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 建 地 理FUJIANGEOGRAPHY
Vol.18,No.2Jun1,2003
以文化生态学解读围龙屋建筑的风水观
)))兼议中国传统民居的旅游文化发掘
TheCulturalandEcologicalExplanationof
FengshuiinRound-DragonHouse
江金波 司徒尚纪
JiangJin-bo Situshang-ji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广州 510275)
(Centerforurbanandregionalstudies,Zhongshan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
摘 要 围龙屋被称为中国五大传统民居之一,其建筑文化蕴涵深厚的中华风水观。本文以现代文化生态学理论解读其表象下深藏的科学性,诸如选址、建筑朝向、高度升降等。围龙屋文化旅游在粤东北旅游开发实践同其他地区中国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一样,很大程度取
决于其中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进行考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围龙屋 风水 文化生态学 旅游
0 引 言
/风水0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被称为/地学之最0[1]。风水文化观念浸透中华传统各种建筑景观中,风水文化成为中华建筑文化的有机组分和独特表现。固然,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看,风水文化都有其迷信和伪科学的一面,但是从人居环境选择的角度,它蕴涵的人文地理学、风景美学、生态建筑学、环境心理学、医学地理学等科学成分,越来越为人们所肯定[2],即它包含丰富的文化生态学信息。作为粤东北客家民居典型的围龙屋,在环境选择方面也深受风水文化影响。对此,可以运用文化生态学进行科学的剖析。1 围龙屋建筑风水观的文化生态含义
据研究,风水术在唐朝末年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而传入客家地区的赣南
[3]
多山而盆地小,地理环境更为复杂,为风水文化传播准备了条件,同时风水文化也适应了本区客家先民继续耕垦山地、开发新区、扩大生存空间、优化生存环境的需要。围龙屋建造的自然环境选择包括地基选址与坐落朝向等,建筑高度又受这种
选择影响。/使居有良田广宇,背山临流,沟池环市,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0[4]。古人所描绘心中理想的宅园在围龙屋身上得到充分印证。
1.1 地基选址)))山水相依总关情
地基选址是建宅的首要问题,具有高度综合的文化生态意义,粤东北客家民系称之为看/屋场0,它指对房屋外宏观环境的选择,即/宅穴0。按/风水学说0的观点,/宅穴0是否符合有关要求,直接决定着/宅0的整体质量。探得/宅穴0要按/觅龙、察砂、观水、点穴0等程序进行。可见,在一定程度来说,风水文化就是阳宅、阴宅选择地址的方术。由于特殊的生存环境背景,客家民系耕山是历史的无奈选择,但是长期的耕山生活渐渐沉淀为文化情结,这种情结一经形成,就必然左右民系的思想行为。围龙屋建筑文化,作为特有的建筑文化结合体,正是客家文化的/山情结0与/风水。因此,随着客家
先民的继续南迁,风水文化在粤东北客家区域的
兴起当在宋元之际。而且由于前期风水文化应用与客家居山生活的经验积累,粤东北客家区域的风水文化不仅完成了整合过程,即将理法派与形势派揉为一体,并且在实践应用上更为深入、广泛,变得更为精细和实用。从宏观上讲,风水文化在粤东北客家地区传播和兴盛原因,主要是本区第2期江金波等:以文化生态学解读围龙屋建筑的风水观
27
学说0中的/山理论0结合产物,它的选址更加凸现了风水文化的/山理论0[5]。这在围龙屋选址中得以充分表现。依山而建的围龙屋比比皆是,达到了造/势0、辟/凶0/邪0的作用(图1)。其实,这/势0不过是一种文化精神,一种在心里优越于别人的精神寄托;而辟/凶0/邪0就是避开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诸如寒潮、山洪、盗匪进攻等等。此外,围龙屋紧依山麓而建,在客观上也节约了耕作土地,这是明清期本区人口剧增的对应性文化选择;处于山麓位置给山下峒田、坑田、山上梯田等生产与管理带来两便。围龙屋文化生态的科学性由此可见一斑。
