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2.全部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敦煌壁画就是在外来的佛教思想、绘画方法的基础上揉入了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绘画技法而创造出的有中国韵味的本土丹青之作。敦煌壁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杰出之作,在中国画的色彩领域和绘画材料、技法以及构图、线条等方面给予中国绘画的启示是相当多的,现代重彩画家更是从敦煌壁画中受益匪浅。
敦煌壁画对重彩画的影响,除了在线条、构图等方面,最重要的是矿物色的应用。首先是在画材即矿物色的研制上。矿物色是敦煌壁画表现形式的承载物,也同样是工笔重彩的主要画材。敦煌在矿物色的使用上仅在色相上就达几十种,在技法上更是融合了西域与中原的多种绘画技法。现代矿物色是在古代矿物色的基础上发展、丰富而来的。主要为矿物色的色相充实以及细致的分号,还有人工合成矿物色的开发以及土色的大量运用,最后还有一些闪光色及云母、金属箔的拓展,并将这些材料应用到画面中,形成独特的效果。如蒋彩萍先生擅于研究云母在敦煌壁画中的应用,并将云母色运用在画面的背景中,体现出精致、细腻、朦胧之感。这些新研制出的颜料极大地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使现代工笔重彩画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巨大冲击力。
其次是敦煌壁画中厚重沧桑之美感、矿物石色应用之美感、底色基调对画面之美的衬托作用以及各色块显现出的色彩重叠之美感,带给工笔重彩艺术家无限的灵感,以至他们对敦煌壁画一遍遍临摹、研究,最后达到创作的高峰。他们在临摹中研习了矿物色的性能、设色方法,了解敦煌各个时期的绘画风格,在研究中不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最后在创作中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工笔重彩艺术风格。如当代重彩画家唐勇力,将壁画中剥落的自然效果,创造出自己的一种技法--脱落法,并将佛像及佛画应用到了画面中,营造出非古非今的迷离气氛。
现代社会是多元的,文化艺术也是多元的。敦煌壁画艺术就是多元化的一个典范,它不同于外来艺术,又不是中原艺术的翻版。可以看到每一个时期的敦煌壁画的风格都是不相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狂放自由,人物刻画生动无比,有些狂放的色彩与笔触堪比现代派;唐代唯美、丰富的线条、色彩与现代写实派不相上下。中国现代重彩画并非外来的画种,而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回归,单单是敦煌壁画就足可以证明我国重彩画当时的辉煌程度。在当今,我们研究敦煌壁画表现方法不仅仅止于复原古人重彩画法,亦不止作文物性的仿古摹制,更重要的是把其作为研究中国画色彩与技法的契机和支点,承前启后,推动中国重彩画的发展。
(摘编自邵媛《敦煌壁画对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敦煌壁画是中外思想和艺术融合的产物,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杰作。
B.敦煌壁画对现当代重彩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矿物色的应用。
C.现当代重彩画家在临摹、研究敦煌壁画基础上,发现规律,总结经验,最后都能在创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D.我们研究敦煌壁画的表现方法,不是要复原古人重彩画法,或作文物性的仿古摹制,而是有着更重要的目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论证,思路清晰,观点突出。
B.文章论证了敦煌壁画对中国绘画-尤其是现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启示和影响。
C.文中举当代重彩画家唐勇力为例,旨在阐述重彩画家通过研习敦煌壁画,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的观点。
D.文章中间两段分别从矿物色的研制和美感两方面阐述了敦煌壁画艺术的深远影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敦煌壁画是有中国韵味的本土的丹青之作,而非外来艺术。
B.在研究敦煌壁画矿物色应用基础上新研制出的颜料,使现代重彩画家完成了对敦煌壁画的超 越。
C.敦煌壁画以其独特而又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成为文化艺术多元化的典范。
D.在当今,我们研究敦煌壁画的表现手法,主要目的是承前启后,推动中国重彩画的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黔东南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全省最好甚至全国鲜有的生态资源。境内峰峦连绵、群山叠翠、景象万千,是全国的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为67.67%,居全省之冠,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三倍,有“杉乡”、“林海”之称。境内水系发达,河网稠密,除了清水江、舞阳河、都柳江三条主要河流平行贯穿中、北、南部之外,还有10公里以上河流2900多条,是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除此之外,这里还拥有世界旅游组织评选的世界级乡村旅游村寨30个,有39项51个保护点列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的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全州有民族村寨3296个,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的原因,这些民族村寨都蕴藏着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仍保留着古老的原汁原味民族风情。这里是民族建筑的博物馆,吊脚楼、鼓楼、风雨桥成为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这里是民族服饰展览馆,有64大类200多个品种,其中以“苗族盛装”等为代表,被人称为苗族历史的“活化石”;这里是歌舞的海洋,芦笙舞、锦鸡舞、木鼓舞、板凳舞等极具魅力蜚声中外;这里是中国民族音乐富集地,保存有上千种苗、侗等多民族原生态歌曲,尤以苗族飞歌、侗族大歌最为著名。节日也是黔东南的一个亮点,素有“百节之州”的美誉,一年中有节日集会200多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斗牛赛马、吹芦笙、敲铜鼓、玩龙灯、唱侗戏等等。这些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经过数百上千年的传承、发展,已成为黔东南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全国乃至世界的非物质文化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摘编自唐炳军《黔东南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材料二:
