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量核算和报告通则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21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量核算和报告通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量核算和报告的基本原则、能源消费量核算、报告编制及报告审核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用能权交易中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量核算、报告编制和审核工作,其它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费量核算和报告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 16780 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250 铅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256 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257 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42 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44 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46 电解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5327 氧化铝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9436 甲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重点用能单位

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一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用能单位,或省节能主管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五千吨以上不满一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或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节能主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指定一定用能规模以上的单位纳入重点用能单位管理范围,参照重点用能单位进行管理。重点用能单位应为独立法人(或视同独立法人)。

3.2

用能权

在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及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下,用能单位经核定或交易取得、允许其使用的年度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权利。

1

2021

3.3

综合能耗

重点用能单位在统计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后的总和。

注1:对生产企业,综合能耗是指统计报告期内,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的能耗总和。 注2:综合能耗的单位通常为:克标准煤(gce)、千克标准煤(kgce)和吨标准煤(tce)等。

3.4

综合能源消费量

重点用能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需要将各种品种能源的消费量换算成按标准计量单位(如:吨标准煤)计量的消费量。

注: 在进行重点用能单位用能权核算时,综合能源消费量可作为综合能耗。

3.5

单位产品(工序)综合能耗 在统计报告期内,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量之和与合格产品产量(作业量、工作量、服务量)的比值。

单位产品(工序)综合能耗的单位根据产品产量(作业量、工作量、服务量)计量单位不同可包括:

3

千克标准煤每千克(kgce/kg)、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千克标准煤每立方米(kgce/m)等。

注1:产品是指合格的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

注2:对以原料加工等作业量为能耗考核对象的用能单位,其单位作业量综合能耗的概念也包括在本定义之内。 注3:单位产品(工序)综合能耗参照相应行业国家能耗限额标准中工序能耗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4 基本原则 4.1 合规性

能源消费量核算、报告和审核应符合相关法规、标准、规范和政策的要求。 4.2 完整性

能源消费量核算应包括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全部能源和耗能工质,不得漏计、重计。 4.3 一致性

能源消费量报告和审核报告确定的核算边界、计算方法等应保持一致。 4.4 准确性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量数据应准确反映用能单位真实的、可计量和可核查的能源消费量。 4.5 可追溯性

能源消费量报告和审核报告中所涉及的内容应具有可追溯性。 5 能源消费量核算 5.1 核算周期

2

2021

通常以自然年为核算周期。 5.2 核算边界 5.2.1 企业边界

重点用能单位的厂界区域和运营控制范围。 5.2.2 产品(工序)边界

有国家能源消耗限额标准的产品(工序)的核算边界按其标准规定的能源消耗统计范围,水泥、铅冶炼、粗钢、烧碱、焦炭、合成氨、电解铝、氧化铝等按GB 16780、GB 21250、GB 21256、GB 21257、GB 21342、GB 21344、GB 21346、GB 25327、GB 29436等国家能源消耗限额标准中的能耗统计范围(其它行业参与用能权核算的,参照相应行业能耗限额标准和本文件进行核算),现场核实对应产品的生产设施边界;无国家能源消耗限额标准的产品(工序),统计范围包括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 5.3 能源消费数据 5.3.1 数据计量

重点用能单位按GB 17167要求建立完善数据质量控制和能源计量体系,制定并实施能源消费计量监测方案,指定专人负责能源消费数据计量和统计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消费记录、档案管理、内部审核制

度等,确保能源消费数据真实、准确、有效。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安装、使用及检定(校准)符合 GB 17167的规定,并在有效期内。 5.3.2 能源消费量分类统计

重点用能单位应在核算边界内遵循“实际消耗数量”的原则,在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不应重复计算,要扣除从用能单位输出的二次能源的产出量和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量。 5.4 能源消费量核算 5.4.1 综合能源消费量

综合能源消费量按公式(1)计算:

式中:

E 综合能源消费量,单位为吨标煤(tce); n 消费的能源种类数;

Ei 生产和/或服务活动中实际消费的第i种能源量(含耗能工质消费的能源量),单位为吨

标煤(tce);

Ki 第i种能源的折标准煤系数;