视角考察,实际上这是一种舒适和实用体验。水自身是灵气的景观,满足人们赏心悦目的精神需求;水的热容量大,当水面迎接夏季风时,能有效降低室内温度,增加其湿度,宜于人的居住;池塘水也能在旱季确保室内井水水位稳定;水,尤其是流动的水,其降解污染物和排污功能都是极其明显的;水面的综合利用如灌溉、洗涤、防火、种植荷莲、养殖鱼等提高了其实用性和观赏性。
在以柴草为主要燃料和土木构架建筑物的时代,池塘水体的防火功能特别紧要。每年春节,梅州市丙村的仁厚祠前面的池塘和右侧的榕树塘依次放水清塘,正是出于这种考虑[7]。池塘的泥土可积肥肥田,开挖初也可兼作围龙屋墙面夯土的建筑材料。若是河流,还有运输功能,而河流在农业社会是最重要的大宗运输交通方式。
的确,水在人居小环境中的生态价值不可小窥,准确地说,水/聚气0的实质是水在人居环境中物质与精神文化多样功能综合体现。这样,笼罩着迷信色彩、作为风水理论基础内容一部分的/水为财0,即水的聚财之说,就不仅仅只是迷信,而是有深厚的生态文化底蕴。故围龙屋天井中间凿石槽以汇聚四面屋顶的雨水,称为/四面来水0,取象征/财源四方0蕴意;天井和厨房的排水孔,常见雕凿成金钱形状也是这一精神文化下的景观(图2)。
图1 围龙屋的生态选址(梅州南口德罄楼)
在选址中,另一个环境要素受到同等重视,这就是/水0。因为/山之气运,随水而行。0[6],水能聚/气0,能使家族兴旺发达、事业风顺、财源广进,这是历经磨难的围屋主人魂萦梦牵的。为何/水0能聚/气0?/气0到底为何物?5葬书6云:/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096:可见/气0,其真实形式就是自然界中的/云0和/雨0,也就是/水0之源。
/水0对人类来讲当然是十分重要的生存要素。其实不仅对人,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离不开水。而人类生存、发展又离不开各种生物。地球正因为是/水的行星0,才成其为人类及其他多样的生命最适合的家园,蕴育了人类的文化与文明。围龙屋/尚水0实在是为保障客家文化兴旺创造良好生态条件。这种文化追求映射于将水与围龙屋建造的结合,要么傍水而建,要么营造水面,如屋前水塘增补/聚气0的不足,这已成为围龙屋常见建构(图1)。
那么,水为何与/聚气0相连?以文化生态学图2 天井内的石槽显示/财源四方0文化话语(梅县南口德馨楼)
1.2 朝向)))自然的南向与文化的转向
5天玉经6说:/先定来山后定向,联珠不相放。0[8]。围龙屋/屋场0朝向选址过程就是这样的。如前所述,粤东北客家聚居于山区丘陵地带,山脉纵横驰骋,谷地狭小,盆地发育不成熟,地形地貌复杂。因此,在/屋场0选择时,要想完全按照5宅经6等宅书的要求,寻找到特别好的/屋场0比
28
福 建 地 理第18卷
较困难。但现存的大量围龙屋大多取得风水好/屋场0和面向的佳境,足见粤东北客家民系在营造围龙屋文化时精心和费心,绝不像有人所认为/不讲究风水,楼址选择灵活。0[9]。围龙/屋场0的方向,一般是根据其所处地形、地势、山水大势而定的,基本是面南、东南、东。笔者调查的实例绝大部分为坐北向南,如梅州南口德馨堂、兴宁叶氏千倾堂、丰顺丰良镇邹家围等,其余多东南和东朝向,如五华县下坝/忠厚传家0面向东南,梅州隆文镇秉彝庄朝东等,莫不如此。
但亦有例外,如梅州松口铜琶村建于明末的世德堂,大门朝西北,背依松源河,选面山背水之态,取避凶聚气确保家财不外流之意,也是有风水理论依据的。然而从自然地理看,世德堂屋后高,为茂密竹林所覆,此河段基本为东西向,不存在取/河阳0即河的北岸考虑;若门朝河水来源方向开设,以示/大门迎水而开,面向河流上游,表示财势源源来0,则与前低后高要求矛盾。
文化经常面临择决。建筑文化除倚赖自然的选择外,还由人们精神选择或实际需要决定,或者综合考虑。世德堂的朝向考虑正是后者。历史上它/是抵御外侵,可以节节退守的军事堡垒0[10],这种性质使它在作为居住的同时,必须更多考虑来自陆路攻击,从容选择多样退路,因而背山比之面水更有益防御,遂建成现在的朝向。根据大量资料,结合笔者调查,在粤东北众多围龙屋中,风水观所倡导的阳基的两种理想空间模式:/枕山、环水、面屏0和/背水、面街、人家0,都有广泛存在。排除个案的特殊性,大而言之,这也是因地制宜的结果,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0。但这并不表明选址灵活到/不讲究风水0或只是巧合,因为如上所言,山河的阴阳、四围空间协调格局等有明显选择,何况细致考察其形制、高度、朝向及内部结构等都映射了传统风水文化质素。
1.3 整体形势)))稳态有序的文化话语
文化生存于多种生态条件中,建筑文化也是这样。围龙屋前高后低的整体形势也能说明这一问题。或有人认为,山坡的地势自然决定了围龙屋的这种形制。那么,为什么没有人为建成后高前低形势呢?看来,只能从这一文化出现的其他生态场寻找其因,也就是其他的文化因素对此的影响。