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形势总体趋好,为黔东南州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当今世界,以旅游业为主体的服务业已成为新的世纪经济发展的主流,并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旅游业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产业之一,成为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旅游业正朝着多样化趋势发展。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市场。这是因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使中国成为国际公认的安全的旅游目的地;中国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旅游业将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仍处于发展的黄金期,这些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大环境。
(摘编自姜廷辉《贵州黔东南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材料三:
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在多次对文化旅游发展定位进行审视后,充分认识到文化旅游业是黔东南的“硬资源”,是最有可能在全省“作表率、走前列”,最具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要坚持以国际知名、国内一流为目标,按照全球视野、国际水准配置旅游资源”,这是黔东南州凝聚的共识。“十二五”以来,黔东南州围绕创建中国苗侗风情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一奋斗目标,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初步构建了“大旅游”发展格局。
(摘编自宋尧平《大美黔东南魅力绽放-新中国成立70年黔东南州文化旅游发展综述》)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黔东南地区森林覆盖率高,水系发达,河网密布,生态环境优良,成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B.“苗族盛装”被称为苗族历史的“活化石”,是最具代表性的黔东南少数民族服饰之一。
C.黔东南各族的建筑、服饰、歌舞、节日等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吸引游客的一道靓丽风景。 D.黔东南旅游业的发展与繁荣,使得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黔东南州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既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又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多彩的民族风情。 B.黔东南州旅游业的发展,与国际国内良好的宏观环境呈正相关的关系。
C.世界旅游组织对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的预测,是在我国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基础上作出的。 D.除了自身资源优势和良好宏观环境外,州委州政府的积极推动也是黔东南州旅游业魅力绽放的重要因素。
6. 三则材料都围绕“黔东南旅游业发展现状”展开,但阐述的角度上各有侧重,请作具体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1921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一-”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标题点明全文的中心内容,“记”字表明本文的文体特征-记叙文。 B.文章开头简述演讲的背景,为下文具体写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做铺垫。
C.文中通过描写梁任公先生出场时的语言和神态,表现出梁任公先生自负傲慢的形象特点。 D.文章通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刻画了人物鲜明的形象,也表达了作者对梁任公先生 无限敬仰的思想感情。
8.本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梁任公先生的形象,请你指出其中的三种,并加以分析说明。(6分) 9.从全文来看,梁任公先生的“热心肠”具体表现在那些地方?(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兰亭集序 (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B.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D.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兰亭集序”是一篇“宴集序”或“宴游序”,用以记盛会的场面和宴饮之乐,与诗文序或赠 别序性质不同。