Ej 生产和/或服务活动中能源加工转换产出或回收利用的第j种能源量(不含自用部分),

单位为吨标煤(tce);

3

Ei1(Eiki)i1(Ejkj) ······································· (1)

nn2021

Kj 第j种能源的折标准煤系数。

注: 耗能工质消费的能源,能源及耗能工质在用能单位内部储存、转换及分配供应(包括外销)过程中的损耗,应

计入综合能源消费量。

5.4.2 单位产品(工序)综合能耗

单位产品(工序)综合能耗按公式(2)计算:

ekEk .......................................................................................... (2) Mk式中:

ek 第k种产品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Ek 生产第k种产品的综合能耗,单位为吨标煤(tce); Mk 第k种产品的合格产品产量。

注: 第k种产品的综合能耗不包括本工序自产(回收)用于其它工序的能源量折标煤量。

5.5 能源折算标准煤要求

5.5.1 计算能源消费量时,各种能源应折算为标准煤当量值。

5.5.2 用能单位实际消费的燃料能源应以其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计算依据折算为标准煤量。按照 GB/T 2589,低位发热量等于29307.6千焦(kJ)[7000千卡(kcal)]的燃料,称为1千克标准煤(1kgce)。 5.5.3 用能单位企业边界内消费的能源和耗能工质,其能源折算标准煤系数采用所在省辖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单位产品(工序)边界内消费的能源和耗能工质,其能源折算标准煤系数优先实测值,并提供检测报告,无法获得实测值的,优先参考对应的国家能耗限额标准,若无能耗限额标准的可参考附录A和附录B。

5.5.4 用能单位自产的二次能源,其标准煤折算系数可根据实际投入产出自行计算。 6 消费报告 6.1 一般要求

重点用能单位应按本文件要求编制完成核算周期内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报告。 6.2 报告内容

能源消费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重点用能单位基本信息、企业边界能源消费情况、主要产品(工序)用能情况、能源计量器具等。

能源消费报告格式见附录C。 6.3 报告要求

能源消费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应来源于企业生产统计报表、财务统计报表、相关标准等。 7 审核

4

2021

7.1 一般要求

对纳入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重点用能单位提交的能源消费报告,应由第三方机构进行审核。通常能源消费报告审核采取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相结合。 7.2 审核程序

7.2.1 审核准备。组建审核组,审核组由3名或3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审核组长应由中级及以上职称并具有审核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审核组内至少有1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准备与现场审核相关的记录文件。

7.2.2 文件审核。对重点用能单位提交的能源消费报告和相关支持性文件材料等进行审核,确定现场审核方法和审核重点。

7.2.3 现场审核。制定现场审核计划,对重点用能单位提供的文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包括用能设备设施、计量器具、能源管理制度(包括:能源管理组织机构、能源计量、能源统计、奖惩等)、设备台账、计量器具台账及检定证书、生产统计报表、能源购进发票、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等。 7.2.4 审核结论反馈和确认。第三方机构将审核结论告知重点用能单位并获得确认。 7.2.5 审核报告编制。 7.3 审核报告

能源消费审核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概述、审核过程和方法、审核发现(含基本情况的审核、核算边界的审核、核算方法的审核、数据的审核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的审核)、审核结论、附件(含不符合清单、对能源消费报告的整改的建议、支持性文件清单)等。

审核报告格式见附录D。

5

2021

附录A (资料性)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系数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系数见表A.1。

