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卷・第6期 职业时空 CAR EER HORI ZON o ’ 导致当代青年就业难因素的分析 贺山青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娄底 4l7000) 摘要: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其就业率的高 能力划等号,认为学历越高,能力就越高。还有一些 低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用人单位之问相互攀比,把招聘高学历毕业生作为 国际金融危机、错误用人观、就业区域结构性矛盾和 提高自己单位声誉的招牌,造成了高学历人才不足、 落后的教育体制是导致当代青年就业难的外部因素; 低学历供过于求的假象和“人才高消费”的浪费现 趋乐避苦的惰性思想、“重脑力轻体力”的传统观念、 象。从而,使得文凭较低的初高中(中职)、专科学 “望子成龙”的高期望值、“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心 生就业更加艰难。 理特征和个人主义思想以及“怕变求稳、喜大好公” 二是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青年人的 的传统择业观念是导致当代青年就业难的内部因素。 最大劣势,不少用人单位为降低用人成本,希望从 关键词:青年;就业难;外部因素;内部因素 业人员能一步到位,招进来就可以直接进入工作岗 位,熟练地工作。这样,缺乏经验的青年人往往被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在我国下岗和失业 拒之门外。 人员中,35岁以下人员所占的比例为30%。青年是祖 三是重男轻女的性别歧视。女性由于生理、婚 国的未来和希望,较高的青年失业率正在浪费一代 姻、生育等因素的影响,在同等条件下,雇佣女性往 年青人的才华和精力,既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也不利 往要比雇佣男性付出更多的成本。因此,从节约成本 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弄清楚影响当代青年就业的因 出发,用人单位一般更愿意招聘男性而不愿意招聘 素,促进青年充分就业,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女性。所以,女青年比男青年就业更加困难。 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是喜本地厌外地的地域歧视。很多用人单位 考虑到单位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希望招进来 造成青年就业难的外部因素 的青年熟悉当地方言和风俗,在当地具有较好的人 1.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 际关系网,在选聘人才时,一般会优先考虑本地青 从长远看,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势头良好, 年,而外地青年往往会受到排挤。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4.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就业区域结构性矛 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社会经济发展规模 盾的影响 和总量不足,赶不上就业青年人口的增长速度,成为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东部 导致青年就业难的绝对因素。其次,当前我国经济处 地区比较发达,而广大中西部地区比较落后的不平 于战略性调整时期,社会处于大变动的转型时期,传 衡局面。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聚集了大量就 统产业比重下降,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政府机关和事 业青年的中西部地区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不 业单位精简机构、人员分流,造成大量人员的体制性 具备较强的吸引力,这就大大限制了青年到中西部 失业,降低了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对就业青 地区就业的可能性,使得中西部地区和边疆地区很 年的吸纳能力。 少能接受学历较高的青年就业,从而呈现出想去的 2.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地区和单位不要人,而想要人的地区和单位却找不 2008年底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在渗透到全 到合适的青年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加剧了青年就业 球的每一个角落,股市持续低迷,经济增长放缓,大 难的现象。 量企业纷纷裁员,国内外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一方 5.教育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影响 面,国内青年就业人口逐年增加,如全国普通高校毕 我国当前的中小学基础教育,依然是应试型学 业生人数由2008年的559万增加到2009年的61 l万 历教育,主要目的是为普通高校培养后备力量,重在 人和2010年的631万,与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岗位 文化知识教育而忽视基本技能教育,不适应就业市 减少形成鲜明对照,金融危机下的国内就业压力不 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种体制下的初、高中毕业 言而喻。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也使发达国家就业 生,就业就自然很难。而广大的普通高校,培养目标 岗位急剧减少,导致大量留学人员回流,使国内高端 单一、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而缺乏 就业岗位竞争出现重心下移,加剧了较低学历层次 实践性,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与企业工作岗位和市 的国内青年就业的竞争程度。 