电力企业经济运行理论基础和经济管理理念。
本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优势学科的继承和发展。该专业课程设置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为主,同时辅以电力经济分析领域的专业基础课程;所设专业课程都是由具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的教师讲授,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主要课程设置有:电路理论、电机学、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电气工程概论、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发电厂运行技术、电网运行技术、配电网运行与管理、发电厂经济运行与管理、电力营销、电力经济学基础、西方经济学等。
主要实践环节有:电力系统潮流上机计算、电力系统 综合实验、变电站仿真综合实验、发电市场仿真实验、发电厂经济运行课程设计、电力营销课程设计、电力经济综合实验、电力工程与经济拓展研究等。
就业去向:电网公司、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电力建设部门、超(特)高压公司、电力科研开发部门、发电厂以及与电力生产密切相关的设备制造企业、公司等。 10.【专业名称】口腔修复工艺学
本专业培养适应口腔医学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医学及口腔医学理论知识基础,掌握多种口腔修复工艺技术,有熟练的和独立的技工工作能力,有一定发展潜能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口腔医学修复工艺技术人员。毕业后可在学校、医院、义齿加工中心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及医疗工作。
专业主干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口腔解剖生理学、牙合 学、口腔科学、口腔材料学、口腔修复学、口腔美容学、固定义齿工艺学、可摘局部义齿工艺学、全口义齿工艺学、正畸技工工艺学。 11.【专业名称】药学
该专业培养具有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药品鉴定、营销、药物设计、药物制剂、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管理等工作的高级药学技术人才。该专业学生应掌握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主要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具有药物制剂的初步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能力、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和药物营销的基本知识。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基础医学概论、免疫微生物学、临床医学概论、药物化学、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事
管理学等。
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制药企业、医药公司、各级综合性医院、药品检验机构、医药院校、药学研究机构、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工作。 12.【专业名称】护理学
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及护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护理科研、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的高级护理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护理学基础、诊断学基础、急重症护理学、护理管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护理研究等。
就业方向:在医院、高等医学院校、保健及社会医疗服务单位工作。 13.【专业名称】化工与制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建设需要,系统掌握现代化学、化工、制药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投身于发展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热情,参与国内外技术竞争的潜力,在化工原材料、药物与精细化学品等开展领域,研究能从事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过程设计、化工与制药工艺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等及综合实验。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化工、石油、轻工、医药、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程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14.【专业名称】煤及煤层气工程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煤层气勘探、开采和利用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思维、素养和创新意识,具有在煤及煤层气资源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教
学和管理的初步能力,能在煤矿瓦斯抽采,煤层气地面排采、煤层气综合利用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的应用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掌握煤层气勘探、开采和利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国内外煤及煤层气开采技术,熟悉我国矿产资源的概况、开采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及技术前沿、动态和应用前景。能在规划、设计、生产经营、企业管理、教育及科研等部门从事本专业以及相关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系统工程、地学基础、矿山测量学、煤田地质学、煤层气资源勘查、钻井工程、煤层气试井与测试技术、完井工程、煤矿通风与安全、煤矿瓦斯抽采、煤层气地面排采、煤层气储配工艺、煤层气综合利用等。 15.【专业名称】焊接技术与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科学、电工和电子学、机械、力学和自动控制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焊接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热加工工艺、自动化基础、材料科学基础、焊接电弧及弧焊方法、焊接结构力学和材料熔接基础及焊接性;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工程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较强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工程参量检测与控制、焊接电弧及弧焊方法、焊接结构、弧焊电源、材料熔焊基础及焊接性、材料加工前沿讲座等。 16.【专业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专业是研究化学工业和其它工业生产的化学过程、物理过程;研究其构成系统和设备的设计、操作、优化共同规律;研究以石油、天然气、煤及生物物质为原料,生产各类有机化学产品并提供相应过程技术与成品的工程技术科学。本专业培养系统地掌握基础化学和化工理论、基本工程知识和实践技能,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化工研究
开发和生产新需要,有宽厚基础理论和广泛适应性,有一定研究、开发和管理的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系统工程、化工设计及计算机实用技术等。