表A.1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系数

能源名称 原煤 洗精煤 洗中煤 煤泥 煤矸石(用作能源) 焦炭(干全焦) 煤焦油 原油 燃料油 汽油 煤油 柴油 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 炼厂干气 焦炉煤气 高炉煤气 发生炉煤气 重油催化裂解煤气 平均低位发热量 20934 kJ/kg(5000 kcal/kg) 26377 kJ/kg(6300 kcal/kg) 8374 kJ/kg(2000 kcal/kg) 8374 kJ/kg~12560 kJ/kg (2000 kcal/kg~3000 kcal/kg) 8374 kJ/kg(2000 kcal/kg) 28470 kJ/kg(6800 kcal/kg) 33494 kJ/kg(8000 kcal/kg) 41868 kJ/kg(10000 kcal/kg) 41868 kJ/kg(10000 kcal/kg) 43124 kJ/kg(10300 kcal/kg) 43124 kJ/kg(10300 kcal/kg) 42705 kJ/kg(10200 kcal/kg) 32238 kJ/m~38979 kJ/m(7700 kcal/m~9310 kcal/m) 51498 kJ/kg(12300 kcal/kg) 50242 kJ/kg(12000 kcal/kg) 46055kJ/kg(11000kcal/kg) 16747 kJ/m~18003 kJ/m (4000 kcal/m~4300 kJ/m) 3768 kJ/m(900 kcal/m) 5234 kJ/m(1250 kcal/m) 19259 kJ/m(4600 kcal/m) 33333333333333折标准煤系数 0.7143 kgce/kg 0.900 kgce/kg 0.2857 kgce/kg 0.2857 kgce/kg~0.4286 kgce/kg 0.2587 kgce/kg 0.9714 kgce/kg 1.1429 kgce/kg 1.4286 kgce/kg 1.4286 kgce/kg 1.4714 kgce/kg 1.4714 kgce/kg 1.4571 kgce/kg 1.1000 kgce/m~1.3300 kgce/m 1.7572 kgce/kg 1.7143 kgce/kg 1.5714 kgce/kg 0.5714 kgce/m~0.6143 kgce/m 0.1286 kgce/m 0.1786 kgce/m 0.6571 kgce/m 3333333

6

2021

表A.1各种能源折标准煤系数(续)

能源名称 重油热裂解煤气 焦炭制气 压力气化煤气 水煤气 粗苯 甲醇(用作燃料) 乙醇(用作燃料) 氢气(用作燃料,密度为0.082kg/m) 沼气 电力(当量值) 电力(等价值) 热力(当量值) 热力(等价值) 3平均低位发热量 35588 kJ/m(8500 kcal/m) 16329 kJ/m(3900 kcal/m) 15072 kJ/m(3600 kcal/m) 10467 kJ/m(2500 kcal/m) 41818 kJ/kg(10000 kcal/kg) 19913 kJ/kg(4756 kcal/kg) 26800 kJ/kg(6401 kcal/kg) 9756 kJ/m(2330 kcal/m) 20934 kJ/m~24283 kJ/m(5000 kcal/m~5800 kcal/m) — — — — 33333333333333折标准煤系数 1.2143 kgce/m 0.5571 kgce/m 0.5143 kgce/m 0.3571 kgce/m 1.4286 kgce/kg 0.6794 kgce/kg 0.9144 kgce/kg 0.3329 kgce/m 333330.7143 kgce/m~0.8286 kgce/m 0.1229 kgce/kWh 按上年电厂发电标准煤耗计算 0.03412 kgce/MJ 按供热煤耗计算 33

7

2021

附录B (资料性)

主要耗能工质折标准煤系数

主要耗能工质折标准煤系数见表B.1。

表B.1 主要耗能工质折标准煤系数(按能源等价值计)

品种 新水 软化水 除氧水 压缩空气 氧气 氮气(做副产品时) 氮气(做主产品时) 二氧化碳气 乙炔 电石 单位耗能工质耗能量 7.54 MJ/t(1800 kcal/t) 14.24 MJ/t(3400 kcal/t) 28.47 MJ/t(6800 kcal/t) 1.17 MJ/m(280 kcal/m) 11.72 MJ/m(2800 kcal/m) 11.72 MJ/m(2800 kcal/m) 19.68 MJ/m(4700 kcal/m) 6.28 MJ/m(1500 kcal/m) 243.76 MJ/m(58220 kcal/m) 60.92 MJ/kg(14550 kcal/kg) 333333333333折标准煤系数 0.2571 kgce/t 0.4857 kgce/t 0.9714 kgce/t 0.0400 kgce/m 0.4000 kgce/m 0.4000 kgce/m 0.6714 kgce/m 0.2143 kgce/m 8.3143 kgce/m 2.0786 kgce/kg 333333注: 单位耗能工质耗能量和折标准煤系数是按电厂发电标准煤耗为0.404 kgce/kWh计算的折标准煤系数。实际计算时,推荐考虑上年电厂发电标准煤耗和制备耗能工质设备效率等影响因素,对折标准煤系数进行修正。