场需求脱节,导致大量大学毕业生成为社会和企业 3.用人单位错误用人观念的影响 并不需要的华而不实的理论型、研究型人才,就像好 是盲目要求高文凭。用人单位往往把学历与 看而不好“吃”的商品。因此,这样的大学生毕业就 一、一收稿日期:2011.04—20 作者简介:贺山青(1965),男,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35・ 。就业CAREER HORI酬 职业时空 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 以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吕红军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泉州 3620 l1) 摘要:目前贫困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签约时间 滞后、签约率偏低、签约质量不高等问题。文章以泉 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就业 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一好,其工作的落实率和工作质量相埘越高;而家庭经 济困难学生多来自穷乡僻壤或者城镇低收入家庭, 社会资源相对匮乏,就业过程缺乏家庭和社会关系 的支撑,成功就业的几率必然低于家庭条件好的 业生。 、贫困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贫困学生经济负担过于沉重。贫困学生在校 期间就有交不起学费的现象,许多人依靠着国家和 作又 】.贫困学生的家庭社会资源相对薄弱。目前国 学校的资助来维持学习和生活。而毕业后,找I内的就业市场并不规范,用人制度也不够完善,公 需要经济投入,主要包括形象包装费,参加各地招聘 招聘单位联系的上I叫、 平、公正、公开的平等竞争就业环境并未完全建立。 会所需的交通费、食宿费,比如,有些单位的用人信息并不及时对外公布,需要 打电话等通讯费用,用人单位收取的各种就业保证 有一定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取,甚至有的招聘岗位可 金、抵押金等等。这笔钱对于家境贫穷学生而 ,无 以量身定做。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家庭背景越 疑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很多学生或者凶为没有 收稿El期:2011—04—16 作者简介:吕红军(1974),男,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 失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 给子女,希望子女要么成名成家,要么当官赚人钱, 好像一一个教育的怪胎,既要迎合学生和家长学历教 对于子女从事 般的职业尤其是艰苦的职业持反对 育的意愿,又要符合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结果 态度,对子女独立的职业选择横加指责和干扰,征客 是既不像真正的学历教育,又不像真正的职业教育, 观上加剧了广大青年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学生很难学到真正的技能。因此,中职、高职学生的 4.“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人主义 就业也很成问题。 思想的影响 作为多数为独生子女的当代青年,由于其“独一 二、造成青年就业难的内部因素 无二一”的家庭地位,在家长的长期娇惯下,逐渐养成 1.趋乐避苦的惰性思想的影响 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人 义思 英国哲学家边沁认为:趋乐避苦是人的天性,人 想。的痛苦与快乐是衡量人行为善恶的根本标准。当代 青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是“皇帝”,衣食无忧,基 本没有吃过苦,“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成为了他们 道德行为的不二选择。在这种功利主义指导下,他们 必然把“少劳多得、轻松快乐”的职业作为首选,在 择业时挑三拣四、拈轻怕重就不足为怪了。结果是, 那些能带来“快乐”的职业往往只有少数佼佼者才有 机会获得,大多数平庸之辈只能在大量“痛苦”的职 5.“怕变求稳、喜大好公”的传统择业观念影响 长期以来,在国人的心目中,越是稳定的职 就 越是好职业。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 中,规模大且为公有制的单位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 竞争中往往立于不败之地,凶而“大而公”的单位倍 受人们青睐。这样,就造成了国人喜好“人而公”单 位的传统择业观念。这种观念作用下的当代青年,都 心驰神往于政府机关和大型国有企业,却对那些私 有的中小企业不屑一顾。而当代巾国数量最多、人才 业面前失业_r。 最缺乏的企业恰恰是私有制的中小型企业,于是,就 2.“重脑力轻体力”的传统观念影响 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儒家传统的国家,孟子的 出现了不需要人才的地方人才挤破脑袋,最需要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思想深入人心,深深 才的地方却找不到人才的尴尬局面,当代青年就业 影响着当代青年,在他们看来,体力劳动是下贱的, 难也就不言而喻了。脑力劳动是高尚的。因而,他们在择业时,轻视体力 参考文献: 劳动职业而重视脑力劳动职业就成为必然。 [1]郗杰英.当代中国青年人口发展状况研究报告(200 7 3.家长“望子成龙”的高期望值影响 2008)[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当代青年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都有着很 [2] 张 中.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与促进就业[J].科技信息, 高的期望。父母们往往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强加 2009,(1 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