就业方向:可在化工、石油、轻工、日化、制药、冶金、建材等部门从事各类化工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17.【专业名称】质量与可靠性工程
培养具备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产品质量、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的设计与试验(验证)的高层次、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质量工程基础、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系统工程基础、维修性设计与分析、可靠性与寿命试验技术、结构可靠性、疲劳可靠性等。
该专业被原国防科工委确定为国防紧缺专业。毕业生可在核动力工程和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以及机械、电子、计算机、汽车等其它专业领域的科研、生产和使用单位,从事质量与可靠性工程设计、管理和研究等工作。 18.【专业名称】焊接技术与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科学、电工和电子学、机械、力学和自动控制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焊接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热加工工艺、自动化基础、材料科学基础、焊接电弧及弧焊方法、焊接结构力学和材料熔接基础及焊接性;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工程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较强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
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工程参量检测与控制、焊接电弧及弧焊方法、焊接结构、弧焊电源、材料熔焊基础及焊接性、材料加工前沿讲座等。 19.【专业名称】光电子技术科学
业务培养目标: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系统掌握红外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理论基础、实验技能和专业知识,获得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初步能力,能在红外技术、现代安防技术及其它相近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和相应产品、技术的应用、开发工作的军地两用高级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四大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红外物理、红外探测器、红外电子学、红外系统、现代安防技术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利用现代的光学、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对红外系统、安防系统及其它光电子系统仪器整机的设计、应用的基本能力。 20.【专业名称】空间科学与技术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密切结合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需求而设立的新专业,空间科学方向侧重于天文学与天体力学、空间环境;空间应用方向侧重于空间光学与微波遥感、卫星与天文导航。
本专业理工结合、注重基础、强调应用,是一个专业交叉性强,有明确背景需求的综合性专业。专业基础雄厚,在师资及教学实验环境等方面具备良好条件。 设置有光电检测技术、光信息技术、光学图像处理、光学遥感、微波遥感、天文学、天体力学、空间环境导论等专业主干课程。
本专业按宽口径模式设置相应课程,着重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增强素质。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注重与航天领域的密切结合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具有宽广的自然、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级航天专业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分配到航天和国防部门,以及其它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开发等工作。
21.【专业名称】冶金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冶金过程的基础理论、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的专业知识,及信息科学和过程控制的基本知识,在冶金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和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普通物理、物理实验、近代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工程力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电工学、微机操作、微机原理、计算机高级语言及程序设计、CAD基础、冶金过程计算机模拟与应用、冶金常用计算机技术、热工仪表及自动化、金属学及热处理、物理化学、冶金物理化学、冶金传输原理及反应工程、化工原理、耐火材料与燃料燃烧、冶金实验研究方法、现代冶金学等。
毕业生适应范围:科学研究设计院所、高等院校的相关学术领域;国家政府机关公务员;相关外资企业的专业岗位;各类冶金企业的工程技术、科研、设计、生产管理、技术经济管理和国际贸易岗位;同时在机械、运输、军工、船舶、建筑、电力、化工、环保等行业所属的相近专业性质的岗位工作。 22.【专业名称】飞行器制造工程
课程设置: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控制工程、工程材料、飞机结构力学、飞机构造学、飞机液压与燃油系统、现代飞机制造技术、飞机结构损伤与维修、飞机故障诊断技术、数控加工与编程、航空维修管理以及航空器适航管理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航空维修工程为特色,培养适应国内外现代民航发展需求,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数理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英语能力强,系统掌握飞机维护、大修、飞机改装、结构件深度维修以及飞行器适航性等方面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能够从事飞机运行监控、故障诊断、飞机维护与修理及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就业方向: 航空公司、机场、航空维修企业、适航部门以及高校、科研单位。 23.【专业名称】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以集成电路设计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基本理论,掌握集成电路设计基本技术与技能,熟悉通信、计算机、信号处理等电路与系统相关知
识,具备从事集成电路研究、设计、教学、开发、应用,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射频电路基础、通信系统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等。专业特色课:半导体物理导论、双极型器件物理、场效应器件物理、硬件描述语言、集成电路EDA技术、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集成电路测试技术、集成电路可靠性、嵌入式系统与SoC设计、射频识别技术理论与实践、大规模可编程器件技术等。