任何文化既然都离不开生态系统而独立存在,就必然也不同程度受制于其他文化要素影响,其结果是使该文化要素更好耦合于系统之中,笔者将文化发展的这种现象称之为文化制衡。以上例而言,笔者认为一是空间视角上原因。二是传统精神文化原因。这种形制符合中国传统住宅形势上讲的大吉象。因为/风水学说0有/前高后低,长幼昏迷;后低前高,一生奔逃0之忌。这种忌讳自然给人牵强附会之处。然而,整座屋宇的这种形如太师椅格局,给人威严和稳固的感觉一点不假;同时折射出中华传统文化寄意步步高升、长幼有序的文化精神。这从其他土楼内部很多文化要素都得到佐证,如多层围楼在同层采取级级高上的楼梯。大埔泰安楼二层木楼板设计就是这样。围龙屋没有楼,自然无法采取这种形式映射这种文化精神,却以这种空间构架文化话语表现出来。
1.4 建筑高度)))自然和精神双重空间的和谐
建筑高度是与周边环境协调时必须考虑的,围龙屋建造对此多有用心。据笔者访问,除了避开对早建或独立祠堂的遮蔽外,主要是考虑屋后所倚的山体高度,若山体过矮,则围屋不宜过高。梅州隆文镇岩前村的秉彝庄坐落在浅盆地,就曾于建造时降低高度。同镇的横庄老围则因其后山建有祠堂,当年极富有的萧姓主人/不敢起楼房,怕触犯风水,而建成今天式样的围屋0(居室现在主人语,图3)。其实这一文化行为深藏环境美学观念。气韵生动,充满生机的好风水表现为视角美。审美本身是精神文化组分,又对文化精神产生深远影响。如果说,避让神圣的人文景观如祠堂是精神空间的扩张和对祖先的朦胧崇拜,那么,避让自然景观则主要是一种环境艺术处理,都是利于现人生活舒适、族人团结、祖孙繁衍的,也就是有利于/聚气0的。
[2]
图3 围龙屋建筑对精神空间的避让(梅州隆文横庄老围)
第2期江金波等:以文化生态学解读围龙屋建筑的风水观
29
总之,围龙屋聚落通过与地景拟构和谐统一的整体,也力求达到与人们心理要求的协调。山峦的围合所形成的内向的聚落空间,符合客家传统封闭型社会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空间的要求就是传统风水说中的/气0。围龙屋的负阴抱阳的环境选择,其围合同构的形态都是出于维护这一/气0的文化行为。从这点看,风水说的/气0也是固有传统文化心态在聚落建筑的集中表现[11]。1.5 山地环境的复杂性导致风水的精细性有学者观测到,粤东北客家民系讲究风水特别/精细0[12],围龙屋建造上就有生动体现。笔者认为这与客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因为,与平地比较,山地的阴阳坡、南北坡、植被疏密、水源多少甚至山地基岩性质、成土母质等小生境差异显著,而这些要素在农业社会对生存影响至为重要。因此,在考虑住区和耕作时,客家民系面临比平原更复杂的选择。具体来说,首先,地质地貌条件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其次,小气候条件也影响对区域生态环境。小气候反映了贴地气层的光、热、水和风等综合状况,通常以光照、温度、湿度和风表示。
此外,山地地貌既能促进降水形成,又能影响降水的分布和强度。其基本规律为东南坡因处迎风坡而成为雨坡,西北坡因焚风效应而成为干坡。山地不仅以其抬升气流的动力作用而致雨,也以山谷风和坡风的存在促进降水形成。显然,长期居山的粤东北客家民系对此有入微的感应。反映在其围龙屋的建造上以选择山的南坡、东坡为主。/风水0中的/风0实质正是自然地理强调的深受地貌影响的气流场,即风场。以山地为依托,表面上是为了迎合/藏风聚气0的风水义理,实质反映了自然地理中坡面风场减弱而保持适宜的干湿度。
风水的精细周至在围龙屋的建造还多有其他表现。如门的朝向的微妙选择。关注围龙屋其他院门的所开方位及其对大门视域的引导,极好说明客家风水的精细性。撇开阴阳、八卦、九星等推算大门方位的人为手段外,客家围屋大门还特别在意门外山川、道路、风向和邻近建筑等一应情况,以避凶迎吉。
粤东北较大的围龙屋多筑有围墙,即圈围禾坪的外围,期间设门,或一扇,或左右两扇。开成与围墙极不一致的斜门极为常见。屋居主人多对[13]
此津津乐道,多持/避邪0之说,即避开山体诡异部分或不祥征兆,这些诡异、不祥之物既有自然景观,也有历史传说。避开后的改向则为植被葱茏或文峰塔等佳境所在。丰顺丰良镇邹家围有一院门避开前方尖形山,改朝向植物茂盛的圆形山,该山被誉为/金山0,而这扇门也美名为/阜财门0,规定为迁居和结婚专用(图4)。蕉岭县淡定村丘逢甲故居培远堂楹联有言/西枕庐峰东朝玉笔0,其中/玉笔0就是指门所朝向的形似玉笔的山貌。类似此例甚多。
由此分析不难看出,这种环境选择与其说是风水行为,不如说是通过赋予自然的象征意义,将环境心理学和风景美学的不自觉运用。建筑文化寓于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中一目了然。/龙厅0位居高耸而中央的外围;化胎之前、上厅之后的代表五行和龙神的五块神石的设立都是客家风水精致的点缀。