8

2021

附录C (资料性)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报告(格式)

XX(重点用能单位名称) XXXX 年度能源消费报告

重点用能单位(盖章): 报告年度: 编制日期:

9

2021

根据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发布的《关于印发河南省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豫政办〔XXXX〕XX号)、《河南省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报告审核和核查规范指南》(豫政办〔XXXX〕XX号)等相关要求,本单位核算了 年度能源消费量,该年度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为tce,煤炭消费量为t;xxxx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kgce/t,执行GB xxxx《xxxx产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若产品多于1种,请分别列出)。自查后完成了年度能源消费报告并填写了如下表格:

附表1 重点用能单位基本信息表 附表2 企业边界能源消费情况表 附表3 主要产品(工序)用能情况表 附表4 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

承诺书

我单位保证所提供的资料文件真实、可靠,若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承诺愿意承担由此引发的相应法律责任。

特此承诺!

法人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10

2021

附表1 重点用能单位基本信息表

重点用能单位名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单位性质(营业执照) 法定代表人 注册日期 注册资本(万元人民币) 注册地址 生产经营场所地址及邮政编码 (省、市、县详细地址) 报告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报送主管部门 行业分类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1) 炼铁(3110) 炼钢(3120) 纳入用能权交易的行业子类a 钢压延加工(3130) 铁合金冶炼(3140) 至少包括: 1)批复的建设规模、投产时间、节能批复情况(近三年新上项目需提供审查意见中能源消费量数据)等; 2)报告年度的主营产品产量、能源消费量和生产经营情况 综合能源消费量等); 3)碳排放量(要包括:燃料燃烧排放和净购入电力、热力排放) 4)主要生产系统的变更情况; 5)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注:a 行业代码应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要求填报。

11

12 附表2 企业边界能源消费情况表

能源投入a 煤(t) 电力(万kWh) 天然气(万m3) 热力(GJ) 柴油(t)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合计 折标系数 折标煤量(tce)b 能源消费小计(tce) 能源输出 煤(t) 电力(万kWh) 天然气(万m3) 热力(GJ) 柴油(t) ... 1月 —2021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合计 折标系数b 折标煤量(tce) 能源输出小计(tce) 综合能耗(tce)c 燃料燃烧碳排放量(tCO 净购入电力碳排放量 2) (tCO 2) 净购入热力碳排放量 (tCO 碳排放量合计(tCOd2) 2) 节能审查意见批复的能 13 DB41/T 2192—2021

14 源消费量数据e 填写人: 所属部门: 联系方式: 日期:

注:a 以t、GJ为统计单位的,保留到整数;以万kWh、万m3

为统计单位的,保留到小数点后四位;热力以t统计的,需根据其温度、压力参数折算;

b折标系数以所在省辖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c 综合能耗=能源投入小计-能源输出小计;

d 燃料燃烧碳排放量为煤炭、油品、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排放因子分别按照2.66、1.73和1.56tCO2/tce计算,外购电力、热力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排放因子分别按0.5257tCO2/MWh和0.11tCO2/GJ计算;

e 近三年投产新建或改扩建项目,需按照审查意见,填写各类能源消费量和年综合能源消费量。

—2021

附表3 主要产品(工序)用能情况表 主要产品(工序)名称 a边界 b用能设备名称 c投入使用时间 大修技术改造情况 能源投入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合计 折标系数 折标煤量(tce) 15 ed 《xx产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先进值 近三年(含履约年)单耗指标算数平均值 煤(t) 电力(万kWh) 天然气(万m) 3热力(GJ) 柴油(t) ... DB41/T 2192—2021

