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物联网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

来源:意榕旅游网


物联网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日臻成熟,将其应用于水利行业,推动了水利信息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将物联网技术与水利工程进行有机结合能确保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水利信息收集、分析、处理质量与效率,促进了水利行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本文详细论述了物联网技术的含义与设计思路,并探讨了该项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以此加速我国水利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水利信息化;设计思路;具体应用

水利信息化是指利用科技含量较高的智能化手段充分开发与利用水资源,实现水利资源信息的科学管理。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水利信息化,显著提升了水利建设事业的价值,能够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水利信息服务。我国水利信息化研究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水利部门应借助物联网技术的优势为信息化过程添砖加瓦,为实现水利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物联网技术概述

1.1 物联网技术的含义与特点

物联网技术是现代科技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大量的信息传输设备将物品与互联网建立紧密联系,以此实现物品之间、事物之间的智能识别和科学管理。物联网包含了大量高新技术与设备,例如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射频识别等,能够对特定目标进行监控,并将监控数据通过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进行整合分析,最终呈现给工作人员。简而言之,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物品与事件的智能识别和系统管理,有效提升了信息管理质量

与效率。在实际应用中,物联网技术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的优势,应用效果良好。感知功能主要通过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加以实现,能够迅速全面地获取物体的各项信息。信息感知完成后,可通过完善的信息网络与通信设备进行可靠传输,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提高了信息的交互性与共享性。同时,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对信息数据进行智能处理,为决策与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1.2 物联网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应用中的设计思路

物联网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主要以解决信息不全和共享困难为设计思路,利用无线网络传感器、云计算、3S、3G等技术实现水利信息的及时获取与科学管理,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完善系统的水利资源信息数据库,促进我国水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该数据库,工作人员可以建立一个具有抗旱防洪、水质检测、多项数据监测管理、水利工程监管、水利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让政府、企业与群众一起参与到水利事业建设中来,实现水利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解决多项与水有关的环境问题。

1.3 物联网在水利行业的应用现状

物联网在水利行业的应用现状可概括为以下三方面。①专业传感器技术得到了良好应用。水利行业的户外作业繁多,而且对安全性与可靠性的要求高,运用自动传感技术能克服人工操作的弊端,有效降低了信息数据的采集与传输误差。②传感系统网络已初具规模。物联网技术已经应用于水文水质、防洪防旱、灌溉等诸多方面,现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实时水利信息局域网,有利于完成准确的水文预报,还有利于其他管理項目的顺利进行。③传感网络产业链已经形成,主要包括传感器、二次采集设备、中央监控设备等,为水利行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1]。

2 物联网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具体应用

2.1 在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水利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优化水环境检测功能,全天24小时监控重要水域。现阶段,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很多地区为了加快工业发展步伐,不惜以破坏水环境为代价,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监测水文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了无良企业向河流、湖泊中排放污水。水利行业逐渐加快了信息化脚步,在水域入口处安装了大量的智能监控设备,帮助工作人员及时掌握水污染的真实情况,有助于保护水资源。物联网技术还具有智能计量功能,能避免水资源浪费问题。在实际运用中,可通过智能水表、无线技术、传感器完成水库与取水单位的双向信息传递,准确测定该处水资源的消耗量,一旦水量超出标准范围就会发出警示,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除此之外,物联网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还体现在监测水质上,为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供了翔实的数据[2]。

2.2 在防旱防汛决策管理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防旱防汛决策管理中应用广泛,显著提升了决策水平。工作人员利用该技术建立了水雨情、灾情及工情信息采集系统,将信息收集、网络传输、数据库统计等多项功能集于一体。物联网技术可以预警旱灾与汛期,主要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监测技术与多媒体手段等为依托,在科学分析该地往年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建立数字一体化的虚拟平台,提高了预警的科学性、及时性与准确性。举例来说,防洪预警主要利用前端水雨情采集系统和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共同完成工作,运用了物联网中的M2M通信技术,能够实时采集当地的雨水情信息,协助工作人员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洪方案。

2.3 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可靠传输,在水利行业通信系统中有着重要应用。传统传输系统存在数据存储形式单一、容易失真的问题,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使用能够满足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水利数据及时准确的传输给工作人员。在水利信息化过程中,物联网技术通过网络实现集成共享,并加入了三维可视化技术,将多种空间信息与环境信息更加直观形象的显示给工作人员。另外,云计算还可以利用虚拟化、分布式处理和宽带网络等技术从海量数据中分析、处理相关信息,为我国的水利工程提供了优质服务[3]。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联网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水文数据收集与处理效率,并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能确保水利工程的建设安全。工作人员应明确物联网的特点与设计思路,了解该项技术在水环境管理、防旱防汛及通信系统中的具体应用,从而加大研究力度,不断优化物联网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奇林.物联网技术在水利业务中的应用[J].湖南水利水电,2016,(3):85-87,95.

[2] 吴文霞,朱金秀,陈奋远,等.基于物联网的水质污染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水利信息化,2016,(4):36-40,44.

[3] 陈祖煜,杨峰,赵宇飞,等.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云平台建设与工程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17,48(1):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