B.癸丑,是用天干地支法来纪日,即用“天干”十二个字与“地支”十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 日的次序。
C.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D.彭殇,指长寿和短命。彭,即彭祖,传说中他曾活到800岁,代表长寿;殇,未成年死去的人,代表短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兰亭宴集,乐在时美、人美、景美、事美,还有天公作美。
B.作者由缘聚想到缘散,想到朋友聚会欢乐短暂,情随事迁徒留感慨,生命有限终归于尽,因而由乐生痛。
C.作者由今人之痛,想到古人之痛、后人之痛,三者“若合一契”,不由得悲从中来。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体现了作者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
(2)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田家杂兴(其八) 储光羲①
种桑百余树,种黍三十亩。衣食既有余,时时会亲友。 夏来菰米②饭,秋至菊花酒。孺人喜逢迎,稚子解趋走。 日暮闲园里,团团荫榆柳。酩酊乘夜归,凉风吹户牖。 清浅望河汉,低昂看北斗。数瓮犹未开,明朝能饮否。
注释:①储光羲,盛唐诗人,其诗以田园山水诗成就最高,诗风比王维更接近陶渊明。②茭白的果实像米,可以做饭,古人以它为六谷之一。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写种桑种黍,为下文表现田园生活之乐做铺垫。
B. 诗人用“菰米饭”待客,用“菊花酒”饮客,足见其真诚热情,又暗示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他的妻子懂得阿谀奉承客人,小孩也知道讨好客人,殷勤之余多了些市侩气。 D.“清浅”两句倒装,意思是仰看河汉又清又浅,北斗忽高忽低。 15.你从这首诗看出诗人有何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氓》中“ , ”两句表现女子登高远眺,期盼心上人出现。 (2)屈原在《离骚》中用“ , ””两句表达自己宁可死去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3)《赤壁赋》中“ , ””两句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人生短暂,生命卑微渺小。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月亮升起来了。白日里把舞台让给了蝉和鸟儿们歌唱的青蛙便鼓噪起来。开始一只两只,一声两声,大概是领唱或者独唱,接着渐渐形成大规模的多声部合唱, 澎湃激越的生命乐章,如行云流水,如万马奔腾。间隙处还有 的恋歌,也有的 轻唱,每个声部都充满激情和快乐。连那些地穴里的蛐蟮、蟋蟀也活跃的很,曲曲蝈蝈地帮腔或敲着边鼓。萤火虫也出来了,一点、两点、三点……忽闪忽灭,忽明忽暗。渐渐地漫山遍野亮起来了,( )。在月亮这盏巨大的灯光辉映下,整个山谷变成了旋转的舞台,形成了巨大的一座天然音乐宫殿。那些不需要指挥的“歌星”和伴奏,不需要设计的舞台和灯光, 整个村庄的夜晚沸腾了,山籁滔滔。
17.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奏响 轻言细语 缠绵悱恻 让 B.奏响 细语呢喃 含情脉脉 让
C.吹响 细语呢喃 缠绵悱恻 把 D.吹响 轻言细语 含情脉脉 把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与满天星斗交相辉映,人间天上,不分彼此。 B.满天星斗与之交相辉映,天上人间,不分彼此。 C.与满天星斗交相辉映,天上人间,不分彼此。 D.满天星斗与之交相辉映,人间天上,不分彼此。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月亮这盏巨大的灯光辉映下,整个山谷变成了旋转的舞台,形成了巨大的一座天然音乐宫殿。
B.在月亮这盏巨大的灯光辉映下,整个山谷变成了旋转的舞台,形成了一座巨大的天然音乐宫殿。
C.在月亮这盏巨大的明灯辉映下,整山谷变成了旋转的舞台,形成了巨大的一座天然音乐宫殿。 D.在月亮这盏巨大的明灯辉映下,整个山谷变成了旋转的舞台,形成了一座巨大的天然音乐宫殿。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现代生物学家认为,智能离不开人脑中的核酸与蛋白质分子,是它们对现实世界的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的力量,即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尽管人的左脑和右脑的构造无甚差别,① ,譬如,② ,那么他的语言能力丧失殆尽,而对音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影响却十分有限。如果受伤部位在右脑,③ ,因此,生物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一种专门的智能,它同音乐、空间想象等智能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这就为智能的多元性奠定了基础。
① ,② ,③ .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字。(5分)
嫦娥五号探测器经历了发射入轨、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着陆下降、月面工作、月面上升、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环月等待、月地转移、再入回收11个阶段,历时23天,于北京时间12月17日凌展1时59分,按照预定方案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战取得了圆满胜利。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嫦娥五号探测器多次刷新了中国深空探测技术的高度,完成了多项国内首次,即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不仅如此,嫦娥五号完成的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动作,更是世界首次,增添了世界探月历史的新纪录。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黔东南州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州经济社会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年末全州公路总里程2980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14公里。