16 能源投入小计(tce) 能源输出 煤(t) 电力(万kWh) 天然气(万m3) 热力(GJ) 柴油(t)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合计 折标系数e 折标煤量(tce) 能源输出小计(tce) 主要产品(工序)能耗(tce)f 主营产品产量(t) —2021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kgce/t) 节能审查意见批复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hg 填写人: 所属部门: 联系方式: 日期: 注:a 依据能耗限额标准或企业实际,确定企业主要产品(工序)名称。若产品多于1种,复制本表另行填写;

b 描述主要产品(工序)所对应的边界;

c 列出该边界内主要用能设备,包括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

d 以t、GJ为统计单位的,保留到整数;以万kWh、万m为统计单位的,保留到小数点后四位;热力以t统计的,需提供相应的温度、压力参数; e 有能耗限额标准的折标系数以能耗限额标准为准;没有的能耗限额标准的折标系数以所在省辖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f 主要产品(工序)能耗=能源投入小计-能源产出小计;

g 对于发电企业,主要计算供电标准煤耗和供热标准煤耗,只考虑统计期内用于生产所耗用的燃料,输出能源(如电力、热力)不再统计。其中输入能源需要扣除以下非生产用燃料:1)新设备或大修后设备的烘炉、暖机、空载运行的燃料;2)新设备在未移交生产前的带负荷试运行期间,耗用的燃料。3)计划大修以及基建、更改工程施工用的燃料;4)发电机做调相运 行时耗用的燃料;5)厂外运输用自备机车、船舶等耗用的燃料;6)非生产用燃料。对于热电联产企业,供电和供热消耗的标准煤量,以及发电厂用电量需要根据供热比进行分摊; h 近三年投产新建或改扩建项目,还需按照节能审查意见,填写各类能源消费量和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17 3

DB41/T 2192—2021 18

附表4 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 边界范围 能源种类 单位 监测方法a 仪表名称及安装位置 测量范围 精度 校准日期 校准周期 规格型号 原煤 t 天然气 万Nm3 投入 电力 万kWh 企业边... 界能源消费 原煤 t 天然气 万Nm3 输出 电力 万kWh ... 原煤 t 主要产天然气 万Nm3 投入 品(工电力 万kWh 序)边界... 能源消原煤 t 费 输出 天然气 万Nm3 电力 万kWh —2021

... 产品1 t 产品产量 产品2 t ... a 仪表计量、盘库、估算等,填写具体盘库、估算等具体方法、公式、相关参数监测仪表信息。19

DB41/T 2192—2021 注:2021

附录D (资料性)

能源消费审核报告模板(格式)

XXXX年度 能源消费审核报告

审核机构名称(公章):

审核报告签发日期:XXXX年XX月XX日

20

2021

审核机构确认

按照《河南省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豫政办〔XXXX〕XX号)、《河南省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报告审核和核查规范指南》(豫发改环资〔XXXX〕XX号)的要求,受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 XXXX公司(审核机构名称)对XXXX有限公司(重点用能单位名称)进行了XXXX年能源消费报告审核。在审核过程中,我单位对报告中所涉及的企业信息、数据来源、数据准确性及计算方法合理性进行确认。在报告正式出具前,主要数据和审核结论与重点用能单位进行了沟通,重点用能单位对提供的资料和数据的真实性做出了承诺。现正式出具XXXX年XXXX有限公司(重点用能单位名称)能源消费审核报告,并确认报告客观、公正、科学。

审核单位(签章): 负责人: 日期:

受审核方确认

本公司对XXXX公司(审核机构名称)出具的XXXX年能源消费审核报告,通过认真研究,报告内容符合实际,确认本公司提供的能源消费数据真实准确,无异议。

受审核方(签章): 法人代表: 日期:

21

2021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审核信息表

重点用能单位名称 联系人 地址 联系方式(电话、email) 重点用能单位所属行业分类 能源消费量报告(初始)版本/日期 能源消费量报告(最终)版本/日期 (按照GB4754-2017小类分类) XXXX年XX月XX日 XXXX年XX月XX日 法人边界 主要产品(工序)边界 煤炭消费实物量(t) XXXX单位产品(工序)综合能耗(kgce/t或其他) 能源消费指标 能源消费总量(tce) 非煤炭能源消费量(tce) 初始报告的能源消费 经审核后的能源消费 初始报告消费量和经审核后消费量产生差异的原因 审核结论 1. 企业法人边界能源消费量为 年度 能源种类 企业能源消费量 合计 XXXX年 单位 消费数据 XXXX工序 单位 tce 数据 折标系数 折标煤(tce) 2. 主要产品(工序)能源消费量为 XXXX年 主要产品(工序)能源22