继续深造与就业方向:按照学生的就业愿望和志向,就业渠道主要集中在国外著名微电子、集成电路公司在国内设立的设计、研发和制造公司,国家部委所属微电子、集成电路研究院、所、公司或企业。 24.【专业名称】给排水工程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科学和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3.具有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初步能力;
4.了解水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测量学、水力学与水泵、水处理微生物学、普通化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实习、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水力学实验、微生物实验、水质分析实验、水处理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25.【专业名称】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粉体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系统掌握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创新的研究方法,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特别是在粉体材料加工制备、粉末冶金、陶瓷材料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与产品开发、生产工艺工程设计、质量控制和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粉末材料的设计、制备技术与工艺、组织、结构和性能、应用等领域,以采用粉末原料,通过先进的制备技术生产各种高性能金属和合金、复合材料、特种电工电子材料、航天航空材料,并进行应用开发研究为主要特色。
主要课程包括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粉体工程、粉末冶金原理、成形模具设计制造技术、材料分析测试方法、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等,强调外语、计算机及人文科学素养,注重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等部门从事粉体材料加工制备、粉末冶金、硬质合金与超硬材料、陶瓷材料、新型电工电子材料、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科研、生产及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教学及相关管理方面的工作。 26.【专业名称】软件工程
本专业培养计算机软件工程研究与应用高级人才。本专业培养计划与国际接轨,通过培养计划实施及理论、抽象、设计实验等教育过程,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技术,
具备从事大型软件工程组织、管理、开发能力。
主要课程设置: 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与方法,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Internet开发技术,多媒体技术,软件工程导论,软件需求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JAVA语言程序设计,XML技术,软件工程计量学,软件质量控制,软件工具与环境,软件体系结构,CMM与ISO9000,软件过程,电子商务等。
学生毕业后,可胜任教育、企业、事业及软件产业部门的教学、管理、研究与开发工作,或在本学科、相关学科及国外继续深造。 27.【专业名称】动植物检疫
本专业培养具备动植物检验检疫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各级检验检疫部门、动植物产品卫生安全与监督机构、农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及进出口管理部门从事动植物病虫害检验检疫及防治、农畜产品及食品卫生安全检测、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管理、教学与推广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动植物有害生物的化验、检测、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 2.掌握有害生物的鉴定、识别、监测和控制等方面的方法和技能;3.熟悉国家关于动植物防疫检疫、动植物进出口检疫、农畜产品卫生安全流通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动植物检验检疫理论与技术最新发展动态,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组织切片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植物病理学、动物病理学、动物卫生检验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虫害检疫、植物检疫、农药学基础、食品卫生检验技术、检验检疫法规等。 28.【专业名称】航海技术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STCW78/95国际公约的要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海船船员适任标准的要求,掌握现代航海驾驶理论和实践技能的高级航海技术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航海力学、船舶原理、计算机技术基础、航海学、船舶操纵、船舶值
班与避碰、航海仪器、船用雷达与ARPA、海上货物运输、船舶结构与设备、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远洋运输业务、船舶安全管理、内河引航、航海英语、GMDSS 通信设备与业务等。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国际、国内海洋船舶运输、内河船舶及江海直达船舶运输,同时也能适应船舶引航、海事管理及航运企业管理、航海院校教学与科研、边防、海关等单位工作。可直接在国际航运市场上就业。国内的分配去向以沿海、沿江大中城市为主。
29.【专业名称】光电子技术科学
业务培养目标: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系统掌握红外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理论基础、实验技能和专业知识,获得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初步能力,能在红外技术、现代安防技术及其它相近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和相应产品、技术的应用、开发工作的军地两用高级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四大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红外物理、红外探测器、红外电子学、红外系统、现代安防技术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利用现代的光学、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对红外系统、安防系统及其它光电子系统仪器整机的设计、应用的基本能力。 30.【专业名称】粮食工程
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化工、发酵工程等粮食工程等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在粮油加工、粮油化工、生物化工等领域内从事粮油深加工方面的工业生产、工艺与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管理、品质控制和新产品开发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工业微生物、基础生化、化工原理、发酵工艺原理、化学工程与技术、天然产物化学、粮油加工学、粮油贮藏学、粮油化工产品工艺学、粮油产品分析与检测等。
就业去向:主要在粮食加工、粮食贮藏、粮油深加工、粮油化工、生物化工等领域内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工程设计、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