目前过境黔东南州的高铁有沪昆高铁,贵广高铁,即将兴建玉屏至从江城际客运专线.全州机动车拥有量78.42万辆,比上年增长7.1%.其中轿车拥有量32.82万辆,增长12.4%.全年全州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4.39亿元,比上年增长5.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52元,比上年增长8.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33元,增长10.9%.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免杂费覆盖率100%,免除教科书覆盖率100%.医疗卫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州拥有卫生机构共3913个,基本实现了乡村社区全覆盖。
生于斯,长于斯,你一定亲身经历和见证了家乡的发展变化,也一定对家乡的发展变化产生过很多的感慨和思考。请以“家乡的变化”或“我看家乡的变化”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黔东南州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文化水平测试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3分)A(B原文是“敦煌壁画对重彩画的影响,除了在线条、构图等方面,最重要的是矿物 色的应用”,并不是只有矿物色的应用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C“都能”说法绝对,原文旨在 陈述现当代重彩画通过学习敦煌壁画形成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有效途径,而不是要说明经由 这一途径就必然产生这一结果;D曲解文意,原文是“我们研究敦煌壁画表现方法不仅仅止 于复原古人重彩画法,亦不止作文物性的仿古摹制”)
2.(3分)C(旨在论证敦煌壁画的美感对当代画家的启示和影响。) 3.(3分)B(“使现代重彩画家完成了对敦煌壁画的超越”原文无据。) 4.(3分)D(推断绝对。)
5.(3分)C(表述不全面,还应包含“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旅游业处于发展的黄金期”。) 6.(6分)(1)材料一侧重从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角度。 (2)材料二侧重从国际国内的有利环境角度。
(3)材料三侧重从州委州政府积极推进旅游业发展的角度。
7.(3分)C(作者始终以景仰的态度描写梁任公先生的形象,“自负、傲慢”显然与作者的情 感态度不符,应为“幽默、自信”。)
8.(6分)(1)动作描写:“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通过 动作描写表现梁任公博闻强识的形象。
(2)外貌描写:“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通 过外貌描写表现梁任公精明、自信、潇洒的形象。
(3)语言描写:“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
通过语言和神态描写表现梁任公幽默风趣的形象。
(4)侧面描写:通过二十余年后,作者在茅津渡候船,忆起先生讲的古诗,表现梁任公演讲 深入人心、才华横溢的形象。(任答三点,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9.(6分)(1)讲《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 流涕而不能自己。
(2)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 口大笑了。
(3)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每 个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0.(3分)D(A高;长。B旁边;临时驻扎。C到;满一年。D引起。) 11.(3分)B(“纪年”;天干十个字,地支十二个字)
12.(3分)D(“一死生”“齐彭殇”体现了魏晋时期人们受玄学风气的影响而产生的消极颓废 的人生观,“虚诞”“妄作”则表明作者对这种人生观的否定,体现了作者不甘无为的人生 态度,在玄学风气盛行的时代背景下具有积极的意义。)
13.(10分)(1)译对“宇宙之大”“品类之盛”的句式,“所以”(用来)、“极”(尽情 享受)各一分,大意对2分。(2)译对“列叙”(一一记下)、“虽”(即使)、“所以” (······的原因)各一分,大意对2分。译文略。
14.(3分)C(“阿谀奉承”、“讨好”、“市侩气”错)
15.(6分)(1)热爱田园生活。家里自种桑黍,自给自足,自得其乐。(2)热情好客。“菰 米饭”“菊花酒”,正面写主人热情好客;妻子、小孩乐意逢迎、效劳,侧面表现主人热情 好客。(3)闲适自得。或闲坐纳凉,或酩酊醉归,或卧看星斗,无不闲逸自得。(每个要 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6.(6分)(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3)寄蜉蝣 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7.(3分)B 略。
18.(3分)A(保持话题统一,只能用“与满天星斗交相辉映”衔接上句;“漫山遍野”是“人 间”,“满天星斗”是天上,所以“人间天上”才能与上文前后照应。)
19.(3分)D(“这盏”不能修饰“灯光”,只能修饰“明灯”;数量定语“一座”应排在形容词 定语“巨大的”前面)
20.(6分)(1)但它们各自掌握的智能不同(2)受伤部位在左脑(3)情况则正好相反
21.(5分)参考答案:嫦娥五号探测器历时23天,经历了11个阶段后降落,多次刷新了中国 深空探测技术的高度,也增添了世界探月历史的新纪录。(划线部分每点1分,句子不够通 顺适当减分。) 22.
(60分)
作文审题立意:
以“家乡的变化”为副题,则写记叙文,通过叙写家乡生产、生活、环境、人性、人情等的 变化,颂扬我们伟大的时代,表达欣幸、喜悦之情。
以“我看家乡的变化”为副题,则写议论文,表达自己对家乡发生深刻变化的原因的思考, 或对家乡未来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等。 没有拟正标题视为没有标题。
评分标准: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