2021

消费量 主要产品产量 XXXX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t kgce/t 3. 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安装及运行情况 是否安装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是否接入省在线监测系统,接入能源品种是否齐全,数据监测是否正常。 4. 碳排放情况 序号 1 2 3 4 5 消耗量 能源消费品种 (tce或MWh或GJ) 煤炭 油品 天然气 净购入电力 净购入热力 碳排放合计 5. 节能审查批复情况 XX企业共有XX个项目,其中,XX项目已于XX年批复,批复文号XXX,能源消费总量为XX,单位产品能耗XX;…… 6. 审核过程中未覆盖的问题或者特别需要说明的问题描述 审核组长 审核组成员 技术复核人 批准人

排放因子 (tCO2/tce或tCO2/MWh或tCO2/GJ) 2.66 1.73 1.56 0.5257 0.11 排放量 签名 日期 XXXX年XX月XX日 签名 签名 日期 日期 XXXX年XX月XX日 XXXX年XX月XX日

23

2021

目 录

24

2021

1用能单位基本信息审核

经查看用能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简介、财务报告、组织结构图、工艺流程说明、用能设备清单、能源统计报表等文件,并结合现场审核中对相关人员的访谈确认以下信息。

表1-1 基本信息审核表

审核内容 重点用能单位名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法定代表人 注册日期 注册资本(万元人民币) 注册地址 生产经营场所地址(省、市、县详细地址) 邮政编码 报告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行业分类 纳入用能权交易的行业子类 生产经营情况

25

审核记录(描述审核发现、符合情况) (建材、钢铁、化工、石化、有色、造纸、纺织) 审核结论 2021

2 能源消费数据审核

2.1企业边界

审核所确认的企业边界为XX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XX市XX区XX路厂区内所属的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

表2-1主要耗能设备统计表 序号 1 2 3 4 … 名称 规格及型号 数量/台 能源 品种 2.1.1能源消费数据及来源的审核

(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报告中的每一个能耗数据的来源及数值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能耗数据来源、监测方法、监测频次、记录频次、计量设备维护、数据缺失处理(如适用)、交叉核对、审核结论等内容。每一个能耗数据与其他数据来源进行交叉核对,其他的数据来源可包括燃料购买合同、能源台帐、月度生产报表、发票、供热协议及报告、检测报告、能源审计报告等。)

(1)煤炭消耗量

表2-2 煤炭消耗量审核表

数据来源 监测方法 监测频次 记录频次 26

2021

计量设备维护 数据缺失处理 (审核组需对煤炭消耗量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对数据偏差原因进行分析,并判断确认数据可采信。) 交叉验证过程如下: (基础数据来源) (交叉验证数据来源) XX年 (t) (t)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合计 审核组最终确认的企业边界内煤炭消耗量数据来自《XX表》,受审核方确认《XX表》中的煤消耗量数据真实,可采信。 确认结果如下: XX年 消费量(t) 煤炭 交叉核对 审核结论

(2)...

2.1.2折标系数及来源的审核

(应依据标准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量报告中的每一个折标系数的来源及数值进行审核,审核机构应确认其数值是否与标准中的推荐值一致,该折标系数应与该单位所在省辖市统计局规定的折标系数一致。)

27

2021

表2-X 标准推荐折标系数审核表

煤 柴油 天然气 电力 热力 ... 数值 数据来源 审核结论

2.1.3综合能源消费量的审核

(应按照标准的要求对各类能源消费量和汇总消费量的核算结果进行审核。应通过重复计算、公式验证、与年度能源报表进行比较等方式对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费量进行审核。)

表2-X 综合能源消费量审核表

能源种类 综合能源消费量(tce) 非煤炭能源消费(除煤炭外能源消费28

消费数据 单位 折标系数 能源投入 单位 折标煤(tce) 能源输出 煤炭消费实物量 2021

量(tce) 总量,不考虑与煤相关的能源输出) (t) 2.2主要产品(工序)边界

(对于有能源消耗限额标准的企业,参考对应产品/工序的能源消耗限额标准中的规定进行描述。对于无能源消耗限额标准的企业,主要产品(工序)边界即为企业边界。)

2.2.1能源消费数据及来源的审核 (1)煤炭消耗量

表2-X 产品(工序)煤炭消耗量审核表

数据来源 监测方法 监测频次 记录频次 计量设备维护 数据缺失处理 (审核组需对煤炭消耗量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对数据偏差原因进行分析,并判断确认数据可采信。) 交叉验证过程如下: (基础数据来源) (交叉验证数据来源) XX年 (t) (t)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9

交叉核对 2021

合计 审核结论 审核组最终确认的主要产品(工序)边界内煤炭消耗量数据来自《XX表》,受审核方确认《XX表》中的煤炭消耗量数据真实,可采信。 确认结果如下: XX年 消费量(t) 煤炭

(2)...

