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二年级下美术说课稿快乐的舞蹈_湘美版

来源:意榕旅游网


二年级下美术说课稿快乐的舞蹈_湘美版

尊敬的评委老师,友爱的各位领导和同行们,大伙儿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欢乐的舞蹈》。这是湘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的知识内容。接下来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为克服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具预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设计理念:

第一,我认为这堂课的设计理念应该是以审美为主体核心,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以此达到师生共同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之美、舞蹈之美、绘画之美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还要将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其中,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绘画课,它旨在通过让学生充分感受舞蹈的欢乐,唤起生活中对艺术活动——舞蹈的观看和经历,并将欢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在本堂课当中,有两个最差不多的教学内容。

1、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舞蹈者的优美姿势;

2、回忆、观看、体验舞蹈的姿势,画一幅欢乐舞蹈的图画。

三、学情分析:

由于我所面对的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天真爽朗、思维专门,对美术课有着浓厚的爱好,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也比较强,只是,由于年龄小,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短暂,在教学中,我注重利用音乐的感染力、游戏的牵引力进行教学,融倾听、观看、仿照、游戏、舞蹈为一体,让他们为我的设计所引领,在玩中乐,在乐中学。

四、教学目标:

我想通过自己生动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了解舞蹈及舞蹈动作的形成,并大胆表现出来。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赏、体验与练习中,培养学生对舞蹈中运动形象的观看、经历和表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听听、画画、跳跳等活动,让学生享受舞蹈带来的欢乐。

五、教学重、难点:

在这些目标里,我依照二年级学生已有的美术知识和年龄特点,把教学重点设为:了解舞蹈动作的形成是靠躯体各部分和谐优美的运动产生的。难点是让学生大胆、自信地来画出各种生动的舞蹈动作。

六、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的“教”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使每位学生坚信自己都有美术学习的能力,关心他们在学习美术中去发觉自己学习能力的“闪光点”,从而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树立

信心,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和进展做好铺垫。因此,我结合学情,运用情形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情感鼓舞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法,让学生积极、愉悦地参与体验,并享受学习的欢乐。学法方面,我要紧是以观看、体验、感受、仿照、游戏为主,让学生乐于参与、积极摸索。以此来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七、教具预备:

为此,我预备了CAI课件和舞蹈剪影人物还有范画用具、花环、魔法棒等,将我的课堂顺序设计为以下六个步骤:

八、教学过程:

1、音乐观赏,导入新课。

第一第一个环节,是观赏一段好听的乐曲。让学生在听赏的过程当中,感受到乐曲明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产生想要翩翩起舞的欲望。然后请他们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这种感受。以此导入课题《欢乐的舞蹈》。俗语说,艺术是相通的,借助乐曲的感染力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为下面教学环节的展开做铺垫。

2、初步感知,认识舞蹈。

在学生浓厚爱好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一定都喜爱跳舞,但是远古时候的舞蹈是什么模样的呢?激发他们摸索。然后我现场演示远古时期人们劳作时手和脚的活动,手用以拍击,脚用以踩踏,在重复的过程中产生了有规律的节奏。然后让学生跟我一起拍打节奏,我配合他们的节奏仿照呼喊的姿势,这种简单的师生合作,让学生对舞蹈的起源有了简单的了解。再采纳考

考他们的形式,通过一组图片,领会现代舞蹈带来的视觉美感。

3、游戏引领,尝试表现。

学生了解了舞蹈的起源,并感受到了现代舞蹈的魅力,那绘画作品中的舞蹈是如何样的?如何表现出造型不同的舞蹈者呢?我先让学生观赏画家德加的舞蹈者,感受艺术作品的美感,然后出示我国画家赵士英的水墨速写,引导观看画中人物的“S”形动态,引导摸索,画家是如何练就照相机一样的眼睛,是如何样把舞蹈者跳跃的瞬时表现出来的。然后故弄玄虚地画出机械的动态,让学生分析发觉缘故——头、身子、四肢都没有动。接着出示一组舞蹈者的剪影,在学生在我有变化的1—2—3,3-2-1的应答方式下,津津有味地仿照,在歪歪颈项、扭扭身子、伸伸胳膊、动动腿的时候,动态形成的缘故自然生成——只有躯体各部位和谐地运动,才能表现舞蹈者的姿势。尽管有了如此的认识,我特地加强处理,奖励他们,与他们玩定身法的游戏,将舞蹈视频定格成静止画面,让他们在游戏的趣味中,愉悦地同我一起学习用骨架图的方式表现人物的舞姿,好玩的游戏、轻松的仿照、简单的练习,这些是本环节的实施过程,也是本课的亮点之一。通过这一系列的情形学习,让学生在自然参与的过程中明白了:原先优美的舞蹈动作的形成是靠躯体各部位和谐地运动产生的,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后面的练习做预备。

4、深化认识、自主表现。

画出了各异的动态线条,如何让人物形象更加充实生动呢?我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对舞蹈者图片进行细致观看,启发他们回忆、想象舞蹈者的服饰、道具,然后迅速地在黑板上进行示范,将一个骨架人物变成一个形象充实丰满、动作优美和谐的舞蹈者。紧接着,在学生跃跃欲试的高涨情绪中,提出了作业要求,让他们在新的纸材——彩砂纸上大胆作画,尽情宣泄自己的创作热情。通过课件的展现和我的当场示范,学生对描画出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所需的服饰、道具以及动作的表现有了更深的直观的认识。结合前一个环节中尝试表现的骨架人物,要完成一个完整的

人物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了,教学难点在那个地点得以有效突破。

5、交流评析,观赏提高。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关注每个学生,并适时对他们的每个时期进行评判。等他们的作品大多完成以后,我用相机将有代表性的作业随堂进行拍照,用电脑进行显示,采纳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三种评判相结合的方式,尽量给每个学生以鼓舞性评判,让他们在如此的展现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自豪感。

6、课堂小结

带着如此的情绪,播放着新课伊始感知过的音乐,和着明快的节奏,师生一起牵起手感受着舞蹈的欢乐,看起来忘了那是课堂,只剩下欢乐的我们。在我的课堂小结中,再一次地提到课题,祝愿小孩们每天都能快欢乐乐,每天都有“欢乐的舞蹈”。他们也会送给我,属于他们的个性的祝福。这既是点题,也是一次情感的升华,告诉小孩们,热爱我们的生活,爱我们因为爱而结识的每一个人。

就如此,我的这堂美术课就轻松地终止了。我的说课到此完毕。感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