总之,风水文化在围龙建筑中的运用,极好体现了景观感知与景观映射这一文化生态学现代理论。围龙屋建造过程,是粤东北客家民系以客家精神和制度文化感知自然景观过程,其结果是自然环境的象征化,以达到求生存的安全感和求优存的满足感;而作为物质文化实体的围龙屋又映射出客家文化精神和制度体系,其结果是客家文化在围龙屋自身得以具象化、写实和展演。
图4 围龙风水文化的精细在门的体现(丰顺县丰良邹家围)
2 从围龙屋建筑的风水观看中国传统民居旅游文化的发掘
客家文化是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孕育丰富文化生态学思想的围龙文化是客家文化中聚具体与抽象于一身的表现体之一。
30
福 建 地 理第18卷
作为中国传统五大民居的围龙屋,其建筑深含传统文化质素,风水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组分。近年来,伴随人们精神生活要求提高,传统民居的文化旅游开发呼吁越来越强,相关研究日见增长。但是,勿庸置疑,围龙文化旅游在粤东北旅游开发实践同其他地区中国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一样,很大程度取决于其中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结果民居旅游开发出现形式单调,内容单薄,游客滞留时间短,旅游经济效益低等问题。
改变这样不利的现状,学者见仁见智,提出了许多对策与策略。笔者认为,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考察蕴含于传统民居中的风水文化,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可提供有益的借鉴。首先,可以改变民居旅游形式单一问题,变单纯住屋观赏旅游为观赏、体验、考察,甚至试验等多种形式;其次,可以极大丰富旅游内容,从民居游扩展到周围环境游,从宏观观赏扩展到微观探询,极大调动游客自主的参与和好奇心。围龙文化游不仅包括其中的传统文化要素,如中华传统仁礼文化浸染及其在布局、房屋分配、祭祀空间神圣氛围的形塑等等;更重要的是它如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仁人有序的文化境界。遵循这一思路,笔者提出中国传统民居旅游文化发掘的具体途径如下:
(1)深入浅出,将风水文化置于传统文化的恰当部位,介绍风水文化主旨及其实践意义。
(2)选择典型,运用文化生态学原理,从大部到细部,由外部到内部,向游客揭示具体民居中风水观念和操作的科学成分。
(3)产品跟进,如图示八卦、展出易经和罗
盘、制作相关地形图,让游客试验设计,加强游客参与性和娱乐性,始终做到有师指导,有问必答。编写典型旅游区(点)的风水文化的现代解释资
料,同上述旅游产品一样,进入景区,可阅可购,在普及风水知识的同时,推介传统民居旅游。
参考文献
[1] (清)水范宜宾5葬书6[M]
[2] 亢 亮,亢 羽.风水与建筑[M].天津:百花文艺出
版社,200118~16,142
[3] 林忠礼,罗 勇.客家与风水术[J].赣南师范学院学
报,1997(4):56~62[4] (东汉)仲长统5乐志论6[M]
[5] 程爱勤.论/风水学说0对客家土楼的影响[J].广西民
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3):76~82[6] (旧题晋)郭璞撰.葬书#内篇[M].文渊阁,四库全
书(本)
[7] 谢 剑,房学嘉.围不住的围龙屋)))记一个客家
宗族的复兴[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2158[8] (唐)杨筠松.天玉经(卷一)内传上[Z].文渊阁,四
库全书(本)
[9] 徐杰舜.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262
[10] 黄玉钊.松口古镇风情[M].广东梅州市地方志学
会.2001116
[11] 黄汉民.客家土楼民居[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
社,19951150
[12] 李春泰.风水的起因及对客家人的影响[J].客家
人,2002(5):55
[13] 林嘉书.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M].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199512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