2.2.2折标系数及来源的审核 (1)煤炭折标系数(实测值采用)

表2-X 煤炭折标系数审核表

数据来源 监测方法 监测频次 记录频次 监测设备维护 数据缺失处理 交叉核对 (审核组需确认受审核方对煤炭的收到基地位发热量进行分析化验,原始数据可查验,描述该审核过程和结论,审核组需根据受审核方实测的煤炭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并以表的形式列出。) 审核组最终确认的主要产品(工序)边界内煤炭折标系数为企业实测数据,数据真实、可采信。 确认结果如下: XX年 折标系数(tce/t) 煤炭 审核结论

(2)推荐折标系数

(对于有能源消耗限额标准的企业,推荐折标系数参考对应产品/工序的能

30

2021

源消耗限额标准中的推荐折标系数进行描述。对于无能源消耗限额标准的企业,推荐折标系数参考《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20)。)

表2-X 能效限额标准推荐折标系数审核表

煤 柴油 天然气 电力 热力 ... 数值 数据来源 审核结论 2.2.3产品产量数据的审核

(对产量数据的来源及数值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产量的数据来源、监测方法、监测频次、记录频次、数据缺失处理(如适用)、交叉核对、审核结论等内容。产量与其他数据来源进行交叉核对,其他的数据来源可包括财务报表、盘库报表、销售记录等。)

表2-X 主要产品产量审核表

数据来源 监测方法 监测频次 记录频次 监测设备维护 数据缺失处理 (审核组需对产品产量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对数据偏差原因进行分析,并判断确认数据可采信。) 交叉验证过程如下: (基础数据来源) (交叉验证数据来源) XX年 (t) (t) 1月 31

交叉核对 2021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合计 审核结论

2.2.4产品(工序)边界能源消费量的审核

表2-X 主要产品(工序)能耗审核表

能源种类 合计 消费数据 单位 折标系数 投入 单位 折标煤(tce) 产出/转供 2.2.5产品(工序)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审核

32

2021

表2-X 单位产品(工序)能耗审核表

年度 产品(工序)能源消费量 产品产量 XXXX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XXXX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先进值

单位 tce t kgce/t kgce/t 数据来源 数值 审核结论 3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安装及运行情况审核

(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安装及运行情况,是否安装完整,是否接入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4碳排放量情况审核

序号 1 2 3 4 5 消耗量 能源消费品种 (tce或MWh或GJ) 煤炭 油品 天然气 净购入电力 净购入热力 碳排放合计 排放因子 (tCO2/tce或tCO2/MWh或tCO2/GJ) 2.66 1.73 1.56 0.5257 0.11 排放量 5节能审查批复情况审核

6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审核

33

2021

第三方审核机构应按相关规定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核: -是否指定了专门的人员进行能源消费量核算和报告工作; -是否制定了能源消费台帐记录;

-是否建立了能源消费数据文件保存和归档管理制度,并遵照执行; -是否建立了能源消费量报告内部审核制度,并遵照执行。

7审核过程中未覆盖的事项或需要说明的问题

8支持性文件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资料名称 份数

34

2021

附表1 不符合项清单

重点用能单位名称 重点用能单位地址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所属行业 法定代表人 联系人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电话、电子邮箱) 整改措施及相关证据 整改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不符合项描述 1. 2. 3. 4. … 审核组负责人 重点用能单位负责人 审核组负责人 (签名): (签名): (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注:请于年月日前完成整改措施,并提交相关证据。如未在上述日期前完成整改,主管部门将根据相关保守性原则测算综合能源消费量、配额分配系数等相关数据,用于履约清缴等工作。

