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满分30分,每小题2分)
1.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平日看到的水比实际浅,就是因为光的折射造成的。 B雨后的天空,可以看到彩虹,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C
D我们看到的红颜色的物体,是因为光照在这个物体上,把红光都吸收了,所以是红颜色。
2.炎热的夏季,医生建议,在气温超过36℃时,每半小时需要补充一杯水,其原因是: A 人喝水是为了补充体力;
B 人喝水是由于水的温度低些,因而水可以吸收人体的热;
C 人喝水是为了大量出汗,汗水又迅速蒸发,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的热,使人体表温度降低;
D 人喝水是为了水的汽化放热。
3.有经验的木工在购买木梁时,为了判断木梁的中心是否朽了,总是让一人把耳朵贴在木梁的一端,另一人把耳朵贴在木梁的另一端,再由一人敲打木梁中心,如果两端人听不到声音从里面传来,证明里面已朽,木工是根据什么选择木梁的: A 空气传声 B 固体传声 C 液体传声 D 真空不能传声 4.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洲南部的设得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88.3℃,根据以下表格,所以在那里测气温应该选择: A 酒精温度计 B 水银温度计 熔点 沸点 C 寒暑表(量程-20℃-50℃) D 以上三种都可以 酒精 -107℃ 78℃ 水银 -39℃ 357℃ 5.如图1,属于晶体的熔化图像是
图1
6.人站在竖直挂的平面镜的正前方,以1m/s 的速度靠*面镜,则像以多少的速度靠*面镜:
A 1.5m/s B 2m/s C 1m/s D 0.5m/s
7. 如果将密度较大的物体放在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的左盘内,将密度较小的物体放在它
的右盘内。则天平的反应是 ( )
A.肯定不再平衡 B.指针向左偏 C.指针向右偏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8.如图2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 此地有乐队,可以出租; B 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C 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D 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图2
9.如图3,F是凸透镜的焦点,将小电珠依次放在a、b、c、d四个位置,若要使屏上得到的像最大,则小电珠应放在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a b c d
F F
图3 10 11. 12.
13.晚上你在家温习功课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四条措施中无效的是
A 打开窗户让空气流动 B 用棉花塞住耳朵 C 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 D关上窗户拉上厚窗帘
14.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远近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 A. 研究不可见光时将他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B. 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C 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 D 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 一、生活中的声现象:(本题满分16分,共3小题)
在贵重金属中常用“盎司”这个质量单位,1盎司=31.1g,一块体积是10cm3奥运会的纪念金币质量为5盎司,则该金币的密度为 kg/m3。它 含有铜金属物质。(选填“可能”或“不可能”)。
1.我们在打电话时,很容易听出熟人的声音,这是根据 判断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 的而产生,并经过 传入人耳。 2.下列两图是探究声音特性的两个实验,图5是用弹性塑料片分别以快、慢的速度来拨动书页;图6是改变不同力度来敲击音叉,并观察小球弹起的高度…… 图5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 与 的关系。图6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 与 的关系。图5
图6
3.调查一下校园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举出1个事例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事例:
措施: 二、看一看:() 如图7,茶叶要在避光干燥的条件下储存, 常温下保质为18个月,为延长保质期,储存少量茶叶的方法是:将茶叶密封后,放入冰箱中,用低温方法储存。请解释图中小红提出的问题 三、
小红随爸爸出去旅游。由于雾大,爸爸车开得很慢。路上细心的小红发现来往的车辆都亮着黄灯,从爸爸那里他知道了原来这些黄灯都叫雾灯,在大雾弥漫时,汽车必须开亮雾灯,才能保证安全。
“可为什么雾灯要选发黄光的灯?”小红不解的问爸爸。
看到小红这么好问,爸爸很高兴,他让小红分析一下原因。小红想到老师
在课堂上所讲的有关散射的知识,就说到:“也许是黄光不容易被雾散射吧!” “那怎么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爸爸接着问道。看出爸爸在考自己,一
向要强的小红会心一笑:“我找来可射出不同色光的灯泡并排放在一起,分别射出七种色光。由看不清的远处逐渐向这七个灯泡靠近,并记录看清的顺序,根握顺序就可判断各种色光被散射的容易程度!”
虽然不是很严密,但爸爸还是鼓励了小红,并和他一起进行了实验。实验
中他们发现由远及近时,最先看到黄灯、绿灯和红灯,最后是蓝灯和紫灯。 小红在爸爸的帮助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科学分析,并得出了结论。
(1)小红得到的结论是:黄光 (“易”或”不易”)被散射。
(2)红光和绿光也不易被散射,为什么雾灯不用红光或绿光?
(3)你认为这一些结论在显示生活中还有什么用?请举1例
(4)上文所经历了怎样的科学思维程序?
4.小红和爸爸来到“北九水”游玩。小红在停车场看到一棵参天大树,他想测量一下这棵大树的高度,可他手中只有一个小平面镜和一把卷尺。你能帮他想个办法吗?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