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石装饰常见形象及其象征内容
龙:中华民族图腾象征,成为帝王居住主要装饰特征。民间为喜庆吉祥象征,被广泛使用在寺庙、祠堂等建筑上。包含(龙头、龙身、龙爪俱全的龙,也有龙头卷草身和龙头回纹身的草龙和拐子龙)。
狮子:性格凶猛,早就是佛教中的护法兽,传到中国它又成为了守护大门的护门神兽了。建筑大门前一对狮子,左右并列,右为足抚幼师的母狮,左为足接绣球的雄狮。在民间,逢年过节时兴起舞狮子等活动,所以狮子不但具有威武的象征意义,同时还表现喜庆的气氛。
龟:龟在兽类中算寿命较长的一种,所以龟具有神圣与长寿的象征意义,在砖石材料的构件上,龟形象常作石碑的基座,而龟背纹常作为装饰底纹出现在砖石构件上。
鹿与仙鹤:鹿的谐音是“禄”禄为古代官吏之薪俸,高官厚禄象征发财致富。鹤在百鸟中属长寿者,所以有称人高寿为“鹤龄”的,鹤与莲花放在一起,取二者谐音“和合美满”之意。
蝙蝠:蝙蝠谐音“遍福”寓意遍地是福,在门头影壁的砖雕里是常见的形象,不过这种其貌不扬的动物形象经过工匠的美化后,简直像一只张开翅膀的花蝴蝶。
松:松树树身刚健,四季常青,永远挺立在风雪之中。
竹:竹身有节而腹中空,可弯而不可折。
梅:寒冬腊月,万物凋零,唯有梅花独放雪中。
这三种植物的生态都包含着人生哲理,它们象征做人一定要挺立于危难中而不折腰,为人虚心而谦逊。所以古人称其为“岁寒三友”也是建筑中常见形象,在砖雕石刻中也经常有它们的身影。
莲: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莲,出淤泥,而不为泥染,居于水中,而不为水没,根茎花实极品难同,洁净济用,而群美难得,薏藏生意,藕复生芽,辗转生生,造化不息。其医用价值是丰富的,还讲明了莲在生存过程中符合佛教中人世辗转生生的世界观,而使莲成为佛教的标志。同时更进一步地发掘在莲荷的生态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更由于莲花所具有的形式之美,所以莲荷在装饰之中,成为连绵两千年常用的题材,在石料的柱础,台基中经常出现。
牡丹:牡丹花朵密而茂盛,色彩艳丽,花瓣丰硕,品种繁多,每年春季花开连片,故有花王之称。它象征着富贵吉祥,在砖雕石刻的装饰中常见到牡丹的形象。
卷草:是植物枝叶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由随佛教传入的外来植物状纹样与中国传统植物纹样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程式化的植物纹样。卷草纹在砖雕石刻中应用较多,常组成连续带状作边饰之用。
博古器物:博古意为博通古物,博古通今,这是古代文人的一种追求。在一座宅邸里出现或者装饰里出现博古架和博古器物也就成为文人有渊博学识的一种标志。所以在一些石栏板、砖雕门头常能见到它们的形象。
佛教八宝:八宝即佛教的法轮、宝扇、盘花、法螺、华盖、金鱼、宝瓶、莲花统称八宝吉祥。它们的形象常出现在佛塔的砖石和地下的墓石上。
道教八仙:有明八仙和暗八仙之称,暗八仙简单明了,易于雕琢,在砖雕门头、石牌坊和石栏杆上都可以看到它们的形象。
除动物、植物、器物外,还有其他内容:
人物:1.佛教建筑(菩萨、罗汉、金刚、力士等等);
2.地下墓室(佛教或表现墓主人生前生活的佛主和人物的浮雕或立雕);
3.在墙壁上或门头上所表现的有情节内容的砖石雕刻装饰中出现的人物像。
文字装饰:在瓦当上(最早的文字装饰)常见的有“福、禄、寿、喜”和“卍 ”字纹,“卍”本为梵文,是佛教如来胸前的符号,表现吉祥幸福之意。卍即含吉祥之意,又得万字之音,形象又易于刻造,自然成了装饰中常见之字。往往多成片的用于装饰的底纹,而且把卍字上下左右相连,寓意万字不到头,吉祥无边际。
如意纹:在装饰中,如意的长柄变短,甚至取消长柄,只留下灵芝和云形的头以示如意吉祥之意。
云纹、水纹、回纹:常作为龙凤鱼等装饰的底纹或陪衬之纹,从而表现出龙凤遨游、飞翔于云水间,增强题材画面表现力。在宫殿建筑的台阶、栏板的石刻中经常可以看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