35

2021

附表2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能源名称 原煤 其中:无烟煤 炼焦烟煤 一般烟煤 褐煤 洗精煤(用于炼焦) 其他洗煤 煤制品 焦炭 焦炉煤气 发生炉煤气 重油催化裂解煤气 重油热裂解煤气 焦炭制气 压力气化煤气 水煤气 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 煤层气 原油 汽油 煤油 柴油 燃料油 液化石油气 炼厂干气 石脑油 36

平均低位发热量 - 约6000 kcal/kg以上 约6000 kcal/kg以上 约4500-5500 kcal/kg 约2500-3500 kcal/kg 约6000 kcal/kg以上 约2500-6000 kcal/kg 约3000-5000 kcal/kg 约6800 kcal/kg 约4000-4300 kcal/m 约1250 kcal/m 约4600 kcal/m 约8500 kcal/m 约3900 kcal/m 约3600 kcal/m 约2500 kcal/m 约7700-9300 kcal/m 约12300 kcal/kg 约7700 kcal/m 约10000 kcal/kg 约10300 kcal/kg 约10300 kcal/kg 约10200 kcal/kg 约10000 kcal/kg 约12000 kcal/kg 约11000 kcal/kg 约10500 kcal/kg 333333333参考折标准煤系数 - 0.9428 kgce/kg 0.9 kgce/kg 0.7143 kgce/kg 0.4286 kgce/kg 0.9 kgce/kg 0.4643-0.9 kgce/kg 0.5286 kgce/kg 0.9714 kgce/kg 0.5714-0.6143 kgce/m 0.1786 kgce/m 0.6571 kgce/m 1.2143 kgce/m 0.5571 kgce/m 0.5143 kgce/m 0.3571 kgce/m 1.10-1.33 kgce/m 1.7572 kgce/m 1.11 kgce/m 1.4286 kgce/m 1.4714 kgce/m 1.4714 kgce/kg 1.4571 kgce/kg 1.4286 kgce/kg 1.7143 kgce/kg 1.5714 kgce/kg 1.5 kgce/kg 3333333333332021

能源名称 润滑油 石蜡 溶剂油 石油焦 石油沥青 其他石油制品 煤焦油 粗苯 热力(当量) 电力(当量) 高炉煤气 转炉煤气 煤矸石(用于燃料) 城市生活垃圾(用于燃料) 余热余压 工业废料(用于燃料) 燃料甲醇 生物乙醇 生物柴油 氢气 沼气 蔗渣(干) 树皮 玉米棒 薪柴(干) 稻壳 锯末刨花 平均低位发热量 约9900 kcal/kg 约9550 kcal/kg 约10270 kcal/kg 约7640 kcal/kg 约9310 kcal/kg 约9800 kcal/kg 约8000 kcal/kg 约10000 kcal/kg - 860 kcal/kWh 约900 kcal/m 约1900 kcal/m 约2000 kcal/kg 约1900 kcal/kg - 约3000 kcal/kg 约5426 kcal/kg 约6500 kcal/kg 约10200 kcal/kg 约142000 kJ/kg 约5500—5800 kcal/m 约3500 kcal/kg 约2700 kcal/kg 约4600 kcal/kg 约3000 kcal/kg 约3200 kcal/kg 约2700 kcal/kg 333参考折标准煤系数 1.4143 kgce/kg 1.3648 kgce/kg 1.4672 kgce/kg 1.0918 kgce/kg 1.3307 kgce/kg 1.4 kgce/kg 1.1429 kgce/kg 1.4286 kgce/kg 0.0341kgce/MJ 0.1229 kgce/kWh 0.1286 kgce/m 0.2714 kgce/m 0.2857 kgce/kg 0.2714 kgce/kg 0.0341 tce/GJ 0.4285 kgce/kg 0.7751 kgce/kg 0.9286 kgce/kg 1.4571 kgce/kg 4.8512 kgce/kg 0.4361 kgce/m 0.7857-0.8286 kgce/m 0.5000 kgce/kg 0.3857 kgce/kg 0.6571 kgce/kg 0.4286 kgce/kg 0.4571 kgce/kg 0.3857 kgce/kg 3333

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